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日月不死,大明不止 » 第三十五章:权利的游戏

第三十五章:权利的游戏

    当夜,朱慈爝如愿以偿地住进了万寿宫,这地方跟他想象的有些不同。

    前世他是去过故宫的,虽然那都是修复过的,但规模摆在那里,无论是谁,身临其中,都能感受到那种磅礴的气势。

    而这万寿宫,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小,小家子气的小。

    朱慈爝坐在龙椅上,抚摸着面前的御案,心中说不出的激动。

    “这就是醒掌天下权的感觉啊,真不错啊……”

    身旁只有王伦一人,他也就不遮遮掩掩了。

    …………

    大理府云南县,皇帝行在

    永历皇帝朱由榔端坐在厅中喝茶,下首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马吉翔。

    刚刚朱由榔召见了六部尚书及重要大臣,也没什么交代的,慰问了一番,众官员便草草拜谢离去。

    朱由榔脸上说不出的落寞,他对马吉翔问道:“马阁老,如今该何去何从啊。”

    马吉翔呷了口茶,沉默片刻后说道:“皇爷,如今我们应该抓紧赶往永昌府,以观后效。”

    “到了永昌,上可联系丽江木氏,下可联系元江那氏,互为犄角,方可保无虞。”

    朱由榔还是有些不安:“这两方土司能信否?”

    马吉翔微微一笑:“皇爷安心,这两家土司,自太祖高皇帝始,便一直对我大明衷心耿耿,从未有过忤逆之事,皇爷只需一纸诏令,其必定会前来,即便昆明有失,也能把建奴挡在澜沧江以东,届时皇爷号令天下勤王师,定能克敌。”

    朱由榔听罢,面上一松,说道:“阁老说的在理……”想了想,又道:“朕那皇儿可有消息传来?”

    马吉翔道:“暂时还没有昆明的消息,不过有晋王及巩昌王在侧,想来不会有事。”

    他不知道朱由榔心里具体怎么想的,几日前答应朱慈爝监国,他其实很诧异。

    说实话,马吉翔虽然善于揣摩人心,有时候也难以理解皇帝的脑洞。

    其实他自己都难以理解,为何皇帝会对他如此信重,西撤永昌府他是有自己的考量,要是换作他是皇帝,绝不会答应西迁的,可现实是他也没多废口舌,皇帝就答应了。

    如今木已成舟,也只能继续走下去了。

    朱由榔说道:“马阁老,若有皇儿消息,需早报与朕,你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臣领旨,陛下也要保重龙体!”

    “嗯,去吧。”朱由榔挥了挥手,说不出的疲惫,三十多岁的人,马吉翔却分明从其身上看到了迟暮之气。

    马吉翔走后,朱由榔喝茶的兴致都没了,端坐在椅子上如同一尊雕塑,久久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大太监李国用在门口喊道:“皇爷,皇后娘娘及太子殿下到了!”

    朱由榔恍若未觉

    王皇后没有听到里面传来皇帝的声音,有些忧虑地问李国用:“陛下这是怎么了?”

    李国用不敢抬头,小声回道:“回娘娘,不久前皇爷接见了六部大臣,然后又跟马阁老密谈,奴婢也不清楚发生了何事。”

    作为一个太监,他的一切都是皇家给的,即便知道什么,也只能装作不知。

    王皇后也不管他,带着十三岁的太子朱慈煊走进了大厅。

    “陛下,臣妾带皇儿来给你请安了!”

    朱慈煊发现自己的父皇如同雕塑一般纹丝不动,便转头看了看母后。

    王皇后也发现了异样,有些焦急呼唤道:“陛下,陛下……”

    永历皇帝这时才回过神来。

    “啊,是皇后来了啊!”

    “陛下,你怎么了,莫要吓臣妾啊。”

    朱慈煊也关切地问道:“父皇,发生何事了,可否告知儿臣?”

    永历皇帝见自己最亲近的两人满脸的担忧,也是有些自责。

    “朕无事,皇后无需担心。”

    王皇后道:“陛下,万要爱惜身体啊。”

    “朕知道了,对了,太子学业可有受到影响,路途坎坷,让你们受苦了。”

    朱慈煊道:“父皇才是最辛苦的。”

    永历皇帝看太子如此懂事,心中也是有些安慰。

    “唉,国事艰难,奴酋张狂,朕却无能为力,实在愧对祖宗啊。”

    说着,他眼中竟有着泪光,自责,悔恨充斥着心里,他觉得很痛苦。

    “父皇,这都是朝中大臣不尽心竭力,非父皇的过错。”

    “皇儿啊,切莫这样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他日你登级大宝,也要三省自身。”

    朱慈煊抿了抿嘴,还是违心地道:“儿臣知道了。”

    永历皇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客观的说,他真是一个极其宽仁的人。

    “唉,也不知你大哥在昆明如何了,朕对不起他啊……”

    说着,才刚刚好转的情绪又有崩溃的样子。

    王皇后望了眼满脸忧伤的永历皇帝,试探地说道:“陛下,不若……让老大来找我们吧。”

    前几天朱慈爝派王伦来讨到了监国之名,起先王皇后还是有些抵触的。

    可仔细想想,如今的形势,她很难相信朱慈爝能守住昆明,不管怎么说,也不过是个孩子啊,陛下就两个孩子,自己的孩子还是太子,实在没有争斗的必要。

    听母后这么说,朱慈煊眼睛一亮,说道:“父皇,皇兄真能守住昆明吗?”

    没等永历皇帝回答,他又说道:“父皇,儿臣也想跟皇兄对抗建奴!”

    闻听此言,王皇后面色一寒:“胡闹,你乃太子,岂能置身险境。”

    “可是,皇兄不也是准备破斧沉舟一战吗,皇兄可以,我亦可以,望父皇母后成全。”

    永历皇帝却是有些欣慰,点点头道:“皇儿勇气可嘉!”

    “陛下不可!”王皇后面色大变。

    永历皇帝摇摇头阻止了王皇后说道:“皇后安心,太子乃国家之本,朕当然知晓轻重。”

    王皇后微微心安:“是臣妾僭越了。”

    “诶,皇后莫要如此,皇儿,明日,按计划还要往永昌去,你要照顾好你母后知道吗。”

    朱慈煊点头:“儿臣知道了。”

    他这个太子,一直都是这么听话懂事,每日的课业也是认真完成,对授课的学士大儒也是谦逊有礼,无人不说他的好。

    要是放在后世,就是妥妥的隔壁家的孩子,可如今是乱世,其实永历皇帝也希望自己的继承者,能有些不一样的潜质。

    至少刚才太子表现出来的勇气就是他没有的,他才觉得欣赏,至于他自己,已经这样了,他甚至有种错觉。

    或许,太子比自己更适合这个位置呢?

    犹豫良久,永历皇帝看着乖巧的太子道:“太子啊……朕……”

    朱慈煊睁着亮闪闪的大眼睛等着父亲训话,却半天没有下文。

    “父皇?”

    王皇后也是疑惑地看着永历皇帝。

    “唉,皇儿啊,你也长大了,有些事,父皇觉得也是时候了。”

    朱慈煊心中一慌,永历皇帝这么说话,怎么让他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

    难道……难道

    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皇兄才是?

    朱慈煊这么一想,磕磕巴巴地道:“父皇………请父皇示下……”

    永历皇帝闭上眼睛呼了口气,仿佛下了什么重大决定,然后睁开眼睛。

    “皇儿,朕欲禅位于你,不知皇儿可敢接?”

    “啊……!!!”

    太子跟王皇后齐齐一声惊呼。

    “皇爷,娘娘,发生了何事?”门外传来大太监李国用的声音。

    “没你的事,退远一些。”

    “是,奴婢知道了……”

    还是王皇后最先反应过来。

    “陛下,何故如此突然?”

    朱慈煊心中也是难以平静,那个位置,他是日日夜夜都在盼着,可这真发生了,他又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父皇,儿臣惶恐……”

    永历皇帝面露苦涩,“皇后,太子,朕登极至尊已十二年,每日不敢说兢兢业业,却也是如履薄冰,如今时局糜烂至此,也是无能为力,既然太子心有壮志,或许……”

    或许什么,他说不下去了,自己的无能是真的,自己的无所作为也是真的,对于越来越糟糕的现状,他恐惧了,迷茫了,他厌倦了……

    “太子,朕且问你,可敢接?”永历皇帝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又快没了。

    “儿臣……儿臣……”

    朱慈煊很想说敢,可一直所受的教育又告诉他,君子当以自谦,如果一口就答应下来,岂不是打父皇的脸,人家阁臣致仕归乡,都要三让三辞,自己绝不能一口答应。

    王皇后也看出了什么,徐徐开口道:“陛下,皇儿年岁还小,是不是有些早了?”

    永历皇帝想要想,也点点头道:“确实,是朕着急了。”他如同泄了气的气球,颓然地坐在椅子上。

    他突然想起了他的大表哥,崇祯先皇帝的遗召。

    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真是这样吗?

    跪伏于地的朱慈煊心中千头万绪。

    这一幕让他想起了一个典故,宋朝时的钦徽二帝,不就是这样的父子禅让,然后双双做了亡国奴。

    这么一想,他顿感毛骨悚然。

    这个事,当真是讽刺得很,若是发生在朱慈爝身上,估计他会高高兴兴的大喊一声:“太上皇,你就瞧好了吧。”

    人和人,始终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