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提刑官 » 第五十八章 大明无悔

第五十八章 大明无悔

    就在彭玉婷,和她的丫鬟还在犹豫如何得到名分之时,杨津正却开始犹豫起另一桩事情!

    眼下已经接近寒冬腊月,过冬是古时候的一个重要事情!!和现代人不同,古人过冬很容易造成冻死!

    每到冬天,呼啸的冷风成了标配,尤其在中国北方地区,往往是天寒地冻,人们出门都要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

    现在尚且如此,那么在物质条件相对比较差、也没有暖气的古代,人们是如何过冬的呢?

    房屋如何保暖?火墙、火炕了解一下

    许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大诗人白居易写下诗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感叹被褥冰凉、大雪压断了竹子,可见天气之冷。严寒的冬季,暖和的房子无疑是最好的保暖方式。

    古时,壁炉、火墙等都是不错的保温方式。人们把房屋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火道尽头有气孔能排出烟气,添火的炭口在房屋廊檐下,炭火烧起来后,热量可以顺着夹墙传递到整个房屋,这种夹墙就叫“火墙”。

    越是往北,冬季一般越是寒冷漫长,“火炕”成了抵抗严寒的好方法。炕都有灶口和烟口,分别用于烧火供暖和排烟。在中国北方,炕的灶口多半与灶台相连,烧柴做饭时顺便取暖。

    宫廷的取暖设施更讲究。例如西汉时宫廷中有一座温室殿,殿内设有各种保暖设施。《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

    那时,皇后居住的宫殿叫“椒房殿”,是用花椒和泥的混合物作为刷涂墙壁的材料,不仅可以取其温度,而且还有似有若无的香气。

    如果实在没条件,古人就尽可能利用温暖的阳光,盖房时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方位,让暖和的阳光照进屋内;然后,再在屋顶铺上竹质顶棚或其他材质的“楼板”,既防尘又御寒。

    温酒、火锅……冬季的花样饮!

    冬天人体对热量的需求很高,古人会尽可能选择吃一些性暖的食物。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

    古人认为饮酒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提到过,“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文人雅士们在严寒的冬季围坐在火炉边,煮上一壶热茶或酒,夜晚和友人对饮,也很惬意。

    火锅自然是冬季饮食的一大标配。有一种说法称,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到宋代,火锅的吃法比较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类似于吃火锅的介绍。

    暖帽、手套加大氅……衣物保暖的诀窍

    在冬季衣着上,现代人有棉袄、羽绒服,但古人没那么好的待遇。据说,冬天家境贫寒的人家只能将诸如柳絮、芦花等缝进衣物或被套中御寒。棉花大面积种植应用后,情况才好!

    家境殷实的富贵人家,会选择用动物皮毛制作大氅、披风等,厚重挡风。手足等容易冻伤,古人便制作出各种款式的手套,有的是露出手指的短手套,有的能把手指全部包住,上面还绣着花纹,很是时尚。

    头部的保暖措施更是花样百出。在唐代,有一种从西域过来的“蕃帽”比较流行:它又称“搭耳帽”,帽两边有护耳,冬天垂下来正好护住耳朵。元代,家境富裕的女子会用抹额保暖,还有“卧兔儿”、“昭君套”,功能差不多。

    屋里再暖和,但人们总还是要出门的。那时候骑马或者坐马车是比较快的交通方式,冬天出行,人们会戴上风帽遮挡风沙。据说,忽必烈就有不少皮暖帽、银鼠暖帽。

    此外,还有一种叫“暖耳”的东西,多用狐皮类制成,有点像现代人使用的耳套。

    “御寒神器”?汤婆子、暖手炉可以有!

    在注意衣着保暖的同时,人们手边也会有各种堪称“御寒神器”的小物件,比如“汤婆子”、手炉、足炉等等。此外,有条件的人家多使用人工烧成的木炭取暖,贵族之家更讲究一些。

    敦煌研究院梳理归纳了古老敦煌石窟中的塑像、壁画和敦煌遗书中涉及古人取暖的生活意趣,即陈设香炉添香冬日。图为敦煌藏经洞出土绢画《水月观音菩萨像(局部)》中可见陈设的香炉。敦煌研究院供图

    苏轼曾赠给一位老人“暖脚铜缶”,还写信告知使用方法:灌满热汤、塞好注水口,裹上布单,晚上睡觉十分暖和。从功效来看,很有点现今热水袋的意思。

    如果担心不够暖,那么可以考虑下火炉或熏笼。熏笼的形状大小不一:大的可达数百斤;小的可以提起来,讲究的人家,会在上面雕刻精美的花纹,相当有艺术感。

    手炉更是堪称古代“暖宝宝”,能随身携带,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有手炉,自然也有足炉,顾名思义,这是用来暖脚的。还有人利用“熏炉”来调节室温,顺带往里边放点香料,取暖之余满室生香,一举两得。

    其实,古人没有暖气和各种先进御寒措施,但他们结合实际生活,发明出不少物品来解决取暖问题,不少设计一直延用到现在。“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当年穷的时候布衾都能冻得跟铁一样,取暖成了穷人的一大难题。有着盛唐强汉之称的大唐,在安史之乱后期,路上冻死穷人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已深刻地描述了这一场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取暖的手段多种多样,在冬天可以穿保暖、棉衣、羽绒服,屋子里面可以用地暖,用空调,最差还可以点一个蜂窝煤的小炉子。那么据我们千年之久的古人,他们是如何过冬的呢?据相关记载,一直到元朝时期才有棉花,古人可以制成棉衣与棉被用来取暖,在之前古人采取什么手段过冬一直是大家比较好奇的,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古人那些脑洞大开的保暖手段。

    人类整体是向前发展的,从原始时代到后面的封建社会,一直处于慢慢进步之中。当某一个远古人第一次在火中拾取被火烧死的小动物当食物时,那香喷喷的味道让他们一想起来就开始流口水。火逐渐被应用于他们的生活中。御寒、御敌都是火的一大作用,早在远古时期,众人围着一堆火焰,休息、跳舞,这便是古人最早采取的方式——篝火。

    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火种的保存与转移做得越来越好,取暖所用的燎炉便被发明了出来。开创了我国古代人民用器物烧炭取暖的先河。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后续发现的先秦皇宫遗址中,一种取暖墙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有点像欧洲的壁炉,但又不完全是。

    一个房间三面都是中空的墙体,上面有朝外的烟囱,靠着烧墙取暖,冬季起到取暖的作用,夏季阳光不能晒透,还能让房间内保持凉爽。

    在古代还有另一个高端大气的叫法,那就是调温房。这听起来有点像我们现在的中央空调了,但也只能说是听起来像,因为也只能算得上是保温房,并做不到能冷能热。这种房间的制作原理便是将花椒剁碎,混合到建房的泥土中,涂抹在建筑的外围,类似于做了一层保温。

    之后在屋里铺上一层层厚厚的毛毯,古人在发现花椒有祛湿的作用之后,果断将它应用于建筑当中,这脑洞开得真不是一般的大。据说只有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才有资格居住花椒房。

    这两件东西就比较亲民了,所谓的鸡婆子就是我们小时候父母给放到被窝里面的“暖脚壶”。我们用的是塑料的,但是古人用的是铜打造的,灌上热水之后,毯子等包裹好,防止烫伤皮肤,给穷人送上一丝丝暖流,起到了极大的心理慰藉!

    火炉、火盆则是和我们所说的炭盆是一个意思,将炭块加入到炉中,以此来取暖。火炉又称为熏炉,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熏炉一般都很大,除了保暖之外,一般还会放入一种香料,用以掩盖炭火的气味。顺便还能当作装饰家具,可谓一举多得。

    古人在衣物御寒方面开了哪些脑洞

    这大冬天总不能一直窝在家里吧,冬季也是要出门劳作,在棉衣出现之前,古人也有自己的办法。其中之一便是“羽绒服”与“貂皮大衣”。

    上古年间,古人在处理器衣物来就显得比较简单粗暴了,他们直接将动物的羽毛收集起来用来御寒,成为了最早的“羽绒服”。动物皮毛光滑保暖,打猎之后古人便将动物的皮面进行加工,成为了最早的“貂皮大衣”,原来古人才是一直走到时尚前端的人。

    区别于棉花,利用木棉树的植物纤维起到保暖的效果,这种植物纤维被絮到衣服的夹层里面,起到一定的防寒保暖的效果。当棉花出现时,直接用棉花取代了这种材料,得到材料的升级更新,因为棉花在收集与加工的过程中,要比木棉纤维更容易,成本也更低廉,更适合广大百姓推广应用。

    这个和远古时期人们的皮毛衣服有一些区别,随着发展,古人会将皮毛进行加工,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貂皮大衣”,用来抵挡冬季的严寒。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白狐裘衣”便是‘这种衣服的代表。经常应用的除了白狐皮,还有鹿皮与虎皮,这都是比较珍贵的皮毛,多用于皇宫与高官之家。

    平头老百姓就没用那么多讲究了,最常见的还要数“狗皮大衣”了,但后期能穿得上狗皮大衣的又能有多少人。大都还是穿着薄薄的衣服靠着火力来硬抗寒冷。有钱人家穿狐、貂、貉、豹所制的裘衣,而普通人家取暖就只能选择鹿裘、羊裘或者狗裘。

    明代之后有了雪披这种高级品,里面是皮毛的,春秋冬三季都通用,老版红楼梦里林黛玉整天披着的就是这种。

    虽然裘衣有普通款,但对于普通甚至贫穷的家庭来说还是消费不起。除了裘衣,一般老百姓还用葛麻、柳絮甚至是纸,作为制作被褥、冬服的主要原料,用葛麻制成的冬服称为“袍”、“茧”。

    家里贫苦的农户冬天则会穿“布衣”或“褐”,其中褐是用兽毛或粗麻等编织而成的一种粗服,类似麻袋片穿在身上,大家可以自由想象一下。

    葛做的衣服穿在身上非常难受还不保暖,贫穷人家麻袋片似的衣服哪能抵挡冬日的严寒,想要熬过腊月天,估计也只能靠抖了。

    在古代穷人富人之间差距十分明显,皇室贵族和富豪之家,冬天可以穿上各种天然皮毛大衣、厚厚的棉衣,皇帝每到冬天都给嫔妃和高官们赏赐丝绵或棉花。

    古人还会将内有丝或棉的填充物长条,缝制成各种样式的护额用来保暖,甚至我们现在常用的帽子、手套在贵族之间也十分流行,而穷人能有一件御寒的衣服都是奢侈。神农氏以身尝百草,得万物之奇效,如此,百姓可食五谷,种桑养蚕,制其为布,裁剪为衣,蔽其体肤。传说中,神农氏一般指炎帝,华夏故事中,亦人人熟悉。然而人们虽有发明创造之技,明朝之前却仍然没有棉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布衾多年冷似铁”的记载,此处的“布衾”便指的是棉麻等布料,并不是我们所谓的棉被。

    随着我国通信和公共交通的完善,我们很难想象古代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我们也很难想象“飞鸽传书”和“快马加鞭”之类的词背后意味着多远的距离和时间。虽然古代的气候与现在有所不同,但是中国北方冬冷夏热的基本规律是不会变的,同样,像电风扇和空调暖气等,古代人也是无法想象的,就连棉被这种普通人可以买来御寒的东西,在明朝之前也是没有的。

    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总有让自己的生活更舒适的方法,在古代,如果要去什么地方,他们会乘坐马车之类的交通工具,而普通人只有靠步行或者骑马。而在现代,这些富人会拥有私家车甚至私人飞机,而普通人则可以通过便利的公共交通去一些地方。

    而在冬天御寒方面,古代的富人会烧炉子买兽皮取暖,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不是他们买得起的,于是棉被的普及就对百姓来说非常有意义。即使没有“广厦”,一人一席棉被也可以让寒士们温暖一些。

    在明朝之前,棉花对人们来说真的只是一种花,是用来观赏的。据《宋史》记载,棉花传入中国是在宋朝末年的时候,起初在关中陕西一带的人们将它当做一种观赏性的植物种植,并没有人想到可以用它来御寒。而据《明史》记载,直到明朝的时候,这种蓬松的花才被朱元璋推广并强制要求做成棉被,才使得广大民众不再为过冬发愁,在明朝之前没有棉被,那个时候的古人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呢?

    生火自然是许多人最先想到的取暖方式,毕竟在还没有发明电的年代,火不但是光源,也是一种热量来源。古代的富人家在冬天到来之前就会购买木炭来取暖,即使现在也会有一些农村家庭会这样过冬,在室内的炉子里点燃这些炭,靠着木炭燃烧释放的热量来维持室内温度。至于手冷的时候,他们会请工匠为他们制作精美的小暖炉捧在手里。

    同时,冬天人们不但需要取暖,更需要御寒,古代的富人也会买一些野兽的皮毛,买回来之后做成衣服或是披风。古人认为动物的皮毛非常保暖,于是有的人将狐狸腋下的皮毛制成衣服。但是野生的狐狸非常难以捕捉,并且每只狐狸腋下的皮毛都极为稀少,物以稀为贵,这样的衣服不只是在古代,即使是现在价格也不菲。

    古代大部分的穷人平时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烧炉子、买兽皮取暖。白居易就在自己的诗中描述过底层人民的生活,他的《卖炭翁》中就描述了卖炭翁的生活,辛苦上山砍来的柴火不舍得自己用来取暖,拿到街上去贩卖,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上衣,可却期盼着冬天更冷一些,因为只有这样他的柴火才能卖的更多,才能不让家里人挨饿。

    就像《卖炭翁》里描述的情景,没有取暖的煤炭,贫困的卖炭翁一家该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即使再贫困,古代的人们也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保暖。没有煤炭,可以烧一些树枝和碎木取暖,没有狐狸的皮毛,可以用一些家畜的毛代替。古代的人平时会收集一些羊毛、鸭毛、鹅毛之类和狐狸的皮毛一样有保暖效果的东西,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再把它们填充到一般的被子里。

    这些东西同样可以起到一些保暖的作用,这样一来,原本单薄的被褥不但看起来厚了一些,晚上盖在身上也会保暖很多,这大概也是棉被早期的原型。通过这样的方式,即使棉花这种材料还没被人用来制成棉被,古代的人们也不至于在冬天被冻死。而在棉花还没有被发现其用途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有棉衣这种衣物。

    古代实在穿不起保暖的布料和皮衣的家庭会用相对低廉的麻布做成衣服穿,虽然这种衣服既不美观又不保暖,但是对于没有那么多选择的家庭来说,也总比没有衣服过冬要好。都说“人靠衣装”,在以前那个衣服还不会“伪装”自己是什么材料的时候则更是如此,衣着通常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冬天的时候,底层人民穿着单薄的麻布衣服,而富人穿着厚实的衣服甚至皮衣,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就被放大。

    但是在落后的古代,不仅科技不发达,畜牧业也没有大规模存在,鸡鸭和牛羊的数量都非常有限,更何况这些动物主要是用来食用的。并不是每家每户都会养这些家畜,许多家庭连温饱的生活水平都难以达到,可以用这些动物的毛发来保暖的家庭则更少,同时麻布衣又实在难以保暖,导致还是有很多底层的百姓在冬天会被冻死。

    无计可归的人没有遮蔽寒风的地方,若是还没有一身保暖的衣服,也许就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冻死在路边的墙角。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属性,提到金属,很多人会想到它们坚硬或者凉的特点,这些印象都来自于我们日常的认知。同样,许多人对棉花的第一印象都是蓬松和软,有很特别的花瓣,像云朵和雪一样。

    虽然是固体,但是却很容易变成各种形状,它不像其他的花一样好看,有香味或者各种各样的颜色,但是却很实用。古代的人们显然也是发现了这一点,才将棉花当做了御寒的材料。从此棉花变成了一种“工具花”,不再是人们用来观赏的植物,而是多了一份实用价值。

    直到价格实惠低廉的棉花被发现可以用来保暖,人们从此才算找到动物皮毛的替代品,同时多亏明太祖朱元璋对于棉花的强制推广,虽然他的手段有些激进,但是却拯救了无数个在寒冷的夜里煎熬着的劳苦大众。

    由于棉花是一种植物,大面积地种植它比养殖动物的成本更低,所以作为商品贩卖时的价格也就不会那么高,以至于一般百姓也买得起,几乎每户人家都有的棉被才像现在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惠及了普罗大众。

    对于现代人来说,冬天穿着棉衣羽绒服出门,甚至穿着单衣在开着暖气或者空调的屋子里办公,早已成为一些人的日常,受冻挨饿的生活似乎也离我们普通人越来越远。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先是从怎样的生活中过来的,我们享受着他们创造的成果同时也要创造新的。

    不过即使是现在这个年代,依然有一些贫困的人用不起暖气或者空调,他们也许可以像古代的富人一样生火烧炉取暖,却永远不会像那些富人一样穿上皮草。不过就像这些普及百姓的棉被,底层人民的生活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好,温饱早就不是很多人生活的目标,当然也只有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了,才能追求更高的目标。

    但是在杨津正看来,推广棉花和衣服以及棉被,显得极其重要!

    可偏偏这个明朝皇帝朱元璋对商业压制的极其严重,也让他感觉到头疼不已!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