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提刑官 » 第五十九章 冷冽如霜

第五十九章 冷冽如霜

    就在代理知县杨津正,以为万事大吉之际,县衙的治下,又发生了一起奇怪的事情!!彭泽县县衙库房里,出现了大量的官银被盗事件!

    堂堂县衙里面的的库银被盗,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情啊,搞得不好杨津正,都有可能会受到牵连掉脑袋!一时间,即便是代理知县的杨津正,也是高度警觉起来!

    脑子里面顿时也想到了一个可能,一个存在于历史上的可能!在清朝真的有不少油水富足的部门机构,但你要说最肥的,到底是哪个部门呢?不是啥军机处、吏户礼兵刑工啥的,而是户部的银库,就相当于中央银行专门放钱的国库。

    那时候银本位放的可都是大银锭,按照当时的规定,清朝银库开库的次数是固定的,每月9次,遇到加班也是1月10次、5次的,银子都是有出数的,其数量至少千万,你想银子得多沉,按道理说,千万两的银子搬进搬出,这绝对是个重体力活,可是大家绝对想不到,当时想当银库库兵,真是砸锅卖铁挤破脑袋也要当,虽说吃库兵这碗饭是有必要条件的,是满人且是库兵世家得一代传一代,但是也得肯花六七千两银子先贿赂管理银库的银库郎中,要不然想当库兵也是连门都没有。

    各位千万别小看一个银库,小郎中搁现在也就算是个处级,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银库郎银库郎,10个皇帝也不换”,银库郎中别看任期是三年,似乎权力很小,三年期满就得换人,任职时间不长。但如果他想贪,短短三年时间内,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捞到20多万两银子,差点的也能捞到10多万两。而清朝当时文武百官的年薪,不包括与品级相对应的风靡补贴,一品大员才区区180两,您看看这悬殊有多大?问题来了,它的银子到底是从哪里来呢?

    当然不可能是微薄的俸禄,一部分是想当银库库兵买名额得来的,而绝大部分就是库兵们用“非常之法”吞的银子孝敬他得来的。据说当时最低级的库兵每人也能捞个三四万两银子,一个人给点,久而久之,岂有不肥之礼?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觉得大清也太腐败了,库兵轻而易举的就能从国库里边把银子搬出来,真没王法了吗?若说没有制度,是不可能的,而且还是相当之严格!为了保证国库的安全,清朝的户部规定,无论春夏秋冬,护兵,浑身上下都必须一丝不挂,搬完银子之后工作完毕,还要双臂平举两腿微蹲,学两声“啊”叫,就像咱们去医院张嘴看嗓子一样,,以证明没有私自夹带国库银两。从表面上看起来,护兵除了领固定的俸禄之外,似乎还真的没有机会偷到国库的库银,但是告诉各位,千万不要小瞧人类器官的忍耐极限,其实他们有一个挺疼的法子,如果说出来的话您可能都不信。

    原来这帮家伙早就练就了一门常人无法成就的绝活,“谷道藏银”,说白了,就是用肛门夹带银子的真功夫,而练这功夫的过程堪称残忍,有些细节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库兵按照清朝规定是一代传一代,这个绝活,应该就是“代代相传”的关键所在!

    这到底是如何练就的呢?先将涂抹麻油的鸡蛋从其塞入,等塞鸡蛋炼成了,再换成更大一点的鸭蛋鹅蛋,直到练就能塞进10两重的铁丸10枚,练到这个程度的,一次能夹带百两银子,但能练到如此炉火纯青的还真不多,多数人只能练到塞进六七枚铁腕,那算算每月9次,遇到加班一个月10次、5次的,每个银库兵值班,每月当班三四次,每次进出六七趟。当一个班一个银库兵一次能偷走200两银子,一个月能偷上千两银子,等三年任满之后,他们就能偷走三四万两的银子,跟当初贿赂花去的六七千两银子相比,投入产出比太高了,真的没有比这个买卖更划算的了。

    不过银库兵虽然能为人之所不能为,但到老年可就受罪了,因为肛门常年夹大银子,到晚年都患上了肛瘘或脱肛等疾病。有人可能又会问如此猖狂就没有人查吗?说到古代的国库,就是国家存银子的库房,那是重兵把守,层层设防,昼夜巡逻,管理严格。苍蝇腻虫都别想轻易飞进去。

    可是,就在180年前,戒备森严的大清国库竟然丢钱了,不是几百两,也不是几千两,而是925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怎么丢的?谁能耐这么大,把这么多银子(相当于70万斤)从严密设防的银库偷走?那就是必须说一说这大清国库失窃案。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春天,大清国户部一个看银库的库兵叫张诚保,他的侄子买了个官,钱要交到户部,叔叔负责过秤收钱,趁着交钱人多乱哄哄的时候,他以少报多,少交了4000两。

    这事被其他库兵看见了,当时没揭穿,事后要封口费,结果价钱没谈拢,谈崩了,受了委屈的库兵一气之下把这事捅上去了。

    道光得知,马上派刑部尚书亲自前去过秤查验,这一查,可不是差这4000两的事。当时国库账面存银是1000万两多一点,实际跟账面竟然相差925万两,换句话说,大清国库就剩大约100万两存银了。

    道光多惊讶多生气自然不用说了,62岁的他是焦头烂额,痛不欲生。本来账面这1000万两就已经是大清入关之后的最低值了,这又打了个一折。他平时省吃俭用,朝服上都打补丁,省出来这点钱几乎全没了,真是当头一闷棍,背后一板砖。

    那么,这925万两是怎么丢的呢?国库24小时重兵把守,戒备森严,这么多钱得几十辆马车才能拉走,这么大动静不可能不被察觉。

    道光震怒,责令刑部、吏部、步军统领衙门展开调查。于是排除法开始了。

    1.江洋大盗:不否认他们武功高强,飞檐走壁,但是70万斤的大银锭子怎么可能一次拿走,如果是多次作案,那值夜班的守军不可能毫无察觉。况且银库的门锁、窗户、屋顶均无损坏痕迹。江洋大盗被排除了。

    2.守库官员:他们可以钻管理制度的漏洞,给自己行方便,可是那么多双同事的眼睛盯着你,互相监督,恐怕不好得手。有没有可能是库管大臣联合作案呢?这么重要的位置,肯定经常轮换,朝廷不会让他们朋比为奸。守库官员也被排除了。

    那会是谁呢?大家的目光转向了库兵,就是专门负责搬运银子的大兵。听到这您该说了,他们能够最直接地接触到白花花的银子,对他们的管理和监督肯定特别严格。

    还真没错,户部规定:入库时,他们要换上专门的衣服(没兜),搬运完银子,出库时,要脱光衣服、跨板凳、举手、拍手、嚷嚷一嗓子,表明自己体内、腋下、嘴里、手里没有夹带银子。

    如此严格,库兵怎么可能得手呢?为了给皇帝交差,刑部、吏部和步兵统领衙门的官员们不敢有侥幸心理,开始对库兵一个接一个地调查审问,所有库兵不许吃饭,不许喝水,手机一律没收,不许与外界联系,更不许回家。白天没审完晚上接着审,24小时连轴转。

    结果如何呢?真是应了那句名言:“灯下黑”,越是眼皮底下往往越容易被忽视。就在这天,一个库兵扛不住了,承认他们常年集体作案,如蚂蚁搬家一样把银子一点一点从国库偷走。

    他更爆料出惊天秘密,库兵用什么方法偷银子。

    据他交代:

    用茶壶往外带银子。他的缺点是只能冬天用。把银子放入茶壶,和水一起冻成冰,出库检查时,往下一倒,银子出不来,下班回家。

    “以谷道藏银”,就是把银子塞入肛门。这得练习,还得用点松骨的药,把银锭用猪的脂肪包上再塞,据说一次能塞80两,忍受30分钟。

    古有谷道藏银,今有肠道藏毒,目的都是一样的!

    这个方法有两大缺点:第一,岁数大的不行,没那么大憋劲;第二,冬天不行,因为猪的脂肪会冻上,起不到润滑作用。

    早年间有部电影,主人公吃了官司进了监狱,跟狱友聊天,“大哥,你犯了什么事进来的?”那位爷叹了口气,“嗨,别提了,我是看银库的库兵,下班时往下面(肛门)塞了几锭银子,本来都通过检查了,正要走出银库,不成想我早上喝了两碗豆汁儿,肚子一闹,我没忍住,邦邦放了两个屁,银子全崩出来了”。

    那么,这些偷银子的方法就没人察觉吗?丢了925万两为什么今天才发现?平时不检查吗?此时,距离上一次大规模清查国库,也就是嘉庆五年1800,已经过去了43年。

    在此期间,查库大臣都是走过场。另外,银库官员也不敢惹这些库兵,库兵都有私人保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这行是肥缺,所以有被绑架勒索的风险),他们对库兵偷银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多管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

    追缴赃款开始了。情节恶劣的库兵一律死刑或流放。那官员们呢?道光没判他们死刑,主要是想让他们赔钱,43年以来历任银库负责人都得赔钱。比如,库官,查库御史任期中每月赔1200两;管库大臣每月赔500两;查库大臣每查库一次赔6000两。那去世的呢,赔偿减半,由子孙还。

    道光制定了还钱时间表,不能按期还的,进监狱,不赔钱不放人,再不赔就追究刑事责任。

    追缴结果和心理打击其实也只不过是做做样子:

    有些官员因为无力偿还被送进监狱,道光一想,关进监狱还得管你一天两顿饭。于是,不得不允许延期赔偿或者打折赔偿。稀稀拉拉拖了7年,一直到道光去世,追回300多万两,仅仅是三分之一。

    这次事件对道光打击很大,本来鸦片战争刚刚战败,紧接着又是这么一出,加上此时道光已年逾六旬,感觉自己无力回天,再造中兴的宏愿恐怕也就此作罢了。

    毕竟道光面对的是一个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的大清

    这次事件对大清来说,那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1843年,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大清花了2000多万两银子,这还不算那1000多万两墨西哥鹰洋的赔款,而且战争期间黄河决口,这治河赈灾还花了3000多万两呢,国库是不堪重负,又来了这么一出,本以为仅剩的这1000万两是风险准备金,万万不能再有闪失了,结果呢,这么大一个国家此时实际就剩100万两银子了。

    但我觉得,这事儿对道光的打击更加致命。

    当年39岁的他接过了嘉庆皇帝的班,可谓意气风发,雄心勃勃,一心想恢复康乾盛世的气象,做梦都想像他爷爷乾隆皇帝那样,万国来朝,揆文奋武。可是,到头来竟然连自家的钱库都看不住,闹出了大清立国以来最大的失窃案,年逾六旬的道光此时心力交瘁,不禁一声叹息,深感无力回天,再造中兴的宏图伟愿被这一瓢冰冷刺骨的凉水彻底扑灭了。

    这事儿对道光的心理打击绝不仅是925万两银子的事,而是信心崩塌,决心动摇,原来啊这大清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君臣一心,同心同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再造盛世,而是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个个有家无国,能捞钱就捞钱,管你什么宏图伟愿,管你什么中兴之主啊。

    于是,剩下的日子得过且过,修修补补,让大清这条满目疮痍的大船别倾覆在自己手里也就算阿弥陀佛了,再也不敢奢望盛世重现了。

    问题是啊,当时有谁敢说自个的屁股是干净的,一旦谁敢拿护兵问罪,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上头当然是相互包庇了。各位说,大清国库管理都是如此,焉有不亡之理。

    同样的道理,相似的事情发生在杨津正的身上,很快便让他想起了清朝的这起案子。

    毫不犹豫的直接下令,把看守库房的兵丁全部抓起来。

    准备从他们口里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毕竟只有这些人才日日夜夜会接触到库房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