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中医吴志 » 23、弦脉与细脉

23、弦脉与细脉

    吴振凯叹了口气。

    他没有学医的天分,身体也一直不好,孩子妈妈走得早,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哪知道又出了这些事情。

    如果有钱,早就送医院了。

    哪里还会等到现在?

    这些年,家境不顺,能借钱的地方,都去借过了,现在,还能去哪里借钱?

    但是,女儿病重,总不能坐以待毙啊。

    吴正源说:“凯哥,要不,让志儿给看看?”

    吴振凯顿时一喜,不管怎样,总是个希望,更何况,吴志从小就天分过人,跟着他爷爷又行医多年,说不定瞎猫撞到死耗子,给治好了呢?

    吴振凯连忙答应:“好好好,那就麻烦志儿了。”

    吴志问道:“秀姐,你现在感觉怎样?”

    吴秀满脸痛苦的说:“服药后,越来越痛,好像有人拿锤子敲打我的头,感觉人更烦躁,手足还是抽搐不已。”

    吴志道:“秀姐,你不用担心,有些病是误诊误治才好不了,并非病难治。

    我也是医生,肯定能治好你的病,你先不要说话,我给你脉诊下看看。”

    邹文才一听,不高兴了。

    哪个医生,也不喜欢被人说他误诊误治病人,他说;“年纪不大,口气倒不小啊,我倒要看看,你是如何治好,她这种复杂疑难的病!”

    吴志好像没听到。

    从脉诊开始,认真的给吴秀检查后,说:“经过检查,秀姐的病,并非复杂疑难,而真的是被误诊误治,所以,秀姐你不用担心。”

    吴振凯诧异的看了一眼吴志。

    邹文才怒道:“休得胡说八道,我应当没有开错药,只是你姐的病情复杂,才一直没效果。

    你小子虽然跟你爷爷学过,但从来没临床过,又懂什么是误诊误治?

    我告诉你,病人一开始,是巅顶疼痛如掣,面赤似醉,口苦口干不渴,舌红苔黄,脉细数。

    典型的虚火,我予以滋阴降火。

    方用知柏地黄丸,此方又名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我在方中又加了引经药川芎藁本。

    丸药改汤药,熬煮服用。

    用于滋阴降火,对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何错之有?”

    陈梅:“志儿,不可瞎说。”

    吴正源张了张嘴没出声。

    吴志道:“古人说,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

    虚证头痛一般起病缓,病情长,其痛多表现为稳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等症状。

    我姐病发才十余日;其痛如掣,虚证的机率低。

    病发久暂,当然只是参考之一。

    其二,癫顶落督脉、膀胱、厥阴肝,表面看,我姐因为情志问题诱发,可落厥阴肝。

    她巅顶头痛、面赤似醉、口苦口干而不渴、舌红苔黄,这些是没错。

    但,脉非细数,而是脉弦数,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而脉证,是用药的重中之重。

    其三,知柏地黄丸方证: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可我姐的脉象是弦数,也无盗汗、咽干、潮热等迹象。”

    吴振凯疑惑的看着吴志。

    邹文才愣了愣:“你姐虽然没有盗汗、潮热,但她说有口干啊,并非要全部对应,才可以用药。”

    吴秀说:“我是咽喉干。”

    邹文才说:“一个样,都是干。”

    吴志道:“口干与咽干能是一样吗?

    口干:多与胃火有关,其它因素也可以导致,比如,消渴病(糖尿病)也会导致口干。

    此外,打呼噜睡觉嘴巴张开睡觉,也易出现口干。

    咽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此外,少阴也会引起咽干咽痛。

    虽然不是绝对,但也说明,口干与咽干,不可同日而语。

    你这是辩证全错啊。

    误诊误治服药加重很正常,有效反而才不正常。

    中药说的一剂知、二剂已,或者覆碗而愈,也许很难完全做到。

    但,只要方证对应,就算做不到二剂已,完全可以做到一剂知。

    既然一剂知加重,说明是方证不对,应当马上改变思路,再次辨证施治才对。”

    吴正源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邹文才:“小伙子,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大米还多,我读过的医书,比你的课本加起来多。

    岂有不知,无效或加重,须重新辩证的道理?”

    吴志心想,误诊一次,应当会吸取教训了。

    他问:“那结果呢?”

    邹文才:“见知柏地黄丸加味无效,且有加重的趋势,我当然马上重新辩证。

    不过,刚才听了你的话,我也想了下,脉诊我可能错了,脉诊没有谁教过我,自学也没学好,所以很少用,平日主要是配合症状与经验参考下。

    细脉,像琴弦那样细细的。

    弦脉,还是像琴弦那样。

    到底是细脉,还是弦脉,我确实没分清楚。”

    吴志心中暗叹,不要说这个中医的黑暗时期。

    就算中医盛世,依然太多中医把脉,只是做做样子,掩人耳目,以免别人说他是伪中医。

    一个中医,光明正大的说,他不懂脉诊。

    这,实际上是事实。

    不过很多中医,不敢公开承认,明知不会,也要装腔作势的给予把脉,还一边把脉一边闲聊。

    只有像邹文才医生这种为人心正,医德高尚者,才会实事求是的说,他脉诊没学好。

    吴志很无奈。

    他解释道:“细脉与弦脉,区别很大,很好区分。

    【弦脉】:

    特征:脉管体长、直

    形直体长,如按琴弦,轻虚而滑,指下挺然。

    兼脉歌: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

    主病:弦为肝风,主痛、主疟、主痰、主饮。

    (1)弦在左寸,心中必痛;弦在右寸,胸及头疼。左关弦兮,痰疟癥瘕;右关弦兮,胃寒膈痛。左尺逢弦。饮在下焦;右尺逢弦,足挛疝痛。

    (2)主肝胆疾病、痛、疟疾、痰饮。如肝胆疏泄失积诸证,悬饮等。

    (3)主虚劳、胃气衰败。多见于土败木贼,其脉弦而细劲,如循刀刃,多全无胃气。

    【细脉/小脉】:

    特征:脉体细小,状若丝线,应指明显。

    脉博动时,指下感觉脉体细如丝线状,有细线条的感觉。

    兼脉歌:细主气衰,诸虚劳损。

    细居左寸,怔忡不寐;细在右寸,呕吐气怯。细入左关,肝阴枯竭;细入右关,胃虚胀满。左尺若细,泄痢遗精;右尺若细,下元冷惫。

    主病:虚证、湿证。

    (1)主虚证:如失血、亡精、吐泻过度、久病阴竭阳衰等,皆可见此脉。

    (2)主湿证:多见于阳气虚损,湿邪侵凝腰肾。

    此外,冬季脉体稍细,不作病脉。

    若热病神昏脉细,为脉症不相应,多属逆候。”

    邹文才想了想,说:“你这样一说,我好像明白了一点,我再摸摸脉象看。”

    邹文才坐下来,给吴秀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