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半弄堂村 » 第九章:甘溪渡口

第九章:甘溪渡口

    (1)

    赵德礼原本以为推掉儿子这桩县里的差事会很麻烦,结果却是出奇的简单。赵德礼的这个主簿同年做事确实够到位,他只跟县令施衡说了一句话这件事就结束了:“赵宗宝江底复生是骆大人被神灵护佑的证明,现派他去押运烟草,万一遭遇不测岂不要让骆大人难堪!”

    施衡闻言顿悟,连称所言极是,即令赵宗宝烟草押运差事即时作废!

    胡山林和杜坤忙乎了好一阵的借刀杀人密谋就此被轻易化解,一时也只好作罢。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这一年浙江地区的水稻普遍减产,但反过来罂粟却是收获满满。

    把罂粟提炼成大烟,然后再卖出去变成实打实白花花的银子,那才叫收获。

    官府之前承诺烟民你们只管种,到时官府会来统一收购,但直等到大烟提炼完毕,已经过了十月的霜降节气了,却还迟迟不见官府派人下来收,甚至还风传官府现在不管了让烟民自己想办法,可小烟民哪有什么卖大烟的门路,就在种植户不知如何是好时,保长杜坤在村祠堂贴出了一张收购本村大烟的告示:

    1:本保长征收半弄堂村各种植户大烟,多少不论。

    2:大烟由本保长派专人验收按质论价,分一二三等级。

    3:在三个等级基础上再分原地,中间地,接受地的三地不同价格。

    4:除原地收购价格按质量等级当场付银外,其余两地以接受地签收后再付银。

    5:本着自愿公平的原则,不尽事宜可另行协商。

    这份告示来得很及时,告示的1、2、5条很好理解没什么问题,关键在于3、4两条。

    什么叫三地价格?

    本村原地收够的大烟价格,每斤七钱银,当场烟银两讫,此为一地价。

    把大烟送到短距离的集市,烟馆,贸易行等相对安全的地方,每斤一两银,凭接收方的签字或指印付银,此为二地价。

    跨省或者跨县把大烟送到较远的车站、码头、河岸、江口等地方,每斤一点六两银,同样凭接受方的签字或指纹付银,此为三地价。

    二地价和三地价的签收单,杜坤会凭此到县城的票房去和他们统一结算银两。

    此告示一出,半弄堂村种罂粟的烟民立时议论纷纷,一地和三地价竟相差一倍还要多。

    烟民觉得以一地价出手实在太亏,但也都听说过外面运输大烟杀人抢货的事时有发生,因此三地价又太过于危险,所以大多都选择了没有风险而价格又高一点的二地价,但杜保长的二地价数额十分有限,到后面干脆一二地价的大烟都不收了,只收三地价,杜保长管家最后摆出的架势是:独我一家,欲卖从速!

    原先一直在观望想卖个好价的烟民,这一下傻了眼,但大烟放在家里也不能当饭吃,无论如何总要出手变成钱了才算这一年的辛苦和期盼没有白费。

    这些烟民里就包括赵宗宝的大伯二伯,包括孟发,也包括杨亮三兄弟以及那些没有门路零星种植了一二亩地罂粟的几家村民。

    于是由赵宗宝大伯和二伯家的赵时荣赵田贵挑头,两人一冲动,联系了村里的十几家烟民商量后,决定把各家大烟一次性以三地价全部出手给杜保长,总数共130斤,总价二百零八两银子,在这十几户烟民中选出六人负责押运,给押运人每人四两押银的酬劳,押银在总烟款中按各家烟量的总数平均扣除。

    这个方案似乎很合理,前期工作进行的也很顺利。

    杜保长验收开单出价都没怎么刁难,还笑嘻嘻地格外热情,站在村祠堂前他拍着胸脯对村民说,银子没有问题,你们送完大烟回来我马上就给,本保长还会多给你们几个辛苦银,乡里乡亲的,祝你们一路顺风!

    赵时荣赵田贵接过杜保长的运单,上面赫然写得接受地址是:甘溪渡口!

    一看到这个地址,赵家两堂兄弟的脸立时变了色。

    甘溪在富春江上游,是金华府兰溪县城下面的一个都镇,处于金华府和严州府双不管地区的交界处,向西过寿昌通过新安江可以水陆两路到达安徽、江苏,向南穿过衢州常山江山可以到达江西、福建,向下沿富春江进入钱塘江水域可以直通杭州、嘉兴、上海,向东崇山峻岭的山路可以通向义务东阳等中国南方的任何城市。

    所以甘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水陆商路要道,茶叶丝绸棉纱布匹等的很多交易都在这里进行。渡口原来只是甘溪细水江一个装卸货物的小码头,后来慢慢形成了一个有几条街巷的集市,渡口商贾云集人流熙攘。这里有一个大烟买卖的秘密市场,每年交易大烟成千上万箱,杜保长要赵家兄弟把大烟送到甘溪渡口的隆盛商行,交给一个叫徐老板的人。

    从半弄堂村到甘溪全程102公里,如果赶马车一路不停歇也需要七八个时辰,一个时辰按现在的算法就是两个小时,还要都是通畅的官道平地,但这一路过去基本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密林、峡谷等,行路非常艰难,赶着带货的马车更是难走,很多路都需要前面车把式拉着马缰,后面所有人步行跟着小心翼翼地缓慢行进。比路况更凶险的是这些地方常常是歹人强盗的出没之地,尤其是沙湖,九分口这两个山高林密的无人区,杀人越货在这里发生过不少。正因为此,想要经过这里的车队为了保安全,只要天一黑都会在前面的都镇客栈住宿一晚,待第二天天亮了才会再继续搭伴赶路。

    这样一算来回就需要四天的时间了。

    陆路马车运货到甘溪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别无他途。

    两兄弟看着运单上的地址犯了难,左思右想了半天,终于还是一咬牙一跺脚,送!再难也要送,总不见得让一年的辛苦都打了水漂。银子在农民的心里那是比天都要大,只要行程和押运人员都安排好,路上再机灵当心点,也不见得就一定会出事。

    经反复考虑衡量,商定好的六名押运人是:赵时荣、赵田贵、杨亮、孟发、王阿昌、于平。孟发是自己主动要求去的,他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要赚这四两运银,王阿昌和于平都是半弄堂村村北的两家堂亲普通村民,每家各卖有大烟十斤左右。

    当一切准备妥当就要出发时,事情不出意外地发生了意外。

    赵田贵突然提出不去了,说昨晚受凉感冒身体不行了,紧接着赵时荣也提出退出押运名单,说脚扭伤动不了了,这两个打头的人一退出,马上影响到了王阿昌,他也说不去了,六人名单一下退出去一半。

    原来是赵田贵的娘也就是赵宗宝的二婶张淑琴,想来想去觉得儿子这次出去似乎太危险,大烟不卖不要紧,儿子出去送了性命那就完了,张淑琴在房廊里又跟赵时荣的娘一说,说得他娘腿肚子直打抖,当然也不会再让儿子去了。

    还没出门就已经退出去了三个人,那还有什么好送的,眼看事情就要黄,杜保长也急了,当场决定大烟三地价从每斤一两六,涨到一两八。

    原来杜坤和孟旺天本来准备各家也带五十斤大烟,每家各派两名家丁合赶一辆马车跟随在赵时荣他们的马车后面。人多势众,安全系数可以高了,家丁也敢跟着去。

    但虽然涨到了一两八,可是依旧没有人愿意去,如果杜孟两家单独去呢,家丁说了,打死也不去。

    这下急得不但是杜保长,孟旺天也急了,他们两个大烟大户就在等着有人趟出一条从半弄堂村到甘溪渡口的安全运输路线,然后他们就可以在后面从容跟进,并长走长运,以确保他们今后大烟种植的长远收益。

    杜孟两个老爷是绝对不能让事情就这么黄的,这还了得,两人赶忙一商量,商量的结果是什么人也不找,直接降低身份主动上门找到了赵宗宝。

    “我没有大烟,不关我的事,两位老爷请回吧。”

    “宗宝,跑一趟我们每家给你十两银子,不满意我们还可以再商量。”孟杜两位老爷的态度十分真诚,他们知道为了保证他们大烟的巨大利益,在运送护卫这件无人敢做的事情上,就一定要把武功高强身手不凡的赵宗宝请出来不可。

    “不是银子的问题,是本人力不能行!”

    “宗宝侄子,你不为我们,难道你也不想帮帮半弄堂村乡亲们的忙吗?”

    “小侄委实难以从命,万望谅解!”

    已经说了半天了,眼见赵宗宝把门关得死死的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杜坤不禁有点恼羞成怒了,我堂堂一个大保长都巡检,两个半弄堂村的大老爷,今天亲自登门来跟你一个晚辈小子开口,你居然还如此地一再推诿,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脱口而出:“你的小命都是半弄堂村的村民救的,没有他们还有你赵宗宝吗,你也算是读过书的人,难道就不知道什么叫知恩图报?”

    杜坤能够没有心理阴影地说出这番话,他忘了他才是真正差点要了赵宗宝命的人,人之无耻恐怕此时鬼都要自叹弗如。

    但此话一出,赵宗宝却一下愣在了那里,孟旺天看了看杜坤,两人一时也都不再作声。

    杜坤的这句话直接戳进了赵宗宝的心里,赵宗宝的脑子里立时电闪雷鸣地想到了自己当时身陷江底时,杨亮拼命拉拽,孟发奔走呼号,然后村里徭工齐心协力,这个生火取暖,那个按压急救的一幕幕现场情景。

    这些场景有些是赵宗宝当时迷迷糊糊自己感觉到的,有些是事后听别人说的,但无论何时何地赵宗宝每每想起都会令他感慨万分地感动不已。

    杜坤说得对,没有他们,哪里还会有我赵宗宝!

    于是只沉默了片刻,赵宗宝便立时答应:“不用说了,我去!”

    爹的警告和吩咐都暂时边上放一放吧,我赵宗宝现在先要报村民的救命之恩!

    “好,宗宝侄,还有啥条件你提,我们尽力照办!”

    “本村大烟护送我只此一次,今后绝不再管,另外本次跟随人员由我来选定!”

    “以后的事我们以后再说!你是这次护送队的头,人员当然由你来定。”

    赵宗宝要出马为半弄堂村护送大烟,这让村里的烟民们很是高兴,他们本来六神无主的心,现在一下子安定了下来。

    立时村里的烟民纷纷把自家的大烟以每斤一两八的三地价统统卖给了杜保长,杜坤眉开眼笑,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收得越多他就赚得越多。

    最后全村收集到的大烟总数为220斤,每斤一两八,合计三百九十六两银子。

    赵宗宝选定的押运人员是:杨亮、赵田贵、孟发、于平、杜雄虎。

    杨亮和孟发赵宗宝怕有危险本不想带,但他们却坚决要求去,说有你宗宝哥在他们更不怕了,就想赚一点运银,赵田贵是二婶跟赵宗宝说的让带上他,说银子应该让赵家人赚,有宗宝在二婶的心思都花在了钱上,儿子有没有危险要命不要命她现在居然连提也不提了,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于平身强体壮,关键时刻是个敢冲敢上的人,跟赵宗宝的性格很象,赵宗宝需要有个这样的人在。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赵宗宝竟然带上了曾经想害死他的杜雄虎,杜雄虎的驾马车技术相当了得,另外还有一套超乎常人的飞镖本领。出发前杜氏两兄弟曾专门找到赵宗宝磕头认错,说他们受人挑唆上了当,欠了赵宗宝一条命,今后他们两兄弟的命就是赵宗宝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将唯他是从,赵宗宝看他们一副真心实意并不像是装,加上杜雄虎也确实有点真本事,便同意他一起随行。

    “宗宝,你怎么就真信他们了呢?”杨亮对杜氏兄弟没有半点好感,对赵宗宝的决定大惑不解。

    “有些人可以原谅,有些人不可以原谅,我相信他们是两个可以原谅的人,杨亮,请你相信我!”

    杨亮看着赵宗宝,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有再说。

    这五个人加上赵宗宝一共还是六个人,和原先一样,只是人员结构有了变化。

    出发时间定在立冬后的十一月初三。

    (2)

    这天风和日丽,是冬天里难得的一个好天气。

    赵宗宝等六人带上220斤大烟合乘一辆马车在前,杜孟两家每家各跟一个家丁,带上他们两家各自的大烟还有几麻袋桑蚕合乘一辆马车紧随在后,至于他们车上装了多少大烟没有人知道,那是他们的事和其他人无关。

    杨亮不知是自夸还是自嘲地给这支只有两辆马车的车队取了一个名,并一本正经地弄了块红布找了根竹竿绑在了马车前头算是旗号,红布上赫然写着“半龙堂商队”五个大字,半是半弄堂村的半,龙是弄的谐音,说叫龙更响亮一点。

    临出发前,赵宗宝还专门进城跟他的山东武术师傅借了一把大刀和一把长缨枪,大刀给于平长缨枪给杨亮,自己拿了一把平时练功的长剑,其他人则各自携带一根硬木棍,路途凶险车队不得不武装起来以防万一。

    全村很多人都到村口来为这支车队送行,那些有大烟在车上的人家更是双手合十,祈祷老天保佑一路顺风!孟玉和上次送赵宗宝去做徭工时一样只敢躲在人堆里一个劲地盯着赵宗宝看,赵宗宝远远看见她朝她笑着扬了扬手,孟玉立时羞得粉脸通红,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脸,从胳膊缝里露出两只大眼睛还是忽闪忽闪地看赵宗宝。

    赵宗宝原是定在凌晨五更悄悄出发的,并不想大张旗鼓,但因杜孟两个大老爷家拖拖拉拉地不知道在忙什么,直到太阳都出山了他们才算忙乎好。

    迎着早晨绚丽的霞光,“半龙堂商队”的远途运送护卫出发了!

    赵宗宝他们的这辆马车理所当然地是由杜雄虎驾车,杜雄虎细鞭轻吆,马车徐徐地平稳向前,杜孟两家的马车由杜家马夫“绿头”驾车紧随在后。

    半个时辰后,车队经过三都向西进入了山区,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了一个多时辰车队到达马剑,由马剑向南山路越是崎岖,两旁山体耸立,阳光被完全遮住,山上树木参天山路颠簸起伏,车队在山底缓慢行进,正午时分车队到达了中于,中于是个小街市,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赵宗宝命令停车,大家在此吃饭喂马。

    车队在中于停留了不到半个时辰,赵宗宝随即便命令车队继续前进,后面“绿头”,哼哼唧唧地还想再赖会,宗宝见了从自己车上抓起剑就朝“绿头”走了过去,吓得“绿头”赶紧驾上车就走。

    过了中于后不久,车队就进入了比马剑更为阴暗陡峭的航坪山峡谷,路上看不到一个行人,马车在峡谷中小心前进,好不容易从长长的航坪山右峡谷中穿出来时,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很大的湖泊,湖泊呈长圆形差不多有几十亩地的大小,湖泊周围大树密布杂草丛生,湖水清澈透底幽深寂静,湖面上空云雾缭绕暗影朦胧,时不时地不知从何处响起一两声似鬼叫一般的蛙叫乌鸣,风吹波动水面映天,日月一时皆无光。

    这里就是传说中要经过的第一个路途凶险地:沙湖!

    沙湖在航坪山左右两座峡谷的正中间,此时车队除驾车人外所有人都下车护卫在马车的两边,手里拿着武器,边走边睁大了警惕的眼睛四处扫视观察,沿着沙湖边缘的泥路小心翼翼地行进了二百多步后,车队随即又一头扎进了对面的航坪山左峡谷。

    并无意外发生,众人不禁都松了一口气。

    当车队从长长的航坪山左峡谷中艰难而疲惫地穿出来时,已经是下午卯时,太阳隐入山后天色也已渐暗,车队在一片较为平整的土路上差不多又奔走了二十多公里后,终于在掌灯时分到达了浦江县城。

    浦江县属金华府辖区,县城很小也很简陋,还不及诸暨县城的一半大,看上去三都似乎都要比它热闹点,但这里毕竟是在县城,相对要安全一点,天也已黑不能再赶路,赵宗宝一行准备在这里给人马补充给养并住宿过夜。

    一行人找了一家大马车店刚住下,就来了两个穿长衫商人打扮的人上门来拜访,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几个做茶叶和丝绸生意的徽商,打头的叫宋老板,看上去很是精明干练,他们一共有六个人两辆马车,也要到甘溪渡口去,因为听说前面九分口比较危险,所以不敢妄动,想在浦江等同行人多点了再一起走,看赵宗宝这边人多马壮所以上门来问问,同路的话希望明天能搭个伴一道赶路。

    经杨亮赵田贵仔细盘问观察,他们几个确是正经生意人,遂同意明天一起出发,毕竟人多势众大家都安全。

    第二天天蒙蒙亮,两批人马合并一处四辆马车浩浩荡荡地向甘溪进发。

    从浦江到甘溪,还有差不多50多公里,顺利点的话两个时辰多一点就可以到达。

    车队驶出浦江县城没多久就又上了蜿蜒曲折的山路,再沿着九峰山脉一路向南,上山下山颠簸蛇行了将近二十多公里已经到了兰溪马涧的地界时,车队却在一个岩石红泥相交的山底转弯处突然停了下来。

    这里四面被大山包围,沿着山脚看出去似有无数条的路口通向山外的四面八方,这些路都差不多,大小宽窄也差不多,最可怕的是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该往哪条路走才正确,车队迷路了。

    这里就是令人谈之色变的路途第二个凶险地:九分口!

    路分九个方向都通向外面,但可怕的是,所有路转了一个大圈后又会转回到原点。

    九条路每一条都试过了,都是徒劳每条路都出不去。

    大家都很绝望,如果就这么转到天黑的话,那么这里一定会凶多吉少。

    “去几个人上附近山头看看远处什么地方有路,尽量爬高一点看仔细点。”

    赵宗宝话一说完,杨亮、孟发、于平三个人便迅速向三个方向的山腰上爬,后面徽商车队见此也冲出去了两个人上山看路。

    不到半个时辰,所有人都从山上退了回来,都说什么路也看不到,只有孟发的脸色出奇地紧张和难看。

    “你怎么了?”赵宗宝很是奇怪。

    “我看见那边有个人趴在草丛里偷看我们。”孟发指了指他刚才爬上去的那座山的后面。

    “噢!就一个人吗?”赵宗宝和所有人听了孟发的话不禁都一阵紧张,在这种地方躲在山上观察瞭望我们的还会是什么好人,那不是强盗就是山匪。

    “好像就一个人。”孟发的口气不是很肯定。

    “没关系,孟发杨亮你们到前面去,搞点小动静出来让那个人看到你们,杜雄虎、你跟我从山后面绕过去,我们去把这个家伙抓来,其他人看好车等在原地。”

    那个山匪探子趴在山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又突然出现的杨亮和孟发,却没想到他自己身后还有赵宗宝和杜雄虎,山上到处都是树木和杂草,两人轻手轻脚的声音还是惊动到了这个探子,赵宗宝眼疾手快,还没等他有反应便迅速扑过去把他死死压在了身下,这个家伙便再也动弹不得,正当两人要押他下山时,头顶上突然传出窸窸索索的声音,一抬头上面正有个人拿着一把枪在对着他们瞄准,赵宗宝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拉着杜雄虎迅速往草丛里隐,杜雄虎边躲边抽出飞镖“唰”地一声飞了过去,飞镖直接飞中了这个劫匪的右手并插进了他的手腕,杜雄虎接着迅速起身一个跳跃,上去把他连人带枪给揪了下来。

    干脆利落,此次行动干得非常漂亮,赵宗宝从他抓住的那个山匪身上也搜出了一把枪。

    下到地面以后,刀剑架在他们的脖子上连打带踢地当场审问,两个山匪吓得浑身发抖有问必答,原来他们就是江湖上传闻的马涧九头蛇山匪。这帮山匪人不多一共只有九个人,但个个都有枪,枪都是用抢来的钱在黑市买的,他们长期固定在九分口这个地方,今天见赵宗宝的车队人多势众,又怕他们身上也带有枪,所以没敢轻举妄动,先派了个人出来偷偷打探情况,其他人则躲在山顶的大岩洞里抽大烟睡觉,想耗到天黑了再出来动手,匪头见前面打探的人迟迟没有动静,不放心又派了个人出去,没想到被一起抓住。

    这些八卦阵一样的路都是他们用草堆稻杆树枝等巧妙施工伪装出来的,经两个山匪一顿拆除清理,一条原先就有的路便立时清晰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审问完,有人说把他们打死算了,留着也是祸害,有人说把他们带走交给官府处理。

    赵宗宝跟两个山匪说:“打死和交给官府你们都是死,念你们都是穷人,家里也有老父老母,现在免你们一死放了你们,希望你们今后能改恶从善好好做人!”

    两个山匪痛哭流滴忙不迭地倒地磕头:半龙堂镖队的不杀大恩,我们今后定将肝胆相报!两人说罢千恩万谢而去。

    半龙堂镖队?杨亮一愣,这两个家伙叫我们半龙堂镖队,镖比商可要威风多了,好,不错,我们以后就叫半龙堂镖队。

    赵宗宝这个时候并不想粘上人命杀了他们,带又不可能带走,交给官府那更是在找自己麻烦,今后我们或许还要从这里过,事情做得太绝怕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想了想还是把他们都放了算了。

    收缴的两把枪当然不会再还给他们,赵宗宝自己留了一把,杜雄虎死活要把自己缴获的那把枪交给赵宗宝,说自己留着不好,赵宗宝明白他的意思,接过枪顺手给了杨亮,两把枪都是德国制造的毛瑟手枪也称驳壳枪或盒子炮,这种手枪自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以后,就开始在中国的黑市上大量出现,可以20连发,射程150米之内,虽然不是很远,但作为近距离防身和攻击的武器,枪就是胆,枪就是命!

    车队重新出发,出了九分口便上了山道,车队加快了速度沿着盘旋弯曲的盘山道一个猛冲急奔,于正午时到达了兰溪县城,在兰溪吃饭喂马稍停了片刻,接着掉头沿富春江一路向西,在午时刚过末时将至时,车队终于到达了本次商旅的终点:甘溪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