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血魂 » 第二章 夜哨小旗

第二章 夜哨小旗

    “你二人,擢升小旗,即日便前往小松山堡子驻防,监视黄羊川外的鞑子举动。”

    杨府主厅内,杨观和刚刚赶回来的小子杨英,束立于下方。

    杨嘉谟正身持坐于上位,淡淡说道:“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你们哪怕是和鞑子缠斗在了一起,也别轻易返回长城之内。”

    杨观瞳孔微颤,一下子就感觉到了眼前的局势危难,他自然知道杨嘉谟现在不会死,可他不知道,杨嘉谟在有生之年到底遭过多少罪啊,这万一…

    杨英也连忙躬身,继而低声说道:“父亲,孩儿刚回来,您也得容孩儿跟母亲吃顿饭吧。”

    “嗯,你们自去后堂。”

    兄弟俩对视一眼,动作整齐划一的恭敬一礼,后退三步同时转身而去。

    杨嘉谟凤眼横扫,不理这两个装样子的小子,继而看向杨俊。

    “孝正,安排一下,今晚宵禁后找个地方。”

    灶头汉子杨俊面色微凝,恭敬领命而去。

    而此时拐过正厅的兄弟俩对视一眼:“哥,这是要出大事啊。”

    “废话,还用你说。”杨观吸了吸鼻子:“你说说,我虽然是夜哨,可你是小少爷啊。”

    “再说了我这夜哨距离去长城外还差得远呢,这时候将咱们俩送出去,那大哥呢?”

    杨英连忙反应:“要不…咱们顺路去找找大哥?”

    “也好,反正大哥在靖羌关,正好顺路。”

    这偌大的杨府,院落层叠道路却不显曲折,而多是武将家堂的硬朗坚挺傲骨粼粼。

    不似城内大多数民居的夯土墙舍,这里皆是青砖灰瓦、红柱石阶的架构。

    “娘。”

    后堂中,正和婢女坐着拉话的丁氏,看到了儿子杨英,忙不迭的站起来:“英儿,你何时回来的?”

    “嘿嘿,娘,我刚回来,跟您吃顿饭就又得出去了,这次二哥也和我一起。”杨英说着看向身后站立的杨观。

    杨观躬身行礼:“见过母亲。”

    丁氏微笑点头,对杨观并无太过亲近,虽是儿子可毕竟是义子。

    “也好,先出去也好。”丁氏眉头微蹙:“这些日子不甚安稳,云亭,照顾好你弟弟。”

    “母亲安心,有云亭在不敢让弟弟有丝毫损伤。”杨观闻言连忙恭敬应道。

    “你这孩子本应安稳,我最是放心,可这几个月来却越发不着调了。”丁氏看着杨观:“夜哨凶险,我本想着让你父将你调回来做一方亲卫,或者跟在你大哥身旁。”

    “可你父的主意,我又掰不过来,只好由他去。此行在外,可莫要再行那荒唐之事了。”

    杨观持礼以应:“这些日子是云亭糊涂,万不敢让母亲如此挂心。”

    旁边的杨英看着二人如此,心思急转连忙扯开话题:“母亲,我们要去东边,正好可以去看看大哥,你有什么要给大哥带的吗?”

    “炎炎夏日,有什么可带的,待会儿收拾一些点心,几件换洗衣物,你们路上给带过去便是,路程不过两三日,倒也坏不了。”

    丁氏,乃是甘州大儒甘泉书院故山长丁大先生之女,本不是俗世女子,在学识上有丁大先生的遗风,这些年和杨嘉谟相处,二人相敬和睦,其暗中也为杨嘉谟拿了不少的主意。

    这数月以来,杨观深知眼前妇人非同寻常,只得事事小心,以防止其发现不对之处,可如今看来,自己那些荒唐之举,可逃不过眼前这位母亲的双眼。

    武将人家,饭食里少不得荤腥肉食,杨嘉谟并未来后堂就食,而是早已经离府外出,只是遣了杨俊过来叮嘱一声。

    二人一顿饱餐,外面早已经准备停当。

    杨俊不在,却有同为杨氏的老兵杨忠在此。

    “忠叔,此行是你带我们?”

    杨嘉谟的近卫私兵共计千人,成一千户所。

    麾下设两名正五品副千户,由杨嘉谟族弟杨嘉臣、近卫统领杨俊分别担任。

    设从五品镇抚两名,分别为杨忠、林森,专司军纪。

    这千户之中,有五百人便是‘夜哨’,由副千户杨嘉臣统帅、林森镇抚。而另外五百人,则是杨嘉谟的亲卫,由杨俊率领,杨忠镇抚。

    而这千户所,并无千户之任,直属杨嘉谟指挥。

    所以,对于眼前这位面向憨厚似老农般的人物,杨观是打心底里的佩服,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拿鞑子头颅喂出来的。

    “呵呵,给你们两人每人配了一支小旗,自即日起,这就是你们的队伍了。”

    “这些人多是从流民里收养的孤儿,还有我们本族子弟,皆精通夜哨之事,也曾在长城外守堡,每个人手上都沾了血。”

    “此次你们前往小松山,那里深入草原,如今秋高在即,鞑子的鹰探已经在周边巡弋,你们要千万小心。”

    “路过火路墩时,会有夜哨的人带你们前往烽台。但也只是引路,并不会陪同你们。”

    “多谢忠叔!”

    二人谨慎从杨忠手中接过那两片小小木牌,小老弟杨英还朝着杨观使了个得意的眼色。旁边的侍女,已经将准备好的点心衣物,挂到了马鞍旁。

    境内行走,众人并未披甲,那厚重的甲衣被捆扎起来,绑缚在马鞍后方。

    修长轻快的马刀、上了弦的长弓、箭葫芦、一杆端上钉了铁刺的长枪,水囊、干粮袋、金疮药包这些都是标配。

    而作为夜哨的杨观兄弟俩,又皆配有短刃尖刀、和一柄雁翎长刀。

    杨观一手扯着缰绳拍了拍身前的黄骠马,昨日就是从这货身上跳下来故作坠马,今日才被罚了跪。

    “你个夯货,今日可别再把我摔了!”

    马通人性,一个吐撸撸的响鼻,喷了杨观满脸的鼻涕泡,脑袋一晃蹄子刨地,好像在说:你他娘的也好意思提?你自己往下跳的怪谁?

    杨忠从旁淡笑:“如今草肥,路上会给你们补充一些豆饼和驽马,作为运载之用。”

    “走吧,我带你们去见见人。”

    牵马出府,回头间才看到那轩门一侧,丁氏忧心注视。

    杨观见此一笑,无论是不是看自己,心里也觉得暖和是不是?看着杨英那全然没注意到的表情,杨观伸手一巴掌拍在这小老弟的脑门上。

    “干啥!”

    杨观歪头一指,杨英这才回头看去,等看到母亲丁氏的身影,得意的眼神瞬间一变,几次欲言又止,又回过头来闷着继续朝前而去。

    “哥,你说父亲有必要这样吗?难道我们杨府还保不住我们两个小崽子吗?大哥怎么都不去长城外,就让我们两个去……”

    杨观吸了吸鼻子,身后马蹄哒哒:“想知道啊?你去问问父亲去啊。”

    “要我说,驾长车、踏破贺兰山却,再来个封狼居胥,把鞑子杀干净了才好!”

    “嘁,你不也没杀过鞑子吗?”

    杨观无奈一笑看向前方杨忠:“忠叔,鞑子好杀吗?”

    “呵呵,有些好杀,你们要瞅准机会才行,他们的弓强刀利,却少有长枪。即便是近在眼前,只要他们的箭没有耗尽,他们也习惯用箭,继而才是长刀。”

    “所以,躲箭、避刀要准,最重要的是,鞑子要是夺枪就一定要小心了。”

    “一旦前面的都不奏效,他们会趁着对身跃起扑马,将你扑下马背,乱军丛中不死也残。”

    “你们虽然入了夜哨,可毕竟没有面对面的杀过,等这次回来,我找人带带你们,先拿那些土匪练练手。”

    “要记住,夜哨最大的本事,不仅仅是对面厮杀,更重要的是阴险,是人心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