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郭里保 » 郭里保(一郭里保的俗语)

郭里保(一郭里保的俗语)

    沂州府LY县西南乡郭里保,姬姓聚族而居。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姬姓先人官宰费县(费县令),探亲长兄,长兄居神峰山之阳甫田庄。行至泫河处,见二水交汇,红石岭蜿蜒入水,如龙潜形;又见山明水秀、田肥民殷,便选泫河之阳开村定址,因在鄫城故国西七里,故取名郭里保。

    郭里保与西泫河源远流长。西泫河有二源,东源出抱犊崮下,自费境东南傍下村、石桥而下,流至卜阳村,入LY县境,又南至郭里村;西源出自抱犊崮下,由费境之北岭上村、双河村,至LY县境之鲁城入境,经龙潭湾、匡山后、刘郭,东至郭里西;东西两源在郭里保前合二为一,傍着墙根的堰头底下向东流去。这是西泫河最初的模样。

    关于西泫河,郭里保乡党流传着一个老俗语,泫河东源向东滚动,发长支;河床向西滚,发二房。那还是六世时候,长支和二房是亲弟兄俩,家境殷实。后来分家,各摊到一般多的土地。长支人丁兴旺,二房开枝散叶,各自在西泫河两岸的土地上,耕耘岁月,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渐渐过成近房近门、远房远支。西泫河呢,傍着墙根,听惯了俚语,在季节的冲刷下,河床逐渐向南向西滚动,形成了五百米宽的干河筒子,河道里盛开着河滩、淤地、苕子、杨树、茅草、芦苇、谷子、高粱,这些茁壮的原色与浅浅的西泫河声气相依。

    时间久了,郭里保的乡党很少提起那句老话,随口一说的话,放在心上的不多。似乎忘记了,也没有人在意谁家过得好坏,啥样事都会出现,在乎有啥意义呢。乡党在乎的是土地,是节气,是收成,是繁衍,是风俗,是西泫河生生不息的命运。

    光绪七年(1881)小雪前一天,二房姬锦立(咸丰十一年1861年4月出生)去泫河西岸的姜寨子种晚麦子。秋分后,淫雨连绵,禾穗生芽,西南乡一带洼地积水至霜降。地块洼的,等着耕好的地茬明了皮,才可以下耩。十月天短无风自暖,有牛有种自管种。姜寨子有二十亩,地块大,靠近东头地洼土湿,可以种晚麦子。晚麦子麦种也扎根,根也扎土里了,也发芽了,芽在土皮,就是不露头,地表没有温度了,不往上长了,麦芽透红匍匐在地皮,就是不放青,不出来。人闲地不闲,来年开春好好扎箍,也能有个收成。

    傍晚的阴影笼上麦垄,姬锦立和孙三收拾耩子犁耙,准备回家。河鸟落入泫河水丛,河东岸是长支姬听一家的白杨树林,树林模糊成一片,大杨树有好几搂粗,三尺多一节,十八节,砍倒不歪,墩住了。那得经历了多少日头啊。

    脚下的姜寨子比大杨树还古老。姜寨子和郭里保同时立村,曾经属于同一个朝代。寨子的大户有打响场,生土上面覆盖草土,场面平整,骡马打场时听着铃铛声跑得快。姜寨子有宅子有地,后来被洪水淹没了。也有人说寨子里的大户人家不干好事,被明军扫北所灭,这是很早的事了,没有人见过。姜寨子现在是土地,紧紧地依在西泫河的怀抱。

    现在,到了姬锦立这一辈,兄弟四个,人多地多,是保里的大户人家。姬锦立会过日子,卖了钱,舍不得花,攒着;有卖地的,他去买,专管置地。过穷了的,想卖田,他上门候着;近房的卖契,到不了旁人,他先涨钱。锦立对土地有着近乎于痴迷的执着。

    回到家,吃过晚饭,听孙三说,十里外的新兴保后大窑有一户人家卖田。第二天,锦立早早起来,骑走驴,人不离鞍,赶到卖家地头。横走3步(一步五尺),南北丈量80步,来回几番,一共走了640步,八亩地。然后买卖人、现场人、公举人、代笔人一干人等招致尚岩区新兴保四里五甲,勘定土地边界,四至分明,三面言定,即日钱契两相交明,付银80两,卖主内外人等不得异言,生枝反悔。红契之上各色人等签字画押,加盖官印。锦立当即付银结清,又加600文,着人找个本分人家管理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