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郭里保 » 郭里保(二郭里保的街道)

郭里保(二郭里保的街道)

    姬锦立又置下一块新地,拿着新鲜的地契,穿过西门,走进颓圮围子,回到家,点上旱烟,看着太阳缓缓落在围垛的那边,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但也有隐忧,回家路上,听人说,幅军余部在兰陵保一带活动,加上灾年饥荒,饥民遍野,部分流民啸聚石城崮,四处拉粮,请财神,吃大户,局势渐趋动荡。姬锦立找后台门的姬听一和庄长姬朴一,商议应对办法。

    朴一属于长支,住在保内西片,靠后,门台有模样,里人称后台门。后台门祖辈会过,家里杨树多,卖了钱存起来;钱够一个银元了,搁起来,舍不得花,有钱就想着置地,到了朴一这一辈,后台门也有二三顷地了。

    后台门的主事人是姬听一(咸丰二年1851年出生),其父排行四;听一本人行事持重厚道,平日里绿豆糊饾吃煎饼,与长工一起吃饭,安排短工的活不累,不欠工钱;靠着多年的积累置办了百十亩地,逐渐家大业大,长支族内事务大多找他拿主意。姬朴一(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出生),其父排行三;朴一与听一是堂兄弟。姬朴一公正耆老,为人老实,里人推举他当庄长,负责一村事务。

    此前,郭里保时有马子(指拦路抢劫的强盗、盗贼)袭扰。马子都是晚上来,谁家有钱了,就到门口喊,某某,准备几双袜子几双鞋,烙多少煎饼,送到哪里哪里,三天不到,就拉人。

    眼看着郭里保不平静了,村里的几个大户就出政策,修建能挡土匪的围墙。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大户出银两,小户出人工。家有九亩地以上的还要出麦瓤,早晨踏着小雪淓撅着去,晚上再背回来,没有用上。人心思安,心急火燎,过年之前,围墙落成。围子东西长100米,南北150米;围墙高4米,宽白布尺1尺2(相当于现在八九十公分),底和上一样宽。底下宽了,马子能踩着坡爬上来。墙是泥墙,地基用石块粘泥垒砌,牛头鳖蛋的红石,没边没棱,不像形,从南大岭推来的;也有的是泫河滩的滑石,用土筐抬来。

    围子有四个门通往外界,前大街有西大门,后街辟小西门;南门在东南麦场东旁,北门在明渐家北。西大门是里人出入的要道,说是门,其实就是土炮楼,5.25米高,两层,中间腰板隔开。门是双扇门,两个门砧之间横铺一块石头,发叉,推车子从中通过,石叉磨得溜滑锃亮。关上哨门,发叉石挡门,外面推不开。晚上关门,一搂粗的榆木腰杠插入门框两边的腰卡石,不经庄长、甲长同意,杠不下栓,外人进不来。夜幕降临,穷人轮流站岗。有洋炮,不多,很少使用;马子来了,也不敢打。夤夜打更的梆子声不时传来,炮楼内煨着牛粪的火星忽明忽暗,保里人又度过平静的一夜。

    有了围墙,郭里保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村落。进入西大门,傍着围墙下的小道迤逦北去,是姬锦立家的菜园,是老井街,是后房巷,是小巷内后台门姬听一家的三进院落;傍着听一家,长支近门各家团成一片灰院落。再朝北就是后街,偎在围墙下。真正称得上街道的是前大街和东街。

    大街是大户人家的领地。一进西大门,是姬支立(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姬明礼、姬惠立家(锦立二弟),再东行,能看见姬锦立家很高很深的门楼;东边是姬致立家。转过十字路口的大碾,便是东街。朝北走依次是栗子皮、狗剩、苹果眼、姬扶立家。其中最显眼的是三径堂,透过金山墙门楼,院进深得看不到边;三径堂姬怡立有自己的票号,钱多的也数不到边。

    傍着大户人家的院墙,佃户雇农、穷人小户盖间草屋,拉个泥墙,围个庭院,成个家,也自然有了小巷,郭里保有里仁胡同、老井街、尺布胡同。惠立西边是里仁胡同,住着二房姬言立(同治八年1869年出生)、义三奶奶、诚二婆婆三家。有几亩地、还有没有地的选个闲园地头垒个土屋,遮蔽风雨;前大街路南大多是闲园,闲园傍支棱着二房的姬桂振、成忠、选立、明圆几家。

    穷人家的草屋比大户人家的腰房低白布尺4寸,干打垒的泥墙,地基白布尺扎把高,8寸。“崩七不崩八”,下雨天,八寸高不崩泥墙;七寸就不行。裸露的院墙在雨水剥蚀下早就坍塌了,隔着义三奶奶家的院墙,能看到北边驴屎家菜园的臭椿、桑树、苦楝、槐树、梓楸、梧桐、刺榆、皂荚树、杏树、郁李子;开花时节,墙角的文官果开着细碎红花;一串红、牵牛花牵牵扯扯,花开最盛。

    穿过菜园便是后街。诚二婆婆,多大个子,说话闷声拉粗的,抬起小脚迈过泥墙,踩着菜园桑树叶,到住在后街的孙三家串门,拉家常。

    孙三(同治九年1870年出生)是向城保鄫城后人,家里穷,没有什么吃,就来郭里,给锦立家揍活做长工,二三月上工,九月重阳秋天下工,一整年领6.6石粮食,豆子、麦、秫秫各2.2石;或者银10两。孙三什么活都干,办饭、放牛、耪草、种地、忙秋。时间久了,就找个闲地笼个草房,住了下来。孙三西墙住着毛粮食,毛粮食又叫毛三,东油坊村人,给姬听一家打长工。

    像孙三、毛三这样的不多,打短工的多,每年都有南尚岩、卜阳、东南岭的人来郭里帮工,春来秋去,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姬锦立对到他家做活的不苛刻,做短做长,做多做少,由着活络来。时光日短,春去秋来。中秋日,戚里馈月饼、瓜果、酌酒,夜分乃已,明月千里,月圆人圆。光绪十年(1884年)八月二十五日,姬明俊出生,积善人家,门庭兴旺,日子莹光,经纬公(姬锦立字经纬)捐银得个沂州府典吏末流,郭里大户在LY县西南乡望隆梓里。(清雍正十二年,沂州改称府,府治周围地区设县,名为兰山县。民国二年府制取消,兰山县恢复LY县之称。清末尚岩区、兰陵区官称为LY县西南乡,尊乡俗,兰山县统称LY县。)

    郭里保的街道自然婉转,但森严有度。街道宽八米,足够时间穿行;但小巷、院落、草屋、菜园、腰卡石、大户、乡党封闭在围墙内的一隅天地,心无旁骛,固守着泫河畔的土地,臣服而又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