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郭里保 » 郭里保(四十九 打点)

郭里保(四十九 打点)

    第二天LY县尚岩区区长孙青琚带两个助理、两个区丁,议事会议长、乡董乡佐二人跟随,到郭里保拿人。区长对械斗的事,说了许多按律治罪的话,里人只说自己家小麦被淹,减产的事,话题拢不到一处,区长虚张声势一番,就转了话题,要庄长交出昨天那个拿着壮枪又戳又骂保正屁股的那个人,里人都说不知道,也没有人出面反对。里人怕区丁穿的马甲上的“区丁”两个大黑字,那可是官衙的人。

    区长上面是县丞、知县,官衙森森,平民如蚁,区长的话得听。看青会在南酒店商量要不要交出起元,怎么给区长转转脸。起元说,我去,冻死迎风站,是汉子。起元是真愣怔啊,不怕事。明俊说,二哥,去吧,待上几天,保你出来。区丁带着起元就离开了郭里保,也带走了柳下集四丑。第二天,在区公所,区长让起元、四丑各自自行去百里外的LY县衙,画押收监,接受惩罚。乡党犯事了,有罪,不去不行;除非家里没有依靠、走投无路了,才逃匿或者上山为匪,这样的人少。

    LY县衙在LY城,城有四门,南门望淮门。进南门是瓮城,小门朝西,越过瓮城为南关街,是逢集场所。跨过青龙河,即为沂州路,街道青石厚板铺砌,每块石板长一米多,宽四五十厘米,青石板磨得发亮,中间车辙沟显得厚重沧桑。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一派繁华。

    向北行650米即为LY县县衙。迎面一道屏墙,转过屏墙为大门,大门左右为榜棚;大门正北为仪门。仪门左右有角门,左边为申明亭,凡民间田产细故、斗殴等纠纷,须先在此处由县衙典吏参与调解,调解无效,再写诉讼状子击升堂鼓,由知县坐堂审判;右为旌善亭。仪门后即为LY县正堂,正堂内部左首为幕厅,右首为架阁库。正堂后为存畏堂,进为内宅。

    监狱在县衙西南,有九间瓦房,五间草房。明俊五弟姬明任和明功到监狱门口,打点门子,问明姬起元关押在负责民事案子的东头班,二班房。然后又暗地里送碎银给狱卒,打点妥当,就离开监狱。顺着前大街(今兰山路)向西去,找到黉学前巷王氏熟梨旁边的悦来酒店,明俊和孟敦琢等人早早在此等候。

    黉学前巷正对着路北的孔庙,孔庙东临庠门里巷、崇圣祠,再向东就是营坊巷。明俊几经打听,知道了当年的把兄弟白把总荣升沂防营管带,节率二营,下辖3个连,400余人,装备步马枪,营部驻防LY城。

    营坊巷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巷子,幽深狭窄,青砖山墙,宅门石枋,古色古香。军营在小巷里面,大门朝西,大木门。明俊带几瓮精选高粱酒去军营见白管带,白管带在巷口迎到明俊,到营房后,护兵倒茶水后出去,二人落座寒暄,自二疏城一别,时光荏苒,已近六年,互道别后的情形。

    白管带道:光绪26年(1900)洋人横行,百姓受难,揭竿而起,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清廷国力祚薄,节次裁减沂州营兵,沂州知府胡建枢大人以酒捐为饷募兵200人,是为沂防营之始。为兄不才,任沂防营右哨头司把总,统领马兵16名、步兵54名,驻防罗藤卫。期间戎马倥偬,清光绪34年(1908)秋平定LY县行露庄臧公锦叛乱,后又调防日照安东卫、郯城、向城等地。然后又说了兄弟之情不曾忘记客套话。明俊也简短地说了自己的情况。

    吃饭时间,白管带设酒席招待,酒过三巡,白管带问明俊此行何事,明俊就把械斗前后经过,以及官司诉讼情况详细说出。白管带说,喝酒,这事好说。席间明俊介绍明任、明功,上下跑腿,二人以后少不了麻烦大哥。白管带说,不用客气。

    酒后道别,离开营房巷回住宿的客栈。营房巷路南为普照寺,明俊带众人看普照寺,寺东有晒书台,南有泽笔池,西邻王羲之故居;故居四进高脊灰瓦掩映在高树青砖围墙之内,围墙外一汪垂柳犹记王右军风姿。此时夕阳西下,满目芳草萋萋,令人感慨。向西走,明俊看到孔庙银杏树隐在青墙之内,当年童试情形历历在目,科举之梦早已隐藏在心底,此时蓦然勾起,恍如隔世。孔庙以西,前大街逐渐冷落,夕阳挂在西北瞻蒙门墙垛上,城墙的影子落在西关空旷的田畴之上,透明的影子里萋萋牙粉色的花球在剪子鼓、拉拉秧丛中分外的惹眼,这又让明俊等人回到现实。

    第二天,明俊回家,明任与明功留下,盘桓打点官司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