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牵丝仙缘 » 第二章 遥远的记忆

第二章 遥远的记忆

    严寒依旧。

    书生裹紧衣服,缓缓跟了上去。

    望着藤篓中的小女孩,他不禁想到了自己。

    发生那件事时,自己也不过十岁左右。

    但却无一人伸出援手。

    可能这就是命吧。书生早已学会了认命。

    只是……

    书生用拳头狠狠地砸着双腿,小腿肚却止不住的颤抖。

    也不知是累的,还是冻的。

    快要到极限了啊。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先倒下的必然是老人和小孩。

    而紧接着,就是自己这一类文弱书生了。

    望着背着巨大藤篓的少年,书生有些羡慕。

    这少年的身体素质真是好。

    走了将近一天的时间,背着这么重的藤篓,现在又塞进去个小女孩,愣是没见他喘一口粗气。

    难道是个练家子?

    也不像。

    看起来年纪还没有我大。

    书生甩了甩脑袋抛开杂念,从怀中取出了仅剩的半张烧饼。

    黝黑的烧饼被冻的梆硬,上面布满了冰渣,但还是让书生忍不住吞咽口水。

    他小心的打量四周,待到离人较远时,才敢一口咬下去。

    叮!!

    一口下去,书生的牙差点没被崩掉。

    剧烈的疼痛让他差点挤出眼泪。

    第一口咽下,还是能从中尝到一丝香甜的味道。

    艰难地将烧饼咀嚼下肚,书生才觉身体恢复了一些力气。

    “姐,没想到最后还是靠你烙的这烧饼续命。”

    书生擦了擦眼角的眼泪,却是越擦越多,泪流不止。

    乱世如此。

    拆散了多少家庭。

    能够存活下来已经是侥幸。

    只是……麻绳专挑细处断。自己的姐姐,也因为战乱,永远地留在了开阳城。她承受了太多痛苦。

    小时候常听下山的和尚说,厄运不会连续降临到同一个人身上。只要平日里行善积德,最后总会有福报。

    现在看来,全他娘的狗屁!!

    她明明是一个那样善良美好的人。

    但为什么最后还是落得如此下场。

    呵。

    自己背负了太多东西。未能复仇,便绝不能倒下!

    书生死咬牙根,加速跟了上去。

    ......

    不知又走了多久,天色也渐渐暗下来。

    前路依旧是一望无际白茫茫一片。

    若是在天黑之前不能寻得安身之地,这群人便全部都要被冻死。

    悉悉索索的声音在人群中扩散,原本一言不发的难民也开始交头接耳了起来。

    随着夜幕降临,这讨论声也逐渐变成了哭泣、叫骂。甚至绝望不甘的的大吼。

    “怎么办,天就快要黑了。”

    “呜呜呜呜,我不想死在这里。”

    “佛祖,如果您真的存在,请您救救我们吧。”

    “南国人!畜生!!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下辈子老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的!!”

    漆黑的天幕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渐渐压灭了人们心中希望的火苗。

    待吵闹声过去,人们再也看不清前路时,大家都沉默下来。

    “阿全,一个人的时候不用害怕。我会在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星上看着你。”

    “若是想我了,便抬头看看天。”

    噗!!

    书生干脆躺倒在地,地上的积雪直接将他淹没。

    他伸出双臂,将脸前的积雪拨开,只是静静的抬头望天。

    只见天空黑蒙蒙的一片,见不到半点星光。

    “阿姐,你也不忍心看到我这个样子吧。”

    “听说善人死后上天,恶人死后还要下地狱经受折磨。也不知我这样的.....”

    书生想起不久前小女孩死死抓住自己的手。如果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可能还是会放手罢。

    “我只是想为你报仇.....我不能死在这里。”

    “只要能去了长安,投奔三舅。”

    书生不甘心的攥紧拳头。

    就当自己是个恶人吧。善恶,现在都没意义了。

    “阿姐,我该怎么办。”

    书生渐渐眯起了眼睛,隐约只见,他似乎看见了天边的光亮。

    我也要来到天上,来到阿姐的身边了吗?

    这样也挺好的。

    “星光....”

    书生喃喃着,突然睁开了眼睛。

    乌云遮天,乱风飞雪,哪里能看得到星星?

    “是火光!!”

    书生大叫起来。

    其他人听见声音,也全部牛头看向这里。

    “东方!!火光就在东方!!”

    众人顺着方向看去,那光亮很小,很弱。在暴雪的遮挡中时隐时现,若是不一直盯着看,还真发现不了!

    “真的是火光!!”

    “那里一定有城池!有人家!!”

    “我们有救了!!!”

    看见生存的希望,人们相拥而泣。

    “阿姐,这一定是你对我的指引。谢谢你,一直莫默默守护着我。”

    书生艰难的站起身,一步一步的朝着火光走去。

    其他人也顿感充满了力量,纷纷加快脚步。

    火光十分微小,因此众人不知又走了多久,这微弱亮光才映入眼帘。

    一座残破不堪的龙王庙赫然矗立。

    庙外的两座石狮子残破不堪,高高悬挂的牌匾也被刀剑砍去了半截。红色的砖瓦被经过时间的洗涮,几乎变成了白色。唯一让人感觉心安的,便是内庙中透出的火光。

    吱呀。

    书生将内庙的木门推开,庙内的火光很盛。绕着内庙一圈,悬挂着老旧的纸灯笼。而屋内正中央,堆着足足有几十根长明蜡烛依次排列。

    烛火映照之处,是一尊盘膝打坐的石雕大佛。

    大佛的身上都是刀剑砍过的痕迹,甚至溅上了不少的血迹,看起来阴森了许多。

    见屋内安全,众人长舒一口气。

    “这里还有干柴火。”

    说话的是那名背着藤篓的少年。

    众人刚看清屋内的景象,少年已经来到了大佛的后面,从中拖出了两捆扎好的柴火。

    “交给我吧!”

    说话的是一名身材壮硕的汉子。看见柴火的那一刻,他的眼睛一亮。

    他原先在开阳城一个小酒楼做事,平日里负责的便是劈柴生火。

    只见他熟练的将柴火堆好,然后取了一根圆木细枝,对着麻绳表演了一招钻木取火。

    没用多久,熊熊的火焰燃烧,整个屋内的温度上升了不少。

    人们也围着柴火堆,相继找位置坐了下来。经历过风雪的摧残,原本抱团逃走的一百多人,如今也只剩下三十人不到。其中特大多只剩下青壮年。

    “我们,这是到哪里了?”

    少年藤篓后传来声音,只见小莲迷迷糊糊地从中爬了出来,然后伏在了少年的腿前。

    “暂时安全了。先在这里歇息一晚,明天我们继续赶路。”

    少年摸了摸小莲的头发,几天没有洗头,上面满是油污,少年却不见嫌弃,而是向抚摸小猫一样安慰道。

    “嗯。谢谢大哥哥。”

    小莲垂着头,想起了逝去的奶奶,又是一阵鼻酸。

    “敢问兄台姓名?”

    只见身着青衫的书生也坐了过来,拱手对少年说道。

    少年抬起明亮的眸子,看清了书生的长相。

    文文弱弱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面色更是惨白,毫无血色。

    “宁远。”

    少年轻声吐出两字,伸出修长的双手,凑近火堆汲取温暖。

    “在下宋全。”

    书生也自我介绍道。

    望着宁远怀中的小莲,书生宋全不敢与之对视,有些心虚。

    对于眼前的俊美少年宁远,他也是充满好奇。

    在这些落难的百姓中,似乎只有这个少年显得从容不迫,依然面色红润,一尘不染的样子。倒像是那个家族落难的大少爷,与周围人的画风格格不入。

    接着升腾的火焰,人们也纷纷取出了自己的吃食,补充能量。

    不过大多都是一些粗面馒头、烧饼之类的东西,勉强果腹。

    咕噜噜。咕噜噜。

    这声音很响,清晰无比的传入的宁远和宋全的耳朵中。正是小莲发出的。

    不过她只是将身体缩的更紧,不愿让别人发现她似的。

    宋全想起被自己吃掉的半张饼,内心更是窘迫。

    宁远见状,从中怀中取出一个僵硬的肉包子。

    然后取来了一根细木棍,将包子插了进去,架在火中烤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股淡淡的肉香飘在空气中,吸引了众人火热的目光。

    甚至有人露出了贪婪的目光。

    但看到肉包子的主人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少年宁远都给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背着藤篓,救下小女孩,走了这么远的距离,还能如此从容自若,身体素质可见一斑,也就无人敢惹。

    宋全见到宁远烤制的肉包子,也是大口吞咽着口水。

    这两天大多数人都靠着所剩不多的口粮度日,这少年竟然还留有荤腥?

    而自己,刚刚已经吃完了所有的东西。明日若是不能进城,便只有一死了。

    没过一会儿,原本僵硬的肉包子便被烤成了金黄色,甚至从裂开的缝隙中流出了香油,让在场的众人一阵迷糊。

    将烤好的肉包子从木枝取下,在众人目光的牵引中,宁远将包子递在了小莲的面前。

    “诺。”

    小莲像受惊的小兽一般,小心翼翼地抬起脸。

    “给我吗。”

    “嗯。”

    还不等小莲说话,宁远便将包子塞入了小莲的口中。

    看着小莲黑瘦的身体与渴望的大眼睛,宁远觉得还是她更需要这个包子。

    自己少吃一顿也没什么。

    “呜呜呜。”

    小莲接过包子,感受到猪肉的香甜流油,开始狼吞虎咽,那明明看起来很小的嘴巴,愣是三五口就把一个人肉包子吞了下去。

    “谢谢你大哥哥。你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如果能活下来,小莲以后一定好好报答你。”

    小莲吃罢嗦了嗦手指头,然后抬头,认真对宁远说道。

    “呵。”

    少年只是轻笑一声。

    望着小女孩天真的脸庞,思绪飘向远方。

    曾几何时,好像也有这样的人,说过这样的话。

    但自己记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