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晚明穿越指南 » 第十五章 希望

第十五章 希望

    且说,剿灭一股盘踞地方的悍匪,对于武备松弛的卫所军来说,或许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事情了。但是对于土司王彭泓澍和边军军官赵斌来说,却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他们和其他人不同的是,都能通过各种细节和一些小事,观察出某些细微的东西,进而在局势发生巨变前,先人一步做出选择。

    所以,彭泓澍是湘西一霸,永顺土司在他袭职前,实际主导的这几年里,韬光养晦,实力逐渐恢复。而赵斌则是周元瀚最欣赏的手下,在周家当前的百余号家丁中,最受重视。

    “我有那么大的本事吗?”周元瀚笑了笑,并没有对赵斌的话做出评价。

    “有!”赵斌语气坚定,斩钉截铁道:“彭泓澍那种老狐狸,是绝对不会看走眼的,少爷一定不是凡人。”

    “哈哈哈!”

    周元瀚听罢,放声大笑起来,他现在算是明白了。这小子今晚既是来确认自己野心的,也是想要来撺掇自己,尽快创业的。

    不同于周大兴,郭有为,以及其他家丁,和投靠过来的九溪卫军官们,只管听令行事,赵斌很明显是有自己心思的。而这样的人,一直以来都是周元瀚要重点培养的军队中流砥柱。

    “那你呢,赵斌,你又有什么谋划?”周元瀚笑声一止,便当即肃目反问道,气势咄咄逼人。

    “小的没有什么谋划。”赵斌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后,又道:“只是......只是看到了一丝希望。”

    “什么希望?”周元瀚追问道。

    “扫灭流寇,报仇雪恨,给百姓一条生路,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的希望!”赵斌说着,声音忽然哽咽起来,他看向周元瀚,咬牙切齿道:

    “流寇杀了小的全家,小的无时无刻不再想着报仇。但小的更想杀的,是那些贪官污吏,庸臣废物,若不是他们,百姓岂会变成流寇,流寇又岂能做大?”

    周元瀚看着赵斌,终于明白了对方为什么一直苦着脸,他此前虽然也试探过,但因为赵斌搪塞了过去,并没有深究。

    现在,他似乎明白了一切,对于这个手下部将的认识,又更深另一层。

    赵斌不同于郭有为的简单,谁发饷就给谁卖命,也和王都升不一样,并不对所谓的朝廷抱有希望,更没有以为只要招安了,就能堂堂正正做人。

    换言之,赵斌知道民乱的根源就在所谓的朝廷。在他看来,报效朝廷,是救不了天下的。他在边军的那些年,恐怕已经看透了明廷的腐朽,只不过没被逼到最后,便一直苟且着。

    毕竟,他虽然读过些书,也知道些道理和大义,但让他自己主导起一支力量,他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离开了边军,他又能做什么呢?

    “所以,你没有和其他人一样,直接落草为寇,呼啸山林,更没有加入流寇,只是往南逃。你宁愿当一个家丁,等待机会重新参军,甚至就此了却残生,也不愿意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对吗?”

    “是!”

    “听说你最敬佩之人,便是岳武穆?”周元瀚语气平和,又问道。

    “是!”赵斌再度拱手抱拳回答,但想了想,又道:

    “但小的绝对没有岳武穆那般愚忠,官府靠不住,边军糜烂不堪,所以才有关外的东虏肆虐,才有不断加征的辽饷,以至于四处动乱......”

    周元瀚抬手阻止,并没有让赵斌继续说下去,有些话是不能说得太明白的。他看了看面前这个未来起兵的可塑之才,郑重道:

    “知道我为什么看重你吗?”

    赵斌闻言,低着头,并没有回答。他能猜到一些缘由,但也仅仅只是一些而已。

    周元瀚在屋内踱了几步,然后缓缓开口道:“你肯定是能猜得到其中一些的,只不过是不好意识说出来,以你的天赋和才华,若是有一个合适的舞台,必然能大放异彩。”

    “少爷谬赞了!”赵斌本能的谦虚道。

    “只可惜,这样的舞台,朝廷不仅没有,还让你遭受了如此无妄之灾。”周元瀚却没有理会他的谦虚,叹了口气,话锋一转,又继续道:

    “许多人都自诩忠君爱民,但几乎无一例外,忠君都在爱民之上,甚至忠君爱民只是幌子,为的是一己私利。我记得,当初在郧阳遇到你们的时候,其他每一个人被审问之后,都承认了自己或多或少劫掠百姓的罪行,只有你,没有做过那种事情。”

    赵斌深吸了一口气,道:“小的对寻常百姓,下不去手。”

    周元瀚听罢,没有再继续感叹什么,他三世为人,已经见过太多杀戮了。虽然也还有一点良心,但恐怕没有面前的这个手下多。

    不过,同样的,他也见不得胡虏肆虐华夏,千万无辜的人惨死,中华遍地腥膻。周元瀚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也有自己的追求。

    “但想要给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小小的九溪卫指挥使之子,你觉得可以做到吗?”

    “若是半年前,或许小的不知道,但这半年来,跟着少爷看了那么多邸报,了解了湘西的各方势力,知道了湖广的富饶,小的觉得若是不行,少爷绝对不会在天下即将大乱的时候,选择扎根九溪卫。”

    赵斌果然是深思熟虑过的,他在周元瀚的培养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略分析能力。当然,实质上只要研究过兵法,看过时局图,了解了各地近些年发生的大事之后,天下大势这种东西,谁都能说上几句。

    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机会的,单单是稳定获得朝廷每期的邸报,就需要一定的关系和财力。更不用说,没有周元瀚这个熟读明史的外挂在,发生在各地大事,以及背后的缘由,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他们根本无从得知。

    “而且,小的若是没想错,以湘西北的地理形势来看,谁能控制九溪卫,谁便扼住了湘西北的咽喉,若是军力强盛,甚至可以威胁洞庭湖平原,获得大片产粮地养军,施州还有战马可用。

    不仅如此,九溪卫的建制还兼具“汉制”与“夷制”,独立性很强,不受文官的制约,便是太监想要插手,也只能浮于表面,十分适合割据一方。

    小的出身边军,对于文官和太监的干涉军事,是最为痛恨的。少爷这个年纪,便能看透这一点,如果不是背后有高人指定,便一定是天纵英才,大业必可成。”

    赵斌对于周元瀚的信任,此时已经到了一个高点。周元瀚现在是他的希望,报仇雪恨的希望,更是实现胸中抱负的希望。

    “本官果然没有看错你。”周元瀚赞许地点了点,并没有否认对方的说法。然后,他看着赵斌,又问道:“若本官真的打算给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那小的愿为少爷效犬马之劳,死而无悔。”赵斌当即表态。

    “这么说,如果本官只是想做个安安稳稳的富家翁,你是不打算卖命了?”周元瀚笑道。

    “若是如此,小的根本不用卖命,小小湘西,绝对是少爷您的掌中之物!”赵斌顿了顿,然后又道:

    “而且,若是少爷真的要做大事,小的知道招揽陕北精锐骑兵和不少跟蒙古人买马的路子,绝对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宝马中的宝马。”

    说到这里,两人随即相视一笑,更多的话,周元瀚自然是不用再说了。这个背负着巨大仇恨的边军军官,将会成为他的巨大助力,使得他建军的计划,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