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侠客行奇缘 » 第九章侠客岛

第九章侠客岛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HD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的这首“侠客行”,写的是战国时魏国信陵君门客侯嬴和朱亥的故事,如今读来,英锐之气凸显,兀自虎虎生风。

    在早些年间,有一位武林绝顶高手,他有一身的高强武艺。这绝顶高手有一次云游大海,无意间飘到了一座小岛上。这小岛上气候宜人,静谧无比,果然是一个修炼武功的好地方。

    绝代高手漫步于岛上,穿梭于茂密的植被之间,他又发现了一个石室。

    绝代高手进入石室,他前面是一个大厅,里面真是别有洞天,囊括天地,藤萝缠绕于石壁,温泉在里面冒着热气。

    再向里走,大厅后面又有一个小的门洞。进入门洞,里面依次有二十四间石室。

    绝代高手闲来无事,兴趣索来。于是他就在这个石洞里施展开自己的神功,只见他在石洞内游走于墙壁间,如猴猿攀墙,他飞腾于石洞内,如白鹤飞舞,一时他练得兴起,身体如海鱼又突然扎入温泉中,顺便泡个热水澡,真是舒服至极。

    这一天他施展武功时,无意间竟用剑在墙壁上画出了一道剑痕,受此启发,他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想想他有一天终会老而死去,那他这一身武艺,岂不是都被他带入了坟墓。绝代高手这样一想,觉得十分可惜,于是他在后来的时间里,就用剑将自己的这些武功全部刻到了里面二十四间石室中。

    二十四间石室各有“侠客行的”一句诗,这侠客行从第一句开始,每四句分别是一套剑法、一套刀法、一套拳法、一套脚法、一套轻功、一套内力。这六种武功中,以最后一套内力最为高深莫测。这绝代高手又将这套内功的每一步运行穴位,编成了一篇蝌蚪文,并且命名为“太玄经”,若是后来人有幸看懂他的这篇太玄经,那么他的内力也当无人能比。

    绝代高手做完这些事,他看着石室里满是他的成就,不觉心满意足。可这时绝代高手心里又产生一个想法,他看着满是武功秘笈的石室,又觉得就这样轻易地把自己的武功传给后人,未免太便宜了他们。

    于是他又动了一个歪心思,在二十三间石室里面的诗句下又加了许多注解,为的就是迷惑后人。最后一间里用蝌蚪文写成的“太玄经”,本来已有难度,绝代高手估计没有几个人能看得懂,于是未写注解。终于,他的这一项伟大的工程完成了,只等后来的有缘人发现。

    绝代高手做完这件事,不知过了多少年月,那绝代高手终究因老而逝。后面果真有两个有缘人来到了此地,他们发现了这个小岛上的武功秘笈,于是就把这个小岛称为“侠客岛”!这二人一人姓龙,一人姓木,也就成了侠客岛上后来的二位岛主。

    龙、木岛主一生酷爱武学,并且造诣非凡,两人当时在武林中已没有对手。两人是莫逆之交,这一日,二人相伴驾着一叶扁舟出海游玩,两人的小船不期飘到了这小岛上。

    龙岛主身姿绰约,微微发福,脸面看起来较胖,眼大鼻头大,须发皆白。

    相比于龙岛主,木岛主看起来似乎年轻些,他的头发花白,脸面较为清秀,身体消瘦,留着一个髭胡。别看他瘦,武功却是和龙岛主不相上下。

    二人踏上小岛,真觉得是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逛着逛着,他们就走进了这二十四间石室。他们看到石室里墙壁上的“侠客行”,就注定他们的余生要在这里度过了,两人也把自此以后人生的时光,全部用在了破解“侠客行”上。

    小岛上有一些珍奇植物,时间最久的要十年才结一次果,两人将这些果实采摘下来,熬制成粥,然后喝下去。

    没想到这些果实熬成的粥对习武之人大有益处,喝上几碗,便能内力大增,只可惜这有些植物十年才结一次果,所以他们借着这可贵的粥,每十年便邀请一次江湖上各门派的高手,一来请他们喝腊八粥,二来请他们妍习这石室内的“侠客行”。

    为何二位岛主要这样做,他们在解读“侠客行”的时候又遇到什么困难了呢?

    原来龙、木二位岛主二自从发现了这石室的秘笈,两人就开始按石壁上的诗句、图画和注解练习。可令二人没有想到是,他们两人对同一诗句却有不同的理解,二人练习下来,却是差别极大。于是二人又仔细推敲,他们最终发现两人的理解都不正确,所以两人大为苦闷。

    这一日,两人行走在岛上,思索着这“侠客行”的奥秘。海上风急浪大,不期漂来了一艘被几名海盗侵占的渔船,于是两人将这些渔民全部救了下来,那恶贯满盈的几个海盗,也被两人就地正法。

    这些来到岛上的渔民其中也有爱好武学的,他们看到石室内的“侠客行”,也被这部秘笈深深吸引了,于是龙、木岛主又有一个想法,他们觉得他们两人对“侠客行”不能理解,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武功高深,有先入为主的嫌疑。

    所以二人就将这些渔民分开,一些跟着龙岛主学,一些跟着木岛主学,然后过一段时间比武,可令二人苦闷的是,这些人学习的结果似乎和他们一样,也是不相上下,并且他们各自的见解又不同,所以两人才明白,他们所有人之中没有一个能领悟这侠客行的,每个人练下来都是似是而非,越走越远。

    有人说,李白是大诗仙,可能这“侠客行”非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状元秀才才能读懂。于是二人又去内地搜集了一些读书人,这些读书人让他们考举入仕,他们大都个个在行。而他们自来到侠客岛看见了这“侠客行”,竟也被深深地迷住了,一个个抛弃了仕途,舍弃了功名,都想要将这“侠客行”参透。

    看来这“侠客行”当真是奥妙无限啊,竟引得喜欢他的人抛弃了一切。

    后来陆续有三批武林中各门派的高手来到侠客岛,龙、木岛主熬制成的腊八粥也被江湖上人喝了三回,可这每一批来的人虽然都被这“侠客行”深深吸引了,以至于他们忘记了一派掌门之位,也忘记了妻儿家眷,都忘记了回内地。

    内地江湖上的人自然也不知道这个信息,于是他们都认为这些人是死在侠客岛了。所以江湖上对于侠客岛都心存忌惮,人人都谈之而色变。

    每十年龙、木岛主都会派侠客岛的赏善罚恶二使来请江湖各门派高手,龙、木岛主素怀正义之心,所以他们对江湖上各门派这些年的事都了如指掌,做好事的门派他们赏善,做坏事的门派他们罚恶。

    江湖上人自然对这些门派的所作所为不很清楚,所以这就造成了不答应去侠客岛的门派高手死于赏善、罚恶二人之手的假象。这赏善罚恶二使相比于江湖上各门派高手,他们的武功已经望尘莫及,更别说有人能和他们过个几招。而这赏善罚恶二使仅仅不过是侠客岛上武功最低的弟子,想想这侠客岛的人武功之高,当真神鬼莫测。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侠客行”最终也是被人破解了,这个人就是《侠客行》中的主人公石破天。

    石破天本是江湖上黑白双剑的儿子,他幼时被梅芳姑劫走,一直跟随梅芳姑生活,梅芳姑把他叫做“狗杂种”,他也不知道是骂人的话,只当做自己的名字,后来逢人就说他是“狗杂种”,因此闹了一路笑话。

    石破天后来被长乐帮贝海石劫走,他又做了长乐帮的帮主,因此当侠客岛赏善罚恶二使来请长乐帮帮主时,石破天就被请去侠客岛了。

    有句俗话说得好,傻人有傻福,没想到石破天竟然破解了“侠客行”,他也读懂了蝌蚪文写成的“太玄经”,于是,他有了盖世神功。就连龙、木岛主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

    因为龙、木岛主联手和石破天比试了一下,他们却因为内力耗尽而死,但两人却心满意足,临死前很安然,因为他们毕生的梦想终于完成了,这“侠客行”终于有人看懂了。

    龙、木岛主此生大愿得了,临终前他们安排侠客岛的人将这三十年来被请来侠客岛的人尽数送回内地,当然除了因年老已经故去的一些人。另外他们安排弟子将这石室内的武功全部销毁了,侠客岛的人对外诉说是因为岛上有火山喷发,发生了地震,所以才摧毁了石壁,但江湖上人人都看得清楚,那些销毁的痕迹显然是人为导致。于是,三十年来来侠客岛的人都于心不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侠客岛。

    因为石破天学会了“侠客行”武功的事只有龙、木二岛主知道,所以龙岛主就一再嘱咐石破天,以后万不可让别人知道他练成了“侠客行”,就连他的父母也不能诉说,否则,这会给他引来无穷的麻烦。这也是二位岛主送给心思单纯、心地善良的石破天的最后的忠告。

    只是造化弄人的是,这“侠客行”最终还是被一个有心机的人用长布临摹带了出来,不知道在九泉之下的龙、木岛主知道这个事,会不会被气地活过来。

    而带出这“侠客行”的人,就是已经与石破天有过一次交际的清空道长。

    那清空道长为何要临摹带出这“侠客行”,他是要一个人仔细研究,还是另有所图呢?这“侠客行”后来又是如何转移到石飞扬身上的呢,且听后面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