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侠客行奇缘 » 第三十五章满载而归

第三十五章满载而归

    五人终于爬上峭壁,眼前的景象令他们大吃一惊,相比于山谷的温暖与松树成林,这里的风景似乎更胜一筹。

    只见峭壁上来之后是一块平坦的崖面,边缘略呈圆弧线。这块平坦的地面上有一个巨大的山洞,洞口有一些流水形成的冰溜子,密密麻麻,整个山洞如同一只狮子大张口,而那密密麻麻的冰溜子,就像是狮子头上一根一根的毛。

    这个山洞里,竟有火源。

    五人走进山洞。山洞里更加敞亮,一边有两个身着白衣的少年在烧水,山洞更深处一个圆石上坐着一位闭目养神的老人,手很自然地放在盘着的双腿上。这便是贺春秋大侠了。

    见有客人到来,贺春秋大侠猛地睁开双眼,只见他双目炯炯有神,很是明亮,他生得鹤发童颜,飘飘若仙。贺春秋一副惊喜的语气对两位少年说:

    “白书,青童,既有远方的客人到来,快给他们奉茶!”

    看来这烧水的二位少年一位名叫白书,一位名叫青童。

    两位少年听到贺春秋的吩咐,答应了一声:“是,师傅!”

    他们忙拿出一些茶具,开始沏茶。

    贺春秋又对石飞扬他们说:“五位英雄能找到我这里来,定然是得到了乐智大师的指引吧,乐智这个老和尚当真是老糊涂了,怎么能够轻易向外人透露我的居处呢,我可是要做一个隐者呢!”

    显然贺春秋大侠心情不错,抱怨的语气中掺杂着丝丝的喜悦。

    这时石飞扬说:“贺大侠,我们终于找到您了,不错,我们的确是受了乐智大师的指点才找来这里的,见到您真是太好了,我们来找您是因为清空道长的托付!”

    贺春秋一听“清空道长”四字,立刻两眼放光,他急切地问石飞扬:

    “你是说你们是受了清空道长的托付来找我,这么说来你们和他见过面,他现在人在哪里,他不是二十年前去了侠客岛之后就杳无音讯了吗,如今怎么又重出江湖,他自己没来找我,莫非他已经…”

    贺春秋大侠心里激动,一连串说出了这些话,这些话语中包含着初次听到清空道长消息的兴奋,急忙想知道他的下落的急切,还有预感到他已不在人世的悲伤。清空道长的消息让贺春秋如此激动,看来他们生前的关系果真不一般。

    石飞扬回答说:“其实这三十年来人们都误会侠客岛了,以为去了侠客岛的人都在岛上遇害了,所以才无一人返回。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只因侠客岛上石室中藏了一套武功秘笈,名叫‘侠客行’,侠客岛岛主请江湖上各位英雄前去是为了解开这一套高深的武功秘笈,而这些人被请去之后个个痴迷于这套武功,所以他们都弃儿舍女、甚至连掌门之位都不顾了,都在侠客岛上钻研这套秘笈,就在不久前,侠客岛上有火山喷发,石室内的秘笈全部被毁,所以这些人才不得不返回,而清空道长为了能让你看到这个套秘笈,所以将他临摹带了出来,他把秘笈交给我们,让我们给你,他则在江湖上散步消息,吸引了武林中人的注意力,最后在华山之巅去世了!”

    贺春秋大侠虽然预感清空道长已不在人世,但他确实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不免心中悲伤,他又质疑石飞扬的话说:

    “天下竟有如此神秘的武功秘笈,让武林中人如此着魔!”

    石飞扬说:“的确如此!”

    他们说话间,二位少年将茶已经沏好。于是清空道长便对他们说:

    “各位请坐,寒舍没有什么可以招待各位的,就先品一杯薄茶!”

    五人这才坐在贺春秋前面的一块石桌旁。二位少年也一一为他们奉上一杯热茶。

    贺春秋这才一一问及每人姓名,五人也都做了自我介绍。封万里这才对贺春秋说:

    “贺大侠与清空道长心心相印,知己相照,如此义气之情,真是让人佩服啊!”

    清空道长听了,心中难免苦涩,他抬起头看着前方,说:

    “师兄,难得你一片苦心,师弟在这里怆然领受了!”

    说完,便将一杯茶洒于前面的地上。

    六人一边品茶,贺春秋一边为他们讲了一些之前与清空道长交往的经历,五人听得津津有味,时时感叹。

    到了中午,他们吃过了饭,贺春秋吩咐一位少年去山崖下山洞中照看了一下五人的马匹。

    吃完饭,石飞扬便从怀中掏出了一路历经千辛万苦带给贺春秋的“侠客行”,他们将布匹展开来,挂于山洞的墙壁上,又在山洞另一面点燃了几支大大的火把,将整个山洞照得灯火明亮,这侠客行秘笈内容不少,从开头走到结尾竟然要数十步。

    原来这“侠客行”秘笈的奥妙在于前四句是一套剑法,再四句是一套刀法,第三个四句是一套掌法,第四个四句是一套拳法,第五个四句是一套轻功,第六个四句是一套内功。但如果想要练习这套秘笈的人依诗文意思与注解而练的时候,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也是三十年来除了石破天之外竟无一人参透“侠客行”的缘故。只因石破天不识字,他看到的每一个字便不是一个字,他却看到的是一个个横七竖八、或卧或躺的姿势,殊不知这便是每一套秘笈的招式。

    就这样,石飞扬便把解读这套“侠客行”的奥秘告诉了大家,于是石洞中的人不约而同都开始练起了秘笈中的武功。

    丁当使的兵器是九连环,她对刀法与剑法没什么兴趣,拳法、掌法他们丁氏一族的也不差,她便开始练这套轻功。

    石飞扬颇喜欢剑法,但苦于没有自己的佩剑,一个江湖中人练剑的时候还要向别人去借剑,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讽刺。贺春秋看到石飞扬这种情况,便对石飞扬说:

    “石少侠不远万里送来秘笈,我无以为报,若不嫌弃,我在闲暇时亲手锻造了一把宝剑,它一直深埋在寒冰之下,性质沉静、寒冷,正合石少侠内敛,稳重的性格,我便将它赠予你!”

    石飞扬感激地说:“多谢贺大侠赠送宝剑,我正求之不得,怎么会嫌弃呢?”

    贺春秋满面笑容,说:“如此甚好,这把埋藏在冰雪之下的寒冰剑终于遇到了它的主人。”

    说完,他一掌推开山洞深处的坚冰,一把宝剑横空出世,只见他右手一挥,那把宝剑便飞到了石飞扬的面前。

    石飞扬一把抓住剑,果然觉得寒气逼人,他拿在眼前仔细端详着剑,剑刃透明如冰,锋利无比,看起来果然是把好剑。

    张长城因为之前在金刀寨有刀法的基础,所以他便选择了学习这套刀法,他和石飞扬有相似的苦恼——没有刀。

    贺春秋见此,又怎能让他空手而归。

    贺春秋对张长城说:“我在锻造这把寒冰剑的时候以一块好铁作为陪衬,寒冰剑锻好之后,这块铁我没有舍得扔,把它锻造成了一把刀,名为烈火刀,这把烈火刀钢猛、钝厚,正合张少侠火热、直率的性格!”

    张长城听见,分外高兴,说:

    “这么说来,我也有属于自己的兵器了,那我学了这套刀法,看谁以后还敢欺负我!”

    贺春秋同样一掌推开一块坚冰,右掌一挥,烈火刀已经在张长城的手中了。

    这烈火刀名为刀,却似是剑的样子,它的刀刃没有弯曲,只是比剑宽了少许,只有一边有刃!”

    张长城接住了刀,瞅了一眼,说:

    “果然是口宝刀,宝刀就要配英雄!”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封万里是单臂,自然对那掌法没有兴趣,他使的是剑,早已学会了雪山剑法,于是他一门心思去钻研那套内功,花万紫见封万里去钻研内功,她也跟着去钻研内功。

    贺春秋却是被那套用蝌蚪文书写的上乘内力“太玄经”所吸引,他钻研每一个文字中的蝌蚪与身体对应的穴位,十分费力,一有不懂的地方,便会来问石飞扬。

    因是石飞扬在读《侠客行》时记住了这蝌蚓文的每一个对照穴位,于是他便一个一个告诉贺春秋。

    就连跟着贺春秋的两个小童子,乘着做饭沏茶闲余的时间,也会情不自禁站着去看秘笈的内容,若不是贺春秋平时管教严格,两人怕是要因为偷看秘笈而耽误手中的活。

    这八个人与去了侠客岛的人相比,也不例外,都深深地被这套秘笈吸引了,他们几个几乎废寝忘食,学习着石壁上的“侠客行”,几乎忘记了这个山洞以外的事。

    就是样过了一月有余,有一天快到中午之时,少年白书像往常一样准备和面做饭,当他去面缸舀面时,却发现面缸已经见底。

    原来山洞里的人一时增多,将他们本来储存能用三月有余的食物快速消耗完了。

    白书这才走到贺春秋跟前请罪说:“师傅,都怪弟子做事大意,今天做饭才发现我们的面快完了,储备的粮食也是所剩不多了!”

    贺春秋一听,十分诧异,他甚至不相信白书说的话,质问他说:

    “这才过了几日,我们储备要用三月有余的粮食就快完了?”

    白书认真回答说:“刚才大致算了一下,自石大侠他们来到这里后已经一月有余了!”

    贺春秋听后惊叹:“时间竟过得这样快,这太玄经我才看了个开头,没想到已经过了一月有余!”

    于是贺春秋走到石飞扬、封万里他们跟前,对他们说:

    “石少侠,封大侠,非是我不想久留各位,只因山洞中粮食短缺,看来钻研秘笈的事我们要先放一放了,若是我们这些人因为没有食物而被饿死在这里,那恐怕是武林中最大的笑话了,哈哈哈!”

    石飞扬一月来与贺春秋朝夕相处相处,发现贺春秋大侠年龄虽大,性格却极其幽默,说出的话常常惹人发笑。

    封万里此时也从“侠客行”里抽出神来,吃惊地说:

    “时间过得这样快,我觉得我们来这里才没几天!”

    因石飞扬练习剑法的时候时时被贺春秋的问话打断,所以他的时间观念比较强烈,知道他们来这里已经许久了,如今洞里的粮食快要用完,看来是他们离开这里的时候了。

    石飞扬说:“若非亲身经历,我们还对去了侠客岛一去不返的人感到奇怪和不解,没想到我们的反应竟和他们一模一样,看来这个秘笈果真神秘无比啊,让武林中看了它的每一个人都着迷于它,还好白书提醒得早,不然我们真的要挨饿了!”

    张长城却说:“不管这‘侠客行’有多么的神秘,我们还是吃饭要紧,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丁当说:“是我们来的人太多了,一下子消耗完了贺大侠储存的粮食,我们都是一些吃货,哈哈!”

    花万紫显然对于“侠客行”上的武功很是留恋,不舍地说:

    “这‘侠客行’上的武功果真深奥无比,若以后有机会,定然要好好钻研它!”

    贺春秋似是难为情地说:“还是我待客不周啊,我这东家做得不到位啊!”

    石飞扬说:“贺大侠也不用自责,是大家太痴迷于秘笈了!”

    封万里说:“看来我们要计划一下,是时候出山了!”

    贺春秋说:“虽然两位少年有失职守,但还好发现得不是太晚,洞中还有些干粮和干肉,你们多带一些在身上,你们来时所乘马匹在下面山洞中有所照料,你们就先骑了马离开这里吧,今天就最后一次招待各位,待客不周,还望大家见谅啊!”

    他们几个赶紧说:“哪里,哪里,是我们叨扰贺大侠了!”

    封万里说:“我们骑着马,很快能快走出这里,带一点儿干粮就行,还是要多留一些干粮给你们!”

    贺春秋说:“不必不必,我们在这里生活久了,自有生存之道!”

    两人不免辞让一番。

    就这样,石飞扬一众在这里用了最后一餐,吃饭时众人不免感叹时光易逝,英雄情怀,相聚短暂,好在山洞里存酒不少,个个喝得血脉膨胀,豪情万丈。

    然后石飞扬等五人下了悬崖,骑着马又向敦煌走去。如今,他们将这武林至宝或者是武林祸害留在这天山之中,由贺春秋大侠看管,那是再好不过了。

    就这样,丁当学了“侠客行”上一套轻功。

    张长城学了一套刀法,因是他悟性较差,后面几招虽记在脑海,却使得不是很熟练。

    封万里与花万紫学会了“侠客行”上的内功,所以他们两个内力大增,他们学完内功之后又看了两天剑法,只是时间不予,他们只好离开。

    只有石飞扬学得最多,他不但学会了整套剑法,并且将那上乘内力“太玄经”也牢记在心了,那“太玄经”他只练习了一两遍,其中有很多奥妙还没有完全领悟,石飞扬想着以后有时间了再好好琢磨,不过因为“太玄经”上的内力实在太厉害,他的内力相比于从前竟提高了五成左右。

    就这样,五人去往天山一趟,个个满载而归的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