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一不小心成功了 » 第十三章 最佳方案

第十三章 最佳方案

    果然不久,ATP通过关系约了饭局,而且是海浦的一位主管副总出面,孙夏被通知作陪,按常规这种级别的宴请孙夏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这次ATP出面的是亚太区总裁,陈晓慧也在,据说以后会留在总部在上海的亚太区总部工作。酒席上领导频频表扬孙夏,例举各种事迹,半真半假,半开玩笑半认真,把孙夏捧得神乎其神,尽管孙夏知道领导的意图,但感觉上还是很受用的。

    晚宴结束后,陈晓慧叫住孙夏一起再坐坐,在一家布置优雅的咖啡厅里,陈晓慧对孙夏说:“没想到你这么厉害,怪不得进步这么快。”

    听人夸奖总是令人愉快的,特别是夸奖的人还是这么漂亮的年轻女子,又有过一段不寻常的以往。孙夏笑了笑说:“你知道,其实在我内心,我还是喜欢文学,做现在这些事情是为了生计,不过有时成功也会带来快乐。”

    两人坐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代,聊得很投机,不过总感觉有些不一样,也许是那次同学聚会给孙夏带来的伤害很难抹去。

    第二天上班,孙夏去找叶林汇报昨晚的事。一般像这种领导宴请,没有叫一把手,而是叫了副手,这种事常常会引起一把手不悦,有被架空的感觉。但孙夏心里清楚,自己的进步都是叶林一手栽培的,在叶林面前总是坦坦荡荡,从来没有什么小心思。因此,尽管在技术上的重要性孙夏隐隐有超过叶林的趋势,两个人还是毫无芥蒂。

    听了孙夏的汇报,叶林道:“好了,领导意思很清楚,这个项目要做成样板工程,要用最先进最可靠的,你还有什么想法?”

    孙夏刚想说话,叶林却接着说下去:“还有一件事,梁总最近要带队去日本,JNS是重要一站,你也一起去。”

    孙夏觉得事情复杂。

    此次日本之行和上次的A国之行不同,没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同行的还有公司本部的一些部门总监,每天都是参观访问,日本企业的工厂管理给孙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目视化、定置定位、员工行为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JNS公司,实行的是与市场挂钩的部门核算制度,注重培养具有经营意识的人才,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把公司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单元,建立由小单元在公司内部进行购销的机制,使公司充满活力,迅速壮大。

    孙夏觉得部门核算制与分公司现在实施的项目制有类似之处,但本质上又有不同,孙夏一时想不清楚。

    一路上,梁总并没有什么倾向性意见,不过对JNS公司还是很欣赏的。一次在车上聊起G公司项目的设备,问孙夏有什么想法。

    孙夏心想,不知道梁总是不是想搞样板工程,不过既然问,说明还没有决定,即使已有倾向,孙夏也决定照实说。

    “现在比较有力的竞争者是三家,从各个纬度讲,各有优劣,我做了一张比较表。”孙夏取出一张图表递给梁一涛。

    “梁总,我觉得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国内这家叫长天装备的技术能力很不错,但没有经验,我的建议是以我们自己来主导,采三家之长,由长天装备来集成。”

    “回去以后做个具体方案让我看看,两个星期,怎么样?”

    “好的。”孙夏答应了下来。

    回国后第一天上班刚到办公室,技术部经理谢明利就跟了进来,寒暄过后说:“长天装备潘总要来拜访,问哪天有空。”

    “下午有空,问问能不能过来,带上技术负责人。”孙夏已经想好,这个项目就算完全由自己来做也没问题,只是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正好可以借用长天的力量。

    “好的。”谢明利答应了就要去联系。

    “等一下。”孙夏叫住了他。“这个项目时间很紧,前期必须抓紧,这段时间加班是常态,请相关人员做好思想准备,你马上组织人把生产线技术要求写出来,两天交稿,然后请三家报价,一周后交详细报价。”

    孙夏找叶林把情况简单汇报了一下,叶林注视着孙夏道:“现在都流行交钥匙工程,做项目权力大、责任轻、事情少,按你的方案是责任重、事情多,万一出什么问题会陷在里面。”

    “陷在里面是能力不足,要做最好的生产线,必须深度介入,相信我可以做好的。”

    叶林看着孙夏信心满满的眼神,觉得心里很踏实。

    下午,长天装备潘总带着一帮人来了,潘总身材魁梧,说话中气很足,第一次见面像老朋友一样握着孙夏的手,哈哈笑着:“孙总年轻有为啊,一直约不到你,听说日本考察刚刚回来,马上约见我们,真是非常感谢。”

    这种场面孙夏已经驾轻就熟了,面带微笑:“潘总客气了,这个项目时间太紧,所以不得不请你们下午就过来,多多包涵啊。”

    孙夏知道,虽然对方是乙方,但这样上午叫人家总经理下午过来确实不太好,更何况潘总后面可有集团领导,所以说话特别客气。

    潘总一一介绍随行人员,一位是技术副总郑总,另一位项目负责人孙夏早就注意到了,是大学同一个专业上一届的师姐,叫徐妍萱,一般同专业不同年级不一定认识,但徐妍萱长得很漂亮,学校女生又少,特别容易记住,知道名字是因为一次看到学校一等奖学金名单里有徐妍萱,后来知道就是这个漂亮的师姐。

    介绍到徐妍萱的时候,还没有说出名字,孙夏一边握手一边说:“徐妍萱,看我是不是眼熟,我是你师弟,下面一届的。”

    徐妍萱楞了一下,潘总马上叫了起来:“孙总厉害,名字都记得这么清楚,是不是追求过啊?”

    “追是追不到的,她是我们学校的女神,追的人要排几公里了。”孙夏打趣道。

    徐妍萱有点小家碧玉的样子,被一打趣,耳朵根就发红了,其实还真记不起孙夏,大学里男生太多,不是一个班的根本不会注意。

    孙夏自己得过两次二等奖学金,知道一等奖学金是很难的,徐妍萱专业上应该比自己厉害,而且女生做事更认真仔细,这个项目由她负责还是比较放心的。

    孙夏现在还不能说出自己的合作计划,这样才能让三家认真考虑方案,报出有竞争力的价格。

    双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长天装备虽然没有做过类似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线,但那位技术副总对自动化领域非常熟悉,做过不少自动化生产线,徐妍萱也跟着做过几个项目,已经独挡一面。

    孙夏亲自把项目要求仔仔细细讲了一遍,并说两天后会给书面的技术要求。

    潘总心里很忐忑,这个项目是长天装备第一次进军汽车行业,这个行业前景广阔,拿下这个项目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只是这个项目太优质了,不仅投资大,而且技术含量高,竞争太激烈。

    经过与孙夏交流,潘总感觉长天装备似乎很有希望。而孙夏心里很清楚,将来的合作形式是和长天装备联合开发,集成另两家的设备,所以最后强调还有几家强劲的竞争对手,不要觉得项目已经到手。

    “一星期后我会到长天装备来看你们做的方案。”孙夏最后这样表示,这种做法很不寻常,其实孙夏是要拿这个方案去向梁总汇报的,在潘总看来是对他们格外关照了。

    一周后孙夏带上谢明利一起去了长天装备,徐妍萱方案做得很不错,讲好的要求全部达到,有些孙夏没有想到的细节还做了补充,只是要向梁总汇报还必须做成清晰漂亮的演示稿,后期就交给谢明利了。孙夏要求生产线尽量采购ATP和JNS设备,具体和谢明利商量,按此抓紧报价。

    又一周后,孙夏带着三份方案和报价到本部向梁总做了详细汇报,ATP报价最高,JNS低百分之十,长天装备再低百分之十,技术要求都能达到,考虑维修响应,沟通便利,梁总同意由长天装备承接项目,孙夏坚持联合开发的模式,也得到了首肯。

    事情看来很圆满,三家都没有得罪,但实际上三家以及它们背后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满,相对来说,长天装备不满少一点,因为损失不大,只是丧失一些主动权。

    已经有领导在不同场合表示,有些年轻干部为了表现自己,不顾项目安全和公司利益,早晚要吃苦头。孙夏也不想管那么多,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最好的,叶林也表示了对孙夏极大的支持。

    联合开发甲方是谢明利挂帅,乙方郑总挂帅,项目总指挥是孙夏,接下去一段时间徐妍萱经常来海浦开展工作,有时也会找孙夏研究问题。

    开始是郑总带着徐妍萱和谢明利一起过来,每次来都带来不少议题要孙夏拍板,后来研制工作主要还是徐妍萱在做,最终拍板又是孙夏,因此徐妍萱常常直接来找孙夏,有时孙夏提出新的想法,一起研究决定,孙夏思想活跃、心思巧妙、追求极致,徐妍萱功底扎实、思路严谨、一丝不苟,每次徐妍萱来孙夏都能看到上次讨论的事情完满落实,不禁出言夸赞,而徐妍萱总能在双方交流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构思,收获颇多,双方都有遇见知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