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金末:从小兵开始崛起 » 第24章 大惊喜

第24章 大惊喜

    “啊?”李天秀听到苏椿抛出来的重磅炸弹,脑瓜嗡嗡作响。

    虽然自己心中已一度抬高古人的智慧,不敢小觑天下英雄,但还是不断被刷新认知。

    他很纳闷苏椿消息渠道为何如此灵通高效,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装傻充愣,啊了一声。

    苏椿见状,慢悠悠地解释道:

    “颖宝虽然为人谨慎,做事也足够隐蔽,且不拖泥带水,但凡事都有迹可循。按春是上边点名监视对象,若不是吾安排了人手监视,倒也不至于立马发现此等变数。按春之父完颜赛不是朝廷肱骨,若颖宝与按春有所不睦,也可讲明打算,吾可帮汝调解一番。”

    李天秀得知是事情赶了巧,便不再纠结,立马表明意图:

    “苏元帅,这算是私人恩怨,何魏辈善于阿谀权贵,投其所好,曾帮按春物色城中各色女子。只是二人行事无所顾忌,竟将主意打到吾妻宋氏头上,还派人破坏卑职婚礼。”

    李天秀顿了顿又说:

    “卑职昨日掳走完颜按春,他已交代何魏辈贪腐罪证,吾准备以此要挟其赔偿一笔钱粮。元帅,天秀即将启程东征,为了壮大实力只好行此举,但整个过程中,不会有人无辜送命。”

    苏椿听完,露出赞赏的神色:

    “话说开了就好,吾只是担心汝年轻气盛,行事冲动,毕竟完颜氏宗室皇族势力庞大,若不小心行差踏差,不好收场。

    听完汝之谋划,何魏辈不修德行,行事有亏在先,若无变数,此事可成。若颖宝在办事过程中压服不了何魏辈,可让本官出面调停,谅他也不敢造次。”

    说完这件事后,苏椿看了看周围,确保没有下人靠近。

    他神神秘秘地对李天秀说:

    “颖宝,之前在军营,汝可真是胆大包天,竟在耳目众多场合,袒露自立之心,这是主动把刀子递给皇帝啊。殊不知吾等越是身居高位,言行当愈加谨慎,汝还是不太懂得做官的道理啊。”

    李天秀面子上过意不去,只狡辩道:

    “苏元帅,卑职只是劝说元帅上奏,前往海州发展,此举虽然对不起皇帝的俸禄,但扯上谋反自立太牵强了吧。”

    苏椿反问:“你当我等身边随从、亲兵不长脑子吗,他们岂会听不懂什么筹谋基业?我太了解这类人了,他们平常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俸禄而已,他们不主动告秘只是因为性命未受到威胁。”

    “罢了,我们说回正事要紧。”苏椿郁郁寡欢道。

    李天秀在最近待人接物中,也逐渐学会察颜观色,他听出苏椿那种语气的变化,便静静等着苏椿下文。

    苏椿回忆起往事来,他悠悠叹道:

    “多年以前,吾因家乡大名南乐战乱不安,吾等农家便追随义军首领杨铁枪聚众保护乡里,杨铁枪后来死于蒙古走狗王珍手中,大家又推举我为首领,后败于宋将彭义斌之手。

    吾先投宋、再投蒙,后来我等商议叛蒙归顺金朝,因行事不秘被王珍发觉,王珍与元帅梁仲先发制人,吾只好开南门逃循金国保命,得金帝重用。

    颖宝可曾见过吾这样的敢自诩有统兵之才?倘若再反,吾恐无路可退。”

    李天秀心想,苏椿这算是愿意敞开心扉了吗?我之前算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后来都不抱希望了呢。

    必须把握住这稍纵即逝的招揽机会!

    等苏椿说完,李天秀想了想,也发表自己的看法:

    “苏元帅当初能被属下推举当首领,必是德才兼备。将军可知兵仙韩信,想那秦末韩信最初也只习得兵法,若无机会实践又怎能成就兵仙之名?

    那战国时期赵括,便是因为缺少了成长的时间,只落得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至于忠义之名,汉末三国时期,吕布三姓家奴是因为背刺主公,与当下各路义军在宋、金、蒙古之间左右摇摆还是有区别的。”

    李天秀见苏椿听完只是点了点头,他又解释道:

    “红袄军李全起义抗金,再先后投降蒙古、南宋,其手下国用安、张林、阎通、邢德等五人当初想立功,以邀宋廷恩眷。他们认为宋廷不发钱粮是李福谋反所致,乃议楚州兵变,杀李福以献,据说国用安此举其实受到宋制置司支使。

    又有那花帽军张惠配合金廷先后镇压杨安儿、李全等各路红袄军,因被金人权贵打压南下投宋,可南宋如何对待他们眼中北人呢?

    南宋制置司先是暗杀忠义军与李全威望相当的季先,然后以追缴夏全不力、有通敌嫌疑要处置张惠、范成进二人,张惠只得二次投金,范成进无奈亦投金。

    各方朝廷对义军安置朝令夕改,义军首领为属下谋生路何错之有,这天下大事不过成王败寇而已。”

    李天秀认为南宋、金、蒙古作为国家,内部多贪腐奸邪、不择手段之辈,缺乏堂堂正正之气度,在伤害义军感情方面,以南宋最狠。

    虽然南宋打压义军无可厚非,毕竟大局为重,但归根结底其自身拳头不够硬,缺乏硬实力却要把能打的北人义军、世侯逼向蒙古一方。

    所以实锤了,南宋不完全是亡于外,也亡于自身眼界短浅。

    李天秀为了让苏椿放下思想包袱,也是把后世见过的瓜全部拿出来,至于国用安在李全死后,先后投宋、蒙、金,最后再投宋直至战死,因为眼下还未发生,倒也无法吐槽。

    苏椿听完李天秀的话,最后问了句:“颖宝,汝真是这样看待吾之过往乎?汝不仅有人主之风,言语间对待各路义军也无甚偏见,一席话竟说得吾心结仿佛不再。”

    见李天秀点了点头,他正了正身,也仿佛在下定决心:“颖宝且听吾一言,今汝起于行伍,之前求取万户官职,已是越级提拔,若骤然再升,也不可能为主帅。

    吾欲上奏陛下,由吾亲自领元帅职,暂时扛起主帅旗号,收复海州。名义上吾为主帅汝为副帅,但实际谋划均由汝作主,往后再把全军移交给汝可好?”

    李天秀听罢,心里乐开了花,什么叫大惊喜,这就是了!他连忙表态道:

    “天秀求之不得,苏元帅且放心去办,元帅要记得提醒皇帝海州之重要性,这是一条可以走海路前往金国故地的退路。还请将军定下检阅之日,到时将军可与吾一同大阅三日,检验训练成效后再出发。”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天秀得到了意外之喜,意气风发。

    苏椿解开心结后,神色也变得明朗,他不断点头称赞,最后还拍板道:

    “奏章往返一般要五到七天,按此办法,飞卿先生的海州官职,也好落实了。大阅之日就定在六月十二至十五吧,到时吾也会有两营兵马一并检阅,必不会耽误启程。颖宝若事情办完了,还是早早回去陪新婚娇妻吧,吾就不留汝用饭了。”

    李天秀离开之前,又想起之前提过的事:“那苏元帅,不知上次所说忘年交一事,元帅是否同意了?”

    苏椿笑而不语,意思是你先忙你的去吧。

    李天秀不会知道苏椿的想法:飞卿先生与吾同辈相称,汝一个晚辈却想和吾做兄弟,这怎么说,各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