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金末:从小兵开始崛起 » 第23章 他怎么敢

第23章 他怎么敢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三位泼皮头子已经认怂,当即老实交代。

    “大人,我是众兄弟大当家的,名叫刘大脚。”

    “大人,我是二当家曲奇,也是狗头军师。”

    “我叫王大汉。”老三一副不太服气的样子,但被大哥二哥盯着,也只能认了。

    李天秀见状,又问道:“尔等可服气?”

    刘大脚与曲奇都表示技不如人,认输。

    唯独王大汉默不作声,在李天秀的追问下他才答道:

    “某早就说过,大哥二哥不该接这趟差事,大哥二哥安逸日子过久了,早已没有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这次既然要接何将军差事,昨天就不该拦着某带领众兄弟拼命,若不是李将军是官,俺们是民,这场架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哦?听说你很能打咯?可惜自古只靠勇武难成大事,做大事还是要靠脑子。”李天秀说着还指了指自己脑袋。

    说完,李天秀还透露了一个劲爆消息:

    “昨天吾动用了一百精锐加老卒,虽只占营中两成力量,但吾提前下过一道军令。若昨天尔等手下兄弟不认怂,想着拼命,吾在车上布置了刀枪弓箭,必令尔等血洒当场,今天能活着站在这里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指望到衙门扯皮,等着何魏辈搭救了,况且人家就没想着会出面。”

    “他怎么敢……”

    刘大脚与曲奇被李天秀的操作惊得目瞪口呆,王大汉也大吃一惊。

    “是不是觉得吾行事出乎意料,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在吾眼中,现在是乱世,王大汉信奉谁拳头硬谁说了算没有错,所以吾信奉只要自己手中刀子够锋利,就没有敌人能站在吾面前挡路。”

    见三位头目彻底服气,李天秀决定把这帮人收为己用,稍后自己便让手下监督这帮人相互指认。

    各方面符合要求且无劣迹,有家眷适合控制的充入营兵。

    武艺好但平时好勇斗狠的刺头暂时交给刘世用管理,以后自己亲自调教成为谍战人员。

    老弱病残愿意追随的也一并带走等以后培训,毕竟搞情报工作需要善于伪装,老弱病残本就是天然的伪装,李天秀不会小瞧这帮从打行退下来的老人,毕竟在乱世能够生存的都有技能傍身。

    至于曾经为祸百姓的以后当苦力劳动改造,改过自新后期满为民。

    在李天秀的安排下,由初步收服的狗头军师曲奇去给何魏辈当面报信,相约明日午时李天秀在城中悦来茶馆包场,二人单独谈判。

    李天秀并没有派属下押送,因为曲奇的拜把子兄弟还有家眷都在自己手中,李天秀认为何魏辈不会为了一个混混开天价。

    李天秀忙完此间事情后已经是下午未时,被安排回家拿礼物,以及去苏椿府上递拜帖的两波侍卫都陆续赶了过来,询问侍卫得到的答复是苏椿放衙后会按时回家,李天秀又马不停蹄赶往苏椿府上。

    苏府大门,李天秀一行来到了门外,看着普普通通的大门,李天秀估摸着苏椿府邸最多只有两进规模。

    李天秀不禁感叹,自古忧国忧民、干实事之人往往无暇顾及享乐。

    反倒是完颜白撒这类历史上留名的权贵贪官,即便是国之将亡仍在鱼肉百姓、大捞特捞,还遗臭万年。

    不过李天秀现在自身弱小,无力去管他人不平事。

    侍卫在旁边汇报:“禀指挥使,属下递交拜帖时,苏府管事听说是指挥使求见,便告知下属,苏元帅曾有交代,凡是昌武军许州大小官员求见的,只要不在恕不接待名单上的,都会先请入府中茶水伺候,苏元帅放衙后一般都会及时回府。”

    李天秀听完汇报,一边点头,一边安排侍卫到附近茶肆休息,自己只带一名亲兵提着礼物去苏府叩门。

    苏府正厅,李天秀约莫等了两盏茶时间,等到了下衙的苏椿。

    苏椿热情道:“颖宝,恭贺新喜,本官军务繁忙,昨日大婚吾未能喝到汝喜酒,还望莫怪。”

    李天秀连忙回礼:“苏元帅客气了,元帅提前送上贺礼,这份心意便是最宝贵的,何况元帅还有赠马之恩,卑职感恩不尽!”

    一番寒暄的话说完,苏椿才引入正题:“不知颖宝大婚第二天,不在家休沐,为何前来求见本官,而且还带着礼物,难道又要故技重施,把对你恩公姚渊那套拿来讨好我?”

    说完,苏椿用略带揶揄的表情看着李天秀。

    李天秀尬住了,连忙汗颜道:“苏元帅,这些礼物都只是些寻常物事,与普通百姓家礼尚往来无异,是一点小意思,还请元帅听卑职解释。”

    苏椿笑了笑,连忙表示:

    “颖宝不必多言,其实汝就算带着厚礼前来,吾也不会收。你还不了解吾,吾并不贪图享乐,除了国家大事,其他事情都不值得吾浪费过多精力。汝有何想法或者诉求都可以说出来,只要是于国有利,吾都会酌情考虑。”

    李天秀连忙感谢苏椿:

    “谢过苏元帅,禀元帅,卑职这几天思虑良久,认为此去海州等地,还是需要朝廷给予背书,安排民政官员。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没有官方身份,诸事容易生出波折,吾想为恩师暨泰山,飞卿先生求一海州文官职务。”

    苏椿听完,思考一番后提醒道:

    “颖宝有所不知,把一地军权与民政主官都交给同一家人是为违制,国朝虽有先例,但那都是对宗室皇族,我等汉官并无此优待,况且……”

    苏椿顿了顿接着又说:

    “况且朝廷当下极度缺乏文官,飞卿先生这样的进士出身,又有丰富的地方执政经验,原则上来说,去留升降都是要皇帝亲自过问的。吾愿看在飞卿一生为官清廉、有恩于多地百姓,颖宝行事也自有风骨,才愿意担风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汝一家东行。”

    一时间,李天秀竟难以找到破局点,毕竟进谏权、签名权,都在几名主官手中。

    节度使粘葛仝周清高,行枢密院都事武监军话语权最小,要想让两名以上主官同意署名,看来最终还是绕不过苏椿这关。

    苏椿这时又卖起了关子:“不过……”

    李天秀一听这词,不曾想事情还有转折余地,连忙期待地看着苏椿。

    苏椿笑了笑:“不过颖宝也不必失望,这些事情吾都考虑过,也有办法解决,待吾稍后细细道来。”

    苏椿本欲接着开口,但发现下人还在旁边,他先是屏退了左右,交待任何人不得靠近。

    他说道:“对了,有件事吾很好奇,颖宝昨日把完颜按春掳走是何用意,他人现在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