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探案山海经:神隐谜局 » 第七章 遇兔神鉴玄修融气

第七章 遇兔神鉴玄修融气

    东山先生认为,历史本身原是一条无限延长伸展的时间线,既不会断代,也不会消失,只有出现了外界力量的干预比如篡改,才会变得零落散乱、成了悬案。

    当被篡改之后的部分无法与其前后部分自圆其说的时候,索性将其删掉,历史空白由此产生。

    孟子邻年纪尚小,自然无从考虑这么沉重的问题。

    在东山先生的启发下,孟子邻对碑林的理解,还停留在历史纪事的层面,里面的很多故事,也曾听村民讲起。当然,村民都认为这是编造的神话,没人会把这些怪力乱神当真。

    不过,有一个把这些奇谈怪论当真的人,在十八年前消失了,再也没人提起他。

    如今,孟子邻也才十六岁。

    刚才还在碑林闲逛的孟子邻,就着春日暖阳打了个盹儿,酣然睡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这梦五彩斑斓、奇谲诡异:

    时而梦到东山先生衣袂飘飘,时而梦到鉴玄兔神咧嘴而笑;时而日月并行、悬空于天,时而黑云压城、金鳞翻涌;时而龙虎对峙、一触即发,时而鱼龙变幻、惊浪叠沙……

    孟子邻置身其中,旁观在侧,不知所措。正在焦灼之际,恍惚间觉得有脚步从自己身边走过,窸窸窣窣的声音,还伴着窃窃私语。

    似梦非梦,不知是真实还是幻觉。

    孟子邻一个激灵,醒了。山风吹过,汗涔涔的身体裹在单薄的衣衫里,打了个寒颤。

    等他回过神来,一边思忖着刚才奇怪的梦境,一边张望周围,寻找刚才察觉到的动静。

    此时已经暗夜四垂、万籁俱寂,只有风过山岚、蛩鸣鸟啼。

    暮色缓缓爬满了整个村子,像从纸背渗透出来的浅墨。

    孟子邻这才起身,想到东山先生交给他的任务。不过现在时间依然尚早,百无聊赖的他,索性爬到一尊石碑顶端,站在上面俯瞰着整个村子。

    村落里的灯火星星点点,散落在在星隐河的两侧,河水竟然能被月光照得显出银沙般的质感,烘托得整个云水村格外安静而又神秘。

    但是他知道,被黑夜笼罩的角角落落,正发生着各种耻于见人的故事。

    在东山先生收他为徒之前,靠着自己偶然间习得的融气之术,掌握了村里发生的不少比鬼怪故事还离奇的事情:

    隔壁朱家的女主人,白天一副贤妻良母的模样,到了晚上和养牛的汤二瘸子厮混在一起时,却像发疯的猎狗一般,简直就是一坨行动的马赛克,而汤二瘸子付出的代价是每年给他一头牛;

    村西头一连有了五个孙女的张老婆子,为了抱上孙子,半夜起来把三个月大的小孙女闷死在了床上,吓得孟子邻差点现出原形。

    后来,每次看到这慈眉善目的老太婆,都会想到那天夜里面目狰狞的表情。

    孟子邻的融气之术,就像是民间传说描述的隐身术一般,是他多年前在日沉山鉴玄洞里偶然学来的。

    在他小时候,常来碑林闲逛,当年也是在这里遇到的东山先生。

    一天傍晚,孟子邻一如往常来到碑林,穿梭其中游蜂戏蝶、自娱自乐。正玩得尽兴,不料从蔓草丛中窜出一只野兔,把孟子邻惊出一个激灵。

    等回过神来,孟子邻眼看这野兔转而跃入丛中,没了动静。

    蹑手蹑脚地靠近之后,孟子邻扒开草丛,发现一个洞口,往里望去,一片漆黑。洞口之狭,恰好容得单薄瘦小的孟子邻钻入。

    一心追逐野兔的他,从外面探头进去,先试着大叫了两声,没有丝毫动静,只有隐隐回声,于是径自爬了进去。

    奇怪的是,孟子邻进去之后发现,虽然里面没有光亮,但是洞里的格局陈设,他却看得一清二楚。

    里面格外宽敞,石桌石凳、香炉几案一应俱全。正对洞口,即是一尊和他差不多高的石像,兔头人身,似站似蹲,拱手抱拳,双目微闭,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正上方,斑驳横着一块斑驳的方石,篆刻“鉴玄洞”三字。

    孟子邻自觉索然无趣,转身要走,却发现洞壁上到处都是石刻石绘。虽然很多字都不认识,但是石壁上画着很多姿势各异的小人,让他觉得十分好玩,顿时来了兴趣。

    由此,这里就成了他儿时玩耍的宝地,不曾对他人提过。

    每次来这里,孟子邻总会照着石壁上的指引有样学样,口中念念头词,什么“银海生花”、“引新吐故”、“袖里玄机”、“洗心换骨”之类,都是跟随东山先生学到的一些四字词语,他自己却也不懂。

    终于有一天,他一如往常来到这里,跟着石壁上的指引装模做样地练功,突然大吃一惊:

    “我的手呢?!”

    “我的腿……啊?”

    只见孟子邻仅剩一颗头悬在空中,四下张望,到处寻找自己的身体。就在他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余光一扫而过,发现了一个更为蹊跷的现象:那尊石兔去哪了?!

    孟子邻仅剩的脑袋“嗡”的一下,呆呆地浮在空中,但是他却能感到自己后背发凉,生出一身冷汗——虽然他连自己的身体都看不到。

    就在这时,孟子邻听到一串窸窸窣窣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于是一动不动,眼珠左右转着,聚精会神地推测声音的来向。

    “竖子小儿!占我仙洞,偷我法术,你可知罪?”说话声掩盖了脚步声,反而让他不那么惊恐了。

    孟子邻语无伦次,直喊“仙人饶命”。

    “念你无心之过,我且饶你,但是,你要应我三件事情。”

    孟子邻听到要饶了自己,只想把自己的身体找回来,于是满口答应。

    这时,他的面前显出一个人形轮廓,渐渐清晰,发现与之前看到的那尊石像完全一样——正是兔神本尊。

    兔神抬起右手,对着孟子邻在空中只是一挥,失去了的身体立即显现出来。

    孟子邻颓然倒下,瘫软在地,一副惊恐过后如释重负的表情。

    孟子邻从兔神口中得知,原来他无意中练习的这个,即是可以隐身的融气之术,由鉴玄道人所创,后来此术曾被凡人盗取,习得之后行不轨之事,以至于震惊天界,所以不再传人。

    为此,鉴玄道人焚掉与之相关的一切经书,融气术就此消失。

    然而,心有不甘的鉴玄道人又希望有人能悟得其中玄机,为天地正道所用,于是便将融气要领以肉眼无法看到的灵气刻在石上,藏于日沉山,并安排自己的关门弟子在此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