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探案山海经:神隐谜局 » 第八章 日沉山碑林显灵息

第八章 日沉山碑林显灵息

    孟子邻眼前的这个兔神,即是融空术的最后一位传人。

    实际上,石壁上的融气要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为“化无”;另有一部分需得兔神亲授,是为“生有”。

    心术不正之人,即使从石壁上习得,也只能是凭空消失,游离在九天之外,再也无法复原。

    兔神暗中观察孟子邻已久,见他是可造之才,便决心将融气术倾囊相授,这才有了引他入洞的前事,并授以“生有”术式。

    当时,两人约法三章:

    第一,你我之间不曾有一面之缘,更无师徒之情,所授之术乃鉴玄道人之托,故不可与任何人提起关于融气术、鉴玄洞的一切事宜;

    第二,法术行于人间,本已不为天道所容,然此番授术亦为天命,故得之后,不可行有悖人间的一切不轨之事。

    孟子邻听得云里雾里,暗中总结出“不对人说,不做坏事”的中心思想,满口答应,又忙问第三件是什么。

    兔神缕了缕耳朵,说“这第三件事情嘛……,以后自会知晓。”

    当孟子邻想继续追问时,却发现兔神已然消失,刚才还置身在山洞里的他,此时已经站在了碑林之中,四处搜寻,再也找不到刚才的那个洞口。

    就这样,孟子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学到了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法术。

    这法术在他看来,除了偷窥跟踪,好像也做不了什么。而兔神又说,“法术行于人间不为天道所容”,让孟子邻一头雾水。

    不过,对他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再对碑文中光怪陆离的记载将信将疑,算是彻底颠覆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后来,孟子邻之所以拜东山先生为师,正是因为他有过鉴玄洞里的经历。

    孟子邻掌握了融气术这事,东山先生本是知道的,但是并没有深究细节,好像彼此心照不宣。

    以他的能力,想知道事情的原委也不是难事,没必要当面追问,只说这是旁门左道,明令孟子邻禁止再用。

    从那以后,打发黑夜的无聊时间,就代之以去人间之外的地方帮着各路天神寻猫找狗。

    蹲在石碑上的孟子邻抬头看了看天,随后一个矫健的动作跳了下来,开始准备完成东山先生交代的任务。

    虽然已是早春,但冬天的枯草荒枝还没有被刚刚返青吐绿的勃勃生机全然覆盖,走在上面,簌簌作响的声音,让躬身游走在残碑断碣、尺椽片瓦之间的孟子邻变得格外小心翼翼,举手投足就像是郑重其事地举行古老的仪式。

    高高低低的石碑鳞次栉比、默然傲立,显得孟子邻十分单薄。

    孟子邻脚下的这个地方,正是人类的起点,文明的开始,历史的源头。

    可以想见,这里曾经幡旗猎猎迎风,鼓角呜呜长鸣,焰火升腾摇曳,先人静穆祭天。

    古老的时光,先人的信仰,如今在人间被弃之一旁,埋藏进历史的废墟,化为一座座石碑,斑驳成颓圮的模样。

    当孟子邻郑重其事地置身其中,用自认为神乎其技的伎俩施展法术时,会不会被天人嘲笑成这不过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呢?

    孟子邻无从想到这些,蹑手蹑脚地走到一尊最不起眼的四棱方碑前,环顾左右,确定四下无人,于是开始施法,将身体从魂引转到灵引状态。

    这样,不仅能保证凡间的人们无法看到自己,而自己却可以看到凡间万物,还能感应到普通人无法觉察的存在。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孟子邻以方碑为起点,先是左数十二步,然后右转数八步,站定。双目微闭,十指交叉、相互扣紧,伸出两个食指,口中念念有词。

    随着村子里的灯火渐次熄灭,整个村庄仿佛堕入无边的黑暗,只有星隐河如游龙一般,盘亘在村里。

    在孟子邻面前,每一块石碑都开始澄明起来,字迹清晰可辨。

    正要搜寻记载的女丑之尸碑文,孟子邻忽然感觉身后一股灵息袭来,犹如头顶上方有双眼睛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不禁毫毛直竖。

    转头望去,发现在不远处的一尊石碑上,一只白猫蹲坐在盘龙碑首的顶端,冷冷地俯视着孟子邻。

    玉轮当空,清澈的月晖直泻下来,白猫被笼罩其中,就像包裹了一层冰霜,寒气逼人。

    孟子邻看到这只白猫,心里如有千万只帝江奔腾而过,直挺挺地僵立在原地,四目对峙。

    他不确定这只猫是偶然出现,还是等待已久,甚至无法完全确定它是不是能看到自己——按说是看不到的,除非它和自己一样——

    孟子邻早就忘了调整站姿,只是单把身体扭了过来,一动不动。

    如果,接下来孟子邻占了主动权,此时的他就是按兵不动;如果陷入被动局面,只能说是坐以待毙了。

    正犹豫间,这只猫轻盈地俯身而下,绘出一幅在银色月光里翩然起舞的画面。

    孟子邻的目光还停留在半空中时,白猫已经倏然着地,落在他的身后。孟子邻正想转身,只听身后一串脚步声由远及近,然后停了下来。

    孟子邻这才犹犹豫豫地回转僵硬的身体,却发现是在他的身后出现了一名女子:

    鲜眉明眸、粉面含春,一袭白衣、盈盈伫立,裙裾飘飘之间带着点仙气。

    脚下站着他刚才看到的那只白猫,依旧冷冷地盯着孟子邻。

    “龙……龙书仪?!你怎么……怎么……你……”孟子邻错愕万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龙书仪粲然一笑,明眸弯月一般,扬声一句“哼——”,带着点娇嗔地努努嘴,走向前来。

    “啊……你——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呃……不对,你——能看到我?莫非是……那只猫……”

    一时间,各种谜团在孟子邻脑子里打转,说起话来脑子跟不上嘴巴,语言在唇齿间磕磕绊绊、步履蹒跚,显得语无伦次。

    龙书仪并不打算给他解谜,开门见山地点评孟子邻刚才的动作:

    “嗯……这次显然是有点长进了,姿势规范了许多,至少……精力集中,竟然都没注意到有人在一直跟踪你?”

    似褒带贬地一番点评,反手又抛出一个跟踪的谜团,让孟子邻应接不暇:“跟踪?你?”

    龙书仪走近孟子邻,绕着他从上到下地审视着,并不理会他的发问,只顾打趣:

    “看不出来,换了一身行头,的确是有点样子了,不像某人,穿了龙袍也不像太子……”

    的确,如果不是东山先生在云水村的威望,孟子邻在村民的眼中,不过是一个不知道生父是谁的野孩子——他母亲也不知道,虽然她未曾与丈夫之外的任何人有染——连东山先生给他起的“孟子邻”这个名字,村民都觉得是有辱斯文。

    尤其是朱家,如果不是碍于东山先生的情面,朱家决然会出手干预孟子邻使用这样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