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人在秦时,唯一传人 » 第6章 没事,我教你

第6章 没事,我教你

    入了村口。

    谷翊直奔村头左侧的里正家而去。

    战国后期,各诸侯国已普遍实行不怎么完善的郡县制。

    此前,卫国因倒头附庸秦国,从而惹怒魏国,引来了灭国之祸。

    而后沦为魏国封君,彻底沦为魏国的附庸。

    早在卫国附庸秦国的时期,或许是为了再度崛起吧。

    卫国效仿秦国,于全国范围内,实施秦国的乡里制度,以五家为伍,两伍为什,十什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

    但,卫国终究不是疆域庞大的秦国。

    乡里制度,空有其名,而无其实。

    就好比眼前的泮源村。

    村内明明只有三十六户人家,却背着实有百户人家的一里之名。

    倒不是里正或是上一级的亭长弄虚作假。

    而是整个卫国朝廷的官员,都是如此。

    因为他们奉行的乃是君王的几近明示的命令。

    为了给他国种下卫国人口较多的映象。

    卫国的户数,按照男丁的数量多寡而变化。

    泮源村三十六户人,不多不少,刚好一百个男丁。

    其中甚至包括了几岁的孩童。

    因此,才有了三十六户人一里的情况。

    而这样的情况,整个卫国境内,比比皆是。

    当然,卫国没有像秦国一样,强迫家中有多个男丁的百姓分家。

    虽然卫国在户数上举国作假,但是在有多个儿子的家庭分家这方面,十分宽容。

    反正不管你们分不分家,只要有一个男丁,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

    分与不分,区别不大。

    强迫百家分家,也就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给百姓留个亲民官的映象。

    ……

    “什么?小先生你要教村里的孩子识字读书?”

    里正家,刚刚五十岁,在这个年代已是高龄的里正许理震惊发问,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问话时紧张的甚至全身都在颤抖,生怕听见否认的话。

    学问,在这个年代,与人上人是可以直接划等号的。

    这儿,不得不再说一次,卫国效仿秦国官制,只是空有其表。

    像秦国以吏为师这一点,卫国还是没有学来。

    不是不想学,而是学不到。

    国内的读书人是有数的,其中大多数又都是贵族和世族。

    贵族和世族维护巩固自己地位的关键,就是家传的学识和收藏的书籍。

    为了自身的地位,各国的贵族和世族无不想法设法垄断学问。

    哪会干出把学识传授给无名无姓的普通百姓的事。

    加之,卫国被魏国灭国后,又沦为了魏国的附庸。

    岂敢实施魏国否定的“以吏为师”。

    所以啊,当谷翊说明自己的来意之后,许理才会显得如此激动。

    谷翊无奈摇头:“不是,我的意思是,我提供书卷,由你来教。”

    即便是被否认,许理仍雀跃不已。

    他哪能不明白,书卷的重要性。

    “可是,我认识的字……”许理从书卷的兴奋中脱离,心神回归现实后,瞬间变得十分颓废。

    作为里正,乡里制度中的底层吏员,他肯定识字。

    但识字真心不多。

    “没事,我教你。”谷翊摆了摆手,很是大气。

    不待许理接话,说起他的布局,“……”

    简而言之。

    就是他教里正,里正教什长,什长教伍长,伍长教伍内青少年孩童。

    一卷书卷一卷书卷的来。

    许理嗤笑一声,道:“小先生,咱们乡里就这么个情况,一里哪来的十什长、二十伍长,我这个里正,不过也是个凑数的。”

    “没有,里正就不能让他有吗?”谷翊反问道。

    “小先生的意思是……”都说人老成精,诸侯国互相攻伐的乱世中活到现在的许理,五十几年光阴,可不是在这偏安一隅的泮源村中渡过的。

    卫国三十五前到五年前的三十载岁月中发生的大小战事,他都有参加。

    相应的,他见识过其它诸侯国的城郊乡野,平民百姓、等等。

    “一里非得是十什不成?”谷翊扬了扬下巴。

    下巴所指的方向,乃是距离泮源村最近的一个村庄所在的方向。

    若是再远个十二里,则是卫国与魏国边境之间的“野人”所生活的区域。

    “老夫……”许理迟疑不已,低头沉思个中利弊。

    他早就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可他,还是低估了谷翊的野心。

    数息过去,等他做好决定时才发现,谷翊已经离开了房间。

    其刚刚站立的地方,放着三卷书卷。

    “呵~”许理自嘲轻笑,“终究是老咯。”

    ……

    离开泮源村,谷翊便回了泮宫。

    入学泮宫的半年来,他接触最多的泮宫之外的人,当属许理。

    对其品性,了解颇深。

    他知道,许理会应下他所说的事,且全心全意为之付出。

    不出所料。

    第二天。

    许理便带着村里仅有的四个什长,以送嫩毛竹的名义,来泮宫向他请教他昨天送的三卷书卷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内容。

    谷翊耐心为其解答,言明其无需心急。

    等泮源村内步入正轨以后,再寻昔日袍泽,传学书卷于无尽乡野。

    而后。

    许理每三天,就会来一次泮宫,或送菜粮、或送竹子。

    每次来都会待很长一段时间。

    其学习的速度,令谷翊这个前世接受过现代化教育的高材生,汗颜不已。

    不得不拿出许理是古人,学古文必定会比他这个现代人要强的理由,宽慰自己。

    寒来暑往,时光荏苒。

    泮宫的书卷,一卷卷流向许理之手。

    又经许理之手,誉于泮源村什伍长与众百姓之手。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泮源村一家有多名男丁的人家,开始向附近村落分家搬迁。

    而且,从来没有两名男丁搬去同一个村落的情况发生。

    同样,也有附近村落的人向泮源村搬迁。

    且搬迁的情况,以泮源村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波及,并愈演愈烈。

    ……

    转眼之间。

    谷翊入学泮宫已有两年零十个月。

    期间,谷翊外出的次数愈发稀少。

    猎杀罗网杀手的频率,也愈发低廉。

    甚至是时常故意纵容罗网杀手深入泮宫刺探。

    当然,这些蜘蛛离开之时,谷翊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他武学造诣的进步。

    在九阴真经不间断且永久性的提升他全方位资质的助益下。

    他能驭使的生物,从单一的蜜蜂,延展到了所有飞禽。

    不限种类,却限数量。

    尽管能够驭使的鸟类数量有限,但可以控制世间飞禽的天赋,仍令人欣喜若狂。

    ……

    这日。

    谷翊刚送走前来借送竹子之名来请教学问和乡里发展的许理。

    就见大早上出去的师傅,一脸沉重的回来了。

    “小翊啊。”陈干挤出一个十分僵硬的笑容,站在泮宫大门口,抬头仰望大门上的匾额。

    “师傅?”见师傅一直怔怔望着匾额,谷翊出声叫道。

    陈干头也不回,目光依旧停留在匾额之上,“小翊,为师能否求你一事?”

    谷翊连忙说道:“师傅吩咐即可,翊怎敢当‘求’之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