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人在秦时,唯一传人 » 第7章 诞生

第7章 诞生

    “汝可愿承吾之志?”陈干盯着徒弟看了足足一柱香的功夫,才开口问道。

    作为师傅,他非常了解徒弟的才学。

    更清楚,徒弟唯有去往战国七雄的舞台,才能施展其才其学。

    如同商鞅、吴起、吕不韦那般。

    扪心自问,陈干丝毫不觉得,徒弟比卫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大才逊色。

    就拿尚且在世的吕不韦来说。

    其“奇货可居”的荣光,或许是千古唯一。

    那他徒弟所造竹纸,难道就亚于一次成功的选择吗?

    吕不韦奇货可居时是什么年龄?谷翊造竹纸之时又是什么年龄?

    卫国数百年来,不是没有大才,可惜一个都没留住。

    如今只得一城之地,苟延残喘。

    生于斯,长于斯。

    陈干怎么也撇不下自己的国家,而自己却又无能无力。

    如果卫国有一个如秦之商鞅、魏之李悝、齐之邹忌、燕之乐毅……般的大才。

    国富民强。

    未尝不可。

    可,天下大才,哪个愿意入仕小小的卫国?

    卫国本国……

    陈干所见所闻的有才之士,莫过于自己徒弟。

    为毕生夙愿,求一求徒弟,又没什么丢脸的。

    唯独……

    谷翊沉默半响,拱手道:“愿。”

    “是为师……”陈干闻言大喜,脸色又快速化为羞愧。

    “师傅无需如此,卫国也有卫国的好。”谷翊打断道。

    这话倒是不假。

    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好。

    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重要性不可谓不强,到最后又落了个什么下场。

    秦国,如今吕不韦独揽大权,楚系一脉在旁虎视眈眈,还有军方的老牌将领、秦国宗室力量和随时准备下场的阴阳家在卧。

    如果不投靠其中一方,怕是连秦王的面都见不上,就会与世界拜拜,再甭说是大展拳脚。

    楚国,春申君与四大家族,斗的也挺狠。

    齐赵两国都有一个君王十分信任的奸佞权臣。

    魏国,大将军与大司空争雄。

    韩国,夜幕一手遮天。

    燕国,太子和雁春君斗的也够累的。

    而且,山东六国这一代和后一代的君王,没一个够看的。

    别说是圣明,守成之君都不够格。

    呆在小小的卫国,国小事少,没几个上得了台面的势力干涉。

    既不耽误他继承父亲与师傅为国为民的志向,又不影响他闯荡江湖的梦想。

    好吧,谷翊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人活一世,顺心如意的事,又有几件。

    能在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屈从中,证明自我,登临高峰,又何尝不是成功。

    不过是起点不同罢了。

    “好,好,好。”陈干接连三个“好”字,掺杂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我托昔日故友,替你在朝廷中枢谋一介差事,后面的路,就得你自己去走了。”

    “师傅,我想先去底层做什伍之长,泮源村就很不错。”谷翊回绝道。

    “既然你有自己的打算,那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陈干轻笑道。

    两人的口中,丝毫不提及谷翊的年龄,未达到出仕的基本要求。

    任何时代,规矩,往往会赋予那些无法凌驾于规矩之上的人。

    ……

    两人结束交谈。

    谷翊一个下午都待在泮宫内的造纸设施中。

    翌日,清晨。

    谷翊着一袭青衫,在陈干的目送下,去了泮源村。

    一入村口。

    谷翊直接去了许理家。

    一见面。

    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来意。

    “在下想在许里正手下谋一伍长,还请许里正,不吝赐教。”谷翊笑语盈盈的说道。

    许理笑道:“小先生莫言折煞老夫,两年前,老夫就已为小先生留下一伍长之身。”

    这还真不是谷翊的安排,而是许理自行主张。

    许理觉得,野心勃勃的谷翊,不甘于在中枢任一介信人指使的胥吏。

    中枢之外。

    县令之位、乡亭之长,作为饱受打压的陈干的徒弟,谷翊同样无法出任。

    唯有里正什伍之长,可供其选择。

    只有最底层的三道台阶可走,与其寻人求取倒数第二、第三阶,还不如从最底层的台阶开始。

    “多谢许老。”谷翊轻笑道。

    “村口四家,皆为老夫子侄,加上泮宫谷家,正好五家。”许理毫不啰嗦,直奔主题。

    “嗯~”谷翊点头转身出门,自己去找人。

    许山、许河、许清、许平。

    许干的四个侄子,皆在三十左右。

    村口左侧第一家,许平家,堂屋。

    “我记得许平你是木匠?”上首落座的谷翊侧首问道。

    “对。”许平一脸憨厚,第一个被点头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地里讨不出吃食,学了个添肚子的活计。”

    谷翊转头又看向剩下的三人,问道:“你们三个有没有会打铁的?”

    “我经常给村里的铁匠打下手,会一点,但手艺不是很好。”许山闷哼哼的接道。

    “会一点就行。”谷翊展颜一笑,从袖中掏出几张叠起的竹纸,一一平摊在地,说道:“你们看看,这东西能不能做出来?”

    “这是……犁?”许平疑惑道。

    他们四人早就听许理说过谷翊有朝一日,可能会任伍长的事。

    原以为谷翊只是当个吉祥物,当几天,再当些日子的什长,就会晋身离开。

    现在看其这副架势,像是要“大干一场”啊。

    论学问,他们自问不如,直白点来说,连可比性都没有。

    但论庄稼的相关事宜,谷翊连给他们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四人面面相觑半天,用眼神完成交流。

    反正现在是农闲时候,陪小先生玩玩也没事。

    就当孝敬许理这个长辈,感谢谷翊这两年多来对他们的照顾。

    泮宫近三年来,收购竹子与日常生活用品的行径,叫整个泮源村的百姓,困顿的生活,好过了不少。

    而且许理隐隐绰绰的给他们提醒过,他们能有机会识字读书,与谷翊,关系匪浅。

    说干就干。

    在谷翊指手画脚的刻意指挥下,别具一格的竹纸和三视图,为四人选择性的无视。

    大半天,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犁盘,一个个部件新鲜出炉。

    很快,这个世界的第一架曲辕犁,就此诞生。

    酉时六刻。

    谷翊不顾天色,催促着四人扛上曲辕犁试试效果。

    干活最多的许平,犹豫劝阻道:“小先生,这都黄昏了,明天再试,也不迟。”

    “稍微试一试而已,要不了多久。”谷翊铁了心似的说道。

    “牛刚喂上草料,这会去耕……”年岁最长的许河说出不易,四家一共才一头耕牛,试一下犁的,又不好张口借别家的牛。

    谷翊打断了许河陈述不易的话语,一副我行我素的姿态,“没事,人拉就行。”

    见状,四人无言以对。

    唯有应付。

    找了几根麻绳,四人扛上犁出门,做好了腰酸背疼的心理准备。

    扛犁背绳的五人,一出门就惹得村内结束一天忙碌的百姓,侧目而视。

    有些与许平四人熟络要好的,直接尾随五人而来,遥遥高声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