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人在秦时,唯一传人 » 第19章 必须得有

第19章 必须得有

    又闲聊了半天家长里短,摸了摸手边两个小屁孩的脑瓜子,打发走了热情的百姓。

    谷翊这才看向托人喊来的哼哈二将,“乡间当差的体验怎么样?”

    问话的间隙,人体药方鹦歌,转身向谷宅不远处的农家药铺走去,转述给哪个人抓哪些药。

    接受过特殊训练的杀手就是不一样,短时间内铭记很多十分凌乱的内容,竟然不会出现一丁点的差错。

    过目入耳不忘的能耐,谷翊即便是有九阴真经不断提升资质,也没能拥有。

    “不怎么样。”荆轲耸了耸肩膀,诚心实意道。

    “挺实诚,不过我喜欢你的这种个性。”谷翊夸奖一句,凡尔赛道:“人呢,太优秀了也不行。”

    “亭内百姓的支持,某自觉受之有愧,周边十里八乡的拥戴,弄得我有点寝食难安。你们说,我该如何是好?”

    “呃~~”荆轲见识过谷翊小露一手背后蕴含的恐怖实力,没敢翻白眼,但属实无言以对。

    韩申闭眼平复凑人的冲动,自我劝解,是真打不过,忽然,灵光一闪,诧异破声道:“大人晋升乡啬夫了?”

    “乡有秩。”谷翊挺直腰板,鄙夷道:“泮源亭的十里,是实打实的百户,而不是男丁凑数的百户。整整一千户,还没个五千人?”

    荆轲直白道:“悬。”

    谷翊眼睛一瞪,气的眼睛快喷火了,作为下属不拍马匹也就算了,居然连配合上官都不干,“身为亭之吏员,别告诉我你不知道亭里有多少人?”

    “不知道。”荆轲果断摇头,他这两天一夜净顾着证明自己了,哪来的功夫去统计人口。

    韩申见目光投向自己,连忙摇头。

    谷翊上官姿态十足,一本正经道:“听好了,泮源亭,一千户人,有五千零八人。”

    “噗嗤……”荆轲一不小心笑出了声。多八个人,有必要说的这么郑重其事吗?见谷翊板起脸,强忍着笑容,艰难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

    “三天之内,你俩要是坐不上乡佐、乡游徼的位子,就不用留在这儿了,你们师傅应该能给你们找个更适合你们的官身。”谷翊说出叫二人来的原因。

    给两人安排亭佐和求盗,他还能用自己长时间耕耘的威望硬来。

    乡级吏员,涉及到了一些小贵族,他的名头,有点不够用。

    辛苦绸缪的两年,的确培养了一批比较可观的苗子。

    但,也仅仅只是比较可观,是苗子而不是可以直接取用的材料。

    泮源里的青少和搬迁去外村的青少,只能填充到各里内,再往上提拔,会破坏他定下的胥吏学识的硬性要求,等于他自己打自己的脸。

    韩申问道:“乡级的吏员没有学识要求了吧?”

    “有,必须得有。”谷翊冷哼道:“乡卒六千,乡佐、乡游徼七千,乡三老八千,乡有秩九千。”

    “如果仍旧奉行,我们升任,泮源亭空缺的亭长、亭佐等职,亭内依旧有人能够胜任。”荆轲客观道:

    “泮源亭所属清水乡其它九亭,亭级吏员十有八九都得降为什伍长,里级及以下胥吏,大部分都得卸任。”

    胥,什长也;吏,治人者也。

    直到汉朝以后,“胥吏”一词,才渐渐开始单指底层差役。

    谷翊罕见的正经正色,“《荀子·王制》篇,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卸任的零星胥吏的不满,于滚滚民意前,无足轻重。”

    “轲受教。”

    “申受教。”

    荆轲、韩申先后拱手弯腰,由衷倾佩。

    庶人与贵族,向来存满争议。

    前者,只是百家言论与各诸侯国口中的首重;后者,才是现实生活与实际政令的要害。

    商鞅给了平民一条晋升的路,然后……他死了!

    诸如此类的例子,战国七雄都有。

    血淋淋的前例和倍受打压的现状下,谷翊还敢毫不犹豫的选择平民百姓,着实令人敬佩。

    “大人,有件事,我不知如何去做,还请大人指点。”韩申自顾自的说道:“对于乡内十亭各级胥吏的识字之数,是否有哪国文字的限制?”

    “知晓不同国家同一个文字如何书写,只能算一个字。”谷翊强人所难,明知几千的要求实际上只是一个大概的界限,不可能那么精确。

    但这与他提出强制性的要求并不矛盾。

    就像键盘侠们号称的一个小时,里面掺有五十几分钟的前戏一样。

    他说一千,又不会亲自去确定是不是真的有一千,说起来响亮就行。

    战国时期的文字,大体上分为两类。

    秦国文字和六国文字。

    六国文字,顾名思义,指的是东方六国,韩、赵、魏、齐、楚、燕的文字。

    此外还囊括了中山、越、滕等小国的文字,与金文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笔画的随意简化,形体结构极为混乱。

    秦国文字,接近于正统的西周和春秋金文,比较严谨统一,后世史书称之为“籀文”或“大篆”。

    战国文字,又因地域的差异可以细分为五类。

    一,齐系文字,主要是齐、鲁、邾、滕、薛、莒、杞、纪、祝、倪、任等国使用,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东方文字体系。书写者任意,异体字繁多,装饰笔画醒目。

    二,燕系文字,主要是燕国使用,特异的北方风格,燕系文字比较稳定。

    三,晋系文字,流通于韩、赵、魏、中山、东周、西周、郑、卫等国。结构修长,笔画细劲。

    四,楚系文字,楚、吴、越、徐、蔡、宋等大国以及汉、淮二水之间星罗棋布的小国使用。字体颀长,有特殊的形体,特殊字体。

    五,秦系文字,主要指秦国文字。它更多地继承了西周文字的遗风,比较稳定。后来发展出规整和潦草两种类型。

    说大体分为两类,是因为秦系文字与其他六国文字的区别。秦系文字,字形保守,有西周文字的特点;六国文字大胆革新。

    此外。

    各类文字,还有个正俗之分。

    正体指的是官方使用的文字形体,由古文字演变而来,书写端庄、形象、规范。

    俗体指的是日常使用的文字形体,由正体省改而来,书写简捷、抽象。

    因为俗体书写较为容易,所以它要比刻板的正体字,流行更广。

    而且,流行的俗体字,对正体的冲击很大,致使整个战国时期的文字,明显地体现出省改严重、草率怪异的特点。

    韩申的一问,与其说是区别晋系、齐系等不同种类,还不如说是正俗之分。

    盖因,他发现,如今泮源亭的各级胥吏,使用的文字,大多数是晋系俗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