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仁宣间 » 第十三章 幼军

第十三章 幼军

    壬午月丁酉日(五月廿九)

    太阳照常升起,阳光重新回到了人间。太子今天要向景州前行。离BJ越来越近了,但是仍然未出山东地界,危险依旧还在,甚至说对手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而他们的攻势会越来越猛烈。

    太子过了太平驿,下一站就是德州的安德马驿。德州,古称安德,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京杭大运河有140多公里流经境内,在历史上曾经是重要的漕运通道。由太平驿到安德马驿,要路经安乐镇。出了镇不远处有一个古寺,寺前有一个茶摊。张阿牛口渴,叫嚷着要喝茶。太子觉得此处安静,传话下马休息。张阿牛等不及茶凉,从卖水处要了两瓢凉水解渴。众人看那古祠名为四女祠,已有些残破,香火不多。喝茶闲谈中,卖水老者向大家介绍了四女寺的由来。

    安乐镇又称为四女寺,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当时是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又是进京驿道的必经之地,水陆交通发达,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经济繁荣。历朝官府设漕运、盐铁、税收、商业等多个管理机构于此,故有“恩县二衙”之说。镇名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汉景帝时,此地住有傅氏夫妇,乐善好施。膝下没有儿子只有四女,个个聪慧孝顺,来提亲说媒的人络绎不绝。可是四女为侍奉双亲,都劝姐妹出家自己矢志不嫁。她们每个人在门前种植一棵槐树,相约槐枯者出嫁,槐树茂盛者留家侍亲。大姐为达到让他人出嫁自己留家的目的,暗自用开水浇灌别人的槐树,结果被发现大家都相互效仿。谁都没有想到,四棵槐树愈加茂盛,四女都留下侍奉双亲。她们昼夜诵经,祈祝二老长寿,感动了仙人。后来,四女修道成仙,举家超升。后人为纪念她们,遂修建了四女寺。

    众人听过故事,喝过茶水,虽然羡慕着神仙,但是修仙之道绝非坦途,不是正如他们一行步步艰辛吗?怀揣感悟和憧憬,喝过茶继续赶路。没有走多远,前面是一个小山岗,有一片小树林。大家刚进树林,就听得一声哨响,前方和两侧冲出一群黑衣人,足有百八十人,都是二三十岁小伙子,动作敏捷,队形整齐,与铁老大那群乌合之众有云泥之别。还有一队人马,悄悄地抄截后路。为首的是一个壮汉,黑帕罩面。后面暗处站着一人,身穿长衫,罩面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显得与众不同。何两生隐隐感到,这双眼睛很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

    壮汉回头看了一眼长衫之人,转回头来大喊一声“上”,率领着黑衣人直接冲上来,手中舞动着刀枪,远处还有二十来人开弓射箭。太子一行很奇怪,这帮强盗连场面话都不讲,直接就拼命,难道不是为财而是要命?

    东宫四杰围住太子和小金子,拨打雕翎。胡安摘下弓箭,射中了两人,但是他们借助树木的掩护,很难射到。何两生、张阿牛手里握住宝剑、三股叉,准备近战。黑衣人借助树木,不断逼近。张阿牛冲到林中,找黑衣人动手。这些黑衣人,论伸手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他们三五成群,似乎结成一定的阵势,相互配合,有攻有守,颇有章法,一时间难以将其击溃,倒让自己满头大汗。何两生没有随便出手,而是想要擒贼先擒王,使出轻身功夫,向壮汉扑去。壮汉身前有十几个黑衣人,前面有几个人手握弓箭,中间几人一手持刀、一手拿盾牌,后面几人拿着长枪。

    何两生刚刚跃起,弓箭就已朝他集中射来。他挥剑拨打,身形不免受到制约。他腾身飞跃上树,在树间纵跃,树枝抵挡了部分弓箭。黑衣弓箭手见无法阻挡,转身撤到一旁,刀手和抢手立刻成一个圆形,将壮汉围在中央。何两生纵到附近,从树上跃下,要冲破对方防御。他举剑直刺,面前的刀手半蹲,以盾防守,用刀攻击下盘。后面的抢手,持枪就刺他的前心,两旁的抢手一同出枪。何两生大吃一惊,纵身后跃。黑衣人并不追击,依旧防守,从旁边又冲出十来人,前来夹攻何两生。何两生知道正面不好冲进去,时机转瞬即逝,一会儿来的人多,自己更难得手。想到这里,他丹田发力,高高跃起,从刀手和抢手头顶飞过,直刺壮汉的头顶。壮汉嘿嘿一笑,双手舞动镔铁锏,一锏磕剑,一锏撩面门。宝剑和镔铁锏在空中相撞,何两生就觉得一股大力从锏上传来,知道对方内力竟然高于自己。他不敢大意,借助兵器撞击的反弹之力,借力使力,腾身跃到另一侧树上。

    太子见对方人手太多,后方截击的人还没有完全收拢,又见何两生、张阿牛占不到便宜,恐他们发生意外,急忙高呼道:“两声、阿牛快退回来。我们退后去,到四女寺去。”何两生、张阿牛反身退回一处。众人知道对方人手太多,很难硬冲出去。此处没有遮掩,很是吃亏。因此,调转马头,往外就冲。合围的黑衣人刚刚到位,太子诸人的马队就已冲到。张阿牛冲在最前面,有个黑衣人挡在前面,被他一下子插在三股叉上,挑起来甩到半空,好一会才甩到地面,成了一个肉饼。其余人被他的神威镇住,不敢靠前。太子一行直冲出去,他们在后面紧紧追赶。

    来到四女寺前,众人直接催马进入山门。大家跃下马匹,李荣和杨荣上前关闭寺门。关闭前,杨荣不忘向卖水老者喊一声:“老丈,快逃命去吧。”寺门刚刚关闭,黑衣人已经远远地冲过来。太子令小金子把寺内的僧人集中到安全的地方去,再看看有没有后门。

    胡安要上山门顶上阻击敌人,可是不会轻功。他喊来张阿牛,学着他的腔调:“好朋友,你能把我扔到山门顶上吗?”张阿牛看看山门,又悄悄胡安“好朋友,小心我给你扔出去。”何两生听见,飞身纵上山门,对张阿牛说说:“你扔吧,我来接着。”说完,张阿牛双手抓住胡安肩头,往前一送,就扔了出去。何两生在上面伸手接住胡安,正落到瓦坡之上。胡安藏身在屋脊之后,张弓搭箭。有几个冲在前面的黑衣人离山门不到十丈,张望着往前试探。胡安看了看距离,心里有数,张手就是一箭。不愧是神箭手,正中最前面黑衣人胸口。旁边的人一愣,没有想到寺庙里有神箭手。一愣神的功夫,胡安第二支箭出手,又中一人胸口。后面的人大哗,纷纷散开,找隐蔽之处。

    黑衣首领见状,喊来十来名盾牌手,以盾牌为掩护,组成一排,向前慢慢移动。胡安久经战阵,见盾牌护住了头身,脚下露出一点点。他计算着黑衣人的步伐,瞄准一名黑衣人的脚部,看准时机,又发一箭。这一箭,正中黑衣人的脚面。黑衣人一只右脚并钉在地面之上,痛得惨叫不止。其余几人骇然,赶紧收紧脚部,整个人都藏在盾牌之后。只是这样,行动更加缓慢。胡安见盾牌手掩护得毫无破绽,一时也没有了主意。

    何两生对胡安说:“我去破其盾牌,你帮我掩护。”说罢,飞身从山门上跃下,以轻身功夫几个跳跃就已到了盾牌手前面。盾牌手训练有素,由一排直线队形,自发围成了两个圆圈,盾牌形成了两个坚固的半圆。何两生与武林高手有过交手,但是向这样类似于军队的阵法,却是很少遇到,不免迟疑,不知所措。两个盾牌队形缓慢移动,继续向前行进。何两生用剑试探着去刺盾牌,盾牌手相互支撑,刺在盾牌上毫无作用。他用脚去踢盾牌,同时伸出两三把钢刀,即使踢到盾牌亦不免受伤。他腾身而起,要在盾牌上方突破,盾牌里五六把钢刀指向空中,封住了攻进去的空间。远处黑衣人的弓箭手,偷施冷箭,何两生还要兼顾,不住拨打。

    正在两难之际,寺门打开一条缝隙,张阿牛抱着一根圆木从里面冲出来,就像拿着一根木棍一样轻松。何两生见此情景,已知其意,不禁会心微笑,心想这莽汉有时候倒是心思灵巧。张阿牛猛冲到盾牌阵型之前,毫不减速,用圆木一端撞击盾牌。他本就是天生神力,又有猛冲的惯性,迎面的盾牌手哪里抵挡的住,直接被撞飞,同时还撞到了身后的一个盾牌手。张阿牛圆木左右一扫,两旁的盾牌手无不倒地,只有一瞬间的功夫一个盾牌阵型就被攻破。他不管地上翻滚、呻吟的黑衣人,抱着圆木冲向另一个盾阵。这一次,他抡起圆木,从侧面猛击。首当其冲的一面三个盾牌手同时被打倒,同时撞倒了后面的盾牌手。盾牌手哪敢再战,踉踉跄跄逃回阵中。张阿牛瞬间就破解了盾阵,极其得意,将圆木立在当场,哈哈大笑:“好朋友们,过瘾啊过瘾!赶紧再来几个,咱们今天好好玩玩。”真是有如天神下凡一般,威风凛凛、豪气干云。

    这时,众人听到“啪”的一声脆响,随即沉寂无声。过了片刻,忽听张阿牛大喝一声,如同炸雷:“好朋友,不好玩!”说罢,直挺挺后仰倒下。何两生冲上去,只见张阿牛胸口上插着一直利箭,人已然断气。再回头,见数十步外有一个长衫人影闪到一颗树后。何两生料想定是此人暗中偷袭,不禁怒火中烧,悲痛欲绝,横剑冲过去。黑衣人乱箭齐飞,盾牌手和枪手结成阵型,严阵以待。何两生冲到树旁,长衫人已不见踪影。何两生气急,就要冲入敌群。此时,身后有人拍他的肩头。何两生回头挥剑,想自己悲愤之中,竟然有人偷袭到身后而毫无知觉。身后人道:“是我。跟我回去。”何两生细看,原来是唐仰吾担心他孤身擒敌有危险,特意冒险劝他回去。何两生恨恨地望着黑衣人,转身同唐仰吾回归四女寺。

    此刻,杨雄等三人已将张阿牛尸身枱回寺内。胡安早已跳下山门,细看之后断定杀伤张阿牛的不是普通弓箭,而是神机营的神箭。只是神箭管理极其严格,别说在江湖中出现,就是军中其他部队都难以可到,这群土匪怎么拥有?众人围绕张阿牛身旁,没有一声言语,但是每个人心间都是沉重异常、伤心不已。虽然相处只有短暂数日,但是张阿牛天真烂漫,心地纯洁,又天生神威,数次挽救大家性命。每个人念起他的好处,更加悲痛。太子暗下决心,等此间事了,将其厚葬,赠大汉将军封号。胡安令杨雄和李荣将张阿牛抬到一间空房,自己和唐仰吾等人跃上墙头,准备应对黑衣人攻击。太子将小金子叫到一旁,面色凝重地吩咐他要做的事。小金子听后,从包裹里拿出一个铜管。他找了一个空场,将铜管上方的铜塞拧掉,露出了一个绳焾,另取了火折子点燃绳焾,咚的一声,铜管冒出一股烟火。随后,天空中响起一声炸雷,腾起一团紫色的烟,经久不散。

    黑衣人已经趁机悄悄掩杀过来。他们没有一拥而上,而是派出了一二十人的小股部队,看来意图试探性进攻。盾牌手在前,长枪手跟在身后,两人一组,弓箭手依靠障碍物掩护。众人刚一露头,黑衣人的弓箭就连环射来。胡安隐在山墙后,瞧准时机,射翻了几个黑衣人。再想射敌,箭矢已经用完了。其他人只能近战,只有他可以远战。黑衣人看到寺内不再放箭,胆子逐渐大了起来,前进的速度明显加开,犹如黑云压境一般过来。

    何两生见胡安没有弓箭,英雄无用武之处,自己一方少了弓箭攻击,局面非常被动。他想到这里,看准了再寺门右面一片树林里有三五个弓箭手,飞身跃出山墙,使用轻身术,飞跃黑衣人,直扑林中弓箭手。弓箭不断,但是那里伤得到何两生。他几个腾跃,就已经扑倒林中,犹如猛虎跃入羊群,挥剑猛刺猛砍。原本何两生不愿杀生,只是张阿牛的惨遭暗算令他痛下杀手。五个弓箭手,一个都没有来得及逃跑,都命丧剑下。何两生取下他们的弓箭,返回寺中。黑衣人弓箭手不再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以防何两生再次袭来。

    胡安得到弓箭,如虎添翼,又射翻了几人。黑衣人不得不更加小心,行动很是缓慢。黑衣人首领不愿多费时间,令旁边的一个手下,拿出一面小鼓,擂鼓督师。黑衣人听到鼓声,一声呐喊,纷纷猛冲上来。

    杨雄和李荣守在寺门口,寺门早已关闭,还用几根木棍顶着。唐仰吾和刘伯兴守在左侧,何两生和胡安守在右侧,太子和小金子作为机动力量,隐藏在众人之后。原本何两生等人坚持要太子藏在精舍里,因为他是黑衣人的目标,找不到就会给何两生等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太子坚决不同意,一定要同大家一同战斗。太子心目中的榜样是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他们都是马上天子,以武功夺得天下。在他孩童的时候,爷爷朱棣就带领他亲征漠北,体验战争的氛围,学习战争的技巧。他和蒙古铁骑曾经面对面,他曾经历过刀剑之光。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会选择当缩头乌龟?他身上流淌的是真命天子的血脉。

    黑衣人已经攻上来,四五个人用盾牌撞击寺门,杨雄和李荣拼命用身体靠住木棍,但是山门还是随着每一次撞击仿佛都要倒塌。山墙下,盾牌兵半蹲在山墙下,长枪兵奋力往前跑,临近山墙,一脚踏在盾牌上,盾牌兵猛然挺身,助力长枪兵攀上山墙。

    四女寺陷入了一场惨烈的血战。不断有人从山墙上跃入寺庙,寺门也被撞到。杨雄和李荣守在寺门口,坚守不退。杨雄一条大枪,左扎右挑,上下翻飞,成为一个屏障,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荣从黑衣人手中抢来一把快刀,从旁协助。偶有漏网之鱼,闯进寺门的都成了他的刀下之鬼。胡安被何两生送到山门房坡之上,不断放箭,策应四方。何两生守在右侧山墙,阻挡进入之敌。唐仰吾和刘伯兴各使本领,守在左侧山墙。太子抽出了防身用的宝剑,小金子拿出了手铳,守在太子旁边。

    接连有黑衣人跳入院中,何两生、唐仰吾和刘伯兴形成一道防线。他们武艺远超黑衣人,但是黑衣人训练有素,很少单打独斗,盾、刀、枪配合精妙,盾牌防守、单刀近攻、长枪远攻,威力大增。何两生等人苦苦缠斗,各出绝学才能占住优势。何两生右手剑施展达摩剑法,左手使出罗汉神拳,刀枪难以近身。他看出大枪威力虽强,但是刀盾贴身搏斗,实为大枪的掩护,所以他对大枪只是防守,集中功力猛攻刀盾。宝剑虚晃黑衣人的头顶,其举盾防御,出刀攻击,长枪趁机夹攻,何两生倏然倒地,避开刀枪,使了一招兔子蹬鹰,一脚踢到了盾牌上,盾牌手飞出去一丈多远。何两生顺势翻滚,已到长枪黑衣人脚下。长枪远攻有优势,贴身近战反受其累,何两生攻其下盘,一剑斩断左足。黑衣人倒地嚎叫,何两生挺身而起,又一剑结果了他的性命。正要去斗盾牌手,只见胡安乘其倒地露出空挡机会,一箭正中胸口,结果了性命。何两生向山门上的胡安点头致谢。

    唐仰吾使出了空手夺白刃的功夫,刀来抓刀,枪来抓枪。黑衣人颇为顾忌,刀枪招式不敢使老,采取围身游斗的方式,唐仰吾要抓住对方兵刃却也不容易。使长枪的黑衣人忽然舍弃唐仰吾,直奔太子冲去。唐仰吾没料到他弃同伴不顾,同时想这是一个对方主动送来的机会,使用轻身功夫,一跃已到长枪身后,一爪抓在其后颈,立刻将其脖子扭断。顺手拿过他的大枪,转身横扫使盾黑衣人。他的内力精湛,盾牌直接就被打飞,飞身上前一枪结果了黑衣人性命。

    刘伯兴使的是疾风刀三十六式,身法刀法奇快无比。往往大枪才刺出一招,刘伯兴已经使出三招,防守大枪、抢攻一招、兼顾刀盾,眼花缭乱,黑衣人疲于应付。一二十个照面之后,刘伯兴招式更快,举刀砍长枪头顶,长枪迎架。刘伯兴劲道不用老,顺势沿着大枪枪杆横扫其手指。黑衣人下意识枪往下走,避开刀锋,哪想到刘伯兴用刀下压枪身,大枪已到胸腹之处。刘伯兴挺到直刺,黑衣人往外磕刀,已然来不及,刀已刺入胸口。整个过程只是瞬间发生,盾牌手想救护已然来不及。刘伯兴转身找盾牌手,不出几个回合毙命于刀下。

    还有三五个黑衣人刚刚跳进院内,看见之前进来的同伴都已死掉,转身就要逃跑。还没等翻身爬上山墙,何两生等人赶到,举手之间就已歼灭。黑衣人失去了队形阵法,威力弱了许多。有两个刚翻过山墙要逃,成了胡安的箭下孤鬼。山墙外还有数人,仓皇逃窜。胡安见其跑得分散,爱惜箭矢,放其逃回。

    杨雄和李荣又将山门重新挡上,留下李荣警戒,众人围在一处商量对策。小金子取来些水、干粮,大家补充体力,准备再战。刚才只是黑衣人试探进攻,试图探明寺内的真正实力和薄弱之处,随后就将是最后的决战。太子深知对手不是普通劫匪,组织严密、训练有素,实为一支劲旅。黑衣人即将全力进攻,届时敌众我寡,情势危急。寺庙的后面是一条大河,无船难以通过。两侧道路难行,黑衣人也派人包围。他熟读兵书,想到古代有以冰筑墙,今天就以火筑墙。他令众人道柴房将木柴堆积在山墙下,又到厨房取来豆油,淋在木柴上,等黑衣人攻进来就放火。又用砖头将山门封住,一时半时攻不进来。这样,山墙火起的时候,山门不会燃烧,胡安依然可以埋伏在山门顶上。布置妥当,太子等人各占方位,养精蓄锐,等待即将来临的恶战。

    不久,胡安高呼一声“来了”,众人纷纷跃上上墙。这一次,黑衣人倾巢而出,盾牌手和长枪手,组成了四层阵型,后面是弓箭手,黑衣首领在最后督战。胡安能挽强弓,在黑衣人射不到的时候,已经连连发箭,射倒了数名黑衣人。黑衣人阵型不乱,很快弓箭手进入射程,箭雨朝寺门射过来。胡安朝众人大喊:“箭来了,快躲避。”拿了一个盾牌,挡在头顶,缩身在屋脊之后。太子诸人各找掩护,片刻之后寺内地上插满了箭矢。

    在箭雨掩护之下,黑衣人已经冲到山墙前。何两生和东宫四杰跃到山墙外,与黑衣人展开厮杀。他们砍翻了几名冲在最前面的黑衣人,但是几十名黑衣人分散冲上来。胡安在上面看得清楚,大喊“退回去,放火”。何两生等人跃回寺内,小金子见众人回来,将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投到柴火上,火势瞬间升腾起来。有些黑衣人刚刚爬到墙头,没有想到里面用火攻之策。有些被烫的退回去,有几名黑衣人被烟火熏晕,掉进火堆里,顿时浑身起火,满地翻滚。何两生等人不忍目睹,上前结果性命,免得遭罪。太子带领众人不断添加柴火,火势更大,黑衣人出乎意料,竟然束手无策。即使柴火燃尽,山墙已被烤得滚烫,想要攀爬,势比登天。

    黑衣人见山门无火,拥上一二十人,合抱着张阿牛用过的圆木,撞击山门。东宫四杰从山门上跃下,在门前同黑衣人展开了肉搏。混乱之际,黑衣人毫无阵型和章法,哪里是东宫四杰的对手,非死即伤,败下阵去。后面弓箭手射出一阵箭雨,东宫四杰退回寺内。如此往复着三,双方拉锯胶着。

    场上情势忽然一变,黑衣人不再进攻,退后聚集一处,又从中分开,闪出一条通道。在人群后,有几名壮汉推出一门火炮,顺着通道推到阵前。原来黑衣人早有准备,由一辆马车拖着在后面,只是过于引人注意,不敢轻易使用。经过几次受挫,黑衣人不再顾忌,拖出大炮要尽快结束战斗。

    胡安瞧见火炮,冲太子等人大喊:“快躲起来,他们要发火炮。”顾不得山门高大,从上面跳了下来。幸亏杨雄就在附近,飞身拖住胡安。胡安身沉势大,二人倒地翻滚,才卸力不致受伤。大家赶紧躲在西侧厢房内,远离火炮的正面攻击。

    大家刚刚藏好,一声巨响,山门顿时四分五裂,石木乱飞,炸出了一个偌大的缺口。随后,一阵山呼海啸,黑衣人由缺口冲了进来。胡安急道:“事情紧急,请殿下不要出此屋。殿下虽然英勇,不畏强人,但是我们要兼顾太子安全,难免分心。小金子照顾好太子殿下。”说罢,与何两生和东宫四杰冲出房间。小金子随后关紧房门,守在边上。

    寺内空场上,这是一场搏命的血战。双方都没有退路,唯有一战而胜。东宫四杰在门口围成了一个半圆形,是阻挡黑衣人的第一层防御阵型。胡安守在门口,以箭射敌。何两生冲入敌群,大开杀戒,乱敌阵型。

    东宫四杰的压力最大,黑衣人成群冲过了,他们不能退后半步,更不能让一个人过去。唐仰吾、李荣以前很少用兵器,此时顺手夺来两柄长枪,与敌缠斗。他们面前倒下了一圈黑衣人,血水已经染红了脚下的土地,可是对手似乎很疯狂,不断往里冲击。东宫四杰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受了伤,血水染红了衣衫,但是他们就像钉在那里,没有退后半步。

    胡安居中策应,哪里出现危机,他总能射出救命一箭,化解东宫四杰的危机。他远远看见黑衣首领站在后面督战,挽起强弓射出利箭。黑衣首领望着来箭,伸手挥刀拨落在地。黑衣首领几个飞跃就已到了阵前,见东宫四杰防守严密,难以突破,为此他左手接连抓起两名黑衣,从窗户扔进屋内,随后操刀与唐仰吾战在一起。何两生从人群中望见黑衣首领,因之前曾交手一招,知其武功高强,此时奋不顾身,一路杀过去,接替唐仰吾再战黑衣首领。小金子正守在门口,忽然听到窗户破裂之声,转头望去已有两名黑衣人落入屋内,距离太子不远处。太子突遭意外,丝毫没有惊慌,不等黑衣人站好,挥剑就刺,正中一人胸口。另一个黑衣人见状急忙滚在墙角,观察室内情况。他刚刚站好,小金子已经点燃手铳,一声脆响,黑衣人抽搐倒地。

    屋外,黑衣首领大战何两生。二人在乱军中难以施展手脚,用的都是搏命的招式。何两生招法精妙,但是黑衣首领实战经验丰富,将招式化繁为简,狠毒实用,招招致命,接连不断,就像是巨石压在胸口、溺水之人半沉在水中,疾风暴雨的攻势让人喘不上气来,感觉只要稍稍有所松懈,这口气就喘不上来了。何两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极其不适应这种猛烈、沉重、恐怖的打法,集中精力,勉励应付。黑衣首领见久拖不下,心中暗自着急,随手招来附近的黑衣人,让他们将何两生团团围住。自己闪退一旁,令后面的弓箭手对准胡安及其身后的房间开弓射箭。顿时,乱箭如雨,胡安情急之下向前翻滚,滚到了东宫四杰身后,站起身来抽出佩刀,加入战团。房内,太子和小金子龟缩在窗户之下,不敢抬头,借助墙壁阻挡箭矢,只听得箭射木石碰碰之声不绝于耳。太子诸人苦苦支撑,都知道今天是场生死之战。

    正在危急之际,从山门处闯进十来个青年,手舞刀枪,砍杀黑衣人。这些人只有十八九岁模样,淳朴如村民,但是孔武有力,干净利索,颇具武术功底,虽称不上一流高手,但亦绝非庸手。他们三五成群,相互掩护,攻守有度,片刻之间就杀伤了大部分弓箭手。何两生看见他们仿佛眼熟,仔细想一想,似乎这几日在官道上曾经见过,但又不能十分肯定。没过多久,从山墙上又跃进来十来个青年,同样身手不凡。这些人击杀黑衣人,东宫四杰等人看到援军,精神为之一振,由守转攻,两面夹击。黑衣人在首领指挥下,迅速调整队形,首尾两面是盾牌手,长枪手在后,弓箭手居中,顽强搏杀。人数少黑衣人占优,但是东宫四杰和援手的青年人武艺高超,很快就砍杀了不少黑衣人。最后,只剩下首领和十余人,犹在做困兽之斗。

    这时,太子从房内从容走出。小金子对着在场诸人喊道:“都住手,公子爷有话说。”东宫四杰等人首先停手,但是仍然将黑衣人围在当中。太子看看战场,到处都是尸首,到处都是鲜血,不由得长叹一声,对黑衣人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受何人指派?从实说来,我饶你们一命。今天死的人已经够多的了。”东宫四杰纷纷喝道:“快说,你们是什么人?”黑衣首领仍不失豪气,凄惨地哈哈大笑:“今天我们来了,就没想活着回去。身后之事早就交代好了,家里人都有人照应。你问的话,我是一个字都不会说的。事情不济,都是天意。”说完又是一阵狂笑。东宫四杰等人还要追问,只见黑衣首领横刀朝脖子一抹,竟然自杀身亡。其余的黑衣人见状,先后自杀,竟然没有一人偷生。太子等人大出意外,更觉得背后主使之人心机之深、手段之残忍,令人毛骨悚人。胡安和东宫四杰等人翻查黑衣人,希望能找到有用的线索,结果一无所获。何两生一直留意杀死张阿牛的长衫人,一直没有发现,想必是提前逃跑了。他隐隐感觉,此人与枚青极其相似。

    此时,援手的二十来人齐齐走到太子面前,跪下来行礼。太子命他们起身,向胡安等人介绍。原来,这些年轻人是幼军的精锐。幼军,是朱棣专为朱瞻基而设,历史上绝无仅有。

    明代保卫皇帝的侍卫由多种军伍混编而成,包括锦衣卫、五军营叉刀围子手、三千营红盔将军、三千营明甲将军以及府军前卫等带刀官等。其中多数是具有礼仪职能的兵员或贵戚子弟充任,只有府军前卫直接从京卫一般军官中抽调,优中选优,与众不同。永乐年间,朱棣非常喜爱皇太孙朱瞻基,特意为他建立了府军前卫幼军,侍从朱瞻基。当时,朱棣不喜太子朱高炽,所以朱高炽当时并无特殊扈从,而皇太孙独享随驾军伍,实际上已凌驾于其父朱高炽之上。幼军直接从“两直隶、江北、河南、山、陕、荆、蜀”等地,选取民间壮勇子弟,多有一定武术功底,进入幼军后选择武林高手教授武艺,进行军事训练。幼军定额二万八千人,远远超过一半卫所五千六百人的编制。

    此次太子回京,料定沿途不会平静,行前飞鸽传书,令幼军择其精要,选出二十名健儿,分成四批,南上迎接太子。按照路程计算,估计在进入山东界后可能相遇。太子要求相遇后不必相认,幼军暗中保护。遇有紧急情况,以烟火为号。之前数次皆是有惊无险,太子未曾相召。今天鏖战,太子早已看出对方绝非普通强盗,必是官军无疑,因此在危机时刻令小金子施放烟火,调来援兵。

    太子命幼军打扫战场,自己亲自安抚寺内僧众,并请他们采买上好棺椁将张阿牛收殓,日后派人来妥善安置。行前,太子等人看张阿牛最后一眼,想到他种种好处,难免泪流不止、悲伤不已。最后在众人劝说下,忍痛离开四女寺,傍晚时分顺利到达德州安德玛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