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我要做球长 » 第七章 上蒙学

第七章 上蒙学

    这是一个蒙学小集体,里面有若干老少童生辅助教学,代课的秀才教师。以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举人。因为从这个蒙学毕业,可以得到一本免费的过举人指南,在金陵周边很有声望。

    至于为什么柳湘莲不在家里启蒙,金陵又不是没有老师,主要是柳湘莲的主观意愿。柳湘莲觉得自己需要一批帮手,就在外面读书了。结果自己还在大班留级。

    蒙学没有所谓的毕业条件。一般来说,读完两年或三年,也就是五六岁毕业。之后自己找私塾继续读书。一般乡里都会有社学【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城里富贵人家也会办义学,高级点就是书院。但三百千是要会背,由于这是个精英学校,要求毕业抽考填空四书,也就是县试内容,但府试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其中《孝经》和《论语》为必选。所以抽考大部分是《孝经》和《论语》。《论语》:13700字,《孝经》:1903字。原来你这精英学校也是幼儿园上小学内容。

    柳湘莲不能毕业很简单,由于时间很散,又要练武又要抓研发还要读书,甚至去交际还要抽时间。其实十六七岁中秀才算年轻的,那十二岁的太过分了。红楼贾珠也是十七八九中秀才。但天才的名声被柳父吹出去了,为了父母的面子,不让柳父贾政化,只有拼命学,身体的疲惫可以告诉别人你学了。可能天赋没点到科举上。要是没学还在和姐姐妹妹玩,一顿好打都是轻的。

    过了大门,中央是讲堂,左右辟有两斋,左斋是供奉至圣先师的祠堂,右斋则为塾师和坐馆休息之处,后面是号舍、厨房,茅房,标准的前堂后室格局。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

    “衣服冠履第一。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凡脱衣服,必齐整摺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节身之要毋忽。”

    “语言步趋第二。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洒扫涓洁第三。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试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扎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主名,及时取还。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解:旷废,音:同关)子弟职。书几书砚,自黥(解:刺刻花纹并涂颜料,音:同晴)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

    “读书写文字第四。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这一定是新班,听过声音,柳湘莲沿着抄手游廊走过去,穿过潇湘林里一道青石小径,走远一点就到了课室了,来到了他的大班。

    屋里前前后后摆了几张长案,铺了软垫,正墙上挂了一幅图文并茂的“勤学”图帖,左右两边分别挂了“孝悌”和“守礼”,淡淡的青烟袅袅升腾,散着清神醒脑的淡香,显得清静幽宁。班上的学生都来齐了,一共九人。像这样的班级还有两个。

    官宦子弟和平民出色子弟每年30两银子,平民子弟允许借贷,富商子弟单设一班,每人额外交一百两赞助费,富商班一个班12人,专门为了结识官宦子弟,学校也很懂,放学前故意留一刻钟交流同窗情谊。【这种蒙学还承担为书院发掘读书种子的任务,人尽其用,只能说到这,真正有天赋四五岁就能发掘出来,我舅以前在武校做教练,其中有个三岁多的小娃娃能后空翻,我十三了,舅舅直言教不会】

    柳湘莲第一天来就知道这是个小型国子监。权钱人都有。这就是我应该来的地方。

    听说,今年薛家的薛大脑袋来这读蒙学,没有去自己家的族学。那问题来了,贾珠全文也没看到在贾府族学读书,贾琏也不在。就贾宝玉和贾兰在,还有个贾环。所以贾母到底是怎么考虑的?贾政这个虎爸为什么不单独一对一找个老夫子教贾宝玉?贾府虽然败落,找个进士很难毕竟不是林如海。但抓个举人又不难?

    贾宝玉的舅舅可是京营节度使,这可是平壤军区总司令啊,最精锐的野战军军区司令。连薛家都知道自己家的老师可能孩子不怕,送到外面,贾府是怎么考虑的?【我老师问我,是野战军能打还是地方部队能打?我说是野战军。他笑了一下说,是京师地方部队,他会把能打的部队调到京师去。也就是皇帝靠京营压地方督抚地头蛇。大清为什么灭亡,八旗不能打。】

    叶先生长得十分清俊,梳着发髻,头上还戴了水头不错的绿翡翠,一身石青色棕纹短衫,外搭了一件深棕色外袖衫,这是魏晋时期士子显得风流的打扮,叶先生还刻意显得老气了些。就差左手五石散,右手的黄酒了。但搭上头上绿翡抹额,又多了几分文雅。见柳湘莲过来了,叶先生略有些惊讶,便随手搁下了书卷。

    柳湘莲上前恭敬地行了一个弟子礼:“先生好。”叶先生没说话,目光淡淡地打量柳湘莲。随后严声问:“这段时间,为何不来上学?”

    柳湘莲低头敛目,神色不转说:“弟子心性浮躁,近年来竟是毫无进益,又时常扰了先生授课,弟子重新温习了蒙学课本,让弟子将读书学好了,知道用心读书了,知道尊师重道,勤学上进,因而耽误了上学,还望先生见谅。”

    叶先生笑了笑说:“不是因为产业被巧取豪夺了?你但凡把格物之术抛开,用心读书。一心科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阁老,又有谁能动你的家产?前明徐阁老,家里连占两县十五万亩上田。还不算其他产业。从明到霖再到我们霜,你的肥皂500钱一块,一块能用一个月。但你还好出身勋贵,皇室与勋贵与国同休,还是讲吃相的。你父升官,你日后参加科举,一旦到了殿试,陛下想到你,至少也是二甲。多虑无用啊。”

    【明清的田地差额不大,毕竟都开垦上千年也不差这些。我老家的县县志耕地是28万亩地,而福建那边一个县只有8万亩。这个地不是面积,而是耕种面积。但山上偷摸开垦的小块耕地是不算在里面的。而安徽和河南这些熟地两三千年的熟地从37万到55万不等,不过下田和中田居多。但江南一个县30万左右,但是水多地好。而福建那边只有三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在海上做生意是福建人多。也能解释江南一带民间资本多。】

    柳湘莲把一套不错的文房四宝送上前,搁到叶先生身前的条案上。叶先生瞧了一眼,文房四宝价值恰到好处,不会太贵重,让人收着心里头发虚,更不会差了,让人收了礼物也不觉得痛快。恰到好处,才让人将礼收得心安理得,理所当然。

    叶先生有些会意而笑说:“你不送东西,你交了束脩我会好好教的。我对待学生并无差别。”

    柳湘莲拱手说:“我想请您,在休沐日等待学生上门叨扰。”

    叶先生轻笑说:“你直接上门,我会拒绝学生吗?只要我有空,每一个上门求教的学生我都愿意指点,门口我会挂上牌子的。”

    “先生,您在江南十四中秀才,今年未及冠中举。来这里教书也是躲两年清净,我资质愚笨,希望您能做我的授业老师。您若不弃,老师在上,学生···”

    “等等,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只是个空头举人,中进士也要几年。我可以当你的启蒙之师。翰林,又不是太祖太宗时期···”

    “但我们是勋贵啊,我也想加入清流和下一任新党。陛下马上就要退位了,我等着新帝登基改元我再考科举,一次过,我就是第一届天子门生,就是比哪些恩举的举人要好。老师,您不也在等着吗?我父亲说都是千年的狐狸,您在等明年后年,别人不也一样?我们勋贵家,有人觉得有能力的童生在等恩科,现在火速入国子监省去考秀才的工夫···”

    “辰时到了,准备开课!先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