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我要做球长 » 第二十二章 府试结果

第二十二章 府试结果

    府试前后,柳湘莲的生活没什么两样,早起练字晨读,对昨天晚上送来的情报和进度做出批示,昼间去国子监读书,下午练武,

    晚上温习研究八股作文建立模板和思维导图,来去路上旁观其他学子考后的风花雪月诗酒茶,看看自己十岁的脸庞,哎,有心无力。

    当太阳第三次升起,柳湘莲晨读后,被几个同年簇拥着去看府试放榜。

    这一次是府试的总榜,最后一场考试结合前两次考试成绩发的“长案”,将所有被录取的考生依名次横排,用姓名发案,称为“长案”。

    第一名,称为府案首,甲榜包括案首共录三十人,前十人有一个共同的荣誉称号--“府试前十”,乙榜共录五十人,也就是说最终通过府试的人数为八十人。

    历届几千人来参加府试,最终通过八十人,过关率差不多百分之五。难怪成为府关。

    不管甲榜还是乙榜,只要是在榜单上的人都可获得“童生”称号,虽然已经获得一次了,以后科举便也再不用参加县试府试了,只需要参加院试就可以了。

    拥挤的人群,三三两两的学子聚在一起,或是紧张或是自信或是破罐子破摔的聊着本次府试心得。在众人情绪复杂等了些许时间后,便听到阵阵鞭炮声响,

    两排红衣衙役敲锣打鼓而来,锣鼓喧嚣吸引了大批围观群众,热闹的很。

    不知道是错觉还是怎么,柳湘莲觉的人群中有个一闪而逝的身影,似乎有些眼熟,再看时却再也找不到了。

    同行几人也都踮着脚尖,视线随着拎榜的官吏移动。柳湘莲觉得很蠢,但也跟着移动。不然不合群。

    这一次考试,开国勋贵四王八公家便只有自己一人了。嘴上说着武转文,身体还是诚实的,对吧,科举多苦?为什么不做个米虫呢?因为不想以后过得苦,被后代抱怨。

    柳湘莲站在人群中,静静的看着激动的人流,此刻莫名的冷静,其他人的激动形成了对比。

    柳湘莲觉得自己不过一定有黑幕,自己这么贴心,府试考官一定觉得我很像他,又不用面试,不会有人知道自己的勋贵出身。而且自己是强度派,没有固定的文风,要是有,也是别人的。

    这一次没有什么悬念,负责发榜的官吏说了一通恭贺和勉励的话后,便在衙役的辅助下开始张榜了,一张长长的写满名字的榜单张贴在了放榜墙上,不管案首还是甲榜乙榜俱是在这一张榜单上。

    案首在第一位,前三十位为甲榜,在后面用红笔标出,与后面分割开来,这便是甲榜;后面七十位自然就是乙榜。

    看榜的学子书生情绪要比往常任何一场都要激动,在榜上的学子几乎欣喜若狂,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过了最后一关道试,就是秀才了。

    做个西席也可以养活自己了。当然,落榜的考生更多,人数众多则是更加失落,不少人痛哭流涕,以往数场俱在榜,

    只这一次不在榜上,但境遇却是不可同日而语,落榜意味着以后府试重新来过,一起几场小考,不确定因素又多,看着周围在榜之人欢喜模样,心中不免悲伤万分。

    自从榜单张贴之后,同行人的惊呼声便不绝于耳,就像公鸭被掐住了嗓子一样,听起来是对耳朵的一种伤害。

    柳湘莲也有些吃惊,不过片刻后,嘴角便勾起一抹憨笑。古人云:天道酬勤,诚不我欺也。来人,深蓝,加点。我柳湘莲考试全凭自己努力,只是外在帮助多了一点。

    拥挤、大笑、痛苦......世间百态的人群前便是此次府试最终榜单。

    第一名:柳湘莲;第二名:墨琼;第三名:洛莆;···第十名夏洛

    这次的案首是货真价实的府案首,同场的吃惊也是情有可原的,柳湘莲从来没有参加过文会,谁也没听过名声。

    没有考生闹事,徐知府把前十的卷子都贴出来。

    好就是好,虽说文无第一,但也是差距不明显。

    但你把举人的文章拿到这里,属实是降维打击,又把阅卷官拍得舒舒服服。那怪第一,我不第一谁第一,柳湘莲高高兴兴。

    府试案首的质量可是要比县试案首高多了,这可是在金陵府十县学子书生中群雄逐鹿,金陵府可是整个南直隶的首府,金陵出名,意味着周边也会有自己名声大。

    况且柳湘莲不过十岁,第一次参加童子试,便弄了一个府试案首回去,几乎是天方夜谭的事,史可法二十岁还在考童生,让人泪目。

    而且,最让他们羡慕嫉妒恨的是,一般而言府案首通过院试中秀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几乎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矩了,历年皆是如此。

    只要柳湘莲不做什么出格的事,一个秀才身份是妥妥的了,柳湘莲还是县案首,要是院试在中那就是小三元。

    虽说一个省最极端的情况三年会有两个。但日后科举成了同僚,夸耀自己,我可是小三元。就有点让其他人羡慕。

    周围的恶意已经明说,小时了了,大必未佳。柳湘莲知道自己在今年八月前要小心了。

    对于这个府案首,柳湘莲也是有些惊喜的,比第一次县案首要欢喜不少。

    首先,这次府试可以说是靠自己真实水平取得的,没有县令隐晦划重难点;其次,府试虽然不过是科举考试中基础考试的资格考试,但难度也还是有的,更能体现出自己的水平

    当然,柳湘莲也没有被欢喜冲晕头脑,这次能中府案首也是有几分运气在的。

    比如说或许阅卷官恰好欣赏自己的文笔等等。另外,这也仅仅是府试而已,只是一府之学子竞争,还有院试呢,

    即便过了院试也不过才是科举考试的资格考试而已,日后还有乡试、会试等等。

    万里长征,这只不过微不足道的第一步而已。

    看完榜后,柳湘莲就告退,主动回去等着报喜。按理说,报喜的小吏在榜一贴就要四处找有钱人报喜,瞧不起我?金陵有钱人太多,我这个卫镇府公子还排不上号。

    在门口,又偶遇了王仁

    王仁说:“是啊,柳兄,我都听说了,你被府台当堂录取了。你也太不够意思了,这次要你做东,请我去酒楼里大吃一顿!”

    “什么我被当堂录取?只是考官很高兴,怎么传出来这种话,在传久一点,那不就是知府在考前提前录取我?”

    “请请请,一定请!”

    柳湘莲笑着答应,从侧门回家,等待报录人的到来。

    过了一阵,柳家的二管家阿Q大叫着跑了进来:“报录的来了!报录的来了!”

    柳湘莲精神一振,迎到了门口去,像块望夫石,只听远远吹唢呐的声音滴答滴答响起,而且越凑越近。

    柳父主动在衙门呆着等着祝贺,县案首必中府试,这点他还是懂得。

    虽然他不知道这回因为贾知县的放水,柳湘莲的隐藏待遇被取消了。

    柳母在金陵也有些新结交的夫人,这是炫耀儿子的最好时间,过了别人不让上门了。

    阿Q笑容满面,看起来有些呆傻,要不是阿贵下庄子去了,府上轮不到他接待。他问一旁柳母的大丫鬟:“打赏的钱都备下了吗,可不能少了,丢了我们柳家的体面!”

    “备下了。”

    那容貌颇为俏丽的丫鬟低头道:“昨日去店子,用整锭的银元宝换了铜钱,备下好几万钱呢!大几十两银子,够庄户五六年嚼用了”

    “几万钱算什么?”

    阿Q笑吟吟道:“等咱们少爷中了举人,备个十几万钱都不够!”

    说话间,阿Q忽然觉得有些不对,那吹唢呐的声音怎么还越来越远了呢?

    不会是走错了地方吧?

    阿Q一个激灵,当下唤来一名家丁,吩咐道:“你出去看看!”

    那家丁连忙跑出去探问,一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来道:“我问过了,是巷子另一头的钱家,他家钱斌少爷取了府试第二十四,报录人是往他家去的。”

    众人听了都是沮丧,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阿Q偷眼去看柳湘莲,心里忐忑不安。

    柳湘莲出言宽慰道:“无妨,报录人来得越晚,取中的位次越高。”

    柳湘莲不会说,他已经偷偷看过了。

    阿Q这才松了一口气,连连附和道:“少爷说得是,二十四名算什么,咱们这府里的少爷都是能中桉首的!”

    又过了一阵,外面突然有人问道:“还有柳湘莲柳公子是住在这里吗?”

    门口迎候的家丁大声道:“是啊,你是来报录的?”

    “是啊,可让我一通好找,整个府城都绕了小半圈,这才到了地头!”

    那人气喘吁吁地说完,当即招呼身后的几人:“弟兄们,别喘气了,吹打起来!”

    外面顿时响起了唢呐高亢嘹亮的声音,然后就是一连三声中气十足的呼喊。

    “捷报——贵府老爷柳讳菡,蒙金陵知府徐,取为隆康二十八年金陵府试第一名!”

    “捷报——贵府老爷柳讳菡,蒙金陵知府徐,取为隆康二十八年金陵府试第一名!”

    “捷报——贵府老爷柳讳菡,蒙金陵知府徐,取为隆康二十八年金陵府试第一名!”

    街头巷口路过的百姓听见报喜声,已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都是羡慕不已,不少人都挤到了柳家门前拱手道贺。

    “恭喜啊!”

    “恭喜恭喜!”

    阿Q反应过来,欢喜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一边指挥家丁去点鞭炮,一边亲自捧着一簸箕铜钱在门口抛撒。

    “同喜同喜,来来来,大家一起沾沾喜气!”

    啪啪啪的鞭炮声响起,巷子里的孩童们都捂住了耳朵,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

    院子里洋溢着喜庆的氛围,阿Q将几万铜钱都打赏了出去,几名报录人另有赏钱,兴高采烈地进屋讨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