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我要做球长 » 第二十九章 过道试2

第二十九章 过道试2

    来的考生差不多到齐了,柳湘莲估摸着考试要开始了。为同窗几个道声顺利,柳湘莲也准备考试了。

    院试分两场进行,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第二场复试,试以一文一诗。

    院试的主考官是朝廷委派下来的,几个月前见过的周学政周大人,院试因由考官命题,且自主性很大,所以大家都知道投考官所好,一窝蜂的读考官喜欢的书。

    打听考官是主修哪一本书,让考官也很头痛,自己的下人有时会变卖自己纸筒里的废稿,本来就不从上面出题,但士林舆论太大。落第士子要是有名气,很容易被说舞弊。

    以前有的考官很懒,随便从经书上找句话应付,有时甚至与考生平时背诵的范文完全相同。因为法律并没规定不许‘复制’。

    所以正好背过那篇的考生,只需将其默写下来既可,而且哪个考官也不敢不取——要知道不是谁作一篇都可以称为‘程文程墨’的。

    程文墨卷。清代称乡会试时主考和房考官拟作的为应试人取法的八股文为程文,称取中士子的文章为墨卷。

    那都是时文大家、历代翰林所作,你敢说不好吗?不录取就更好了,哪个考生没有同年老师,诋毁圣人文章,这个锅太大太重,一般人还背不动。

    不是谁都是王安石能够喊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遇到这样的考题,考生占了便宜感觉文昌帝君保佑,可对出题考官来说,就真是丢人丢到丢到姥姥家了!

    国家举办抡才大典,花了那么大人力物力举行考试,你就出了这么个标准时文满天飞的题目,能考出什么真才实学来?大家都写得好,怎么选拔出人才?

    虽然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却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要考核的内容无非是四书五经,正文统共也就那么几万字。

    全国一级级那么多考试,都要从其中出题,除了那些犯讳的话之外,哪一句没有用过?更何况有些题目还要迎合皇帝心意很容易就被猜到要考什么,时政和考官是不二法宝。

    为了防止出现重题的现象,各位考官也是智计百出。老话说得好,活人也不能让尿憋死!于是有位被逼急了的大人,他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中各提取一半,组成一个没人见过的新句子出题,美其名曰‘截搭题’。

    有人说,那要是都截搭完了呢?简单啊,加一句就好,毕竟考官是出题的,学子考试难度又没关系,反正是差额录取,确实不够人数的,从落卷拣几份就够了。

    从前前朝起,朝廷干脆承认了这种搞法,颁布法令曰:‘正考必出大题,预考可出小题。’乡试以上称为正考,以下则是预考。

    所谓大题便是形式与文意完整的句子,小题就是截搭题。即使没做过八股文的也能看出来,小题因为割裂经文,牛头鹿身。

    在士子看来,往往题意难明,题情难得,在破题时但有毫发之差,写出来的文章便去了千里之外,所以时人皆认为‘小题难于大题’。

    出题割裂的现象,早在明代就出现了。明代大学者丘濬在《大学衍义补》(卷九)里说:“近年以来典文者,设以欲窘举子,以所不知用显己能。

    初场出经书题,往往深求隐僻,强截句读,破碎经文,于所不当连而连,不当断而断,以此科场题目,数倍于前,学者竭精神,穷目力,有所不能给”,而提学宪臣之“小试”“其所至出题,尤为琐碎”。

    小试就是指童生试的县试、府试、院试,而正式的乡试、会试则“每出大题,较为整齐”。

    县试是由各县知县主持、府试是由知府主持,而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所以相对于乡试会试来说,一则参加的人多,二则不是有全国影响的事,所以命题者可以弄出许多新花样。

    这种现象在清代后期越来越多见,有的考官“欲窘举子,以所不知用显己能”,故意搞出许多名堂,结果把严肃的国家考试弄成儿戏。

    当两个差役手持考试题目卷轴在考舍前走过,保证每个人都看清题目后,原本鸦雀无声的考场中,却此起彼伏的发出一阵无法压制的倒抽冷气的声音。

    周大人在外巡查,便看到许多学生面色煞白、如丧考妣,显然是被自己出的题目骇到了,不由微微的得意一笑

    柳湘莲在稿纸上抄下看到的卷子上面的题目,一篇八股文,一篇四书五经里的理解,一首试帖诗,还有默写《尧典》。

    听到周围的抽吸声,再认真看八股文的题目,柳湘莲又看到了周学政的暗笑,柳湘莲常年练武练习弓箭,视力远超常人,那个嘴角弧度很明显。

    柳湘莲才发掘,这位周学政不知道抽的什么风,所出的就是一道截搭题,而且是变态的‘书’混搭,无怪乎大部分考生哀叹不已。

    一般的截搭小题都是同一本书上同一篇的的。难的话就是一本书的两篇截搭。最难的就是两本书的截搭了。

    例如出题《君夫人阳货欲》,《论语》之《邦君之妻章》有“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句,《阳货章》有“阳货欲见孔子”句,这就是一本书的小截搭,还算正常,虽然很难。

    周学政这题是宝珠,坚乎磨。

    柳湘莲觉得自己沮丧极了!

    知道可能提前出截搭,但柳湘莲还是没有做好最充足的准备。

    柳湘莲觉得过了许久,抬头用眼光通过木栅门,看见对面的几个号舍,一个及冠的青年,一身素葛衣,却气度沉稳,就见他微微沉吟片刻后,便面露微笑,开始提笔在稿纸上疾书,显然已经成功破题。

    再看另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一身清贵华服,虽然紧皱眉头,但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也已经开始面色凝重的提笔书写。

    其他人离得较远,看不清楚表情,但只看捏毛笔的动作也知道他们陆续解题完毕,开始构思文章。

    柳湘莲咬咬牙,心道,拼了!反正大家都觉得难!他也不一定考的太难看!

    柳湘莲再细细的琢磨了一下那截搭题,心中首先定位各自的出处。

    前一句‘宝珠’出自《孟子》,原句是‘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再细细回忆出句子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战国《孟子·尽心下》

    全句的大意为:国君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事。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祸害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柳湘莲在回忆叶师傅的解释,好似回到那一天,叶师傅在蒙学的敦敦教诲:孟子在这里向各国国君提出了警告,不珍惜自己的国土,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不关心国家的政事,只顾搜集珠宝美玉,终有一天会大祸临头,国破人亡。

    这是个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告诫朝野内外官员读了孟子这段话,?当面临权钱交易之时,头脑要冷静地掂量掂量“殃必及身”的严重后果,掂量掂量珠宝美玉与身家性命孰轻孰重,掂量掂量值不值得用身家性命来换取那些不义之财、非分之物。

    后一句‘坚乎磨’则是《论语》里的句子,《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柳湘莲思考的大意是:不是说(真正的)坚硬,受打磨也不会变薄吗?不是说(真正的)洁白,被涂染也不会变黑吗?

    柳湘莲想起这句好像还有个小故事,之后在叶师傅窗前听过的。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遭到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先后在卫国、宋国等没受到重视。

    在赴晋的途中,子路劝他不要去投奔赵鞅这种小人,孔子相信自己是君子,会“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不会玷污自己的名声的。

    那周学政出这个话题是什么意思?柳湘莲扪心自问。

    想了许久,柳湘莲咬牙切齿他娘的,这看起来完全是两不靠。

    怎样将两个毫无关联的句子,连缀起来,还要连缀的合情合理,天衣无缝,真是考验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暗骂许久,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进入状态。

    柳湘莲想到了自己和祝英台的几段对话,名声名气,怀才不遇···

    自己和周学政在酒楼吃酒的意气风发,瞬间柳湘莲有了想法。

    人一旦冷静下来,倒是很快的进入应考状态,心无旁骛起来。沉思良久,在纸上写下‘呜呼,怀其光···’

    只有真正答题,才明白这种截搭题看似无理,其实真的很考验考生的真实水平。它不仅要将书经吃透,才能看明白两截分别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还得让人开动脑筋,巧妙将前言不搭后语的话连接起来,最起码要做到自圆其说。

    这根本是在考察应试者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也就是绝大多数考生畏之如虎的原因。

    由于截搭题是如此的复杂,对于考生来说,破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从唐代人作律赋、宋代人作经义,直到明清人作八股文,开始点明题义的那几句话,都被称为破题。”在科举场上,破题很重要,考试人多考卷多,阅卷的官少,时间又紧迫。“阅卷人的精神情绪,不问可知。所以有人阅卷,一看破题已可预见到全文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