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王朝 » 第八章 新旧交替

第八章 新旧交替

    朱祁镇很在张太后面前很是自信的,因为他拥有,本朝太祖的霸道术之杀贪官,后世太祖的王道术之抓主要矛盾。所谓汉家制度王霸杂之,萝卜加大棒,反正想当官的人多的是。此时大明的皇帝,还不易融于水!

    张太后看着自信的朱祁镇沉默许久,声色俱厉的质问道:“皇孙莫不是以为,文臣都是忠心于皇家的。”

    被张太后紧紧盯着朱祁镇讪然一笑:“奶奶,我自是知道,皇权与相权,就在那进退之间。但阁臣怎么说都是虚相,而且国家的治理还得靠文臣,互相猜忌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国家。”

    “好!皇帝有此自信,定可成为一有为之君。”张太后不由拍手赞道。

    “不过,皇帝虽然有此自信,甚好。哀家就最后再考你一考。”张太后大体是不担心朱祁镇会是个昏君了,不过作为皇帝只知道这些还是不够的。

    “诸位先生对大明忠心有加,在朝廷规定了各部之各种行为规范的情况下,有兵部尚书王骥上书云,‘请加兵部人手’,诸位先生皆是赞同。皇帝你怎么看。”

    “祖宗法度,只在有用的时候有用。”朱祁镇笃定的说道。

    张太后无言,看着朱祁镇,真不知道这孩子思路竟是如此清奇。

    她不是那种迂腐的人,在心里也不觉得朱祁镇的话有问题,只是与她想告诉朱祁镇的道理不同,默默看着眼前自信的小孩,大明皇帝自然不能被腐儒给框住,皇帝才是画框的人。

    但也不能无法无天,看来以后还得好好教育。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张太后选择先为朱祁镇分析这件事,“兵部侵占五军都督府的职权,诸位先生皆是默许。而皇帝是兵强马壮才有说话的底气,文人们固然不会拥兵自重,但五军都督府中世袭罔替的公候就会造反吗?皇帝要知道,诸位先生的忠心,不一定是皇帝需要的忠心。”

    “奶奶说的是。”朱祁镇恭恭敬敬的听张太后讲的真正帝王之道。

    张太后不愧是历经皇家四朝变动的人,看的透彻,可惜太祖皇帝的规定太严格,张太后又是没有野心又守礼的人。

    张太后自然很是高兴,朱祁镇的明白与亲近的。

    “皇孙以后就是大明的皇帝了,你的想法很好,不过你还年幼,宜静不宜动。以后朝中上书,你就照内阁意见批红就是了,你可让王振为你秉笔,但诸位阁臣的意见你一定要看过,才可交由王振秉笔。”

    “朕明白了!孙儿谢奶奶苦心。”朱祁镇郑重的表示决心,又亲近的看向张太后。

    朱祁镇欣喜历史又改变一点,王振做工具人就行了,要是像历史上那样,他杀还是不杀,毕竟王振还是陪伴了自己那么久。

    张太后想了想暂时不知道该怎么教朱祁镇了,只得先说道:“准备登基大殿的事宜去吧。”

    …………

    登基大典由礼部尚书胡濙主持。

    新皇登基大典,朱祁镇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礼仪,其余的都不必操心,可以说他是大典中最清闲的人了。

    在所有人紧张的筹备下,时间转瞬即逝。

    宣德十年,正月初九,酉癸。

    早早的就有礼部官员去天坛祭天,去宗庙代为祭拜祖宗,然后把祖宗牌位请入奉天城门楼。

    作为大典主角的朱祁镇身着孝衣,跪在奉天城门楼之中。在他面前的是大明列祖的牌位及四位皇帝的画像。

    红色的几案上,供奉着牺牲。庄严肃穆之极。

    整个大典流程因皇帝年幼,大部分要皇帝参与的流程皆是被简化了一番。

    楼下的文武百官在,进行着大典的流程,端是十分盛大,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饱含热情,虽然这大典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有严格的规定。

    等到楼下的流程走完后,就由王振率人登上奉天楼,每个人都端着一个红木漆盘。上面有冕冠、衮服、玉带等。

    王振为朱祁镇除却孝衣,穿上衮服及各种饰物。

    及至吉时,王振为先导,虚扶着朱祁镇走下奉天城门楼。

    文武百官在奉天门内的广场之中,文武分列在御道两侧。高大威猛的锦衣卫御前司大汉将军,则手持各种礼器,沿着御道排列。所有人都身着最盛大的朝服。

    当朱祁镇走下奉天城门楼,广场上的文武百官纷纷拜倒在地。

    在庄严钟鼓之乐中,朱祁镇沉稳的走着,缓缓走过长长的御道,正坐在乾清门下的御座之上,手放在迎手上,坐定。各色仪仗纷纷就位。

    这时王振前出几步,站在乾清门屋檐下,展开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对着文武百官宣读道:“仰惟祖宗肇造之功,收成之道,规模宏远,光照万世,我皇考皇帝以至仁大德统承之率循宪章。恢弘政化。方期国家永底雍熙,不幸遐弃。肆予眇躬,袛承遗命,于宣德十年正月九日即皇帝位…………”

    翰林词章洋洋洒洒,重点就三件事,总的说来就是:

    首先,改元之事,就是今日为正德十年,明年为正统元年。

    其次就是各种升格,皇后孙氏变成了皇太后。而皇太后变成了太皇太后,还有几个公主,升格为长公主。

    最后就是一些政治意味的事情,大抵就是继承宣德年间的政策,一切照旧,按成例来办。

    这些朱祁镇都没参与,全程为众位阁老一起草拟,然后交由太皇太后确定。

    诏书宣读完毕,文武百官山呼万岁。随即文武百官一个个上前,朝见朱祁镇,朱祁镇回应,这一套流程下来就算定下君臣名分。这个最耗时,一直忙活到下午时分。这还是经过精简后的流程。

    从此之后,朱祁镇皇帝名分彻底定下,虽不能真正掌权,但至关重要的一步达成了。

    但就算是朱祁镇已经是皇帝了,该为大行皇帝守孝还是不能不守的。

    国丧百日,天子以日代月,守孝二十七日。

    刚登基为皇帝的朱祁镇,头等大事当然是为大行的宣宗皇帝守孝,朝政不必他操心,安心守孝。

    他也刚好可以在此期间,整理自己在未来世间的收获,以及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大明可以既富且强,怎么样才能真正重塑华夏气魄。

    不过王振在此期间,过了一把历史上司礼监秉笔大太监的瘾,虽然在太皇太后的监督下,什么也不敢多做。但历史上的王振就是因为这样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