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边疆轶事 » 第十七章: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十七章:聪明反被聪明误

    回想起上世纪70年代在边疆农场发生的一桩趣事,也许人们早已淡忘了。

    当年的事情是这样的:在那个年代,农场大部分的农田已种植起棉花了,因为经济效益较高。其实棉花的种子从种到收也有半年之多,比如棉籽下种前的工作都要经过专业药水的浸泡,然后再选择田地才能下种,待长出幼苗后,又要间苗(即去小留大,去弱留强),长成以后还要选蕾选铃等等管理。

    总之,等到九月下旬,就看见大批棉花绽放,有如白色的棉海,那么棉农和我们就必须在晴天抢收摘棉花。这是不少承包棉田的棉农们首先想的,是尽早将早开放的棉花收摘完,人手不够呀,雇人吧。(摘头道花很重要)

    可想而知,棉农们是很辛苦的,等到十月初,棉花绽放量相当大,棉农们就可以将摘好的棉花装入大袋中,由单位统一把一袋袋棉花运到当时的轧花厂去交工验收过秤评等级(1到3级),因此价格是不同的,这也是棉农们一年辛苦劳作的收入。

    当时农场的许多职工都在传说一件趣事:数十里外有一农场的运送到轧花厂棉花袋中发现里头藏着个人,人们一听,觉得这怎么可能呢?

    后来有位职工说出事情的原委,有一家棉农夫妻俩同样辛苦了大半年,收摘了几袋棉花后,天不亮就放到了单位的拖拉机大斗里,棉花袋在外面都写上名字的。就这样,几位棉农们带着自己的棉花袋乘车到达轧花厂门口,这是已经中午时分,因为厂门口车辆众多,都是交付棉花的,后来总算挨到那夫妻俩了,厂验收员及过磅师傅一秤棉花袋,觉得异样,而且棉袋的重量不一般,已超出正常的范围,棉袋是要打开,看完后评等级的,那位验收员抓起袋内的一大把棉花,啊呀!吓一跳!

    怎么是个小孩的头发?再拨开棉花一看,是个小孩有些昏昏欲睡,咋会有这种事情?验收员大喊附近工人来帮忙把孩子拖出来。那夫妻俩本来在厂门口与熟人谈笑聊天呢,后来听见验收员在里头喊他们的名字,不知有什么事情?等一位工人领进厂长办公室,只见自己的儿子怎么躺在长椅上,孩子的妈妈立即抱起儿子喊着名字。夫妻俩后来将儿子送到附近医院急救,还好这小孩总算醒过来了,经医生检查没有大碍。

    当然,夫妻俩并不知道自己儿子会藏在棉花袋里,后来询问儿子,那小孩告诉他们早晨起床吃罢早饭,因为放农忙假,他是三年级学生,也有摘棉花任务,他与一位同学本想去棉花田。走到半路,只见一辆大拖拉机拖斗上有自家爸爸的棉花袋子在上面,他想,棉花收的多了,爸妈的收入也多了,嘿,我给棉花增加点份量,于是突发奇想,就一下子打开绳子,钻进棉花袋里,他叫同学把袋口绳子扎松一点,同学也照着做了。天真的孩子没想着事情的后果呀!这有生命危险呀!但是他想着趁着父母没到,左右还没见人来,就做了此事。

    厂长办公室门口已围观许多人,大家都在议论,从未发生过这件事。后来,那夫妻俩也受到单位领导的批评,并要求好好管教小孩。棉花值钱,那小孩是一条人命呀,更值钱!

    (后续)孩子是天真的,但不知危险,但父母要看管好自己孩子,也要教育好引导他。后来夫妻俩听领导劝解,没打骂孩子,在农忙假的休闲时间,带孩子去逛了街市,带他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又去看了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