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宋篡位指南 » 十三章 初到采石

十三章 初到采石

    听着李显忠的故事,赵惇仿佛穿越到了北宋年间。

    那一天,御街上张灯结彩,正是新科进士们游街夸官的日子。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更是身穿吉服,头簪红花,骑在高头大马上从东华门唱名而出。

    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东京花。京城百姓争相前来观看,人群摩肩接踵,其中就包括了一群刚刚黥面的配军。

    满眼羡慕的望着那些鲜衣怒马少年郎,这些被打上耻辱烙印、人生灰暗无光的年轻人,难免黯然神伤。

    难免有人自哀自怨:‘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像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泥土一样’,听的这些被刺字的杀才也不免暗自神伤。

    “汉高祖本一介布衣,提三尺长剑取天下,淮阴侯从市井泼皮到破赵灭代,降燕夺齐,立不世之勋,我剑也未尝不利!”

    因哥哥与同乡斗殴而代兄受过被刺配充军的少年郎忿忿不平的说道。

    他高高抬起黥过面的头颅,使劲盯着那些从眼前招摇而过的新科进士们。

    他的目光中,满是不认命的决心。如尼采所说,“他炽热而强健,宛若阴暗群山年中升起的朝阳”

    转眼十余年过去了,黥面少年从御马直的普通骑兵做起,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身中乱箭多达八次。

    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

    他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无人敢挡。从一位少年郎成长为一个青年将军。

    然而,有一天,青年将军受邀参加宴会,这让身为武人的青年将军惊喜若狂。武人受邀参加文人宴会是给了他很大的面子,他也非常重视。

    可是宴会进行到了一半,一位名为白牡丹的乐伎,给每一桌敬酒,到了青年将军时说道:也敬斑儿一盏。

    这斑儿就是脸上长斑的弟弟。

    而青年将军脸上的不是斑,而是当时充军时的刺字。这也引得哄堂大笑,侮辱之意也是不言而喻了。

    这一次,为了照顾宴会主人的面子,却也没敢在酒席上发飙,便在第二天,将白牡丹抓到军营打了一顿板子。

    怎么说,他也是一路兵马副都管,麾下十余万将士的大将军!被一个乐伎羞辱了,岂有忍气吞声之理?道理似乎如此,但大错特错了。

    没过几天,他一个叫焦用的老部下来探望他,两人刚坐下喝酒,突然就被那文官派人抓走。

    后来听说是以克扣军饷为由,就要杀头。

    狄青急忙跑去求情:焦用有军功,是好男儿。

    谁知那上司文官冷笑一声,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儿,这算什么好男儿?”就在他的面前,把焦用杀了。

    嗯,对。

    那个上司文官的名字叫韩琦。正是当年东华门外那群少年之一,也是宴会的主人。

    故事到这里结束,李显忠转头向赵惇问道:听了故事,是否还想学习战阵之道,做一武人啊?

    “当然,谁说只有东华门外唱名者才是好男儿?在这沙场之上御敌戍边的皆是我大宋好儿郎。”赵惇怎么会不知道青年将军就是狄青,一个凭借武人身份做到了枢密正使,后封同平章事的名将。(在北宋重文轻武的条件下以武人身份做到宰相,放到整个历史上都非常炸裂)

    是不是好男儿他现在说了确实不算,李显忠苦笑了一下说道:明日你与虞允文一起去采石犒师吧。先熟悉下军伍,在说其他。

    赵惇眼看李显忠喝多了,就把它扶上床让他睡了。

    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七日

    二人终于到了采石,这段日子,二人也没什么交流。毕竟便宜老爹说过要低调。而虞允文也是尊了李显忠的命令,不管去哪都带着他。

    到采石第一日的时候,军营之中肉眼可见的散漫,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堆耍钱。连个巡逻的人都没有。一听说是犒军的来了,一窝蜂的将他们围了起来。

    当天夜里,虞允文就吧犒师的东西分发了,白米,浊酒,还有一点肉。这群军心涣散的士兵像是饿死鬼投胎般大吃特吃。

    他也没说什么,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直到犒军结束,虞允文带着赵惇跑到主帅的营帐中质问:这军心涣散,你是眼瞎吗?

    虞允文是个文人,但却和赵惇想的不一样。他一点都没有给这人面子,直接就开口大骂。

    而这人也是个老兵油子,就在坐在地上抱着酒坛子开口道:我又不是主帅,王权王大人才是主帅,你说主帅都跑了,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王权因临阵脱逃以被斩首示众,现在是李显忠将军为帅。”

    老兵一听王权被砍了头,顿时吓得酒醒了一半,也从地上晃晃悠悠的站起来了。

    虞允文接着说道:我乃叶枢密派来督战的,明天我要看到一只整齐的军队。不然小心你的狗头。

    二人出了营帐之后,赵惇问道:为何今日就将犒军的食物分发了?

    “今日初到采石,见王权残部士气低落,零散坐于路旁,皆作逃遁之计。便想着先将食物分发下去,稳定下军心再做打算。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王权残部虽然军纪涣散,

    但这些兵却各个目露凶光,一看就是沙场上见过血的老兵。他们此前不利,皆是因主帅畏敌所致,而现在则是因缺乏主帅所以人心惶惶,秩序混乱。”

    虞允文就这么给他解释分析。

    赵惇一听,行家啊,这么懂。连忙追问,你一个文人还懂这些?你打过仗?

    虞允文面无表情的说道:没有。

    “......”

    赵惇不免在心里吐槽道:没打过仗,你说的跟真的是的,在这跟我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那你怎么知道的”

    “我见过上战场的士兵,他们眼神不一样。”

    行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赵惇虽然这么在心里想但是嘴上却是说道: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