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宋篡位指南 » 十四章 采石矶之战 一

十四章 采石矶之战 一

    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八日

    一夜的酣睡,拂去了赵惇身上的疲惫。

    随着太阳的升起,远处也传来了阵阵的鼓声。

    建康府都统制王权所部大概还有一万八千人,在军营中以乱作一团,想跑路的人估计站大部分,毕竟他们刚从建康跑到采石。

    虞允文见状也是皱起了眉头。三步并两步的向帅营走去。

    营帐之内,张振、时俊等王权部下也聚在一堆,不知在商量些什么。

    虞允文也丝毫不客气:我奉诏督军,金人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你们还在这婆婆妈妈的,半个时辰之内我要你们集合所有人,不然都把脑袋留下。

    张振等人看他态度强硬纷纷去整顿自己的部分。

    赵惇还没开口反而是虞允文身边的一官员先开口问道:“朝廷派您来劳军,又不是要您督战。别人把事办得那么糟,您何必背这个包袱呢?”

    虞允文则是转头冷冷的看着他说道:“这算什么话!现在国家遭到危急,我怎么能考虑自己的得失,逃避责任。”

    那官员看虞允文不识趣也就冷哼一声走了。

    待到军队集结完后,虞允文迈着四方步,走到校场中间的台处开始喊道:“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

    到底是个读书人,说话就是有文化,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人群摩肩接踵,也有士兵高喊。

    “我们吃尽金人的苦,谁不想抵抗。”

    “对,主帅下令让我们后撤,我们难道还能抗令不成?”

    “现在既然有您作主,我们定当死战。”

    此时淮河湍急的河流一下一下拍打着岸边,在虞允文整合王权残部的时候,完颜亮也在调兵遣将。

    “蒲察,派七个猛安准备渡江”完颜亮看着面前的平静的江面冷冷的说道。

    蒲察右手拍胸应允后便开始渡江。

    时俊,将步兵沿岸边部署军阵,二百骑兵列阵于步兵一里之外,留出冲锋距离。

    张振,我军水师有五个指挥(一指挥约500人),,一指挥在江中,两指挥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指挥掩匿港汊以做预备。

    随着虞允文的一道道命令,宋军也开始应对列阵。

    此时淮河之上的完颜亮随着距离一点点拉近。也逐渐看清了南岸的情景。

    眼看江边沿岸只有步兵,顿时大笑道:取我大纛,宋军软弱,望见我军就如羊群看见狼群,只会跑,朕亲自执纛。

    远处金人七十多艘战船出现在了众人眼前,沿岸的宋军军阵之中变得死气沉沉,这一点从虞允文身边不自觉的吞咽唾沫的时俊就能看出,而这气氛随着金军第一艘船只接岸达到了顶峰。

    “擂鼓,令江中指挥进攻。”

    江面上的宋军战船,也向金军的大船冲去。宋水军多踏车海鳅船,这种船的驱动不是靠桨,而是靠船身两侧的大水车,这让海鳅船的速度比其他战船都要快上不少。在甲板之上,还修建了高高的箭楼,这样在面对敌方战船的时候,其士兵就可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攻击了,不仅大还很灵活,而金军船只底平面积小,极不稳便。

    张振率领的江中指挥凭借着踏车海鳅船速度快的优势,乘势冲击,就像尖利的钢刀一样,插进金军的船队,把金人水师拦腰截断。

    随着两军接壤,宋军船高,金人便用铁抓勾中船只甲板,嘴中咬刀,如同附蚁一样向船上爬。

    “顾顺用火炮给老子轰了那楼船”张顺扭头对箭楼喊道。

    话音刚落,便有金人从甲板跳下,宋船无仓,专门引诱敌人接帆跳入。金人乘势一刀劈下,而张振双手将刀横在头顶格挡了下来,趁着金人身形未稳,将刀送入他的脖子当中,滚烫的血液溅了他一脸。

    而箭楼的顾顺也没闲着,装填好火炮后便向金军水师中最显眼的楼船轰了过去。

    声音巨大,威力感人。

    但是由于声音太大,让岸边的赵惇都听见了声音,他一下就懵了。

    宋朝什么时候有火炮了啊?便低声向身边的虞允文问:我军还有火炮?

    “火炮?你说的应该是霹雳炮吧?”虞允文反问道。

    本想继续说的时候,战场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完颜亮见宋江中水军人数太少,便令被分割开的南北向中心合围,想要一口将这一个指挥吃掉。

    “擂鼓,令东西水军向金军南侧包围,将靠近岸边的3个猛安留在淮河之上。”

    “令,港汊两指挥,北进拖住完颜亮的主力。”

    虞允文继续有条不紊的指挥着水军,想要将登岸以及准备登岸的三个猛安全部留下。

    金人抢滩登岸的势头太过凶猛,而岸边的步兵军阵变得逐渐混乱。

    “时俊,听说你每逢战阵必先登夺旗,怎么今天像那临安城内的小娘子一样忸怩,莫不是让那金人吓破了胆子?”虞允文看身为步兵统领的时俊没有在前线指挥,反而在他身边晃悠,气不打一处来的阴阳了起来。

    时俊也没反驳,大吼一声挥刀冲入敌阵,岸边宋军见主将拔刀血战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跟金人血战。

    “顾顺,你特娘的行不行啊,用三弓床弩啊,给老子把那大纛身边的人射死。”张振看远处的楼船上大纛旁令旗不断变化,料想道那应该就是金人指挥所在。

    顾顺眼看距离太远,霹雳炮没有用处,便令手下搬来了三弓床弩,这三弓床弩也叫八牛弩,在宋朝时经过改进,射程已经达到了一千步,换算下来差不多1500米。

    在景德元年澶渊之战,宋军在城头安设床子弩。辽军攻城。守弩兵士惊,匆忙中击牙发弩,箭矢雷动而出,不意正中辽军阵内的主将萧挞凛,登时毙命,辽人因主将殒命,无心恋战,遂与北宋议和。

    可见在宋朝,这就是狙击枪,不,狙击炮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