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宋篡位指南 » 二十章 南宋的房价

二十章 南宋的房价

    赵惇看虞允文脸色不对,意识到跟一个六十岁的文人开玩笑不太合适,连忙改口:老虞,我活跃一下气氛,别灰心,你的心中抱负肯定能实现。

    本想跟他说赵构今年就会禅让皇位来着,但是话到嘴边却没有说出口,完颜亮会死还能反推下过程,让人以为他聪明,但是他爹现在连太子都不是,他要是敢说那才真出了毛病。

    虞允文仰头喝了一口酒,平静的说道:希望如此吧。

    杜石听不懂俩人说的话,他也不关心这些事,一口羊肉一口酒,疯狂的往嘴里塞。

    赵惇给虞允文送走后回来看着盘子空空如也气不顺的问道:你咋不给我留点呢?

    杜石笑了笑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还心思你俩吃饱了,这羊肉九百文一斤呢,可不敢糟践。

    酒劲上来的赵惇也没再纠结这事,睡觉吧,明天咱出去看看房子,现在产量太小了,得扩大些。

    第二天中午俩人到了建康连竹坊的一家牙行,打算买一套大宅子。一进门,一阵檀香扑鼻而来,墙上挂着各种风格的装饰画,墙角放着几个摆饰,让这家牙行显得典雅而又精致。

    牙行的人笑容满面的来到赵惇面前问道:客人想要些什么呀?咱家在这建康城中可是排的上号的,只要您有要的东西,保管可以弄到。

    “我想要一套淮河畔的大宅子”

    “那客人想要什么价位的呢?”

    当然是上等宅院。赵惇自信的说道!

    听完这话,牙行的人嘴都要笑歪了,弓着腰,抬起手:“哎呦,小官人您可算是来巧了,您看您要是方便的话,咱们就去看看宅子怎么样?”

    走出连竹坊,走了大概5分钟的样子,来到了淮河边的一处宅子,赵惇站在宅子外,仰头看着挂在大门上方的匾额,上面写着“明德堂”,黑底金字,显得十分庄重。他目光移向宅子内部,只见飞檐翘角,石雕楼阁,一派典雅的南宋式建筑风格。身后是一片青竹,随风摇曳着,有点像是宅子的护卫,舒适而安静。

    走过院墙,他发现墙内院子也是一派秀美,古木苍翠,鱼池荷塘,还有一座曲桥飞檐的小亭子。亭前放着一张红木桌椅,上面摆着盆景和一壶清茶,透过亭子的窗户可以看见亭内挂着一幅水墨画,画中山水云雾缭绕,令人神往。

    赵惇深深吸了一口气,沉浸在这个宅子所散发出的清香气息里,只感觉身心舒畅。这是一处宅子,却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美,简直就是梦中情宅啊。

    这个宅子多少钱?赵惇按耐住激动的心缓缓问道。

    “贵人,这宅子只要六万贯”

    听到这话,赵惇的心好像被攥了一下,六万贯铜钱,六万?。听到这个数字他差点昏了过去,随后便想到,不可能,肯定是这货骗我。要是这价格,宋朝人民都别住房子了,都去荒野求生吧。

    于是赵惇愤怒的骂起这个牙行的人,小厮听了之后更是生气,你没钱你装什么大头蒜啊?

    其实还真是赵惇冤枉了小厮,南宋时,建康作为除临安最大的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房价居高不下。

    最夸张的是,大儒朱熹曾考证说:“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连宰相都买不起房子只能租房,宋代房价之高可见一斑。

    宋朝的房价不仅高,而且跟今天一样,涨幅可以用“飞”来形容。

    北宋初,在都城开封购买一座豪华宅院大约需要一万贯铜钱,一座较高档宅院约需五千贯铜钱,一座小型高档宅院约五百贯铜钱。

    到了北宋中期,开封普通民宅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300贯,约合人民币200多万。

    北宋末期,房价高到一般人只有围观的份儿,有些房屋的价格竟比二十个州一年的税收还要高!

    在建康,一所正常的高档住宅价格大概为5万贯左右,折合人民币8000多万。而如果是想造一座更豪华的住宅,则可能需要约10万贯的花费,约合人民币近两亿元,而且这个价格还不包括地皮……

    最“豪”的房主当属南宋晚期的权相贾似道,他曾花费了100多万贯的银钱建造宅第和家庙,算下来,大约是人民币两千多亿元……简直豪到让人仰望!

    身边的杜石拉了拉赵惇的袖子,示意他别再说了。随后趴在他耳边解释了一番。

    赵惇听后也是尴尬的脚趾扣地,平复了下心情后说道:那个,我承认我刚才的声音有点大了,我也不要淮河边的大宅子了,你给我找片大点的房子就行。

    牙行的人看赵惇是诚心想买,也就没和她一般见识,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西城广济坊附近的行不行。”

    “那边多大,大概多少钱。”赵惇先是问了问价格。

    “那边都是民房,一套房子十几贯吧,你要是想要大点的地方,就多买几套,给他打通就行了。”听了小厮说完价格,赵惇松了口气,这价格还差不多能接受,等以后有钱了再买大宅子,现在是刚需。

    三人穿过秦淮桥,来到城西的广济坊,与城南不同,这边大都是连成片的民房,小的六十多平的样子,大的也有一百来平,不管大小,都带个小院子。

    赵惇想起了第一次去翠甘坊的时候,那大宅子是真大,几十个工人在里边忙活都不显得拥挤,这健康城内的酒钱估计都被他家赚了。

    “这俩月大概赚了三十贯的样子,我那城南的宅子虽然比较小,但是也能卖个五十贯。我们买五套大些的房子,差不多就够用了。”杜石走了一圈,回来跟赵惇说道。

    最后俩人商量了一下绝定还是买四套大点的,剩下的钱还要买粮食,定酒瓶,雇佣些人手,还要情人将房子打通.......等等。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以五十八贯的价格买下了四套大房子。

    赵惇深刻的体会了一下什么叫钱到用时方恨少,先帝创业未半而花光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