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宋篡位指南 » 三十八章 借钱

三十八章 借钱

    赵惇嘴角微微上扬:什么话,这叫什么话,什么叫把钱都给我们,你这意思是我们贪图你这点破钱咯?幼安,他诽谤啊,诽谤我呀他。

    辛弃疾将抡起胳膊又是两个嘴巴子抽的这大和尚满眼金星:二位官人,放过我吧,我真的错了,我再也不招摇撞骗了,这些脏款您二位就帮我还给被骗的城中各位吧。

    赵惇本来是坚持着揭穿骗局服务广大劳苦大众的宗旨来办这件事的,但是当看到城内的官僚富豪捐起钱来就像废纸一般的时候心态发生了一丝丝变化,思考一番后对着僧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僧人嘴里含糊不清的吐出了一个名字:李胜。

    赵惇点了点头又问道:你有什么愿望吗?

    僧人一听这话顿时懵了,连忙开口求饶:官人,您放过我吧,小人自小孤苦无依,吃百家饭长大,您放小人一条生路,小人日后给您当牛做马......

    赵惇一看这不是误会了嘛,连忙开口解释:现在你的名声已经在临安城内传开了,你就踏踏实实的将这寺庙修好,做一做那活佛,其他我自有安排。

    “官人,我根本不会什么佛法啊,我要是不赶紧跑,早晚会被人拆穿的。”僧人一听到这个要求之后心里慌乱的一批,一个靠偷吃牛肉干宣称可以不吃不喝的骗子,让他去建寺庙当活佛那不是扯淡吗。

    “不不不,按我说的办,稍后我会给你送来几本佛书,给我背下来,之后你需要做什么我会告诉你的,之后你也不叫李胜了,你的法号就叫觉空吧。”

    “哦,对了,我爹是太子,你要是敢跑,被我逮到可遭老罪咯!”

    赵惇说完之后与辛弃疾来到佛像后将那一箱子钱财拖了出来,不看不知道,会子加铜钱,足足一千多贯。赵惇也没都拿走,而是给这大和尚留了一半:

    觉空,这些钱是让你建寺庙的,你要是建不好,我就把你送到宫里当太监去。

    被松绑的觉空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二位官人,小人不识字,这寺庙我也不知道该建成什么样子啊。

    赵惇捂着脸问道:合着你就会吃牛肉干呗?

    “不认字去找人学,明天我让一个叫喻巧的人来山上找你,听他安排就行了。”

    下山后的二人也返回了临安城中。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十日,原本平静的临安被赵构的禅位诏书引起震动,不过这一切赵惇都清楚,所以他还是该干嘛干嘛。

    这樊楼的位置最终选定在御街的尽头,一千平的地皮就开口要到一万贯,即使有了这笔横财可是赵惇手中的钱仅仅够十分之一。

    正在他为难的时候牙行的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小官人,您可以选择去“会子务”借些本钱。

    赵惇哦了一声后问道:这交子务如何借法?利率几何呢。

    牙行的人嘿嘿一笑解释道:这交子务嘛是官家开的,这利率一年半成利,这借钱要地契作为抵押物,您要是上边不认识人,这可能要等是十天半个月。

    不过呢,您要是跟“行钱”借的话,当天就能给您办下来,抵押物嘛也是比较宽泛,田契、地契、金银器是最好的抵押品,没财产抵押,可以质押妻女,

    这利率嘛,自然要高些一年要一成利。

    赵惇算了算,乖乖,这利息真尼玛高啊,我要是借九千贯,一年就是九百贯的利息,跟吃人是的。

    但是为了心中的蓝图,只能咬牙借下这笔巨款,最终拿下了这块地皮,地契则是抵押给了行钱,借款期为一年。

    之前赵惇虽然知道宋朝商业发达,是世界上最先使用纸币的国家,但是没想到连贷款都发展出来了,这要是整合一下,不就是后世的银行前身嘛。

    来到南宋他才知道《水浒传》里,西门庆发家致富后,四处放款,并不是搞慈善;鲁达寄身的五台山文殊院,借本钱给商人,也不是乐善好施和无偿免费,而是私人放贷人。

    这第一放贷人叫钱民(钱人、钱主、库户),第二放贷人叫行钱(行人)。

    像他们这种闲钱多得烫手的“钱民”,业务巨忙,分手乏术,遂委托、雇请“行钱”为代理人,代为放债经营。至于利息,共同瓜分,瓜分比通常是五五开。

    “行钱”无本取利,自然积极性高。这二者类似房地产老板和售楼小姐,售楼小姐手段越多,卖楼越多,楼价越高,提成越多,若卖掉N亿的楼盘,还有年终奖500万给你拎回家。

    王明清的《投辖录》说,开封有个“大桶张家”,超级土豪,手下一大班子行钱。某天,张家的二世祖到行钱孙助教家作客,老孙办酒置席款待这爷,喊闺女劝酒,“容色绝世”,

    二世祖要求娶做媳妇。老孙眼睛一亮,却怪不好意思地说,我是您老的家奴,家奴做了郎主的丈人,会被亲邻笑话的。

    这个故事说明:第一,行钱与钱民,类似伙计与老板,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是纯粹的货币依附关系,因此风险较高,比较考验人品。

    第二,行钱们哪怕自称奴才,但绝非下层百姓,老孙是“助教”,属于地方势力的代表。

    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高利贷资本又转化为手工业作坊的生产资金。

    第四,钱民寻找代理人经营高利贷,在宋代相当普遍。

    第五,大款钱民的高利贷活动,范围很广,与行钱上下勾结,结成一个相当可观的高利贷网络。

    但是很快赵惇摇了摇头将这个不好的想法赶了出去,这种方法虽然能让他段时间内积攒起庞大的财富,但是贻害是无穷的,

    君不见庞氏骗局出现后的几百年,依旧层出不穷,各种换汤不换药的本质,他依稀记得后世的一个新闻,某著名公司宣布正式暴雷,

    后来被扒出是一个持续了十几年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说穿了就是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只要后来者足够多,那么前面的坑就能够填平。人不可能永远是小白,但永远有人是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