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活就活出个人样 » 章节感言: 当“智者”遇上“智者”

章节感言: 当“智者”遇上“智者”

    在一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星光的董事长郑少卿遇上了翔凤钢铁集团的总裁徐末深,两个人都在会议上发了言,从此。也成为了莫逆之交。

    会议期间,他们两个还进行了工作交流。郑少卿深知,翔凤钢铁集团作为企业界的一张“王牌”,拥有着极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财力。

    在同徐末深探讨、交流企业的发展经验时,郑少卿可以说是十分谦逊的。他是在真心实意地想从徐末深的管理经验、发展经验中学到一些东西,借鉴一些发展之道。

    郑少卿的谦虚、好学、担当的精神打动了资深企业家徐末深,并答应了郑少卿带领他的团队成员奔赴翔凤钢铁集团参观、学习、交流的要求。

    为了抓住这次机会,郑少卿制定了详细的学习交流计划,派去了160人的大规模的参访团。

    翔凤钢铁是一家特大型独资民营钢铁企业。50年前,和星光一样,同样也是一家三线企业,甚至名不见经传。

    50年来,翔凤钢铁集团也跟大多数企业一样,同样经历过困难、低谷、波折、危机,甚至在倒闭、破产的边缘上游走。

    但是,由于他们不惧怕困难,始终把困难当作发展企业的动力和压力,几十年间,经过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审时度势、创新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奉献,企业得以浴火重生,一跃发展成为集钢铁制造为主业兼具房地产开发、轻型化工等十几个相关辅助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的企业集团。

    翔凤钢铁的发展经验告诉大家,困难并不可怕,遇到困难更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困难时,没有思路,没有办法,甚至畏首畏尾、故步自封、缩手缩脚,自己把自己吓到。

    这次学习取经,郑少卿列出了七大方面的交流专题,应该说是有备而来。

    星光这次来到翔凤钢铁集团参观学习的160余人,除了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之外,再就是全体的中层干部,还有一大部分管理人员、班组长骨干。

    郑少卿的本意就是,通过与翔凤钢铁集团各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交流,让星光的干部职工在发展思路、管理理念等各个方面和领域都能够有进一步的提高。深刻地认识到星光与翔凤钢铁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差距有哪些?差距在哪里?如何更好地弥补或者缩短工作中的差距,促进星光不断发展奋进。

    在企业发展理念方面,星光与翔凤钢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翔凤钢铁的发展思维、发展模式永远都是超前的,这一切都取决于企业的好当家人徐末深。发展的思路清晰、定位精准、管理科学、管理精细,体现出的是以人为本。

    在干部职工的收入方面,星光与翔凤钢铁的收入差距也是巨大的。翔凤钢铁集团的干部职工受惠于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人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幸福感、荣誉感、自豪感。

    在管理理念方面,星光还没有真正地把成本管理纳入核心管理的要素,管理仍然是粗放式的。翔凤钢铁已经于15年前就做到了成本管理的“日清日结”。

    在企业文化方面,星光虽然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目前初步建立起了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但与翔凤钢铁相比,也根本不在同一个轨道、档次上。翔凤钢铁每年对企业文化的投入达到数百万元。

    在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方面,星光的干部职工应该说总体而言精神是振奋的、饱满的,但是,翔凤钢铁集团的干部职工精神状态却是更加青春的,也是更加富有活力的。

    在干部的廉洁勤政方面,可以说,徐末深总裁也给翔凤钢铁集团的干部职工带了个好头。他不仅自己清正廉洁,而且要求班子成员、要求每一个管钱、管物、管人、管事、手中有点“权力”的部门及人员都要洁身自好、遵章守纪,自觉接受监督。

    虽然大权在握,徐末深给人的印象却像是一个“平民老头”,不专权、不弄权,也不耍权术,为人低调、和气、平易近人。

    他生活俭朴,不事铺张,这体现在待人接物、招待客人上。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应该说也是真实可信的。

    大概在现今的众多企业中,尤其是一些成功的企业中,也许会能找到徐末深总裁这样一个人物的身影。

    毕竟,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这样精明、算计、勤勉、俭朴甚至“吝啬”的企业家,这才是时代发展的主流,也是每一个干部职工所真正渴望的、尊重的、依赖的!

    在徐末深的身上,郑少卿受到了很大的感动和深深的影响。

    也正是在徐末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郑少卿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他今后对企业决策、运作、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使他受益颇深。

    当“智者”遇上“智者”,任何“奇迹”也许都会创造。郑少卿可以说真正算得上一个“智者”。他也正在努力地创造着星光的“奇迹”。当然,这还都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