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活就活出个人样 » 章节感言: 日 子

章节感言: 日 子

    很多年前,倪萍到肥城来,发售过她的新书《日子》。那时,我还小,还在读中学,就在一天午饭后从学校跑出来,拼命地挤进了人堆中,用自己积攒了数月的零花钱终于抢购了一本。

    三个晚上的时间就匆匆读完了这本书。尽管在读第一遍的时候记忆中仍是有些模模糊糊,也只是一个大概的轮廓,印象也并不那么深刻。

    此后的许多日子,倪萍的这本《日子》我又读过至少不下七八遍,感觉真的还不错。

    那个时候,我就想,倪萍作为一个红遍全国的央视品牌著名节目主持人,自小还有着当作家的梦想,并且梦已成真,真是很了不起。心里难免有些艳羡。

    也就是从那时起,书渐渐地开始读得多了起来。书读得多了,心里难免会有些“痒痒”。于是,总有一种想写的强烈冲动和欲望。

    学生时代毕竟还是以学习为主,尽管非常想写,也只好暂时抑制下这个念头和冲动。

    参加工作后,业余有了大把的时间,真正想写的时候,反而没有了昔日的激情。但是,书,依然在读,并且每天都没有放下过。读的书很多也很杂,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无论什么样的书,那个时节凡是能找到的,几乎都没有错过。图书馆成为了我借阅图书最好的去处。

    真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还是始于倪萍的那本《日子》。后来,又接连读了几遍,感觉文章的思维、语言、结构、故事就跟自己平时写作文也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心想,她能写,咱也能写。

    工作之余,就开始了业余文学创作。

    梦想和现实之间永远都有一段距离。创作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最初的几年中,投出去的稿子都是泥牛入海,音讯杳无。

    由于对文学的热爱,我并没有放弃写作。后来,我注意研究了一些报纸的副刊,也购买、研究了不少的纯文学刊物,总算找到了一点经验。

    原来,投出去的稿件之所以发表的概率极低,主要是因为“慌不择路”。在经过了一番认真研究和“对症下药”之后,所写得一些小说作品、诗歌、散文陆续在《天池小小说》、《劳动时报》、《山东工人报》、《江门文艺》、《贵州乡村文学》、《工人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出来,这给予了我极大的信心。

    2013年,出版了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这部小说集收集了在报刊上发表过的64篇短篇小说,共计15万字。

    这么些年来,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文学的喜爱与追求,并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的信仰和支撑。因为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在精神方面的追求永远都要放在第一位。

    活在当下,不仅要好好地过日子,而且也要像倪萍在她的《日子》中说得那样,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路,珍惜自己的生命历程,让自己的日子每一天都快快乐乐、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