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800章 更高,更远,更强(第四更,求订阅)

第800章 更高,更远,更强(第四更,求订阅)

    在伦敦的加冕仪式结束之后,李毅安就和玛格丽特乘飞机从伦敦返回了南洋。飞机返回长安的途中,在太平湾湾口一个海拔30多米的山包上,同样也有人在那里谈论着梦想。

    “255米!”

    站在山顶上,手拿设计图纸的朱一海,说道。

    “再加上94米的天线桅杆高,电视信号可以传播3000公里左右,完全可覆盖整个南洋,”

    两年前,劳工公司开始投资电视台,虽然现在的亚洲电视台已经是长安最大的电视台,但是朱一海并没有满足这眼前的这点成绩,他还有更高的追求——南洋,甚至整个亚洲最大的电视台。

    也正因如此,去年他就委托长安大学和有关企业研究如何把电视信号传播到整个南洋。经过他们的研究,唯一的办法就是修建大型电视塔。

    通过高塔传播电视信号。

    只要塔足够高,就能够让全南洋的电视都收到亚洲电视台的信号。

    “去年,南洋一共卖了34.8万台电视机,按照相关统计今年可能突破100万台,最多五年后,电视机就会走进南洋所有家庭……”

    他笑着说道。

    “我们就是在要这一天到来之前,把我们的电视信号传到整个南洋,”

    夏世杰说的是事实,作为新兴大城市的南洋,需要一些高楼大厦,尤其是摩天楼来向世界展现自己现代的一面。

    “总经理,这个位置确实不错,不过这里太平湾的湾口,官方会把这块地方卖给咱们吗?”

    “这座电视塔不仅可以覆盖整个南洋,向北可以覆盖港岛,湾岛以及琉球,经过琉球中转加强信号后,九州等地也以接收到我们的电视信号……”

    说出这番话时,朱一海的语气极其自信的,并不仅仅因为他和阁下友情,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阁下在意什么。

    朱一海说道。

    “长安所需要并不仅仅只有摩天楼,它还需要声音!”

    这也是各国大都市的必然。

    “我听说,南洋实业公司好像也对这块地方有兴趣,而且他们似乎打算在这里修建一座高度200米的大厦。”

    “好了,就这么决定了,夏经理,开始准备施工吧!”

    在官邸的书房之中,朱一海指着挂架上的效果图,说道。

    “宣传!”

    对夏世杰提到的事情,朱一海当然很清楚,实业公司也是“公司”的一员,如果是换成普通公司只需要拿钱砸就成了,但是对象不同,办法也就有所不同了。

    凝视着远方,朱一海说道、

    “没事,土地的事情我会到官邸,只要说服了

    阁下,这件事基本上也就稳了,”

    “需要讲出自己的声音,并且把声音传播出去!这一点阁下比我们都了解。”

    在他的话声落下时,一旁的夏世杰则说道。

    公司副经理夏世杰指着周围的土地说道。

    说罢了,朱一海将手中的效果图一收,说道。

    “经理,长安还是需要很多摩天楼丰富自身地平线的。”

    说话间,他深吸一口气,直视着阁下说道。

    “到那时,整个华语地区基本上都能收到咱们的电视信号,到那时,他们听到的是我们的声音,看到的是我们的电视,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我们的。”

    不过李毅安盯着电视塔的时候,脑海里所想到的却另一件事——地标。

    想到这,李毅安问道。

    “一海,提到长安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

    “这……”

    阁下思绪的跳跃,让朱一海有些茫然,

    “想到什么?”

    想到什么?

    朱一海的脑海中完全是一片空白,他试探着说道。

    “子弹列车?喷气式客机?”

    似乎都和长安没有什么关系。

    “你看,这就是长安的问题!”

    李毅安指着电视塔的效果图说道。

    “我们提到旧金山的时候,想到的是金门大桥,提到纽约想到的自由女神像,提到伦敦是大笨钟,提到巴黎是埃菲尔铁塔,莫斯科是红场,几乎每一座大城市,都有一座它们的地标性建筑,只要一看到它,就会联想到一座城市,那么长安的地标性建筑又是那一栋呢?”

    长安地标性建筑,应该是什么呢?

    知名度高的东西,未必需要有什么突破。比如说到旧金山,一提到它就会想到金门大桥。金门大桥从来不是跨度最大的桥梁,但好莱坞大片们拍到旧金山时总会给一两个镜头。有意无意地使其成为了旧金山乃至加州的标志。

    反问之后,李毅安说道。

    “长安应该拥有一座自己的地标性建筑,七年后,我们将会在长安举办奥运会,外国人,对于南洋,对于长安,还比较陌生,时常不知长安在什么地方,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具备有一定特点的建筑,向全世界传播“长安”概念的要素。电视塔嘛……”

    沉吟片刻,李毅安说道。

    “确实也适合充当这个角色。”

    虽然超高层建筑虽然也有极好的地标性,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其使用效率却远远不及几百米高的塔楼。

    而且从成本上来说,几百米高的塔楼远远底于摩天楼,就像沪海的那个电视塔一样,当初之所以建它,就因为需要丰富地平线,需要一栋地标性建筑,而相比摩天楼

    ,它的技术难度低,且造价低。

    以塔代楼……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

    盯着眼前这个没有任何特色的电视塔,李毅安说道。

    “既然是地标性建筑,那就要有它的特色,这个塔嘛……”

    一边摇头,李毅安一边拿出笔,在直接在纸上画了一个草图,作为名声在外的跨界懂王,对于建筑李毅安还是有那么一点了解的,况且,在另一个世界,那些知名的电视塔,谁没看过几个啊。

    不过只是简单的勾勒几笔,一个小蛮腰就出来了。

    没错,就是另一个世界的“穗城塔”,对于它的外形虽然众说纷芸,但是大韩斯密达们又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特点——仁川规划的新地标就抄袭了“穗城塔”。

    几笔勾勒出它的外形之后,李毅安说道。

    “既然要建,就建世界上最高的,嗯……它的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

    “小蛮腰”的高度,放在这个世界绝对是世界第一的,而且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都可以稳居世界第一、

    “600米!”

    朱一海惊愕道。

    “这,这也太高了!”

    “不仅最好,还要最高,而且还是最强的……”

    李毅安笑道。

    “既然已经建好,当然要建最好的,至少保证在未来的十几年内,没有谁能超越它,”

    不过也不一定,在十年后,莫斯科的奥斯坦金诺电视塔就会动工,540米的高度,曾经是地球上第一高塔,要是苏俄发挥他们的体制优势的话,造出640米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在“长安塔”建成之后,它肯定是世界第一的!

    “而且电视塔更高,电视信号传播的距离也就更远,我们要尽量让更多的人听到咱们的声音,看到我们的节目。”

    接着李毅安又说道。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让全世界都听到我们的声音,看到我们的节目,让全世界都了解到南洋,了解到这片土地!”

    显然,在这个时代,仅仅只是依靠电视信号塔肯定是无法达成这个愿望的,即便是南洋建起世界上最高的电视信号塔,也不可能把信号传递到全世界,那怕就是这个信号塔,也需要其它的电视塔来加强信号,至于全世界那就更不用想了。

    除非有人造通讯卫星!

    有了它,就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不禁有些期待人造卫星,尤其是人造通讯卫星,要是能在南洋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利用人造通讯卫星,把奥运会通过人造卫星传播到全世界的话,那岂不就是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