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开局玄武门之造反还剩七天 » 第3章 造反倒计时

第3章 造反倒计时

    李崇军欲哭无泪地被宦官们带到殿内,不是他开始摆烂,而是外面的阳光确实有些毒辣。

    他只想晒晒太阳补充点阳气而已。

    自李崇军穿越而来,他已经在“小黑屋”式的帷幄之中待了六天,人都快腌入味了。

    “殿下,李太医来为您请脉了!”

    一个年老的宦官仿佛是自带气场般排开众人,语气恭敬地对正在发呆的李崇军说道。

    李崇军茫然地点头应答,然后就像提线木偶一般被众人簇拥着斜靠在矮榻上。

    他也不懂看病为什么要斜躺着凭几上,正常看病不应该坐着吗?

    但他此刻满心都是七天后该怎么办?

    李崇军穿越前正好有一部大火的动画记录片《大唐帝陵》,他当时正是通过这部纪录片才知道还有一个叫李重俊的悲催太子。

    当时他还在评论区和别人辩论过李重俊有没有可能成功,绝大多数的网友都认为只要当时李重俊不犹豫直接让李多祚攻城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只不过只有一位网友持反对意见,那位牛皮哄哄的网友一面舌战群儒另一面列出一段段史料证据,那手速绝对是在祖安大舞台上历练过的,令人叹为观止啊。

    所以李崇军现在还记得那位仁兄列出几点理由:一、李多祚太弱,女婿兼先锋野呼利被宦官杨思勖阵斩叛军这才投降。

    然后那位仁兄还非常人性化的发了个介绍杨思勖的视频连接,李崇军看完这位猛人太监的经历后那是连呼牛逼,“好封尸为京观”,这是一般的狠人吗?

    惹不起,惹不起!

    二、李多祚等人兵力太少,当时宰相等人拥兵两千在太极殿,而李多祚等只有本部兵马三百人。

    三、队友太菜了,李千里等人居然分兵攻打太极殿而不是一鼓作气围攻只有百人护卫的李显,最后还输了死在乱军之中。

    四、没有大义,大多数人都只是在投机。官员当中只有武将支持而魏元忠态度暧昧,没有宰相支持就很难调动大量兵马,没有宗室支持,相王、太平公主等人坐视不理并没有像神龙政变一样出力。

    毕竟当时韦皇后还没有毒杀李显,李重俊做为儿子忤逆犯上,没人支持。

    四点网友的分析很是到位,李崇军当时就心悦诚服,然后被安利了一波看了另一部纪录片《帝陵》,西汉王朝的,据四点网友说他个人觉得中宗李显是青春版的景帝,一样的刻薄寡恩,只是下棋差了点。

    唉!难呐!要是有四点网友在就好了!

    长了一张圆脸白白胖胖的李御医李神庆不知这位太子殿下又在发什么疯,好端端地叹什么气,要叹气也是我来叹,一点也不尊重医生。

    “唉!”李神庆悠悠地叹了口气,偏殿之中立刻出现倒抽冷气的声音,就连原本一脸呆滞的李崇军脸上也多了些表情!

    哎,这就对了吗!

    “殿下的身体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之前李神庆来为昏迷的太子请脉,两针就扎醒了太子,然后太子一句“武崇训害我”,原本还炙手可热的武驸马旋即就被皇帝罢官夺爵打入天牢,好像安乐公主还闹着还跟他和离,连带着梁王都在两仪殿外晒了几天的大太阳了。

    皇帝对太子的看重可见一斑。

    现如今这样,莫不是又有什么人要倒大霉了?这李太医到底是孙真人的嫡传还是阎罗王的嫡传呐!

    “典内不用惊慌,殿下已无大碍,只是以脉象来看,结而无力,时而一止是气血虚弱之证”李神庆眯着眼,捋着胡须,神色异样地继续说:“我观殿下,面色苍白无华,应是忧思过度大耗心神以至心阳不足!”

    “只是如今圣上已经将奸佞下狱,殿下又因何如此郁结,还望殿下莫要讳疾忌医!”

    “李御医,还请慎言,殿下只不过是旧伤未愈才显得这般气血虚弱!”

    还不等李崇军发话,老宦官再次出声,然后一个挥手示意其他人离开!

    李神庆闻言一怔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太子忧思过度导致气血虚弱、心阳不足,现在不找对病因排遣心结,还要讳疾忌医,难道非要拖成结气病不成?

    李崇军见人都走光了,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东宫,我是太子,我才是主人!你个老太监怎么敢的?

    不过在他恍惚之间,李崇军就看见那老宦官跪倒在地对着他大礼参拜,衣着绯袍腰配银鱼袋的老宦官此刻全无之前的气势。

    “高延庆本是罪囚,承蒙天皇大帝恩德得以苟活,现如今好不容易圣上重登大宝,拨乱反正,谯王被韦后谮贬外地,殿下乃居储位,国家始得安定!现下武氏跋扈、韦氏猖獗,还望殿下以家国为重,暂且效仿先贤忍辱负重以待将来!”

    语气十分诚恳!意思也十分明白!

    殿下请不要搞事!

    李神庆也不是傻子,傻子可以做皇帝但做不了御医!扑腾一下也跪了下来!

    李崇军也不是真要做唐惠帝,他只是一时刚刚穿越过来有些不适应罢了!他可是刚刚经历高考,正处于“巅峰时刻”!

    李重俊与人相约谋反,就算这些人之间往来可以瞒得过朝廷耳目,又如何能瞒过东宫的那些宫人宦官!

    他们是整个东宫最卑微的一群人,如蝼蚁一般卑微,没有哪个贵人会正眼瞧他们,他们也同蝼蚁一般遍布东宫,哪里有风吹草动都瞒不过这群人。

    典内,太子内坊的主官,掌东宫閤内及宫人粮禀,东宫蝼蚁当中最大的一个,所有的风声都会最终通过蛛网一般的关系网传到他的耳中。

    李崇军摩挲着下巴,突然开口问道:“可是宫外有大事发生?”

    “武崇训被罢官夺职下狱”

    “梁王苦求面圣无果”

    “侍御史冉祖雍以太子游戏宫禁多有不法,轻佻怠慢不足为国家冢嫡,上书易储”

    “天水郡王李禧至书集艺馆内教苏安恒,苏内教上书东宫请求面见太子!”

    听到这句话,李崇军直接嗤笑出声了,难怪高延庆会这么惊慌,听到御医说自己忧思过度就觉得自己要做大事。

    真是猪队友啊!一个是禁军将领,一个是掖庭宫内教,这要是有心人攀咬东宫结交内臣勾连禁军意图不轨,这不是妥妥的罪证吗!

    跟着这些人怎么可能有前途!

    不过,李崇军记得苏安恒,在李重俊的记忆中那应该是在他在掖庭宫中比较亲近的人。高延庆怎么知道李禧找了苏安恒?

    难道他在掖庭宫还有内应?这位公公可真是宫里有人!

    “集艺馆可是在掖庭宫啊?莫非典内在掖庭宫有人?”

    高延庆听出了李崇军言语之中的揶揄之意,连忙解释道:“宫闱丞高力士是下官族兄高延福养子,他素来与下官亲近故而才会将此事告知下官!”

    高力士,著名大太监呐!

    如果不是不符合身份,李崇军都想立刻拉着高延庆就坐,那可是高力士啊,这要是抱上了大腿那以后……

    不对!

    现在我是太子,要是还让李隆基当上皇帝,那我不是白来了!

    不过,高力士还是可以拉拢的。

    宫闱丞掌侍奉宫闱,出入管钥,掌宫中閤门之禁。

    难怪李隆基政变成功,李重俊却失败了!看看人家的队友多给力,再看看自家的。

    唉呀!有如此队友,何愁不被枭首砍头哇!

    埋怨归埋怨,李崇军明白前因后果之后,脸上堆砌起虚伪的笑容,拉起已经跪了大半天的两人,握着高延庆的手温言细语地说:“典内一心为我,果然是赤胆忠心,我又怎会辜负!俗语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若无典内一番老成持重之语,我年幼无知之下怕不是要犯大错!”

    被拉着“小手”,高延庆脸都红了,不是害羞是兴奋,太子殿下和我握手了,他感动之余恨不得立刻发毒誓,誓死效忠李唐社稷!

    “李御医也是医者仁心,只不过事到如此只能委屈先生了!”

    李神庆闻言腿肚子都打哆嗦,怎么到我这就是委屈先生了,连个手都不握!

    “如今局势不明,朝中多是些阿谀奉承的谄媚之臣,一心迎合上意,而圣上又宠溺韦氏,如果此间事被外人知晓,朝堂当中必定再起风波!”

    李神庆越听越是惴惴不安,这话怎么那么不对味!回想起在家中看的那些稗官野史、传奇小说,李神庆两条腿开始像弹琵琶一般颤抖起来,尤其是看到那老太监阴恻恻的眼神之后。

    委屈先生了,然后一刀枭首,杀人灭口、毁尸灭迹!

    李崇军见对方神情便知道对方误会了,连忙解释:“只是想让先生暂留东宫而已!”

    “殿下,无诏外臣怎可夜宿东宫?”

    “所以才需要委屈先生,还请先生编一段医案上程太医局,就说太子病重就是了!”

    李神庆还是有些茫然,这怎么写,写严重了还不得太医局全都惊动了,说不得还要背个救治不力的黑锅。但要是写轻了不免有小题大做之嫌,还坏了自家孙真人嫡传的名头。

    “还请殿下赐教!”李神庆不管了,既然要作假,还是你自己来吧!

    “不如写是坠马之后,气血虚弱患上了足疾,而且心智大变!”

    李崇军负手侃侃而谈。

    “足疾?”李神庆不明白,这怎么跟足疾扯上关系了,而高延庆则是有些面色沉重!

    “对,就是足疾,如文皇帝废太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