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证道诸天从射雕开始 » 第二十五章 九阳到手

第二十五章 九阳到手

    在“射雕三部曲”的世界当中,有这么两部绝世武功,广为人知,那就是《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

    《九阴真经》自华山论剑,评出天下五绝之后,就被广为人知,号称是“天下武学总纲”。

    《九阳真经》却是声名不显,直至在倚天时代,到了明教教主张无忌手里,才大放异彩。

    而《九阳真经》,不出意外的话,就记录在方浩手中的这本《楞伽经》中。

    为掩人耳目,方浩先是品读了一番《参同契》,后开始看《楞伽经》,只是翻遍经书,也没找到原著故事线里所提的《九阳真经》。

    “奇怪?难道已经被觉远取走了?不对啊,觉远刚刚被调入藏经阁没多久,应该还没看过这部经书才对。”

    方浩左思右想,抬首问道:“觉远师父,这《楞伽经》可有梵文版本?”

    觉远答道:“这个我还真是不知,方少侠且稍等片刻,我去与你找一找。”

    说着觉远便在藏经阁一楼偏僻的古经书架上,翻找起来。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觉远兴高采烈道:“方少侠,找到了!”

    说着他把一本封皮古朴,明显年代久远的经书,交到方浩手里。

    方浩仔细翻看,果然在梵文著作的缝隙边上,看到了用汉文书就的高深武学。

    当他看到“阴到极盛,便渐转衰,少阳暗生,阴渐衰而阳渐盛,阴阳互补,互生互济,少阳生于老阴,少阴生于老阳……”这段文字时。

    便知道,自己终是找到了真正的《九阳真经》!

    原来《楞伽经》自从天竺传入中原以后,有好几个版本,最初版本记录在菩提达摩东入中原以后,带来几本贝叶经中。

    但贝叶易碎,藏读不便,少林僧人便抄录于白纸之上,装订成册。

    抄录梵文时行间甚宽,另一位传奇人物斗酒僧,便在行间空隙里,写了一部汉文的高深内功,便是方浩现在看到的《九阳真经》!

    “多谢觉远师父,就是这本!”方浩高兴道。

    “找到就好,没想到藏经阁里,还有那么多的梵文古经,小僧以后当细细研读才是。”觉远说罢,再次退了出去。

    方浩则在藏经阁里,寻了一处僻静位置,开始抄录起来。

    不得不说,昨天掷出一个“通透世界”以后,该是把这段时间的人品都用尽了,今天掷出的异能,是大路货的“耳聪目明”。

    这个异能的效果远不如“过目不忘”,于背诵经文也没有太大益处,是以方浩只能用笔墨誊抄。

    准备等以后掷出“过目不忘”的异能以后,再把经文内容复刻到大脑当中。

    “呼翕九阳,抱一含元,此书可名《九阳真经》。”

    抄完最后一句话,方浩放下毛笔,活动手腕。

    当他看着从头到尾被完整抄录下来的《九阳真经》以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以防万一,他又把梵文原版的《楞伽经》看了一遍,确定这真的只是一本佛学经文。

    至于方浩什么时候学习的梵文,那当然是跟冯蘅学的!

    要知道金庸武侠世界的不少神功秘籍,譬如《九阴真经》的总纲,都是以梵文书写。

    是以方浩早早的就跟着冯蘅,学会了这么一个冷门的技能。

    接下来的几天,方浩又在少林寺里待了几日,便带着苏兴虎一起离开。

    下了少室山,方浩便打发苏兴虎回太湖,自己则准备独自前往终南山。

    毕竟他接下来要做的事也不太光彩,所以还是别让手下知道的好。

    ……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诗句中的南山,指的就是终南山,终南山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风光霁月,景色宜人。

    如今更是天下第一大派“全真教”的山门祖庭所在。

    只是方浩此来的目标,并非全真教,而是终南山后活死人墓,地下石室里的重阳遗刻。

    当年王重阳身为天下第一高手,与古墓派祖师林朝英,本该成就一段佳话。

    奈何造化弄人,王重阳为了抗金大业,终是舍弃了这段感情。

    林朝英何等骄傲,不仅在和王重阳的赌斗中,赢得了古墓。

    还创出了《玉女心经》,破尽全真教武功。

    林朝英死后,王重阳入古墓凭吊昔日恋人,发现了林朝英留下的《玉女心经》。

    一时间竟是被激起了好胜之心,只是苦思冥想多日,却依旧组不成一套包蕴内外、融会贯串的武功。

    直至王重阳在华山论剑中夺得《九阴真经》以后,结合经书中所载的诸般秘奥精义,一一指出了《玉女心经》的破解之法,留在了地底石室当中。

    方浩来终南山以后,先是找到了重阳宫的后山所在。

    回忆原著剧情,方浩想起那间刻有《九阴真经》石室似乎连通地下暗河,出口位置,已经是终南山山脚的一处隐秘山洞。

    圈定范围以后,方浩便在划定区域里搜索起来。

    他武功高强,不惧猛兽毒虫,但是终南山山脚范围何其广阔,方浩搜索了十来天,却一无所获。

    于是乎,方浩索性在终南山下结庐而居,在一片松林下,搭了一间小茅屋以遮风避雨。

    这期间,方浩白天继续搜索古墓入口,晚上参悟从少林寺抄录来的《九阳真经》,日子也过得颇为充实。

    只是,一想到太湖上的大江盟,还有桃花岛上等着他回去的师父师娘和黄蓉等人。

    他也不能耽误太久,至多半年,他就必须启程回去了。

    这一日,方浩醒来,像往常一样,把万象神骰往天上随意一抛。

    二十面的骰子落地,最终停留在“一闻千悟”的异能上。

    这是方浩时隔三年以后,再次掷出一闻千悟的异能。

    “太好了!”

    方浩眼前一亮,几日以来,他一直在钻研《九阳真经》,但对这门刚柔并济,阴阳调和的绝顶内功,依旧有些困惑。

    《九阳真经》共分四卷,前三卷还好,方浩琢磨数日以后,自觉修行起来,并无挂碍。

    唯有第四卷里,有数段经文,他有些拿捏不准。

    “一闻千悟”的出现,正好解了他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