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证道诸天从射雕开始 » 第二十六章 氤氲紫气

第二十六章 氤氲紫气

    方浩看过原著,知道想要把《九阳真经》里记载的九阳神功练至大成,还必须过“九阳极盛,烈火焚身”那一关。

    原著里,倚天世界的主角张无忌,是靠着“乾坤一气袋”的奇遇,方才神功大成。

    否则只是积存九阳内力,不会施展运用,内力便不能无穷无尽的循环自生。

    经历剧烈的战斗以后,容易泄气过度致死,譬如原著时间线里的觉远大师。

    是以方浩才迟迟没有修炼《九阳真经》上的内功。

    苍松古树之下,草庐陋舍边上,方浩盘膝而坐,开启“一闻千悟”的异能。

    霎那间他便晋入了玄之又玄的闻道之境,只觉无数念头,奇思妙想涌上心头,却又难以把握。

    这不是方浩第一次施展“一闻千悟”的异能,对脑中的种种异象,他也算是驾轻就熟。

    于是他在心中默默念诵《九阳真经》的内容,有关真经的种种感悟,便一一萦绕心头。

    “原来九阳神功练到大成,竟是一门阴阳调和,刚柔并济,但还是偏向于阳刚一路的绝顶内功。”

    方浩心有所感,毕竟他手头上也有下册的《九阴真经》,两相对此,感触更深。

    如果说《九阴真经》里的武功偏向外用,那么“九阳神功”则专注于内功。

    练成“九阳神功”后,内力自生,速度奇快,几乎无穷无尽。

    即便是普通的拳脚功夫,也能发挥出绝大的攻击力。

    与此同时,其防御力亦是无可匹敌,护体功力能反弹外力攻击。

    更是疗伤圣典,百毒不侵,专门克破所有寒性和阴性内力。

    可以说,“九阳神功”一旦练至大成,便可融会贯通武学至理,从此天下武学附拾皆可用。

    但是,想要把“九阳神功”练至大成,必须要过“九阳极盛”那一关!

    而这一关如何破解?其实可以从《九阴真经》里寻找到答案。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阴阳本为一体两面,可见阴阳互济,才是武学的最高境界!”这一刻,方浩对《九阳神功》的种种难关,豁然贯通!

    随后,方浩取消了“一闻千悟”的悟道状态,一种沉重的疲劳感涌上心头,只见他囫囵用了些干粮,直接和衣而眠。

    到了第二天清晨,天将破晓之际,方浩从沉睡中醒来,带着今天掷出的“神清气爽”异能,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了九阳神功的修炼。

    “气沉于渊,力凝山根……气须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昨日悟出的九阳精义,一字一句,回荡在方浩心头,使得方浩本人,彻底沉入了物我两忘的状态当中。

    体内,原本如海如潮的碧波心法,随着接下来的大周天搬运,潮水褪去,紫气升腾。

    改变苦修多年的内功属性,本来殊非易事,不过方浩曾有奇遇,得到过一门名叫“阴阳磨”的掌法,可消磨内力,转阴易阳。

    方浩悟出了其中武学至理,以此完成了真气属性的转化。

    真气从丹田向镇锁任、督、冲三脉的尾闾关,然后分两支上行,经腰脊第十四椎两旁的辘轤关,上行经背、肩、颈至玉枕,然后真气入头顶的百会穴,分五路上行,与全身气脉大会于膻中穴,再分主从两支会合于丹田。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九个周天以后,方浩发觉自己全身上下,如灌甘露,丹田里的真气也似香烟缭绕,悠游自在。

    这便是“九阳神功”初成以后,练出的“氤氲紫气”!

    至此,方浩彻底把自己苦修十年的碧波心法,尽数转化成了九阳神功独有的氤氲紫气,这也是修炼九阳神功的第一步。

    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方浩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性,成功把《九阳真经》第一卷所载的内容练成。

    而后,他又用了四个月的时间,练成了《九阳神功》的第二卷。

    相比倚天故事线里的张无忌,四个月练成第一卷,接着又用了八个月的时间练成第二卷。

    方浩的修炼速度,是张无忌的两倍。

    这既源于方浩对“九阳神功”的深刻领悟,也是方浩前期深厚根基的体现。

    练成九阳神功第二卷以后,方浩觉得自己的根骨体质也有了缓慢的提升,不仅如此,还有了寒暑不侵的能力。

    不过至此以后,方浩先前的积累也基本耗尽,《九阳真经》第三卷的修行进度,陡然放缓。

    “半年过去了啊!”看着头顶上依旧苍翠的松树,又看看脚下由青渐黄的野草,方浩知道,他必须要离开了。

    这天一早,方浩像往常一样,掷出骰子,今日显示的异能,倒是有些不同,居然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异能“福星高照”。

    “福星高照?今日我该时来运转了?”方浩心道。

    万象神骰神秘莫测,有时也能掷出因果律的异能,比如方浩早年随机到的“遇难成祥”,再比如这次随到的“福星高照”。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万象神骰绝不会无的放矢。

    果然,方浩在今天的例行排查中,在一处杂草丛生的灌木丛里,发现了一座隐秘的石洞。

    石洞当中,则有一口深潭。潭水清澈,毫无浑浊之意,显然指向一处活水。

    “难道就是这里了么?”方浩大喜过望。

    猜测这处水潭极有可能就是通向古墓地下石室的那一口。

    “我记得要透过深潭下的地下潜流,需要一顿饭的功夫,差不多就是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幸好我早有准备。”方浩心道。

    很快,方浩返回住处,取出了自己早已备好的几个气囊,重新返回石洞。

    借助气囊,方浩有惊无险的顺着水潭中的地下暗流,逆流而上。

    行了三十多分钟的时间,终于离开水道,踏上了一条道路奇陡,笔直向上的山腹道路当中。

    “就是这了!”方浩奋起精神,向上而行,也不知行了多久,终于来到了一处阴暗潮湿的地下石室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