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过去:我的文艺时代 » 第16章 庆功宴

第16章 庆功宴

    剧院外头,王澍、王硕、史佚生还有江文江武两兄弟,就剩他们几个了。

    “你俩留下来干嘛?”王硕问。

    江文一脸坏笑:“等庆功宴呢。”

    王硕调侃他们:“庆功宴关你俩啥事?”

    “哎呀,我们也算是辛苦排练的‘小劳工’嘛,总不能说用完就扔吧?”江文不服气。

    王硕接着逗他:“你们俩的‘辛苦’,那是天天给我们添乱吧?”

    江文想反驳,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气鼓鼓地站在那儿。

    王澍看不下去了,笑着打圆场:“行了,别逗他们了,一起进去吧。”

    “谢谢澍大爷!”江文江武两兄弟齐声感谢。

    王澍从来不强迫他们,但江文江武对他的敬称,那是发自内心的。

    郑小龙考上燕大,让江文这个高中生羡慕得不行,心里已经把王澍当成了未来的靠山。

    他们对王澍的崇拜不是那么明显,但偶尔的讨好,那意思就很明白了。

    王澍也没太当回事,真正吸引这俩小子的,是《桃花源记》。

    《狮子王》排得这么顺,人艺自然就想到了王澍的其他作品,而《桃花源记》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桃花源记》的主角是个孩子,这角色不好找,但江文江武俩小子,天天泡剧院,有戏剧天赋,正好可以培养培养。

    《桃花源记》的排练不急,就当是个长期计划。

    但看今晚《狮子王》的效果,这计划可能得提前了。

    江文江武这俩小子,听说能当演员,高兴得像是捡到宝了。

    但他们还记得给家里的承诺,所以不敢轻易答应。

    王澍就给他们指了条明路,说高考除了文理科,还有艺术类呢,他们俩条件挺好,完全可以试试艺术类的。

    从那以后,江文江武就开始憧憬未来了,对王澍那是真心实意地叫“澍爷”,对未来的演艺生涯满是期待和信心。

    首都剧场后台,灯光亮堂堂的,演员们演完戏都换上便装,聊着演出的点点滴滴,脸上都是掩不住的兴奋和满足。

    王澍他们一回来,就被一片热情的问候声围住了。

    这段时间大家一起辛苦,关系都好得不得了,王澍他们在大家心里的分量越来越重。

    当然,江文江武除外,他们俩在大家眼里还是孩子。

    江文一开始还有点不服气,心想自己就小王澍一岁,怎么就差这么远。

    但时间久了,他也就释然了,甚至心甘情愿地叫王澍“澍爷”。

    今天的公演大获成功,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林兆华导演边整理衣服边催大家:“快点,别让王澍老师等急了。”

    王澍摆摆手,笑着说:“不急不急,大家慢慢来。”

    林兆华导演又说:“这帮人真是的,有人请吃饭,还磨蹭,就知道聊天。”

    蓝天野边收道具边笑着接话:“公演这么火,大家心里那是激动得很呢!”

    旁边的人附和着:“就是就是。”

    林兆华导演假装严肃:“就是你个头,快点吧。”

    庆功宴的事儿,其实早在公演之前就定下来了。

    王澍一提出要请客,大家都客气得不行。

    林兆华还说:“公演顺利,那应该是院里请,怎么能轮到王澍请呢?”

    但人艺刚恢复工作,经费紧张得很,哪有闲钱办宴会啊。

    二三十个人,一个个都是吃货,要请这么多人吃饭,那得花多少钱啊。

    所以一开始根本就没打算办什么庆功宴,是王澍自告奋勇,非要请客。

    “算了算了,院里的钱也不好使,我请吧,反正我也没帮上啥忙,编剧的活儿还不是硕子和老史干的。”王澍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

    王硕在旁边插嘴:“对头,别跟他客气,这小子刚领了稿费,腰包鼓鼓的,不让他请客,对不住咱们这些天的辛苦。”

    大家听了都乐了。

    最后,在王硕的一番劝说加上王澍的坚持,大家也就同意了。

    庆功宴就这么定了,地点呢,选在了东来顺——哦,不,现在叫民族饭店。

    因为历史的原因,这家店名换来换去,但老燕京人还是习惯叫东来顺,这点小瑕疵,也就不计较了。

    今晚,他们就要在那儿庆祝成功,享受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照亮了燕京的大街小巷。

    在这个温馨又兴奋的气氛中,王澍带着剧组的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饭店。

    店里的伙计们早就准备好了,看到这么多人,一点儿也不慌,反而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客人。

    王澍带着剧组的人一进饭店,气氛立马热闹起来。

    人多势众,他们就挑了个大堂坐下,热热闹闹的,一点也不拘束。

    服务员们忙前忙后,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调料和新鲜食材,看着就让人馋涎欲滴。

    铜火锅底下的炭火噼里啪啦响,温暖的火光和声音,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王澍他们一行人,包括林兆华和人艺的其他老前辈,都坐在主桌上。

    开饭前得有个小仪式,大家推来推去,最后这活儿还是落在了林兆华身上。

    毕竟王澍虽然今晚掏钱,但他对话剧的事情真没怎么参与;王硕和史佚生虽然改了剧本,但他们不是人艺的,史佚生腿脚又不方便,所以林兆华最合适。

    当然,场上也不是没有比他辈分大的,欧阳山尊先生、蓝天野……他们都是前辈。

    但《狮子王》能有今天,功劳最大的还是林兆华。

    要不是他当初找王澍他们,哪有后来的事。

    他对《狮子王》的理解和诠释,也给这部话剧注入了灵魂。

    林兆华也明白,这部作品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站起来,举杯向大家致意:“今晚,咱们不谈工作,不谈剧本!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没有你们,就没有今晚的成功。我先干为敬!”

    他的话一落,大家都热烈响应,杯子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气氛一下子就推到了高潮。

    在这个特别的夜里,他们把所有的压力和疲惫都抛到了脑后,就为了享受这难得的欢聚时光。

    涮肉的香味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大家围着火锅坐下,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各自的故事和对未来的憧憬。

    铜火锅里的炭火烧得正旺,火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又明亮。

    在这样的光芒下,大家的笑容都特别的热情和有活力,就像那火焰一样,不仅照亮了周围,也温暖了心房。

    史佚生在敬酒的时候,感激地说:“林导,这戏能演得这么好,全靠您的精心指导和辛苦付出。您对每个细节的把握,对每场戏的情感渲染,都让《狮子王》焕发了新的生命。”他的声音里满是敬意和感谢。

    林兆华笑着举杯回应:“史老师,您太客气了。这部作品能成功,是咱们大家共同的梦想和目标,每个演员,每个幕后的工作者,都为这个梦想倾注了热情和努力。我只是尽了一点力,真正厉害的是您和王硕老师,把剧本改得这么好,让故事活在了现实中。”

    王硕那是激动得不得了,毕竟对一个刚开始艺术之路的人来说,能参与到这么成功的作品中,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他拉着王澍,一杯接一杯地喝,脸上都红扑扑的,而王澍还是一副淡定的样子,好像那烈酒对他来说就跟白开水似的。

    王硕那脸上的红晕,就像是喝醉了的月亮,他那不羁的举止,更像是个刚放学的顽童。

    人群中,他忽然站起来,虽然脚步有点踉跄,但那股子豪气,仿佛要把整个大堂都震得响。

    他大声宣布:“今晚,我就是你们的辛巴,这里就是我的草原王国!”

    话音刚落,他就开始模仿《狮子王》里辛巴的动作,跳起了舞。

    他的舞姿虽不专业,却有种说不出的味道,热情洋溢,仿佛林导的指导就在他身上显现了效果。

    众人一开始还被逗乐了,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

    王澍也忍不住笑了,他知道王硕平时就爱闹,没想到喝了几杯后,竟然能这么放得开。

    林兆华和其他前辈们也是笑着摇头,心里清楚,这样的放松对于他们这些常年紧绷的人来说,真是太需要了。

    王硕的声音在大堂里回荡,每个动作都充满戏剧性和热情。

    他脸上的笑容自信满满,仿佛真的变成了那个勇敢的小狮子王。

    他的舞步轻盈有力,每转一圈,都带起一阵风,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他那股子活力。

    王硕那脸上的红晕,就像是晚霞里的一抹云彩,他的举止越来越放肆,仿佛是个酒后的诗人。

    大堂里的人都被他的热情所感染,一个个像是被点了魔法般,纷纷加入到这场不拘一格的狂欢中。

    江武,那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小伙子,突然间站起来,眼睛里闪着兴奋的火花。

    他走到王硕身边,扮成辛巴的好基友丁满,模仿着那些滑稽的动作,让周围的笑声此起彼伏。

    紧跟着,兰法庆也加入了这场即兴秀。

    他那高大的身影和平时严肃的脸,扮起彭彭来,简直是个活宝。

    他故意摆出笨拙的样子,跟在江武后面,搞得大家笑得更欢了。

    大堂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其他人也不甘示弱,加入到表演中来。

    有的扮狮子,有的扮其它动物,整个大堂一下子变成了个欢乐的动物王国。

    在这里,大家都放飞自我,把工作的压力抛到九霄云外,只享受这一刻的自由和快乐。

    晚宴上,即兴的表演就像是点燃了欢乐的烟火,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灯光下,大家围坐在满满当当的食材旁,新鲜的羊肉片、牛肉片、蔬菜和豆腐等,看着就让人馋涎欲滴。

    将食材一一放入滚烫的锅中,涮煮后捞出,蘸上秘制的调料,每一口都是味蕾的盛宴,让人忍不住赞不绝口。

    桌上的食材琳琅满目,新鲜的羊肉片、牛肉片、蔬菜和豆腐等摆满了桌面,每当食材沉入滚烫的锅中,涮煮后捞出,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美食与欢声笑语。

    江文和江武这对兄弟,因为年纪的原因,今晚都被禁止喝酒,但他们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遗憾,因为这欢乐的气氛,已经让他们醉得比喝酒还要快乐。

    江文看着江武和王硕在大堂里闹腾,心里那个羡慕啊,他觉得自己已经算大人了,不像江武那样还能肆无忌惮地玩。

    参与《狮子王》的排练,虽然没上台,但江文感觉自己像是找回了什么,心里的某个角落被唤醒了。

    “澍爷,林导,恭喜《狮子王》公演这么成功!”

    江文趁着大家高兴,拿起空杯子倒了点酒,走到王澍和林兆华中间。

    王澍一眼就看出来不对劲,他们之前都是喝汽水,江文这是要干嘛?一把抢过杯子:“小孩子家家的,喝什么酒!”

    江文脸红了,心想自己也不小了,被叫小孩子还真有点不乐意。

    林兆华看不下去,递给他汽水:“年轻人,有梦想是好事,‘狮子王’只是个开始,未来你会有更大的舞台。”

    江文接过汽水,心里还是有点不服:“我虽然年轻,但我有激情,有梦想,我也想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王澍意识到自己有点过了,也鼓励他:“江文,你和江武的努力我们都看到了,坚持下去,未来的舞台等着你们。”

    “未来……”江文喃喃自语,然后认真地说,“澍爷,林导,我想在戏剧上走得更远,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王澍笑着点头:“你的热情和决心我们都看到了,坚持下去,机会自然会来。”

    林兆华也说:“戏剧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你们已经迈出第一步,接下来就看你们自己了。”

    他们都知道江文想说什么,《桃花源记》的剧本已经提上日程,江文是个不错的主角人选。

    但暑假快结束,江文得回学校了,能不能演还得看家里怎么说。

    不过这次不用王澍去说,自然会有人去他家里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