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颠覆数字时代 » 第十一章 河沟村的菜

第十一章 河沟村的菜

    在姜伟来跑步到公司,迎宾机器人莎莎告诉他有一桩机器人维修业务。查看了一下机器人的买主,竟然是杨洪柱。这个杨洪柱是不是高中时的杨洪柱很难说。

    高考那年,姜伟来、李觅博考上了大学,杨洪柱没考上。就这样各奔西东,以后再也没有联系过。他父亲知道他不是读书的料,索性让他做些生意。经过多方考虑,在花溪的河沟村租了一片地,建大棚,种植蔬菜。

    姜伟来根据所留的电话,拔通了,一听声音,还真是杨洪柱。他问:“你知道我是谁不?”

    杨洪柱仔细一听,知道是姜伟来,这声音最熟悉不过了。他说:“姜伟来嘛,还能是谁?”

    姜伟来问:“你家的机器人坏了?”

    杨洪柱惊问道:“你怎么知道?”

    姜伟来说:“我来给你修理啊。”

    杨洪柱问:“你现在在赤心公司?”

    姜伟来说:“是啊。”

    杨洪柱问:“你什么时候到?”

    姜伟来说:“大概半小时。”

    杨洪柱说:“那好,我等你。”

    姜伟来下车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大棚,约有十多亩地。有个机器人正在大棚里收割卷心白,姜伟来想,这机器人能正常工作,会有什么问题?

    杨洪柱没发觉有人来,因为车子是电驱的,没多大声音。他正盯着无土裁培的菠菜,好像是出了什么问题。

    姜伟来走悄悄的走到他身边,突然来了一声:“嗨”

    杨洪柱也许是太专注,被姜伟来给吓了一跳,他说:“吓死我了。”

    姜伟来问:“你是不是心中有什么鬼?大白天的会吓到你。”

    杨洪柱说:“我看这些营养液好像没有了,正专心的看,就被你吓到了。我这么阳光,心中那有鬼。”

    姜伟来看了看说:“营养液用完了,不会添加进去?”

    杨洪柱说:“我刚刚加进去的。”

    姜伟来顺着管子看了一遍,发现了问题,他说:“这些管子多长时间没洗了。”

    杨洪柱疑惑于姜伟来的话,他问:“管子要洗吗?”

    姜伟来吃惊于杨洪柱的坦诚,他问:“从来没洗过?”

    杨洪柱不解的问:“为什么要洗?”

    姜伟来说:“你长时间不洗,里面的东西凝结就把管子堵啦。”

    杨洪柱恍然大悟:“可能是这个原因。”说着杨洪柱就要去洗管子。

    姜伟来问他:“你报的机器人有故障,是什么故障?我看它是好好的。”

    杨洪柱说:“等一下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故障了。哎,我想约你们喝酒,不行吗?让你私活公干了还不好?”

    姜伟来说:“真不亏是生意人,算盘打得好。我要谢你了。”

    杨洪柱说:“李觅博估计也要到了。”

    姜伟来说:“李觅博也在贵阳?我在这儿快两年了,居然不知道。”

    杨洪柱说:“你天天忙国家大事,把我们这些做小生意的都忘了。”

    姜伟来说:“我们打工的不敢高攀你们这些大老板。”

    正说着话,只听见‘当’的一声。机器人手中的镰刀己经变弯,原来是机器人用力的把镰刀斫向地面,不巧碰上一块石头,把刀折弯了。杨洪柱说:“看吧,机器人的毛病来了。他不想干活,居然毁坏工具,想造反。”

    姜伟来走近一看,镰刀完全变形,显然用不成了。再看机器人却没发现任何问题。并且机器人知道镰刀已坏,还去换了一把,然后继续割菜。姜伟来再仔细的观察机器人,没发现机器人行走,做事有什么毛病。莫非,像历史书上所记载的:奴隶不想为奴隶主干活,经常毁坏奴隶主的工具。要真是那样,这机器人就有意思了,如果他有思想,那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这怎么可能呢。

    这时李觅博也到了,正在下车。姜伟来和杨洪柱都迎了上去。见到姜伟来,李觅博问姜伟来:“稀客,你从那里来的?”

    姜伟来说:“杨老板一声令下,我就来了。”

    杨洪柱说:“人家在赤心公司混得风生水起的,都来两年了,不让我们知道。”

    李觅博说:“好啊,以后咱们有得合作了。”

    姜伟来问李觅博:“你现在做什么?”

    李觅博说:“搞污水处理。”

    姜伟来说:“这个好啊,环保。”

    李觅博叹道:“不好搞啊。”

    杨洪柱命令机器人道:“杨菜,去泡茶。”

    原来机器人叫杨菜,这名字取的真像卖菜的。只见机器人放下镰刀站了起来,一只手里拿了包卷心菜。这个杨菜不是把卷心菜放进菜筐里,而是把菜当成足球,踢向菜筐。这机器人是臭脚,菜没进筐,卷心菜砸在地上,滚出老远,破了不少,没了卖相。

    杨洪柱说:“看,这毛病又来了。”姜伟来看了也纳闷,编程序的人不可能是这样编的。机器人走到大棚出口,刚好有一把锄头放在路上,似乎挡了它的道,机器人抬脚就把锄头踢在一边,然后走过去。

    机器人这一连串的动作,让人费解,杨洪柱说:“就这毛病,你看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把它改了。”

    姜伟来一头雾水,摸头不着脑的。李觅博:“这机器人脾气还真不小。姜伟来,你们家怎么养出这么任性的机器人?”

    姜伟来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啊。”

    李觅博进了杨洪柱的大棚,在里面转了一圈,特地看他的无土裁培。他问杨洪柱:“杨大老板,你的这些菜怎么长势不一样?”

    杨洪柱说:“是不是你们的营养液参假了?”

    李觅博说:“参假它是一片都长不好,你这个是一些长得好,一些长不好的。”

    杨洪柱说:“你们那种高科技的只有你懂,我不懂。”杨洪柱这话把李觅博搞的不知说什么好,这明明是他的问题,却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姜伟来从杨洪柱不洗管了子大体能够定性堵管导致营养液缺乏,他说:“滴营养液的管子有些是堵的,没营养液的肯定长不好。”

    李觅博仔细的看了一遍,真是这种情况,他说:“杨老板,你能不能上点心,我还望你干好了给我打广告呢。”

    姜伟来问杨洪柱:“用营养液能赚钱不?”

    李觅博插嘴道:“营养液和他买肥料的钱差不多,怎么不能赚。”

    杨洪柱说:“当然要赚,不然就是老同学关系我也不会用的。”

    姜伟来问:“与你买肥料相比划不划算?”

    杨洪柱说:“还是要划算些。大棚是主要的成本,这种立体的栽培节省了空间,同样的大棚可以多种些菜出来。另外用营养液在人力上也少了许多。就是你们的那个机器人不会打理这些菜,要是会我就轻松了。”

    姜伟来笑道:“要是它连媳妇都帮你娶,儿子帮你生,多省事。”

    杨洪柱说:“你们这些读书多的人怎么没学好的,全学坏了。”

    李觅博对姜伟来说:“他这儿有一个优势,水是从河里抽上来的,一年凭这些水就节约了不少的钱。”

    杨洪柱补充道:“要是冬天能让大棚的温度升高几度就好了。”

    姜伟来说:“这多简单,安空调。”

    杨洪柱说:“电费不要钱啊?我说你们这些搞高科技的,能不能弄个储能墙之类的在大棚里,热天把热蓄起来,冬天再把热释放出来。”

    李觅博说:“想法是不错,只是很难做到。”

    杨洪柱想起茶可能泡太久了,他对两人说:“走,喝茶去。”

    三人进了屋,只见桌子上摆有一套工夫茶具,旁边放有一香炉,房屋的正中供有一佛像。杨洪柱弄了一盘香点在香炉里,屋子里顿时香味扑鼻。姜伟来说:“杨洪柱,你这小日子过得啊。”

    杨洪柱说:“过不下去了,你看债主都上门要钱了。”

    他欠有李觅博的营养液款,还没给。借此他拿李觅博来开涮一下。李觅博说:“你不说我还想不起来,你欠的货款什么时候补上?”

    杨洪柱说:“请你来喝酒,倒好,整来个讨帐的。”

    姜伟来问李觅博:“你那个污水处理怎么样?”

    李觅博说:“有政府的补贴能实现持平,想营利还得把设备改进。”

    姜伟来问:“政府怎么补贴的?”

    李觅博喝了口茶说:“其实也就是免税。我们每收到货款必然要缴纳税,税务部门每月把缴纳的税款返还给我们。”

    姜伟来说:“这么说你大赚的日子在后头。”

    李觅博说:“我是绞尽脑汁了,不知怎么改进设备。要是能节省些电费,提高点营养液的产量,日子有就会好过一点。”

    姜伟来说:“遇上困难是正常的,相信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好的办法出现。”

    李觅博说:“但愿如此。”

    杨洪柱站在他家的酒柜旁看他的酒,不知道喝什么好,问道:“你们想喝什么酒?”

    李觅博说:“你是东家,由你安排。”

    姜伟来说:“随便。”

    杨洪柱说道:“这瓶是酱香的,有些年头,喝这瓶。”

    有个女人在外面喊到:“菜好了,开门。”姜伟来起身开了门,见到一个年青女子端了一托盘的菜。他们立即收拾餐桌上的东西,让女子把菜摆上桌。菜放好后杨洪柱付了钱,女子拿上托盘离开。只见机器人杨菜悄悄的跟在女子的后面,在女子出门的时候摸了女子的屁股一把。女子发觉后扭头一看,原来是机器人,她本想发火的,没想到非礼自己的是机器人,只好作罢,走了。

    李觅博觉得不可思议,他责问姜伟来:“姜伟来,你们公司的机器人怎么还会耍流氓?”

    姜伟来一开始也为机器人的举动感吃惊,突然间想明白了,他说:“我知道怎么回事了。杨洪柱,把你的手机给我。”杨洪柱问:“你要做什么?”

    姜伟来说:“我要给你修理机器人的毛病。”

    杨洪柱把手机解了锁,递给姜伟来。姜伟来找出机器人的软件,问杨洪柱:“你是不是把机器人调到超级学习模式?”

    杨洪柱说:“好像是吧。”

    姜伟来问:“你是不是割完了菜会把镰刀斫在地上?”

    杨洪柱想了想自己有这个习惯,他承认:“有时会。”

    姜伟来问:“你喜欢足球,是不是也会把卷心菜当球踢?”

    杨洪柱说:“也干过。”

    姜伟来问:“路上有东西挡路不用手去拣,而是用脚去踢,对吧?”

    杨洪柱细想有时自己会这样做,他说:“有这种可能。”

    姜伟来问:“还时不时的吃女人的豆腐?”

    杨洪柱一听,马上反对,他说:“没有这样的事。”

    姜伟来说:“你把机器人调成超级学习模式,它表现出来的基本都是你的行为。我把它调回一般学习模式,只要它能干活,你就调回正常模式。”

    杨洪柱辩解道:“其他的是跟我学的,吃女人豆腐可能是跟别人学的。”

    李觅博笑道:“鬼才信。”

    杨洪柱知道自己说的话这两是不会相信的,他得转移话题说:“吃菜,再不吃冷了。”

    姜伟来和李觅博哈哈一笑,把酒倒满,三人碰杯,一口干。

    三人正喝着酒,门外有人问机器人:“杨菜,杨洪柱出去了?”

    机器人杨菜回答:“在家。”杨洪柱听了立即起身开门。一脸的笑道:“老吴,快来喝一杯。”

    老吴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说完老吴也不客气,进屋坐下,看得出他和杨洪柱关系很好。杨菜给老吴备了碗筷,李觅博给他拿了酒杯。

    杨洪柱向老吴介绍说:“他是我的高中同学,这个叫姜伟来;这个叫李觅博。”之后以向两位介绍老吴:“”这是我们这儿的国学大师,叫吴居贤,老吴。”

    把他说成是国学大师,吴居贤赶紧解释道:“别乱说什么国学大师,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骗子。”

    杨洪柱一本正经的说:“你别谦虚,你不是大师,天下也就没有大师了。”以杨洪柱的本性,没三两下的人,他是不会这么认真的。两人觉得这个吴居贤应该不简单。

    吴居贤忙说道:“别乱说,别乱说。”

    姜伟来把酒杯拿在自己面前跟吴居贤说:“你来晚了,先喝三杯补上。”说着就给吴居贤倒酒。

    吴居贤说:“应该的。只是这么好的酒都让我喝,亏了你们。”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姜伟来接着给他倒了第二杯。李觅博接他的话道:“正因为酒好,不能亏了你。”

    吴居贤接着喝了第二杯。姜伟来再给他倒上第三杯。吴居贤说:“歇一下,这酒度数高。”

    杨洪柱招呼大家:“吃菜,吃菜。”

    老吴拿起筷子吃菜,然后对两人说:“你们也动手,别光看我喝酒,吃菜。”姜伟来看这人其貌不扬,衣着朴素,与传说中的那种仙风道骨差了不少,但神清气爽的,似乎不像江湖骗子。只是在这花溪的乡村里出了国学大师,莫不是杨洪柱被他糊弄了。因姜维敏是学医的,小时候也教过他阴阳五行,八卦之类的,他不感兴趣,但也知道一些。所以对于国学方面还是比较关注的。姜伟来笑着对吴居贤说:“你这名字‘居贤’意思很好,只是配上你这姓,意思就变了。”

    吴居贤说:“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怪我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还是后来读到《道德经》才明白,我父亲给我取这名的深意。《道德经》里面有:不上贤,使民不争;夫唯不居,是以弗去。我这个无居,无贤实则是很高的境界。”

    姜伟来和李觅博虽说都是研究生,那是在他们的学科范围内,于国学方面没有过多的了解。姜伟来问吴居贤:“你说的这个无居,无贤是有什么深意。”

    吴居贤说:“‘不上贤’的这个贤是指有能力本事的人。往往一个国家会把有本事的人扶在一个很好的位置上,说白了就是有权力。不上贤就是不要让一个国家出现极有权力的位置,那样人们不会不择手段的去争。像皇帝的个位置,中国人争了上千年。为了得到它,兄弟,父子都要杀,就印证了这句话。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就是说任何的东西,你只要不去占有他,也就不存在失去。从通篇来看是劝人少些欲望,不要什么都想要,失去了心痛。得到的太多,失去的也多,心就越痛。而生活中是想要的多,得不到的自然也多,增加了过多的烦恼。”

    听他这一番话,两个研究生心中佩服,没点真材实料是说不出其中奥妙的。李觅博说:“老吴,你所说的很有内容。这些国学的东西我也看过,书上解释的没你说的这么精辟,所以我也没兴趣学。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以后得在这方面下些功夫。”

    吴居贤说:“国学的确不好学,以我的经历,学这些东西得悟。就是要开悟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资质不好,当年连大学都没能上。读这些国学经典在40岁以前一知半解的,好像是在我41岁那年突然就能读懂了。咱们中国的传统学问是一脉相通的,儒释道都差不多,只要一门通,其他的学起来不费力。我认为没点人生的经历是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像你们这么年青就能读明白,那么今后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杨洪柱说:“老吴的本事是奇门遁甲,能预测未来。”

    李觅博说:“奇门遁甲是可以降妖除魔的那种?”

    吴居贤解释道:“不是法术,法术那是电影里面夸张的艺术创作。奇门遁甲就像军队打仗用的沙盘。军队的沙盘用来演习战争,判断战争的胜负,而奇门遁甲是根据天地人神在某个特定时间摆出来的沙盘,用来判断事物的发展。”

    李觅博说:“就是能用它预测未来?”

    吴居贤略有赞同的说:“可以这么说。”

    李觅博时时刻刻的想着他的污水处理厂,他问吴居贤:“你能给我测一下我们厂的前景吗?”

    杨洪柱看到李觅博的酒杯中只有半杯酒,他起身给李觅博的杯中加酒。倒酒时好像酒被瓶中的珠子挡住了,倒不出来,他的手一抖,酒一下子冲了出来,杯子装不下,酒溢出不少,流在桌上。杨洪柱倒完酒,把酒瓶放好,一回手,衣袖上的扣子带着桌子上的一包餐巾纸,纸从桌上落下。座在旁边的姜伟来反应很快,一把接住餐巾纸,放回桌上。吴居贤对他觅博说:“你的厂近期有损失,这个损失很可能跟杨洪柱有关,但是并不影响将来发展。”

    李觅博问道:“你也没有摆什么沙盘的,怎么就能预测了。”言下之意,吴居贤是不是信口开河。

    吴居贤说:“我用的是邵庸的梅花易数,应景预测。世间万物皆是相通的,就在你问你们厂的前景时,杨洪柱给你倒酒。预测有一句话叫做:吉凶祝福皆在一动之间。显然杨洪柱的动,与你问厂的前景有着某种联系。通常说:拥有的为财,那么酒是给你喝的,酒象征是你的财。杨洪柱在给你倒酒的时候有些没倒入你的杯中,通过这个场景我判断为你们厂将有损失。然而你的酒杯原先不满,现在满上了,说明你们厂将来发展不错,有钱赚。”

    李觅博奇道:“这样子都可以预测?”

    吴居贤说:“当然可以。只还过预测是灵活多变的,不能拘泥于某种模式。就拿杨洪柱倒酒这事来说,如果是他媳妇看他把酒倒撒了会骂他做事马虎;他父母看到他把酒倒撒了会觉得这孩子做事不稳重;你看到他把倒酒撒出去了,会想到杨洪柱怕你喝少了。”

    李觅博说:“让你算中了,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他是怕我少喝了。”

    杨洪柱说:“等下碰杯,你喝半杯,我们喝一满杯,不公平。”

    吴居贤说:“同样的一件事,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李觅博问:“你说我们厂有些损失跟杨洪柱有关,会不会是他欠我们的货款不还了?”

    吴居贤说:“应该不是这么回事。”

    杨洪柱听李觅博这么一说,明显有错,他说:“李觅博,我要罚你一杯,我今天请你来是喝酒的,不是请你来要帐的。”

    姜伟来笑着说:“该罚。”

    李觅博也觉得说错话了,他说:“我认罚,我不提这事了。”李觅博端起面前的酒杯干了,杨洪柱立即给他满上。

    吴居贤问李觅博:“你开的是什么厂?”李觅博说:“掏粪工厂。”

    吴居贤说:“掏粪我是经常干,不知你的这个掏粪工厂怎么个掏法?”

    李觅博说:“我们在贵阳的污水处理厂那里建厂,整个城市的污水都流到那里。这些污水经过我们的设备,把污水变成肥料,其他的水变成达标的用水。杨洪柱现在用的营养液就是我们厂生产的。你说我这个是不是掏粪工厂?”

    吴居贤说:“是,只不过你掏的粪比我掏的高级多了。”

    李觅博说:“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植物长得更好。记得小时候我妈带我到农村去,看到一个人正在毛坑里舀粪,嗅气熏天的。当时我妈对我说:“不好好读书,长大了只能回老家舀粪。”当时我真害怕去舀粪,就好好的学习,考上了大学,读研究生,最后,绕来绕去的还是舀粪的命。只不过现在我不怕嗅了,还恨不得淌出来的污水再嗅点,那样提出来的肥料就更多。”

    吴居贤说:“这么说你的这个生意干得。污水又不要钱,经过设备一整就可以卖钱,原材料方面全省了。”

    李觅博说:“那有这么简单的事。设备要电,每月的电费就是不小的数目。工作人员要开工资,送货要开运费,还有很多开支多如牛毛。”

    杨洪柱说:“现在吃饭,你们别说这些不利于肠胃的事。”李觅博也觉得吃饭时候老说粪不她,他说:“不说了,吃菜。”

    姜伟来先吃好,看到杨洪柱摆酒的架子上摆有各种小玩意。手窜、佛珠、钱币、像章等等之类的。杨洪柱以为他在看酒,就说:“你看上那瓶直接拿过来。”

    这些人都不是好酒之辈,听杨洪柱要拿酒,大家立即劝住。姜伟来说:“我是看你的这些小东西,不是看你的酒。”

    杨洪柱说:“我的那些都是文物。”

    姜伟来说:“一千年以后真是。只不过你得先放一枚你的印章在里面,免得考古的人不知道这是谁的。”

    杨洪柱说:“听你的口气你也是懂的。”

    姜伟来说:“这个不懂。”

    杨洪柱喜欢所谓古懂之类的,见姜伟来也关注,立即来了兴致,从架子旁边的一个柜子里拿出一个厚本子,打开来,里面全是银币。问姜伟来:“这个是谁?”

    姜伟来看了看说:“袁世凯。”

    杨洪柱又拿了另外的一个差距:“这个呢?”

    姜伟来说:“孙中山。”

    杨洪柱找了一个不太出名的说:“这个你不知道了吧!”

    姜伟来看了真不知道是谁,以前的历史书上也没见过。杨洪柱说:“这个是唐继尧。”

    姜伟来问:“唐继尧是什么人?”名字有点印象,具体是干什么的他真不知道。

    杨洪柱说:“YN省的督军,当年云南全是他的地盘。”

    姜伟来说:“你玩这个还玩出学问来了。”

    杨洪柱嘿嘿一笑:“也有你们研究生不懂的啊。”

    姜伟来说:“我也没说我什么都懂。”

    酒足饭饱后,呆在杨洪柱的屋中没意思。李觅博提议:“咱们也到河边走走,看看这儿的风景”

    杨洪柱放下手中的银币,把它归纳到柜子中去。然后四人往河边闲游。

    杨洪柱的大棚的旁边不远处就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澈透亮,可以看见河中的鹅卵石和沙砾,河道中央偶尔会看到一些水草,它们利用一些裸露出来的泥土,抓紧生长。河岸边上有些水芹菜,长得肥肥的,看了就想摘了去煮熟,然后搞上一碗有折耳根和水豆豉的醮水,味肯定的好。走到一根水管旁边,李觅博问杨洪柱:“这是你的水管?”

    杨洪柱说:“是我的。”

    李觅博问:“水泵抽水,一月要多少电费?”

    杨洪柱说:“要看什么天气,如果是热天几乎不花钱。你看我房子上的太阳能板,产生的电用来抽水差不多够了。冬天要不少钱的。”正说着河边走来了两人,走路东倒西歪的。姜伟来说:“这两人喝醉了,会不会掉在河里。”

    吴居贤一看,是他们村的人,他说:“一般不会,他们这种是熟醉,走路稳得住的。”

    姜伟来不懂吴居贤说的,他问:“什么是熟醉?”

    杨洪柱抢着说道:“熟醉都不懂,说明你的酒龄不够。喝酒上瘾的人喝到一定的程度,一口酒下去就会醉,但是,喝一斤下去也还是那样,就是熟醉。”

    姜伟来说:“看他们年纪不大,都喝成这样了?”

    吴居贤说:“像这样的在我们村还有好几个,一大早起来首先要做的事是:先喝一口酒,再考虑其他事。这口酒下去后,什么事都记不起来了,然后是再整第二口,就这样一天都是酒,浑浑噩噩的就是一天。第二天醒了继续。”

    李觅博问:“这些人应该是做不了事的?”

    吴居贤说:“那还做得了事?真有事也不敢叫他,怕一不小心弄出事来,收拾不了。”

    李觅博问:“那么他们的酒钱从何而来?”

    吴居贤说:“吃低保。国家有政策:只要帐户里没钱,每星期就会在帐户里打一定的救济金在里面。他们这些人别看他醉,盯帐户里的钱盯得可死了,只要时间一到,必须把那点钱买了酒。”

    姜伟来说:“中国文字里有贫和穷之分。贫是经济上困难;而穷是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这些人是真正的穷人,他们自己让自己陷入绝境,成行尸走肉了。”

    杨洪柱埋怨道:“我说这些人是国家给惯坏的,不给他帐户里打钱,他们就得去干活。”

    吴居贤对杨洪柱说:“要是人人都勤劳肯干,你怎么租得到这些地种菜。还不是要有这么些人,你才有钱赚。”

    姜伟来说:“救济金是救人于危难之时的,这些人却用来酗酒,他们这种形为是可怜呢还是可恨。”

    李觅博说:“有句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不一会儿他们与两个醉鬼相遇,四人都闪在一边给他们让路。只见这两人停了下来,用带血丝的眼睛,无神的看着他们,似乎想说什么,然而又没说。呆了会儿,两人才歪歪倒倒的走过去。看着两个醉鬼的背影,姜伟来想:很多人说机器人的出现抢了人类的饭碗,失业的人越来越多,都是机器人惹的祸。像这两个酒鬼,就算有事给他们做,他们会做吗?

    李觅博接到一个电话,是蔡旭明打来的,说已经到他们厂里。李觅博向大家告别,说是蔡旭明带了个人来看他们的厂。姜伟来也想去他们的厂看看,李觅博自然是欢迎,杨洪柱,吴居贤也跟了去。

    李觅博的厂名是“深绿肥料厂”。进去后,办公室里座有两人,一个是环保局的一位副局长蔡旭明。经蔡旭明的介绍,另一位叫侯毅,花鸟市场的老板,想来参观一下这个厂。

    侯毅来干什么李觅博不清楚,他做的事是蔡旭明引进的,各方面都得到这位副局长的支持。作为蔡旭明来说,身处环保局,如何搞好一个城市的环保是他的职责,像李觅博做的这种变废为宝的环保产业,他是十分的赞同。能够把城市里的污水回归到农田,把难以处里的东西变成收入,这样的事必须要做。既然是蔡旭明带来的人,又是要参观工厂,李觅博估计:侯毅最起码也是对这种环保产业感兴趣,一定是好事。

    市政的污水处理环节一般是三道工序:第一道是设置格栅,把大的垃圾分离出来;第二道是沉淀,把一些颗粒沉淀下来。第三道是对水体消毒,变以达标的水体再排出。深绿肥料厂是处在污水处理的第二和第三环节中,也就是用管道把污水抽到厂里,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

    深绿肥料厂离市政的污水处理场有些距离,一根特大的水管是整个厂原料的输入口。李觅博向大家介绍:“我们厂所在的这个位置,上面是污水的沉淀池,下面是污水消毒池以及微生物降解的地方。我们在这儿就是把有毒的污水去毒,变成肥料。

    李觅博还大家来到一个低洼的地方,远远的就能听到水流声。李觅博指着这些水说:“这是经过我们厂过滤后出来的水,这些水实际上同水库里的水质差不多了。以前污水处理场出来的水都没我们的这个好。”

    杨洪柱问他觅博:“你说这个水跟水库的差不多,能不能喝?”

    李觅博说:“应该是能喝的。”

    杨洪柱说:“你喝给我们看看。”

    李觅博停下来看着杨洪柱,一脸无奈的说:“我说能喝,并不是说一定就要喝。真要弄成可以喝的水也很简单,我把这些水再过滤一道,保证能喝。只是成本高了些。”

    杨洪柱培笑道:“我不是为难你,只是想试试你有没有信心。”

    李觅博说:“怎么没信心,关键不是我有没有信心,是要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就像你用我们的营养液,得让你用了有钱赚才行。”

    杨洪柱说:“你那个营养液还是可以的,有搞头。”

    李觅博把大家带到厂房的上面,那根粗大的水管从这里进入厂房,他向大家介绍:“污水从这根水管进入,在这里,绝大部分的水经过过滤,变成无害的水流出去,但它不是我们想要的。另一部分是有重金属,有肥力的水,这些看似有害的水才是我们想要的。”

    大家走到厂房的下一层,李觅博给大家介绍:“那些有毒的水在这里进行处理,这个过程是把重金属提取出来,然后流到下面去。”

    来到地面,有好些池子,有些很平静,有些波浪翻滚。李觅博介绍道:“这些池子是微生物发酵用的,那些去了重金的水体里还有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东西,在这里经过发酵,变成无害的肥料。”

    姜伟来问李觅博:“你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提取重金属的这个设备?”

    李觅博说:“玩的就是这个设备。这是我们团队花五年时间研制出来的,现在既是试验,也是改进。要说成功是成功了的,关键是要让生产出的营养液价值超过生产的成本,实现营利。”

    李觅博又带大家到了他们的检测实验室,这里对水体的成份进行检测然后根据种植的需要添加所需的元素。

    看完厂区,大家往回走。杨洪柱走在后面,侯毅问他:“你拿营养液种什么?”

    杨洪柱说:“种菜。”

    侯毅问:“效果怎么样”

    杨洪柱说:“还可以的,感觉比地里生长的好,关键是省心,花劳力小。”

    侯毅问:“这种营养液选不选品种?”

    杨洪柱说:“这个不用操心,要种什么就跟他们讲,他们会配好营养液的。你想种什么?”

    侯毅说:“也不是我种,我是搞花卉的。”

    杨洪柱说:“你这个好搞啊,备好花种和容器,卖给种花的人,再配上营养液,这是无土栽培,放在家中又好看,又干净。”

    回到办公室,李觅博为大家泡了茶,备了烟。蔡旭明问侯毅:“侯老板,你觉得怎么样?”

    侯毅说:“挺好的。我要跟李总订些营养液,只是这货款能不能欠一下。”

    蔡旭明问李觅博:“你看,侯老板的要求怎样?”

    “有关货款方面我们是开会商量过的。一次不足两吨的不欠货款,超过两吨的每月结一次帐。”李觅博把厂里有关货款的情况作了陈述。

    侯毅说:“我一次拉五吨。”

    李觅博说:“拉五吨的每月结一次。因为我们的电费是每月结一次,所以货款也是每月结一次。”

    李觅博在文件柜里拿出一份合同,里面的条款是似好的,他给了侯毅说:“你看看我们的合同,这是请律师弄的,我是不能改的,如果没有异议就可以签。”

    李觅博的话很干脆,规矩是大家定好了的,自己只能遵守。侯毅也不哆嗦,合同看了,没有毛病,情况也了解差不多,就和李觅博把合同签了。

    参观了肥料厂,大家打算告别,杨洪柱问李觅博:“听你说过垃圾处理机,搞得如何了?”

    李觅博说:“差不多了,处在试运行阶段。”

    蔡旭明说:“我正想去看看,大家如果有兴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