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颠覆数字时代 » 第十二章 白色垃圾收纳机

第十二章 白色垃圾收纳机

    垃圾处理机肯定得在放有垃圾的地方,车子开了一个小时,出城到了郊区,一个大型的垃圾场出现在他们面前。

    到了目的地,下了车,一股臭味袭来,很是不爽。眼前是一个机器,应该就是垃圾处理机了。这个机器外观像是个超大的管道,管道里有条输送带,这个输送皮带比通常矿山用的大,有几个人正在对机器维护,他们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机器处于研制阶段,这些人应该是制作这个管道的研究人员。机器的旁边是垃圾场,里面有台挖机和一辆货车。有一条简易的路通到垃圾场中,可以看出。路是挖机修的,为了让货车进入到里面,把垃圾场中的垃圾运出来试验机器使用。

    大家围着这些管道看,不知里面有什么科技含量。这时,一辆垃圾车驶来,一个身工作服的立即跑上前去,招呼着把垃圾往这里倒,垃圾车是有人驾驶的,司机探出了头来,工作人员向他解释,听明白后。司机把垃圾车的屁股倒向这个大管子,大管子的末端设有一个方形的货箱,其容量与垃圾车的容量相当。垃圾车司机把车屁股对准垃圾箱后,把垃圾倒进货箱。那个工作人员向其他的人打手势,当中有个人就去启动电源。只听得一阵响动,皮带动了起来,管子里也发出了声音。那些倒在大货箱里的垃圾被皮带输送进机器。只听得一阵响动,可以看见,机器的上面吸附了各种铁器。这个过程是让管子产生磁力,把垃圾里的金属吸在管壁上,这没什么特别的,大家看了没什么反应。从垃圾里吸出的铁器很少,没多少经济效益。搞这种科研,看重的不是经济效益,环保更为重要。

    皮带把垃圾慢慢的输进第二根管道,到一定的距离时,管道前后的门缓缓合上,把垃圾关在里面。接下来是管子里发出怪声,过了几分钟,声音停止,关上的门缓缓的打开,看到的是管子内壁上布满了各种塑料品,乱七八糟的。皮带上还有些垃圾,皮带又动了,把这些垃圾输送出去,排放进一个箱子里。工作人员按下一个按钮,那些被吸附在管道上的塑料落在皮带上,工作人员再次启动皮带,把这塑料收集到一个箱子里。接下来是把铁器部分的磁力去掉,铁器都落在皮带上,再启动皮带,把这些接铁器收集于是另一个箱子里。

    看到这一幕,姜伟来问李觅博:“这塑料是怎么吸上去的?”

    李觅博说:“电磁原理。关键是让这些塑料带电,只要带电,就可以把塑料分离出来。现在城市的垃圾最多的就是塑料,并且这些塑料很难降解。只要把塑料分离出来,也就解决了百分之八十的污染问题。”

    杨洪柱问:“塑料是绝缘体,怎么会有电?”

    “你用塑料棒擦头发,塑料棒就会有电,这个你应该知道。”李觅博让杨洪柱回想一下小时候曾经做过的小实验。

    杨洪柱是做过这种小实验的,按这么说,这也没什么高科技,他对李觅博说:“这么说原理也很简单。”

    李觅博说:“原理简单,想要让这些塑料听话,分离出来可难了。”

    作为生意人的杨洪柱他关心的是经济益,他问:“这些塑料怎么处理?”

    李觅博告诉他:“先是把这些塑料粉碎,然后去杂质。至于要用在什么地方,根据情况处理。”

    杨洪柱问:“处理这些塑料有多少收益?”

    李觅博知道这个收益不稳定,城市里的垃圾产生得越多,收益越好。如果少了,收益也少。显然这是很矛盾的,如果大家爱惜环境,减少垃圾,值得推崇,这样有利于环境,却少了收入。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蔡旭明跟杨洪柱说:“这个收益不重要,重要的是减少污染。我正在相关部门活动,争取把这个东西纳入编制,开支由政府支付。当然,如果有效益更好。”

    李觅博说:“现在这个东西有些地方不成熟,还得在运行中改进。他的性能让人满意了,想申请些什么的会容易些。”

    吴居贤说:“这个东西好,把塑料分离出来,其他的东西回归大地,这样就就把最大的污染给解决了。”

    杨洪柱说:“这东西看来挺费电的,如果太耗电,也算不上环保。”

    吴居贤说:“现在大多数是水电,风电,能源是可再生的。何况核聚变发电都可以营利了,将来能源不是问题。“

    李觅博把大家带到了工作人员住的地方,这里离垃圾场很远,早没了臭味。这里树木郁郁葱葱的,加上他们在房子的周围种了不少的花卉和风景树,给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觉。房子是建筑公司的成品房,造价相当便宜的那种。但是,房子里摆上的家具很有口味,整个的房间没有简单的成份,反而有种特别的情趣在里面。这一切可能是投资方的想法,像李觅博这种理工男大概是做不出这种感觉的。房子里贵重的东西不是这些装饰品,而是用来搞实验的各种设备。

    姜伟来问李觅博:“你搞这些研究,是谁投资的?”

    对于姜伟来的问题,李觅博不好回答,他说:“投资方不喜欢让人知道,所以我也不能跟你说了。但是我们能来这里,得到各方面的优惠,全靠蔡局长的帮助,他是我的贵人。”

    蔡旭明听李觅博这么赞扬他,立即说道:“李总你才是我的贵人,你搞的项目成功了,我的工作也就取得了成绩。这次我由副转正就有希望了。”

    姜伟来说:“你们这个叫做互为贵人,最好不过了。蔡局长,你转正了别忘了请我们客。”

    “那是肯定的。”蔡旭明豪爽的答应。

    既然来了客人,李觅博作为主人,招待客人是必须的。里面的有个机器人来为大家服务,端茶倒水,发烟的。趁大家说话的时候,李觅博就驾车买菜去了。

    没过多久,李觅博买了很多的菜回来,有牛肉,猪肉,鸡胸肉,嗅豆腐之类的。他把这些东西交给了机器人,机器人就去收拾这些菜品,清洗,整理去了。姜伟来看到这个场景就有了疑问,据他所知,所有的机器人是没有做饭功能的,李觅博的机器人怎么把做饭的活全干了。莫非是灵智公司为了市场竞争,特地给他拉装了做饭在程序?

    姜伟来问李觅博:“你的这个机器人怎么会做饭?”

    李觅博说:“机器人是从你们赤心公司买的,你怎么还问我?”

    姜伟来看得出李觅博说这话包含有对他们公司挑刺的成份,他还是老实的说:“我们公司的机器人是不会做饭的。公司不准安装做饭的程序。”

    李觅博一笑:“你们不装做饭的程序,难道我不会给他装一个?”

    姜伟来说:“你不怕机器人分辨不出食品的好坏,让你们吃了变质的食物?”

    李觅博说:“这个太简单了。我根据吃饭的人数让他按一定的量做菜,如果有吃不完的都倒掉。给他的原材料都是人工检查过的,这样就不怕菜里面有变质的东西了。还有在这儿吃饭的都是成年人,如果菜有问题,一个是能吃出来,另外也可以看出来。至于像青豆那样的菜,在煮不熟的情况下会中毒,只要在程序中设好做青豆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说实在的,机器人做菜际上比人安全得多。因为人有情绪,当人思想出问题的时候极有可能做菜不负责,甚至干出反人类的事。搞不懂你们造机器人的为什么不给机器人安装做菜的程序。”

    姜伟来说:“你说的没错,实际上机器人比人还可靠。但是,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他们看待事物不是以科学的态度,而是情绪化的。在机器人做菜的情况下,只要出一事,是不是机器人的错,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把责任推给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制造的厂家,根本经不起这种官司的折腾,所以不装为好。像你这种自己装的,真有什么问题,跟我们无关了。”

    李觅博骂道:“你们公司就是没点担当,好处占尽的那种。”

    姜伟来说:“这是风险与利益的权衡。当风险超过利益的时候,最好别碰。”

    李觅博说:“你看我们做的这个,利益几乎没有,风险却很大,可是我们还得做。这叫担当,那像你们?”

    姜伟来一笑:“你说得好听,要是没有国家政府在后面支持,我就不信有人会干。”

    这话说到实处,也说出了事物的根本。李觅博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他责怪姜伟来说:“你这人真不会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