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颠覆数字时代 » 第十四章 氢罐爆炸案

第十四章 氢罐爆炸案

    我朱沃文打开手机看新闻,头版看到一团的火光。标题是:机器人引爆氢罐。点开后是一段视频,一个机器人背上背着气瓶,走向储氢的气罐。有两名加氢站的工作人员可能是发觉不对劲,紧跟在后面。机器人全然不顾后面的人,直接点燃气枪,要烧氢气罐。两名工作人员立即上去抢夺气枪,只见机器人一回身,给两人来了两下,就把两人打倒在地,再也起不来。机器人继续烧氢气罐,大约几十秒后,氢气罐被烧穿而爆炸,接着就黑屏。估计是爆炸毁掉了摄像头,这段视频是从硬盘中提取的。

    朱沃文首先想到的是:那个作案的机器人会不会是赤心公司生产的,要是,麻烦大了。再看报道,这事发生在湖北武汉。定性为恐怖袭击,各相关部门紧急进入调查。朱沃文稍稍松了口气,这事发生在武汉,机器一般不会是贵阳买的。但是也不能排除恐怖分子从贵阳买了机器人,到武汉作案。他一细想,不可能是赤心公司的机器人。赤心公司产的机器人,逻辑芯片限制了机器有这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谁买了赤心公司的机器人,企图换掉逻辑芯片,必须有密码。如果没有密码换掉芯片,芯片会向公司报警。想到这儿,朱沃文立即去查看公司的预警系统,要是自己失职,报警了还不知道,怎么了得。还好,预警系统没问题,也没有报警。朱沃文大大的舒了口气,心中仍不免忐忑。

    各大媒体,新闻机构,自媒体都对此次的恐怖行为作了报道,同时对机器人的发展提出了各种问题,一时之间铺天盖地的,围绕着机器人的安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是谁的机器人,受了谁的指使搞的恐怖袭击仍在调查中。

    此事对赤心公司的影响不大,公司里的机器人电池仓库是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地方,早就安排有机器人看守。在外面却不一样了,加油站,加氢站都加派了机器人警察和人员,大有战争爆发前的气氛。这些动作显然是管理层的人做的表面工作,别人做了,不想做的也得跟风做,否则是警惕性不高,玩忽职守。平时他们不知道危险,事情发生了,慌乱中必须要表现一下自己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一周过去了,还没有关于案件的侦破情况。朱沃文几乎快忘掉这事时,机器人安全管理局的人来了,他们要看赤心公司所有机器人的档案。机器人档案是公司的机密,朱沃文验证了对方的身份,确定是机器人安全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后,把公司销售出去的81025个机器人的档案提供给他们。八万多的机器人档案,人力检查几乎不可能。管理局的人把资料导入到他们带来的机器人里面,机器人对档案进行检查。几分钟以后得出结论:没有问题。朱沃文心想,你用的机器人也是我们厂生产的,档案有没有问题我难道不知道?

    查档案只是走过程,管理人员来的真实目的是要求赤心公司把所有售出的机器人的逻辑芯片进行一次检查,以防有人更换芯片,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并且要把检查做记录,载入档案。朱沃文一听,脑袋嗡嗡的。八万多机器人,都要做检查,还得把检查做好记录,这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这事不像查档案那样子,把数据输入机器人就能完成。要检查机器人的逻辑芯片,非得把机器人运到公司来,自己和一个维护员下到地下室,解开密码才能办成。朱沃文向管理人员解释道:“我们出售的每一个机器人,他的逻辑芯片如果有谁动了,我们这里会收到报警的。所以,我们所有机器人的逻辑芯片都没有问题?”

    管理人员好像不太懂朱沃文说的话,他坚定的说:“你说的没问题不等于就没问题。今天我是来通知你怎么做的,不是跟你讨论该不该做。我们也是接到上面的命令,来执行的。”

    这事真要做不仅公司上下要累得吐血,关键做的都是些无用功。但是,机器人安全管理局对企业下达的命令,胆敢不做,那是不行的。朱沃文想到了易泰,兴许他有办法化解些事。

    易泰知道了这事,他给机器人安全管理局的安局长打了电话:“安局长,我是易泰。”

    安局长:“易总啊,有什么事吗?”

    易泰说:“安局长,你们要求我们公司把八万多售出的机器人的逻辑芯片作一次检查,还要求检查的过程记录在案。至于售出机器人的档案以及安全问题,我们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谁要是动了机器人的芯片,我们立马就可以知道。如果这事还要再做一遍,要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关键是没有多大的意义。我想请你体谅一下我们,把这个命令撤了。”

    安局长说:“易总,这事我们也是逼不得以。湖北出了这么大的事,如果我们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是无法向上级交待的。至于工作量嘛,就麻烦你们的工人多劳动一下。实在不行,多招几个人。你们又不是没钱,出点小钱把这事办了,也算是为国作贡献嘛。上面有领导下来,我要去接待一下,这事就这么定了。”

    安局长挂了电话,易泰骂道:“明哲保身的狗东西。”安局长说的多招几个人来办此事,说得很简单,他那里知道,整个赤心公司就易泰和朱沃文的虹膜、指纹有开启地下密码室的主要权限,其他的维护人员权限是次要的。也就是说离开了他们两个,谁也别想进入地下密码室。这关系到安全问题,那里可以马上招人来做。

    一想到八万多机器人的检查,易泰就有一种吐血的感觉。一天检查三百个,也要一年多才能完成。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难道不做其他的事了。但是安局长的态度很明显,他为了对上级有所交待,这事必须做。如果不做,真不知他会使什么手段收拾赤心公司。易泰思来想去,这事真要这么做,公司会乱套,生产和生活的秩序都会一塌糊涂的。看来,还得跟董事长匡立衡想想办法才行,匡董事长是代表了国家撑控公司的,在政治上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说不定他有办法。

    易泰给匡立衡通了电话,把情况向他作了介绍,希望他想办法让安局长撤了这道命令。匡立衡问易泰:“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是改过的,你知道吧?”

    易泰说:“知道。原来是: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因为犯了汉文帝刘恒的名,所以把恒改为常。”

    匡立衡说:“后来出生的帝王,因为犯名号而把前人写的东西都改了,这种事可谓无礼之极。我就请你想想,是那个马屁精提出来的不能犯皇帝名号,当这个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其他的人根本不敢有反对意见。不能犯皇帝名号这事没有多大意义,还有副作用。如果谁出来反对,他就是逆皇帝,成了乱臣贼子。安局长搞的这个形式主义,好比是提出了不犯皇帝名号一样,谁出来反对,谁就有可能是乱臣贼子。现在湖北这事还没有结果,我们就低低头,认了吧。”

    匡立衡把话说得这么透彻,易泰肯定明白其中的苦楚,只能照安全管理局的命令办。

    易泰与朱沃文以及他的那些维护员召开了会议,讨论如何才能快捷的完成这个任务。

    朱沃文说:“机器人安全管理局的人给我们下了死命令:把所有售出的机器人的逻辑芯片都要栓查一次,并且要把检查过程作好记录,存入档案。我们售出的机器人是81025个,这个数字相当的大,你们想想办法,怎么做?”

    谢雨纱说:“八万多个,我的妈,就凭我们十多个人,得干到那年?”

    杜预成说:“我们这边问题不大,只是地下密码室里,你们有几人掌握主要密码?”

    易泰说:“掌握主要密码的有几个我不知道,算我一个。我想好了,我和朱沃文两人换班干。”

    崔胜智说:“我建议从厂里拿出一百名机器人,让他们学习一下检查逻辑芯片的过程,我们拿两人配合两位老总进入地下密码室,再分配六名配合机器人检查芯片,其他的人搞日常维护。”

    姜伟来说:“客户的机器人应该由我们接送,还得跟出租车公司商量运输问题。”

    谢雨纱说:“出租车费用高了,要不联系一下中巴车。”

    会上的人都发了言,把自己想到的方法都表达了出来,最后,朱沃文总结了一下,对工作进安排。首先是从厂里的机器人里面组装了100名机器人,把他们调到学习模式,教他们如何拆开机器人的逻辑芯片锁,检验逻辑芯片,并且记录检验过程。验证机器人的型号与买主等等之类的。根据档案,联系买家,与他们谈好接送机器人的时间,地点。

    芯片检验开始后,赤心公司人头攒动,络绎不绝。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生意兴隆。每天成百上千的机器人检验,既枯燥,又无味,机器人没什么,人却受不了。这种没有任何成就感的事情,最伤人的精神和意志。为了能把这事做完,易泰只能让大家加班,付丰厚的加班费。在金钱的刺激下,员工们的脸上也泛起了一丝笑容。

    十多天过去了,氢罐爆炸案告破。具体怎么破案不知道,新闻披露,案犯是个极端分子,他从各个渠道买了机器人的组件,自己组装了一个机器人,逻辑芯片是走私过来的,至于从什么地方买到芯片,没有消息,也许是为了保密而不报道。

    案破了,易泰心想,安局长也许能改变让他们检验芯片的做法。又给他打了电话,安局长说既然做了,就不要半途而废。没办法,还得进行下去。易泰明白,如果安局长撤消了这一决定,就相当于证明他的命令是错的。所以不会答应易泰的要求,至于事情难不难做,有没有意义,跟他安局长没多少关系。

    一个月过去了,赤心公司人困马乏,所有的斗志,被这种无解的傻子做法消磨得一干二净。要是易泰把与安局长的电话内容放给大家听,人人恨不得问候一下他家的十八代祖宗。但也有例外,有一个人特别感谢安局长,因为这件事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机会。这个人是崔智胜。

    崔智胜出生于杭州,在他高中时,父母离异,且各自成了家。家庭的变故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他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大。大学毕业后,为了方便拿到研究生的文凭,他选择了出国留学。留学期间,他接触到了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让他沉沦下去。于是,YT公司的人找上了他,免费为他提供享受的资金。然后是对他培训,和思想的清洗。现在他接到的任务是把易泰搞下去,不再当赤心公司的总经理,这就是他的任务。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他只知道如果这事搞成了,会有很多的赏金。

    崔胜智在国外的这些事都是秘密,所以在他的档案里,是找不出任不良记录的。否则,想当赤心公司的维护员,政治审核就过不了。

    再强的英雄,你让他在琐碎的生活中磨损,他也要变得平凡;跑得再快的运动员,让他不停的跑,最后跑得比常人还慢;多么伟大的国家,只要内部争斗,他就会衰落下去。赤心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催残,所有的人心如死灰,成了机械做事的游魂。崔胜智不同,他看到这些人萎靡不振,他越有成功的希望。

    机器人的芯片检验快要结束,易泰家的机器人也该检验了。崔胜智早就盯上了他,在进行检验时,他特地站在这个机器人的旁边。检验的机器人不可能有思维,他的同事很疲惫,没有对他的举动有所怀疑,应该说是没力气怀疑。当朱沃文和杜预成解开这个机器人的密码时,他取下原来的逻辑芯片,换上了早己备好的一颗外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外国芯片,并按照流程,记录检验过程。然后开启机器人的电源,确保机器人与原来没有什么异样,他确定这事已经成功。

    灵智公司与赤心公司一样,也获得同样的任务。这点上安局长还是不偏心的,比较公平。销售经理韦凌峰同样的被搞得疲惫不堪,尤其让他烦心的是新招来的,以及以前工作的那些公司领导的亲戚们,业务上完全的跟不上。好在灵智公司的业务还没有赤心的一半,这事做起来省了不少力。

    那些不太中用的人,韦凌峰不可能辞退他们而重新招聘有业务能力的人进来。一是没这个权力,二是真有权力也不可能得罪太多人,到时候可能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想把业务搞下去,只有去挖人才来用。于是,他向上级报告,需要人手,要招几个人来用。他上面的人以为又有机会可以安插关系户进来,暗暗喜欢。韦凌峰只得把实际情况讲了,并说明利害关系,这样打断了上面人的想法。好在也不难为他,同意了他的请求,人员由他安排。

    崔智胜安装好芯片后就想抽身走人。当初应聘的时候对姜伟来下药,是怕进不了赤心公司,没有机会,完不成任务。如今从了他的愿,事情已见成效,他得换地方。正好,韦凌峰求贤若渴,经中间人的信息一交流,促成了双方的意愿。崔胜智从赤心辞职,成了韦凌峰手下的得力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