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唐生传 » 暗河汹涌(9)万佛洞

暗河汹涌(9)万佛洞

    “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太上老君,求求你们,求求你们了,哪怕三位有一位显圣,救救他们也好。”

    洛阳令真诚的跪在河滩上,哭的像一个无能为力的孩子,向满天神坲跪地求祝道,否则他们要是死了,他一家老小岂不是要一同陪葬。

    不远处,即便深夜,绝壁上的万佛洞里依然灯火辉煌,传出了了梵音,飘渺而出尘,宛如西方极乐,洞窟中,一尊尊龙门大佛散发着温暖的光辉照耀天边。

    河滩上残船断骸,尸体横陈,侥幸活下来的人一身是伤的躺在残骸下,仰望着漆黑无望的夜空下万佛沐浴在金色的火光中,聆听着这西天梵音,不知这一夜何时是个尽头,发出绝望的哀求声响彻八节滩。

    “佛祖,你们在哪啊?……”

    “求求你们,显出真身,救救我们!”

    活着的人躺在巨船的残骸下哀嚎求祝,可唐棣护着那个什么鬼公主却压在一块巨大的残骸下,一动不动。

    忍功用手推搡着毫无反应的唐棣,狠狠呆住了,想到要是唐棣因此死在这里,他还如何将功折罪,他还如何重返长安,他还如何拿回昔日属于他的荣光?

    一向寡言少语的忍功,突然面露厉色,拔出腰间长刀,一刀砍在船骸上,木屑四溅,朝那些呆若木鸡的役夫还有士兵,喝道,“都傻站着干嘛?”

    “就算把船翻过来,也要给本将军把人救出来!”

    “否则,你们通通别想活!”

    “等着给他们陪葬!”

    “我的连手,哟荷!”

    “拉哟!”

    漆黑无望的夜色中,无数纤夫乡民如牲口般被人拿刀架着上前。

    一个人倒下。

    会有另一个人快速替上。

    “上!上!上!都上!”

    “死了的拖下去!”

    “再上个人!”

    ……

    溪石反船春水微。

    龙门巉空势峨巍。

    九十余年於积深。

    伊阙通途化鬼门。

    ……

    八节滩上倒下的纤夫的妻子,此时正坐在篱笆围成的小院里,踩着石墩,砍竹子,剥下竹丝,搓成纤绳。

    村子外面的世界又黑又冷,她身后的小屋里却透出温暖的火光,一个小儿推开门扉,跑出屋子,上前爬上她的背道,“阿娘,我来帮你。”

    “你还小。”妻子叮嘱着小儿道,“做这活,当心竹篾割了手。”

    “啊!”

    可是下一刻,锋利的竹篾就割伤了妻子的手,红色的血滴咕咕从割裂的拇指缝里流出,滴落地面。

    小儿看着娘亲的手,“阿娘,你的手流血了。”

    “看吧看吧,阿娘就说会割了手……”她低头深吸一口血口子,然后抱过小儿道,“不过,娘没事,阿弟。”

    小儿坐在她怀里道,“只是阿娘,阿爹今怎戌时还没有回来?”

    妻子抱着小儿道,“你阿爹今天河上有事,乖,你先睡。等你明日一早醒来,阿爹便回来了。”

    “嗯。”

    妻子将小儿送回屋子,站在屋前,心神不安的朝伊河上看去,伊河的风从河面上穿越篱笆墙,呼啸而来,汹涌澎湃的河浪拍击着远处的石滩,碎成一堆堆白色的泡沫和浪花。

    天空上蓄着黑云,潮湿的河风带着一股阴冷刺透她身上单薄的麻衣,妻子摸了摸有些单薄的肩头,又回去坐在石墩上,扯着两股纤绳,继续编织起来。

    ……

    灯火通明的万佛洞,大大小小的佛窟之间,隔不多远就有一座或者几座或者几十座甚至成百上千座雕刻在岩壁上装饰精美的佛陀石像,雕满头顶的石壁。

    穿着黑袍的僧人。

    一步踏入洞中,仿佛一步从尘俗踏入西方极乐世界。

    莲花洞中。

    外面世界的惊慌失措,甚至哀嚎四起,禅窟之中的和尚们却自成一界,无为清净。

    石莲洞中,小沙弥捂着眼睛心惊肉跳的躲在洞口后,看着伊河上发生的巨大爆炸,发出一声蚊呐的低呼,“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的天啊,太可怕了……”

    一位大僧人身着袈裟,坐在释迦摩尼石像下,手捧《金刚经》,轻敲木鱼,持戒一敲,责令道,“心无杂念,静心拭佛,不染一粒尘埃。”

    “是,丈持。”

    身为扫地僧的小沙弥立即回身,上前持戒受训,从黑袍中掏出一方雪白而洁净的帕子,排除脑海中那些巨船倾倒、爆炸、人们哀嚎的画面和杂念,继续如往常一般,反复擦拭着佛像上并不存在的浮尘。

    许久,小沙弥偶尔抬头间,望着窟顶藻井覆千莲石图,洞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中间主佛为阿弥陀佛,手施降魔印,只见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满天神佛,从坚硬的石壁中脱胎而出,凿出神态各异的脸庞,千姿百态的身形,却同样的悲天悯人,这些佛爷就宛如这一丈之窟里的守护神明,守护着这一方净土,给他们带来安宁,它们的神格是那么的崇高,令人膜拜,痴迷,胜过世间所有的情爱,以至于让他忘记了外面世界的所有动荡不安。

    其他僧人也安静的敷座莲花垫,坐在佛陀下,手捧经书,敲着木鱼,上着晚课。

    无人注意到头顶的阿弥陀佛随着伊河的巨浪重重冲击着河岸,微微抖动着,有齑粉从头顶的石窟落下,小沙弥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入手即灰。

    “咦……怎的日日擦,时时拭,还落灰了?”

    “兹~”

    一条经年累月留下的细小裂缝,随着微微振动的石窟,发出一声细响,沿着阿弥陀佛的佛龛,从下往上,不断的向上一点点攀爬。

    时,有弟子阖上经书,在众人中,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向上面的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当中丈持,敷座莲花垫座下,看着精神,学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众弟子背诵经文,恭敬向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丈持再度念着经文,学佛告诫弟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有抱着孩子哭着奔进莲花洞中求祝的妇人,跪在洞口,哀求,“佛祖,求你,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