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在飞机上 » 第三十一章 天道

第三十一章 天道

    飞机在激烈抖动,又遇到气流了。不过,机舱里很平静,没有人显出不安。

    说到这里,我和云水都感到义愤填膺,心中充满了悲恸。

    那样一个时代,竟自出了这样恶劣的人。

    说到这里,空气有些沉闷,云水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封神榜》。我读过许仲琳的《封神演义》,读的时候没感觉就那么回事,等到再懂,已是天命之年。《封神榜》就是根据《封神演义》改编的。不过,拍成电视剧后,更生动直观,也更有趣了。

    商纣王帝辛,荒淫无耻,不思朝政,紊乱朝纲,残害忠良,整天思宠于一个所谓的“美人”,置天下万民于水火而全然不顾,最后竟恶事做绝,听妖妇妲己之言,敲骨砸髓,剖腹观胎,其所做恶事罄竹难书,真是天理难容。如此地落得个万民唾骂,焚死鹿台的下场,是理所当然的。

    古人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大福;恶不积,不足以成大祸。对照殷纣王来说,这话说得多好啊。

    恶满遭大祸,实不为过。

    “后来秉琛娘怎么样了?”我问云水。在村里,叫谁家婆姨,都是男主人的名字加个“娘”来称呼。叫“秉琛娘”,不是秉琛的“娘”,而是指秉琛的“婆娘”。

    “老邪那天晚上有些反常,不凶不恶,不打不骂,一味的谦虚赔礼,让秉琛娘的心里也没底起来。”云水说,“她回到有里,就有邻居劝她赶紧走,不要遭了毒手。”

    邻居们担心老邪和贱丑已经密谋要对秉琛娘动手,所以劝她赶快离开,去她女儿家躲避。

    秉琛娘一时想不开,心一横说:“我还怕什么呢,叫他们也把我打死好了,我去阴曹地府陪他们父子。”

    大家就劝他不要赌气,还有女儿呢。再说,乌云终会散去,报仇的一天终会到来。

    秉琛娘这才起身整理东西,拿些衣物,挑上仅有的米粮地瓜,准备连夜回女儿家。两个邻居以帮她挑东西为名,实则是护送她。果然走出村子不远的路边,看到隐隐约约的两个人影,碍于还有邻居跟着,不敢动手。

    两个邻居都是好心人,本来准备送到十里开外就返回,但还是担心那路边的两个人会跟着来,也担心秉琛娘身心受了这沉重的打击,挑不动这东西,便一直护送到她女儿家。

    女儿一大早见母亲回来了,定是连夜赶的路,还有两位邻居跟着,心知大事不好,但又不知何事。

    秉琛娘一见女儿,便抑制不住哀号大哭。抱住女儿泪如雨注,悲怆声声如此这般一说,女儿当场哭晕在地,醒转来也是满地打滚。谁能受得了这打击啊。

    等到两个邻居回到村里,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虽然下午出工,但老邪也不放过。虽然心知肚明知道他们是护送秉琛娘了,可还是不敢挑明,只能当着众社员的面批评一下,再扣了下午的工分,算是白干。

    社员们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同情,可也无可奈何。

    《封神演义》写的是周武王伐纣的故事,这是真正的历史,充满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小说中的神仙、妖魔鬼怪等,虽属妄诞,子虚乌有,但至少反映出正义与邪恶的矛盾斗争哲学。有的替天行道,辅政仁慈,终成大业;有的则兴妖作怪,助纣为虐,连闯祸端。矛盾层出不穷,斗争接二连三。然而,最后无论如何变化,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光明终究战胜了黑暗;胜利还是属于姜尚、武王及新兴的西周的,而绝不是属于申公豹、纣王以及腐朽的殷商的。

    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英勇抗争,也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辩证法哲学的。

    秉琛女儿哭了几天,茶饭不思,刚坐月子出来,身子受不了,天天想着一定要告状报仇,谁劝都不管用,连秉琛娘都不敢再哭了。

    这个家不是塌了,而是没了。

    最后,还是生产队长对她说,“你要告状,得上城里递状纸,你也要走得到城里;你要报仇,也要有好的身体,否则你拿什么报仇。”秉琛女儿思虑也对,这才肯开始吃饭。

    又过了些天,秉琛女儿缓过劲来,一定要回河西村家里看看。买了香纸,准备祭拜父亲和弟弟,可回来连坟墓也找不到,而且走到哪都有人跟踪似的,处处藏着危险。邻居们劝她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现在报仇还不是时候。

    本来还想找老邪和贱丑理论,也不敢了,她也感觉到气氛不对,乘着天还没黑,在云水的姐姐云香陪同下,离开村子赶回去了。

    正义自在人心。秉琛女儿回来的时候,一些人自觉不自觉的陪在她身边,虽然没有人专门安排,也没有计划,但她身边总有人跟着,老邪他们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直到安然离开。

    大奶奶说,闺女啊,还好走了啊,给秉琛留个后。

    电视剧《封神榜》的情节生动、丰富、内涵深刻,十分感人。我常常被其中的剧情深深感染,且不论剧中神仙正果如何施人法术;妖孽如何作怪,单就其人物的正义与邪恶、矛盾与斗争的情景,实在就足以感人至深了。真正能打动人心,启发教育人的并不是神话情节中的什么法术、怪异,以及变化莫测,而是剧情所表现出的正气与邪恶的英勇抗争,悲壮感人的事迹。封神榜上的正面人物姜子牙、黄飞虎与各种邪恶之矛盾斗争的形象,就使人久久回味,产生无限的同情与神往。

    秉琛女儿哪会轻易放弃,从此开启了长达十五年的告状之路,多少曲折辛酸,多少劫难委屈,多少疲惫打击,甚至生命危险,自己的孩子从刚刚满月到十五岁,走向正义的路太难了。

    正义的路从来都是艰难的,正义的路从来不会中断。坚持到底,一定胜利。

    不是么?武成王黄飞虎,正直贤良,忠心耿耿,他虽为朝歌重臣,但在荒淫无道、贪恋酒色、任意残害忠良贤臣、滥杀无辜如草芥的殷纣王眼里,仍然容不下他,最后竟害得他家破人亡,反出朝歌,因此而背上了“叛臣逆贼”之罪名。投奔西歧后,仍一片丹心扶政于德惠仁慈的周武王,不料,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魂落渑池,情实可悲。象武成王这样忠贞事主,一片丹心的武将,对于他的死,是令人无限同情和感伤的,有时真有点替古人掉泪的感觉。又如武成王相父姜子牙,为了西歧大业,不负文王重托,也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全力辅佐周武王,完成讨伐纣王,建立万民归附的西周大业。然而,他在无道昏君自焚,殷商覆亡,西周江山社稷建立起来,周武王功成名就以后,却不以功臣自居,不计名利,激流勇退,毅然辞归故里。对于这样一位人物的形象,就使人充满了无限的敬仰和神往。

    以上两位人物,不正是人类全部最高智慧与美好德行品格的集中体现么?

    秉琛女儿,一个弱女子,为父弟申冤,状纸写了整麻袋。能告的部门都告了,能走的单位都走了,千万重险阻,从不畏惧,多少人劝,绝不回头。

    这是中华儿女的高贵品格!这是中华民族脊梁的缩影!

    谁都知道阻力有多大,谁都知道老邪城里有亲戚,可谁都搬不动。秉琛女儿还跑过市里、省里,但凡有一丝申冤的希望,都绝不放弃。能求的人求了,能跪的门跪了;慢慢申冤路,整整十五年。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有梦想,只要你勇敢地抬起自己的脚,整座山都在你脚下。”是的,秉琛女儿十五年的梦想,就是为父亲、为弟弟申冤。告,一定要告,哪怕耗尽生命,相信天理还在,相信正义必在人心。这样的梦想,就是她在黑暗岁月里的指路明灯,照亮她前行的道路;梦想就是一道永恒的光芒,是驱使她前行的力量。

    她相信,不管遇到多少曲折和困难,阻力和威胁,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

    著名诗人流沙河曾这样描写理想:

    理想使忠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路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是的,秉琛女儿就是这样一个“大写的人”。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天道轮回不惧谁。

    就在老邪和贱丑打死邹秉琛父子的第九年,也就是开元4674年七月十五日,邹贱丑的大儿子邹国龙莫名其妙的被疯狗咬死。

    九月,老邪和羊鼓的大儿子,在乌山砍柴的时候,本来生产队长衰有照顾他,分给他一块比较平坦一点的半山坡砍柴,可他偏不,认为自己想要哪块山坡就要哪块山坡,由不得队长分配,硬要靠近山沟有泉水有青草的位置。不幸的事就这样发生,他割了一把柴禾,握在左手,右手握着柴刀,直起腰回过头看看别人砍柴的进度,抬起左腿向前踩下去的时候,没有看到有一个窟隆,一踩一个空,身子向左边倒下去,正好是有泉水的山沟,而头后部就撞在尖尖的一个石头上,而右手握着的柴刀在挥舞间,割破了自己的肚子,鲜血喷射,迅速染红了泉水沟。

    生命面前,不管老邪多坏,多恶劣,村民们迅速围拢来救治。可是,等人们把他从沟里抬上来的时候,已经不能说话了。还没到山底,已经没气了。

    这下轮到羊鼓发疯了,把老邪咒骂得体无完肤,终于彻底抖出九年前和贱丑打死邹秉琛的事。

    而这一年的秋天,没有刮秋风,而是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吹起了春风。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