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纵横家 » 021 被孤立的桃花堡!

021 被孤立的桃花堡!

    白河堡堡主周卜,在得知贺章此去桃花堡,竟然被连人带礼赶了出来时。

    当即勃然大怒:

    “我周家祖上三代,在淮阴县经营白河堡,手下仆役几十,私兵五百,也算一方豪强!”

    “而今乱世,我白河堡放眼整个徐州,是为数不多,没有饿死一人的坞堡。”

    “而今我派人带着礼物前去拜访,他竟敢驳我的面子?”

    “贺章,传令下去,这几日再安置一百堡民入私兵,置办全副的盔甲兵器。”

    “再派遣一百人马,在白河边界巡游。”

    “严禁桃花堡的人过河。”

    周卜一边在地上踱步,一边思忖

    “还有!给淮阴县的邹县令打个招呼,桃花堡勾结西山群匪,私自加高坞堡围墙。”

    “私自铸造兵器,私自收藏甲胄,欲图谋反……”

    一旁的贺章听着周卜的吩咐,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汉律明确规定,民间不得私自铸造兵器,一旦私铸,轻则罚款,重则杀头,更甚者,九族连坐……

    而汉末黄巾起义,加之天灾不断,各地匪患猖獗。

    朝廷便开始允许各地官府和民间发展地方武装和私人武装,抵御贼寇,剿杀黄巾。

    这也就在潜移默化中,等同于默许民间私自铸造兵器的行为。

    最终也就无人追查。

    但真要给人定罪,安这私铸兵器的罪名,依旧是非常管用的。

    就在贺章打算退下后,亲自去一趟淮阴县寺的时候。

    周卜再一次将贺章叫了回来:

    “还有!记得跟县内各个坞堡,以及一众商贾贩夫打好招呼,谁要是跟桃花堡做了买卖。”

    “就是和我周卜对着干。”

    本来,周卜只不过是想派贺章去探探口风,搞清楚桃花堡修建堡墙的用意。

    可放眼淮阴县,自己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头人。

    何人敢驳自己的面子?

    今日要是不把桃花堡收拾服帖,今后这淮阴县,这白河堡,自己的威望何处存焉?

    淮阴县,县令邹平看着堆积在粮仓,满满登登的粮食,以及一箩筐一箩筐抬进县寺府库的串钱。

    笑得是合不拢嘴。

    让邹平感到意外的是,往常,无论是单独的百姓人家,亦或者是县内的几个坞堡。

    每次征税,亦或者加征税赋,几乎没有一家或者一个坞堡是足额足量缴纳的。

    除了白河堡!

    可今年,因为群雄讨董,加征的粮食和兵丁更是多了不止一倍。

    而且今年大旱,良田歉收,下田绝收。

    本以为今年的征收是雪上加霜,难度极大。

    但令邹平这个县令没想到的是。

    这次除了白河堡照常一石粮不差,一个兵丁不缺。

    平素里十分不起眼的桃花堡,竟然也交了足税足赋。

    就是单一个桃花堡的足税。

    就让他在广陵郡下辖的几个县中。

    成了第一个完成指标的县令。

    他怎么可能不高兴。

    可等桃花堡堡宰贺章前来拜访了一遭。

    将桃花堡更换堡主的事情陈述一遍,又将自家堡主的话带到。

    邹平心头瞬间升起一个念头,一个足以让他升官发财的念头。

    汉末政绩考核,使用的是上计制度。

    汉朝,称县衙亦或者一县办公的衙署,称之为县寺。

    所谓上计,就是县寺的官吏,将一县之地一年的户籍耕亩、钱谷出入、治安断狱的相关计簿上呈给州郡官吏考核。

    而广陵郡,乃至于整个徐州,甚至是天下各州郡的地方。

    其实地方的县寺早就是负债累累,很多县寺都是依靠地方豪强续命。

    而广陵郡,就有三大家。

    白河堡的周家,郑家堡的郑家,淮阴县城的罗家。

    三大家族,就是淮阴县的天。

    而今周家要灭桃花堡,而桃花堡的堡主又是个外来的年轻人。

    一来淮阴县的地界,不来拜访自己就算了。

    还勾结土匪,和白河堡作对。

    这不就是自寻死路?

    只要他邹平联手白河堡,对桃花堡动刀。

    到时,搜刮出来的钱财用来平账,那年终上计下来,孝敬郡府的官员一番。

    同时,讨好了周家,自己在淮阴县何愁没有政绩?

    今后便是平步青云,高枕无忧。

    就在淮阴县县令和贺章彻夜长谈,密谋计策时。

    桃花堡,城墙已经彻底完工。

    两丈高的城墙比上淮阴县,有过之而无不及。

    城墙上整齐的垛口,以及随风招展的陈字大旗。

    让整个城墙看上去极具压迫。

    桃花堡的正门,也建起了一个二层高的城楼。

    看上去气势恢宏,知道的,这是一个坞堡大门。

    不知道的还以为眼前的,就是淮阴县城。

    坞堡城墙建设工作结束,春播开始,陈文便注意到了河对岸,昼夜巡逻的白河堡私兵。

    而且自己的堡民若是想去对岸买些诸如陶罐之类的用物。

    也一律被赶了回来。

    同时,出门去收购鹅的王坤回来了。

    在收了一百多只鹅后,各个坞堡一听王坤从桃花堡来。

    当即谢绝买卖,亦或者闭门谢客。

    陈文用脚趾想都能想明白。

    这是河对岸白河堡在暗中捣鬼。

    正是农忙时节,堡内原先的四百多人悉数出动。

    就连孩童们也跟着大人下地。

    两千亩地的播种不是小事,同时也关乎坞堡的生存。

    所以李腾等人也是连轴转。

    就连堡内的私兵们也跟着下了田。

    而陈文规划建造的军械坊,也在堡内原先剩下的耕地上开始建设。

    陈文觉得,坞堡内寸土寸金,该利用就利用。

    随意一百二十多个土匪跟着单谢,按照陈文的指示。

    开始搭建一个占地将近八亩的木棚。

    主要特点就是,高大且宽敞。

    可就在陈文打算忍一时风平浪静,安心搞建设的时候。

    淮阴县寺的二十几个捕役带着搜查令来到了桃花堡。

    带头的,是县寺捕役队长,蒋万。

    一伙人来到坞堡门前,就出示了搜捕令。

    陈文得知后,直接命人闭堡不见。

    堡主府堂屋,众人汇聚一堂,看着摆在桌上,县寺捕役今日送来的搜捕令。

    纷纷眉头紧锁,长吁短叹。

    焦虑的气氛下,单谢狠狠砸了一拳桌子。

    看向陈文:

    “主公,这搜捕令上说的私铸兵器,私造城墙,勾结土匪,每一项罪名都是莫须有。”

    “我现在就带着弟兄们,去淮阴县城,把他的县廷给掀了。”

    李腾也是一脸气愤:

    “现在不光各个坞堡不搭理我们,就连南北的商贾也不愿出手铁石给咱们。”

    “要不了多久,我们桃花堡就是连一口铁锅都打不了。”

    饱读诗书的裴顺更是直言道:

    “而今这白河堡暗中使坏,就是想将我桃花堡孤立起来。”

    “而县寺的捕役今日虽然没能进得来,但闭堡不迎,也不是长久之策。”

    “主公应当早出对策,不然我桃花堡将来无进无出,官府施压,必定成一个死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