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纵横家 » 022 汉末军火商!

022 汉末军火商!

    “对付一群无赖,要何对策?我带手下的弟兄把县寺砍翻了,绑了那个鸟县令。”

    “我就不信他白河堡的周家还敢针对我桃花堡。”

    单谢现在一肚子的火气,此刻面前要是站着县令邹平,他一定能活撕了对方。

    而王坤则是一脸平静:

    “但首领若是这般做,可就坐实了我们勾结土匪的罪名。”

    “砍翻一个淮阴县,上边还有个广陵郡,广陵郡上面还有个徐州府。”

    “一个广陵郡的州郡部曲,就足以夷平我们桃花堡。”

    “明着跟官府斗,无异于自寻死路。”

    单谢眼眶中寒光一闪:

    “官府的砍不得,对面的白河堡最能砍得?”

    李腾却是又摇了摇头。

    “白河堡私兵五百,据说前些时日又多征召了百人。”

    “六百多全副武装的堡兵,我们堡内能打的也就二百人不到。”

    “恐怕连河都过不了。”

    在众人的喋喋不休争吵声中,陈文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桌上的搜捕令。

    忽然,陈文问出了和眼下困局毫不相干的问题。

    “堡内的木棚,还有多久能搭好?”

    单谢闻言,一脸焦急:

    “主公,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管那破木棚做甚?”

    陈文并没有告诉堡内其他人,占地八亩的大棚,是用来造兵器的。

    陈文一脸严肃地站起身。

    “过几日,讨董联盟必将瓦解,十八路诸侯到时将各归治所。”

    “要打仗了!”

    陈文沉吟着,深吸一口气。

    众人听着陈文所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汉末的社会风气就是人人都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

    清流士族社会地位崇高,主导着舆论,议论朝政,批评时局,都是常规操作。

    百姓们虽然吃不饱,但依旧热衷于关注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朝堂时局。

    中原之地的百姓,关注朝政的习惯,更是蔚然成风。

    所以,桃花堡的众人,自然是没少关注而今的热点话题——群雄讨董!

    “联盟三十万大军,十八镇诸侯旌旗蔽空,各州粮草兵马驰援。”

    “人多势众,齐心讨贼,怎会瓦解得如此之快?”

    裴正觉得陈文的推测绝无可能。

    陈文呵呵一笑:

    “联盟各军,长途跋涉,本就粮草吃紧,而今天子大权旁落,十八路诸侯人心各异。”

    “而董卓手下的凉州并州二州人马,虽然暴虐害民,但贵在人心同向,与关东势力水火不容。”

    “本就一盘散沙的联军,能坚持到兵临虎牢,已是极限。”

    陈文这一通分析,也让在场众人有了些许动摇。

    在一旁一直默默无闻的伏寿突然开口:

    “可这和我们眼下的困难有什么关系?”

    陈文笑着扫视众人:

    “乱世之下,官非官,民非民,豪强非豪强。”

    “有粮的说了不算,有钱的说了不算,有权的说了也不算。”

    见陈文说到这里稍稍停顿,单谢赶紧问道:

    “那谁说了算?”

    李腾赶紧道:

    “那自然是人多的说了算!”

    陈文笑着摇了摇头,否定了李腾:

    “人就是再多,多到有十万,若是一群莽夫,也难敌精兵五千!”

    众人都疑惑答案。

    “那究竟谁说了算。”

    陈文神秘一笑:

    “手有兵器者,说了才算。”

    说着,陈文移步屋外,众人好奇,纷纷紧紧跟上。

    陈文从堡主府外的看守手中接过一把复合弓。

    随后走到了就差封顶的军械坊大棚前面。

    “这个大棚,占地如此之广,不为其他,就做一件事,造兵器。”

    陈文此话一出,一旁的单谢一脸激动,声音奇高道:

    “主公当真心意已决,要在这朝廷衰败之际,建立一番霸业?”

    陈文摇摇头:

    “出头的椽子最易烂。”

    “如若造反不成,兵败之时,必将九族不存。”

    “与其自己造反,不如趁着群雄并起,制造兵器,贩卖给各方势力,从中得利。”

    “中立群雄之间,暗中积蓄力量。”

    “岂不美哉?”

    一时间,众人都听傻了。

    “美!”

    “善哉!”

    李腾问出了疑问:

    “我桃花堡六百人不到,即便是造兵器,也造不出多少。”

    陈文开始了答疑解惑:

    “我打算先制造一千支复合弓,卖出去,狠赚一笔。”

    “只待各州大乱,流民四窜,我桃花堡月月足粮,何愁无人投奔?”

    “有人有钱,生产甲胄,豢养战马,打造刀枪,水到渠成罢了。”

    陈文这一番展望顿时让众人吊足了胃口。

    “我说主公为何要花这么大代价,砍伐西山之木,建造八亩大棚。”

    “原来是早有布局!”

    陈文绕着大棚走了一圈:

    “如今淮阴县寺,还有其他坞堡联合起来打压我们。”

    “未尝不是一个机遇。”

    “这几日,春耕结束,暂且闭堡,全堡上下,齐心协力建造军械坊。”

    “早日完成一千复合弓的建造任务。”

    说着,陈文看向一旁的王坤:

    “王坤,你可记得曹操?”

    在陈文原主的记忆中。

    曹操在董卓进京前,担任的是西园八大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

    这典军校尉,通俗来讲,就是天子的近卫禁军统领。

    校尉一职,统兵两千。

    所以,曹操的职务,许多业务有时候是和虎贲重合的。

    陈文作为崇德殿执戟郎,平素没少和曹操打交道。

    当初,在诛杀十常侍的前一夜,曹操还曾代表袁绍前来陈文跟前当说客。

    要陈文配合大将军何进,诛杀宦官。

    王坤自然是知道:

    “曹校尉乃当世英雄,去年九月,不惧国贼淫威,刺杀董卓事不成,回到沛国谯县。”

    “招兵买马,传发矫诏,呼应各镇诸侯,促成讨董联盟。”

    “也算是当世豪杰……”

    陈文点点头:

    “复合弓的威力你也见识了,一旦售卖,定然是抢手货。”

    “曹操如今名声大噪,与我也是故交,你代我前去,带一支复合弓,展示给曹操。”

    “说服曹操,买一千支复合弓!”

    “记住,一支卖价三千钱,运费另算!”

    陈文知道,现在正是利用自己虎贲执戟郎身份的时候。

    而且一支复合弓定价三千钱,再合适不过。

    普通弓箭,售价将近六百至一千钱。

    而复合弓性能绝佳,且是独家兵器。

    一支一千钱,再亲民不过。

    算下来,这一单要是卖成,刨除成本,能净赚二百五十万。

    至于复合弓的构造,陈文根本不怕被抄去,或者被复制。

    陈文的底气,来源于军械坊建成后,采取的流水线式的复合弓制造。

    极低的成本,极高的效率,极好的质量。

    才是杜绝“盗版”,真正不能被模仿的核心!

    有便宜的,谁会傻到自己花大价钱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