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书中风景 » 《应物兄》

《应物兄》

    终于读完了!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应物兄》在直播间读了将近两个月,终于读完了,读到后来,就是期待揭晓一个谜底一样的心情坚持下来,最后,结束在一个不算结尾的结尾。

    这个作品的获奖颇受争议,有人说,这是一部现代的《围城》,也有人说,这是一部当代的《官场现形记》。

    不论存在怎样的争议,相信每个人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回想整个故事,真实的荒诞,荒诞的真实,是唯一想做的评价。

    应物兄是一名学者,是一名无法脱离现实中诸如名利,物欲的学者,他在俗务中挣扎着企图保持自己作为单纯的学者所必须保持的价值观和清醒认识,可是,又不断的妥协,不断的平衡着,几欲沦陷。看到这样的并不“纯粹“的学者,并不令人从心底认可和尊重。

    九十万字的煌煌巨作,涉猎的行业和知识太多了,因此也有人说这本书是作者卖弄其丰富知识的作品,甚至说这部作品就是一部知识的大杂烩。

    应物兄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研究儒学的学者,却与官场,商场,科学,学术界等等不同行业和专业领域的人交往密切,想想现在的学者不是都如此吗?所以说,荒诞的真实。

    说这本书是大杂烩,不算冤枉,这本书中涉及的领域太多了,单说科学学术界吧,就涉及有哲学,医学,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等等诸多学科,且每个学科的知识都颇专业甚至冷僻。只是我直到读完有些内容还是很迷惑,这些详细的专业术语丰富的内容对这本书的故事发展或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什么作用?是我太愚钝看不透作者的用意吗?我很怀疑。

    关于官场和商场中人物,小说中的这两类人几乎没有正面的形象,道貌岸然,利欲熏心,伪善等等,作者的描画很生动,讽刺意味浓厚。

    而作为作品中主要群体之一的学术界人士,却颇有深意,比如程济世先生,以儒学界泰斗的身份出现,备受各界人士的尊崇,但神龙见首不见尾,应物兄们小心谨慎的伺候着,所涉及的事与人却都是俗务,甚至是其私人私事,他的态度也未见有高尚,高明,高格。我私下以为,他是不过是被浓墨重彩粉饰的象征性人物,真才实学甚至品性如何不得而知,只是应物兄们的眼睛怕是不够雪亮吧。

    相反,作品中的最令人尊重的,真正的正面人物是双林院士,同为学术泰斗,他是低调简朴,至死没有兴师动众,他的无私奉献和严谨治学以及舔犊情深都令人感动。

    小说最后也是开头就提到过的灯儿,程家大院,仁德路,以及仁德丸子,最后戏剧性的出现了,出现得落魄,残败,亦在沧桑中沉默,与一群跳梁人物兴师动众的寻找,凭空创造出的那一切云泥之别。

    荒诞的世界,荒诞的一群人,最后都被他们所追逐的名利反噬,官员下台,校长退位,花和尚被迫还俗。。。。。。

    而应物兄亦不知生死。

    这部书作者李洱写了十三年,倘若他在这部作品中倾注心血,希望更多的人读懂它,不枉费李洱先生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