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书中风景 » 《穷人》

《穷人》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穷人》已经读完有快两星期了,一直没动笔写感想,是因为在挤出一切时间读陀爷的另一本著名的小说《罪与罚》,也因为这本陀爷的处女座后劲儿够大,读过好久依然在我脑海中不时闪现,所以不急于写些什么,经过回想经过讨论,也许会有更多的体会。

    先谈谈读书分享会中的信息,分享会中有人讲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突出的一点是他曾经或者说他一直很穷,所以他的作品包括《罪与罚》的主角几乎都是很穷的人,而他对穷人的描写极其的真实细致,包括居住环境,生活用品,衣着和食物,最重要的是穷人的心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俄国文豪,甚至被很多人认为他的作品更为深刻,我虽收藏有他的几本著作却一直不敢翻开,怕自己不能读懂这些伟大的作品,直到参加分享会,也直到读到这本《穷人》,发现,陀爷的书文风是如此的平易近人,读起来并不枯燥,相反时而感觉妙趣横生,看似平平淡淡的往来信件却有种异乎寻常的吸引力,让我一口气读完。

    这本书是男主人公杰武什金和女主人公瓦尔瓦拉的往来书信,杰武什金是一名低级文官,他资助远亲孤女瓦尔瓦拉的生活,他为了心爱的瓦尔瓦拉可以放弃条件更好的房子,可以放弃一些生活必需品,这种所谓的爱让瓦尔瓦拉感动之余也深感无力。杰武什金和瓦尔瓦拉无疑是极度贫困的人,书中另外一名曾经与瓦尔瓦拉相爱的大学生和他的父亲,以及另一名被人冤枉的低等官员极其一家也都是穷人,这些穷人的贫困程度是一样的,但内心世界却是不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最伟大之处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各个层面的刻画来展现其丰富的不同的内心世界,所以也可以说是心理小说。

    杰武什金的穷不仅仅是物质的,其精神世界,内心世界都是极度贫穷的,以至于他自卑,懦弱,胆怯,情绪的飘忽不定使他对外界极度敏感,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也随着情绪而变化。他可能会因某一个人的一句话而断定对方存有恶意,又因对方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而完全改变看法,认为对方是个良善又伟大的人。

    杰武什金因为物质的穷心灵也更贫瘠,以卑微的姿态出现在工作和生活中,却并不积极改变现状,他通过自己有限的物质的支出来维系自己小小的自尊,在资助瓦尔瓦拉前就追逐一名女演员而耗尽钱财,甚至女演员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对瓦尔瓦拉的资助一样不会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以至于两个人的都陷入窘迫的困境。

    瓦尔瓦拉与杰武什金相反,她是一名有自我意识,有独立精神的年轻女性,但孱弱的身体让她没有更多的选择,最后不得不选择嫁给一名富人,尽管她知道这个婚姻并不能带给自己幸福。

    曾于瓦尔瓦拉相爱的大学生也是病死的,他虽然穷,却精神富足,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喜欢读书,最终病死,而他的父亲,让我印象深刻且内心感觉痛楚的一个穷人,他被后来的妻子管制,无力给和亡妻的儿子以物质支援,关心自己的儿子又怕儿子瞧不起,经常表现得畏畏缩缩,大学生对父亲既爱又厌烦,这对父子的关系描写如此真实自然,每每想起我都能在身边找到类似的例子。

    另一个穷人就是被商人诬陷而丢了工作的小官员,他一家人躲在公寓的最小最末端的房间里,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以至于让人质疑他们是否生活在那里,他的儿子因为贫困和疾病去世了,他和老婆以及其他的孩子躲在房间里,不敢惊扰任何人。最后,他得到了公正的判决得以恢复名誉,却在那个苦尽甘来的时刻猝然离世。

    陀爷的穷人,让人唏嘘又令人愤恨,可以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陀爷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如神,似乎用精准都不足以用来形容他的描写,好像每个人都是他内心活着的人一样。可偏偏陀爷又是这样一位不同寻常的人,文中每个人都不是他,他又好像是文中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