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书中风景 » 《简读中国史》

《简读中国史》

    刚刚读完《丝绸之路》这部以丝绸之路为背景的浓缩的世界史,就迫不及待的翻开《简读中国史-世界坐标下的中国》。

    没想到,不薄的两本书这么短时间就读完了,好像翻开第一本书还是在昨天。

    对历史感兴趣是从不再工作之后,从第一本历史书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从世界史到中国史,每读一本就被其中不够详尽的或相关的历史吸引,带着疑问打开另一本,然后如被一个通向幽秘之处的小径吸引着引领到下一本,历史的迷雾被一层层拨开,如一次神秘的探险之旅,期间的兴奋之感不可言说。

    《简读中国史》是迄今为止最附和我的阅读习惯的社科类图书,历史之于我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个世界发展规律的探索之路。

    张宏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当下的困惑,在世界蓬勃的发展过程中,在丝绸之路的蜿蜒延申的路上,中国的身影在哪里?

    放在世界的坐标系下读懂中国的历史,这是我期望的,也许很多人也是一样好奇的期待一个答案吧。

    原来,中国与欧洲国家发展道路的不同,根源时地理环境和位置的不同,一个偶然因素导致了必然结果。

    原来,中国是一个后来者也是一个超越者,不是最古老的文明却是被延续下来,保存得最好的文明。

    原来,古代中国也有贵族时代,“三代”(夏殷周)时代的贵族精神要比西方的骑士精神早上千年。

    原来,从秦朝开始中国经历过一个朝代发展的循环,从二级到三级,再从三级到二级管理阶层不断的摸索着围绕集权统治的最佳政治管理模式,而期间,每一个朝代更迭都伴随着残酷的生灵涂炭,中国人口的大幅波动是世界其他地方,乃至以黑暗著称的欧洲中世纪也望尘莫及,一个朝代的更替就意味着人口数的大幅下降,最甚可达90%人口的消失。

    。。。。

    中国曾经几度辉煌,从强汉到盛唐,从美宋到康乾盛世,可是曾经的美好都被自秦以来的政治体制下的腐败所摧毁。

    中国就像在茂密森林中迷路的猎人,两千年间不断的探索和寻找,却总会回到原点。为何会如此?《简读中国史》第二本:中国历代腐败背后的权力与财政解答了这个问题。

    在读这本书期间,看到作者微博下一个读者的留言,他说,当他读《饥饿的盛世》时读到乾隆的丰功伟绩却在晚年时因自大和局限丢掉了中国发展的机会,也招致了鸦片战争,从此开始了长达百年的被侵略和殖民的苦难史,他很难受。

    同样的,我在读到“同治中兴”那段历史的时候,读到那个时代背景下,依然有一些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等在为国为民做着巨大的努力,何其艰难却不损其志,所有的努力依然难逆转国家的发展,感动落泪亦惋惜落泪。

    当读到太平天国战争后“皖省群盗如毛,人民相食,或百里不见炊烟”的惨景,而战争停止几年之后,原本被蹂躏得毫无生气的江南地区已经重现繁荣,西方传教士目睹了这些战后恢复得情况,“恢复的速度—居民不仅恢复了旧业,而且重建了住所,整顿了贸易,甚至使那些一贯诋毁他们的人也感到吃惊,并转而赞誉很被人瞧不起的中国文化所显示出的复兴活力。”

    中国人民何其伟大,虽遭受不尽的苦难,却在苦难中艰难寻找生机,伟大的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我又流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