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大汉燕将 » 第九章 御虏进谏,面见公子

第九章 御虏进谏,面见公子

    “主公,护有一言,请主公细思。”李护突然站出来铿然说道。

    “御虏直言便是,何必拘礼。”刘备皱皱眉,自家的弟兄,怎么越大越拘束。

    “兄长今年春秋几何?”李护问道。

    “四十有六,如何?”刘备重新在案前跪坐下来,不解地看向李护。

    “兄长尚记昔日楼桑村之言否?”

    刘备眼中露出了一丝追忆和尴尬,“陈年往事,御虏提它作甚,儿时戏言耳。”

    李护没有接话,而是接着问:“兄长尚记昔日平黄巾、援北海、救徐州、与天下英雄争锋逐鹿之时否?”

    “如何能忘?故人往事,尚历历在目也!”刘备眼中一抹傲然浮现,年轻时的功业,他刘备岂能忘怀!

    “那为何兄长尚记昔日之功业,而忘向时之大志邪?髀肉复生,兄长亦不思建功立业乎!”

    一时之间大厅内众人尽皆愕然,只有诸葛亮带着好奇的目光看过来。

    刘备默默无言,低下头掐了掐自己大腿上的肉,一时之间竟也说不出话来。

    李护见刘备不语,突然跪倒在地,口带哀声,“兄长,云长益德,皆年逾不惑矣,弟亦将暮矣!”

    刘备猛然抬头,见到李护的头盔随着他的动作滑落,头发显露而出。刘备缓缓起身走上前去,蹲下去颤抖地扶住李护的肩膀,发现当年追在自己身后的幼童,如今面目上已是显露了不少皱纹,用手轻轻拂拭他的头发,当年的满头青丝,竟也添上了缕缕白发。

    刘备有些恍惚,在他的记忆里,自己的弟弟仍是当年纵马涿郡,年少风流的模样。可如今,也将年逾不惑,也已白发顿生。

    也要,步入暮年了吗?

    “兄长,男儿平生所求,无非建功立业,今时天予不取,何日焉能再起?兄长,弟行走多年,未有寸功啊!”李护伏在地上,双手抱住刘备的膝头,嚎啕痛哭,刘备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哽咽地抚摸着李护的白发,想要用颤抖的双手为他揪下那刺眼的白色。

    是啊,他自己也将知天命了,可仍旧是寄人篱下,仍旧是大业未成,他的前路又在何方啊!

    突然刘备晃晃悠悠地起身,将李护扶到一边,带着模糊的泪眼走向诸葛亮面前的那张地图,诸葛亮上前扶住他,二人走到近前,刘备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襄阳所在的位置,闭上了双眼,再睁眼时已是满目坚决,他握住诸葛亮的手,“孔明,备愿以中策取襄阳,然襄阳士族,独有习氏、庞氏及与我相善,烦请孔明为我联络其他士族。”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公既有虎吞荆州之心,亮如何不从?然公以为遣何人与公子琦左右为善?”诸葛亮瞄了李护一眼,随后笑眯眯地询问刘备。

    刘备没有言语,走到李护身前,抓住他的手臂满脸恳切地说道:“御虏可愿一往?”

    如果李护还是像以前一样尚勇而少谋略,他是不放心李护去刘琦身边的。可听说李护在荆州牧府上的表现和据荆定益的战略观后,他改变了想法。

    总要给御虏机会展现自己嘛~

    “诺!”李护果断答应了下来,但随后面露不解地问道:“可护如何前往长公子身边为门客呢?”

    “御虏不必担心!“诸葛亮笑着走过来,两只眼睛笑着眯成一条缝,羽扇前点,“亮,自有妙计!”

    刘琦坐在堂内的主座上,看完了手中的信件,皱着眉头看向正在神游天外的李护。

    真的可靠吗?孔明先生和玄德叔父不会看走眼了吧?

    “护君?护君?”呼喊将李护拉回,看着有些不满的刘琦,李护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他刚才正在思考自己该如何在刘琦的府邸内布防,才有些出神。

    刘琦叹了口气,“琦自知才疏学浅,性格懦弱,非担大任之才,故只求苟全性命,至于能否即位,非琦所敢奢望,玄德公乃琦同宗叔父,琦亦以玄德公为亲叔父,护君为叔父部曲督,还望护君多加勉励,琦之性命,皆系护君一人之手!”

    李护正色道:“公子不必担忧,护既然已经来此,必不会让公子有所损伤。”他顿了顿,“况且,公子信不过护,还信不过葛公与护之主公吗?”

    想到诸葛亮和刘备,刘琦的心也安稳了些。

    天知道他当时答应诸葛亮时内心有多害怕!他现在都有些后悔答应诸葛亮参与这场夺位了!可现在身已入局,也只能听天由命了,但愿这位护君能靠谱一些吧。

    刘琦看着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府内巡逻和防护的李护,心中暗暗祈祷着。

    至于李护则根本没将有可能的刺杀当回事,当年刘备在各处客居时,居所防卫皆由李护负责,不知比这凶险了多少倍!

    在李护看来,最大的危险不是刺杀,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杀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