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大汉燕将 » 第八章 诸葛三策,定荆之谋

第八章 诸葛三策,定荆之谋

    刘备与诸葛亮坐着轓车向樊城赶去,身后传来冯习的呵斥声:“汝等快些动作,千万五铢事关重大,把汝等卖了也赔不起!”

    “休元,勿要如此严苛。”刘备含笑回首,“今日归去后,许尔等畅饮一日!”

    “彩!“一群军汉高声欢呼,手上搬箱子的动作也加快了。刘备和诸葛亮乘车一路疾驰而去,将此处交给冯习看管。

    李护操练完手下的兵士,把其余的事务扔给陈到,拎着酒葫芦从部曲营中出来,偷偷摸摸上了马,奔回樊城,爬上刘备居所的墙头,虚着眼瞄了一下自家嫂子等人不在,果断跳下墙头,直奔刘备藏酒的屋子。

    阿备买的家乡的烈酒可都在那里藏着呢。

    李护抓着酒葫芦推开大门,脚步一顿。

    里面一个瞪着铜铃大眼的络腮胡子黑大汉和一个美髯飘飘的红脸汉子正一人拿一个酒葫芦,与李护打了个照面。

    场面一度非常寂静,只有醇厚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

    兄弟三人大眼瞪小眼,终于还是关羽发了话:“御虏,部曲操练之事?”

    “已完成,二位兄长这是?”李护装作无事地把酒葫芦藏在身后,故作疑惑地问道。

    “这酒啊,真是好酒啊!”张飞蹲在门口拎着酒葫芦往嘴里灌,一边感慨又一边搭着眼睛往外边瞧,李护忙着把酒缸里的酒往酒葫芦里装,又应和道:“然也!好久没尝过涿郡的烈酒了,这味道还是一如既往。”关羽则是默默品尝着美酒,顺便准备拦着李护和张飞不要把酒喝光。

    好歹给大兄留点!

    “御虏,大兄与那诸葛亮去南阳郡作甚么?”张飞大大咧咧地问道。

    “说是向晁家贷军资以扩军。”李护打了个哈欠。

    关羽的眼睛突然圆睁,“此言当真?大兄可言扩军几许?”

    “未曾提及,兄长也无需挂念此事,晁氏与我等并无来往,能贷多少军资?”李护把玩着手里的酒葫芦,心不在焉地说道。

    关羽默然,又举起酒葫芦喝了起来。李护望着轻叹了一口气,兄长是想驱万千精兵,以虎吞山河之势成英雄之业的。

    哪个男儿不想呢?可阿备不愿取荆州以为立足之所纵然真有万千精兵又如何?这些兵士的粮秣、甲兵该怎么办?全去借吗?

    “三位将军哪去了?使君回来了!”“未见踪影,军营和部曲营都寻遍了,赵将军和陈将军都言未曾见到!”

    张飞往外偷瞄一眼,晃着大脑袋说道:“大兄这是为何,回个家还这般兴师动众,要咱们去迎?”

    话音未落,突然听得一个清丽飒爽的女声响起,“糜伯,无须忧虑,想必三位叔叔是在藏酒的屋子里呢。”

    一刻钟后,刘备麾下的文臣武将聚齐官署议事。

    刘备坐于主位,诸葛亮坐于其左手一侧,其下是糜竺、孙乾、简雍等人。三个偷酒的则是坐在刘备右手一侧,依次是关张、李护、赵云等人。

    “大兄此行前往贷军资,不知贷得多少?”关羽不紧不慢地问道。

    刘备摇了摇头,风轻云淡地说道:“不过千万五铢尔。”

    “噗!”李护一口茶水喷了出来,使劲地咳嗽着,一旁的赵云连忙帮着捶背。张飞瞪着大牛眼满目惊愕,关羽更是直接站了起来,糜竺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诧异地看了刘备一眼。

    也勿怪众人激动,千万五铢,若是用来扩军,可供养出一支万人精兵了。

    刘备挑挑眉,压抑住内心的愉悦,待众人心情平复后,才说道:“借贷一事,非孤之能,此事之成,皆在孔明。”

    诸葛亮缓缓起身,向众人拱手一礼,笑意吟吟地说道:“此小计也,何足挂齿?”诸葛亮又看向关张二人,“亮之谋在谋人谋国,然谋国亦需善军争之上士,故亮不才,冀君侯以大业为重,不以亮才能浅陋,与亮为主公共谋!”

    关羽没有言语,起身看着诸葛亮,半晌后,喟然叹道:“军师之才可为一国之相,羽安敢不从,昔羽有不敬之处,万望军师勿怪!”

    “俺也一样!”

    “善矣!昔蔺相如仕赵,位于廉颇之上,为其所忌,而二人终冰释前嫌,并力报国,此将相和之千古美谈也,今二君之和,若此事也!”刘备大笑着起身,走下去一手揽住一人的臂膀,将二人的手搭在一起,亲昵地说道。

    众人闻得此言,皆起身祝贺,大笑喝彩。

    “事不宜迟,羽即刻便去操办新军事宜,诸君,羽先行告退!”关羽没有继续多言,急匆匆地走了出去,准备召集部下前往荆襄各处张榜招兵。

    见到关羽退下,刘备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有选择将其拦下,挥挥手命众人离去,独留下徐庶、诸葛亮、李护和糜竺。

    他想与诸葛亮等四人商议一下隆中对这一计划,同时他也对李护谋远略的进步感到了惊讶,决定进一步培养自家兄弟的大势观。

    他以前还以为自家兄弟不过一善舞刀矛的豕突之将呢!

    “孔明,且先讲讲吧。”

    诸葛亮拿出草庐中的地图,拿起羽扇,详细地为三人讲述了自己的计划,不时地用羽扇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也随时为三人解惑。

    “彩!”糜竺听完后,率先拍手大呼,他糜竺虽只是一商贾出身,却绝非目光短浅之人,诸葛亮之谋天下之计的气魄已经深深震慑了他。

    徐庶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起身说道:“孔明之计,天下无人能出其右,然庶有一处不解,敢请孔明为庶解惑!”

    “今谋天下之计,关键者在荆州,然今荆州世家虽与刘表貌合神离,有身在刘氏思曹家者亦有,独立于事外者亦有,心向主公者亦有,故今荆州之人和不在主公。”

    “且夫今日两位公子尚在,主公何能取之?”

    “此事无须忧虑,亮有三策,可为主公行此事!”

    诸葛亮转过身,环视众人说道:“上策,主公可令人诈降蔡瑁,引其夜入樊城袭我等,而我等因计就计,将之擒获,随后令善战之将督三千余众至襄阳,主公亲率大军于后,待借蔡瑁之名诈开城门,则先锋速夺之,以红旗为号,主公引军驰援,则襄阳一战可定,荆州之人必望风而降!”

    刘备听完后,果断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此事断不可行,景升救我于危难,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以忠信为本,安可如此行事?”

    诸葛亮不在意地笑了笑,“既如此,亮尚有两计,中策为使人入襄阳为公子刘琦门客,保护公子刘琦,主公在外为公子声援,交好世家,扶持公子赢下这场夺嫡之战!至于下策,则是于曹操南下之时,主公向外宣称誓死镇守樊城,暗中放弃樊城,率大部夜袭襄阳,以夺荆州!”

    “今择何计,皆在主公!”

    刘备沉默地在大厅里踱起步来,他看着厅中的众人,几次张口欲言,却又无奈地闭上了嘴。

    他能说什么呢,用计夺刘景升基业?那自己如何对得起刘表的收留?天下人又如何看待自己?

    可若不取荆州,自己又如何对得起这些跟自己驰骋天下、颠沛流离的人?又如何对得起那心中的志向?

    两团火焰灼烧着刘备的内心,突然一阵狂风咆哮,窗户被吹开,发出吱呀吱呀的凄厉声响,洁白的雪花飘进屋内,飘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但没有人理会,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看着面前的主君,等待着他做出最后的决定。

    反正无论结果是好是坏,他们都会誓死追随,不是吗?